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句话推倒了清家皇上 多一个字也别想
在“看透孙、黄”这一点上,段祺瑞与袁世凯基本步调一致。他也认为国民党人不听约束,“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别的不说,当初揪住张案不放,对他又是质询又是弹劾的,不正是国民党籍议员们的所为吗?
议员无兵无勇,相对而言还容易对付,令段祺瑞深感威胁的还是那几个国民党籍都督。早在1913年年初,江西都督、国民党人李烈钧就未经陆军部批准,将采购到的一批枪械弹药由上海运往江西。段祺瑞闻讯密令九江驻军将枪械予以扣留,随后通知李烈钧:“此项弹药已分给各水师军舰。”
李烈钧通电表示抗议,声明购买这批枪械是南京临时政府曾经批准的,只是最近刚刚从上海起运而已。
对李烈钧的通电声明和要求发还枪械的要求,段祺瑞不予理睬,他在相应文件中批示道:“今日李督,通告天下,谓部扣留军械,是李不受善,莫可救药。”
虽然段祺瑞态度强硬,但鉴于李烈钧“多方布置”,“志极坚定”,袁世凯不得不做出让步,指示段祺瑞将扣留的枪械发还给他。
这一事件毫无疑问刺激了段祺瑞。事后,河南都督张镇芳写信给他,对共和政体下的民主表示不满,并建议对国民党人用兵。段祺瑞读信如遇知音,他随即在复信中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至于党派竞争,不顾大局,非武力镇慑不可,自当密为筹备。”
在准备用武力进行镇慑,以防止孙、黄“捣乱”上,袁世凯、段祺瑞可谓一拍即合。袁世凯在长电中也说:“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彼等(指孙、黄)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
1913年4月30日,袁世凯在总统府内召开秘密军事会议,段祺瑞出席会议,并参与部署军事,其中包括“多购军火,增置募兵”和“分布军队办法”等项。
第二天,由于赵秉钧涉嫌宋案而被迫辞职,袁世凯命令段祺瑞以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这一任命被外界解读为袁不惜用武力对付国民党的信号,国内政治气氛瞬间就有了火药味,段内阁也因此被称为“战时内阁”。
5月5日,就参议院对借款案提出的质问案,段祺瑞以代总理身份到部接受质询。当天,他身着陆军上将军服,挎着军刀,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地走进了参议院会场。在国务院席入座后,依旧双手握着刀柄,其神情仿佛不是来回答质询,而是来主持军事会议的。
议员当然也没有这么好吓唬。除了亲袁议员默不作声外,国民党籍议员都对段祺瑞群起而攻之。他们根据“临时约法”发出严厉质问:政府为什么不先咨请国会讨论,就在借款合同上签字?这是非法签字,应判定借款合同无效!
议员们越说越气,开始控制不住情绪。有人跳到凳子上大骂袁世凯破坏约法,欺凌国会,有人拍案高喊打倒袁世凯的口号,甚至还有人向段祺瑞摔掷墨盒。
不管议员们问什么,骂什么,或者摔什么,段祺瑞始终神色自若,傲然不动,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轮到他发言了,他走上讲台,对议员们质问的一大堆问题一个都没有正面作答,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木已成舟,毋庸再议!现将借款案送交国会确认。”再质问,还是那句话,多一个字也别想。
参议院的质询就这么草草结束了。众议院紧接着也提出了质问案,但段祺瑞的出场和答复方式与在参议院一般无二。
这是段祺瑞自张振武案后第二次接受质询,可以看出他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对议员们的轻慢和蔑视尽在不言中。
当然,袁世凯、段祺瑞也不是真的就敢不把国会放在眼里。自发现国民党在国会占据优势后,他们就采取措施“收复失地”,其中包括组织小党群,以及将共和党、民主党进行合并,组成足以与国民党相对抗的进步党。
小党林立,不仅分散了国民党的势力,而且相当一部分小党都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持和资助,说白了就是袁家党。比如有一个新共和党,党费主要由袁世凯拨付,所以在小党之中最为阔绰。这个党别无党纲,唯知拥袁到底,其活动甚至比亲袁的进步党更加卖力,以至于进步党有时也被弄得啼笑皆非。
质询会期间,进步党和亲袁小党的议员们明知政府理亏,却还跑到休息室进行疏通,要求国民党议员满足段祺瑞的要求,对借款合同予以追认。
国民党议员虽然对段祺瑞轻视国会的态度感到不满,但当场也不能拿他怎样。质询会结束后,国民党本部召集两院的本党议员商量,认为借款合同既已签字,使用国会否决权也来不及了,同时如果使用国会否决权,势必还要对责任人进行弹劾。弹劾案一起,亲袁议员势必不会善罢甘休,在其现有力量已极大增强的情况下,到时弹劾不了不说,所掀起的政海波澜还将无止无休。商量下来,国民党决定对借款案不做硬性决议。
在国民党方面立场松动之后,借款案很快得到众议院的追认。参议院对借款案进行了自由投票,最后也以过半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