耳读《苏东坡传》
平生最爱东坡文字。十来岁时,在昆明乡下,初读前后赤壁赋,那是父亲要求我们背的。文中情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临万顷之茫然”,使人如置身其中;议论虽不太懂,却也易读易背,好文章总是容易记得。后来又迷上了东坡诗词,也深慕东坡为人。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玩味了几十年,到现在才真的体会了那分量。苏东坡除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外,还留下了造福百姓的各种工程,我觉得他真是了不起。其实我的了解很不全面,今年初始,读了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才了解到他伟大人格的精髓。
写古人的传记,很难。我们没有见过传主,不认识他,只能凭借文字材料,这就要用得准确。最怕的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连编带造,幻想丰富,写出来的是传记作者想象的人物,和传主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这本《苏东坡传》也是凭材料写的,但它把握了材料的真意(好在那时还不需要现在这样深奥的“辨伪学”),一幅幅历史画面都是真实可信的。一部好的传记需要驾驭材料的本领,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见识,甚至显示出他自己的人格。
林语堂的名字也是大家熟悉的。惭愧得很,我以前以为,他只是写点中国文化给西方人看,小说也不见得是上乘。可是这本《苏东坡传》,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不只是他坎坷的遭遇,也写出了他的精神,他的性格。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是写不出的。读完这本书,我对书的作者深生敬意。
苏东坡关心人,关心民间疾苦,这是他一生的底色。书中举出他的三件事情,说它们是人道主义的表现。他被贬谪黄州时,对当地百姓因贫穷而杀死婴儿的情况深为惊骇,写信给太守,呼吁制止杀婴。他在信中叙述了杀婴的情况,并做出建议:“公更使令佐各以至意,诱谕地主豪户。若实贫甚不能举子者,薄有以绸之。人非木石,亦必乐从。但得出生数日不杀,后虽劝之使杀,亦不肯也。自今以往,缘公而得活者,岂可胜记哉!”
元祐七年,南方连日大雨,洪水成灾,百姓无衣食,在雨中奔走。而因为青苗法的关系,他们还背负了很重的债务,债主是朝廷。东坡亲眼看到这种情景,夜不能寐,接连七次上表太皇太后,请求宽免贫民的债务。这七次表章可以看作一个文件。
他被贬海南,遇赦回到北方时,知道章惇获罪流放,他给章惇之子的复信如下:
“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至仁至信,草木豚鱼所知。建中靖国之意可恃以安。所云穆卜反复究绎,必是误听。纷纷见及已多矣,得安此行为幸。见今病状,死生未可必。自半月来食米不半合,见食却饱。今且连归毗陵,聊自憩我里。庶几少休,不即死。书至此,困惫放笔,太息而已。(一一〇一年)六月十四日。”要知道章惇迫害元祐党人最厉害,把苏东坡一直放逐到海角天涯的儋州。旅途中,多次刁难,不准坐船,经过恳请才能坐一段,还要限定时间。到达目的地,又不准住官舍,东坡不得不结茅而居。连最初允许东坡暂住官舍的太守也被革职。现在,章惇获罪,也被放逐。东坡对他的态度是何等的宽容,充满了同情关心。“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得安此行为幸”,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林公说这三个文件,是人道精神的三个文献。东坡的人道精神还有多方面表现。诸如修水利,建医院,舍药方,赈灾等。几乎贯穿了他为官和被贬的全部生活。
书中还着重指出了东坡的民主精神。在他给门人张耒的一封信里,他说:“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草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又在给太皇太后的上书中说:“人虽能言,上下隔绝,不能自诉,无异于马。”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说出来,有关方面听不到,人不如马。如果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岂非更不如马。他和司马光的意见不同,但都不要求别人“从己”。自由发表意见,不算民主,必须要能自己自由发表意见,又能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才是民主。有一位年轻人问我:“西南联大的时期,三校合作无间。那些人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怎么能彼此合作?”我高中毕业那年,正值复员,西南联大解散,我只是联大附中的学生。但因父兄辈在世者渐少,便也常被问及当时情况。我想,先生们大多对中西方文化都有了解,有很高的素养,知道民主的真谛在不只发展自己,也要尊重别人。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不仅要做到少数服从多数,还要做到多数承认少数的存在。如果多数要消灭少数,就算不得民主。这种精神千年前的东坡已经具有,是何等的可钦敬。
东坡的乐观态度给后人精神的净化和鼓舞,在这本书中也得到很好的表现。无论是在黄州的穷乡僻壤或是在惠州瘴疠之地,甚至在大海的那一边的儋州,居无屋,食无米,却还兴致勃勃地和人谈神说鬼。在惠州,曾建议修建公共水利;在儋州,自己造墨,几乎把房子烧了。
东坡在黄州住了四年,又被调来调去,被任命为登州(今蓬莱)太守,只做了五天,就应召进京。这样短的时间里,他还向朝廷建议更改盐税。可惜出自何处,现在我记不得,也无力查,此传未提此事。这在东坡的诸多功绩中,也许不足道,但这也是一件为百姓造福的事,所以当地居民一直怀念他,编出了九朵莲花的传说。说是八仙过海的时候,来了九朵莲花,其中一朵是为东坡准备的,可是他没有去。看来,大家都觉得东坡是应该飘飘然坐在莲花上的。
从书中记述看到,东坡有多位女性知己。他得到几位皇后的关注,尤其是英宗的皇后,也是神宗的皇太后,又是哲宗的太皇太后高氏,极欣赏东坡的才华。东坡的政绩大多得到她的支持。东坡的原配和继配,两位王夫人都很贤德,侍妾朝云,虽然没有得到夫人的名分,在东坡生活中却有极重要的地位。以前以为她是杭州名妓。此传中说,她是苏夫人在杭州买的小丫鬟,进府时只有十二岁。曾见东坡一篇文字,说朝云入府时并不识字,大概是丫鬟较确切。不管她的出身如何,朝云极美且有慧根,是无疑的。秦观说朝云“美如春园,目似晨曦”。《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论到异气凝聚,从而产生一些不平凡的人物,也提到朝云,把她和薛涛、崔莺、卓文君并论。朝云随侍东坡,远涉蛮荒,身染疟疾而亡,惠州现有朝云墓,上有一亭,名为六如亭。我曾想为朝云写一小说,题目就叫作《六如亭》,也曾想写一篇《五日太守》,讲登州事。像我的许多胡思乱想一样,只在脑中驰骋,永远不得出世。
林公写到东坡停止呼吸,便停了笔,没有写他葬在何处。我偶然得知,东坡和子由葬在河南郏县,今属平顶山市。不知什么缘分,他们长眠在那里。我很想去瞻仰,不过看来是无望了。现在只能在室中行走,以几步路当作万里之行。
环顾陋室,斑驳如抽象画的北墙,悬有东坡手书(拓片)“海山葱昽气佳哉”那首诗,尚称平展的南墙挂着高尔泰兄书写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词是我点的。案上摊着《黄州寒食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手里再拿着这样好的《苏东坡传》,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本书原著是英文,林公的英文当然是十分漂亮的,可惜我不能读了,这是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