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登舞台 二、张正芳京剧团

上海红旗青年京剧团虽然解散了,但张正芳的心活了,人生的梦想也被再次点燃——重上舞台。

回到天津,丈夫在“三反五反”中再次失业。面对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张正芳只能一个人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此时,天津名票丁至云经人介绍找到张正芳,希望她能陪自己演戏。虽然此时的张正芳已经怀上了第五个孩子,但“那时我想着,只要能上台实践就好,所以一口答应了”。这4天里,丁至云不仅提供了所有的行头供张正芳使用,还给了她不少演拿手戏的机会:《樊江关》《红娘》《红楼二尤》《勘玉钏》……

“这四天让我在天津亮了相,更没想到一下子就红了。”谈起往事,张正芳有点激动。近十年前,1941年时,张正芳曾和上海戏校的同学们来过天津献艺,而且一待就是4个月,先在新华剧场亮相,又去了名角云集的中国大戏院,最后在上光明剧场日夜连演,曾一时轰动津门,张正芳、顾正秋、关正明等主要演员也给天津的戏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年后,当年活泼可爱的戏校小明星回到天津,再次惊艳亮相,老观众们报以十足的热情,新戏迷也加入了“追星”的行列。

半年后,张正芳的第五个孩子出生。两个月后,刚出月子的她就决定趁热打铁——1953年农历七月初九,“张正芳剧团”正式成立。

这不得不感谢一个人:储金鹏。张正芳形容他是剧团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储金鹏与宋德珠一样,毕业于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属“德、和、金、玉”的“金”字辈。毕业后,曾先后搭程砚秋、言慧珠、宋德珠、李玉茹、黄玉华等名角的班,任当家小生。解放前,他曾与王金璐来上海戏校教过戏。1952年,他正与某坤伶合作,那也是一个私营剧团,也是实行“计分制”。但在这戏班里,主角记100分,储金鹏这个当家小生却只有10分,仅仅是挑班主角的1/10。

听说张正芳在天津亮相了,储金鹏主动找到了她。“小芳,我看你能自己挑班了,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帮你,”他说,“在戏校你哪都好,就是没有小嗓。这回你行啊,嗓子出来了,连文带武也可以全拿了,祖师爷赏饭,丁至云那儿挂号,天津也挂号了。”

张正芳欣喜万分,表示当然愿意挑班。于是,储金鹏为她找了班底,有曾陪荀慧生演戏的陈喜兴老先生,还有大武生姚世茹、大丑罗世鸣一下子,这“一穷二白”的戏班就人才济济、高手云集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戏班还请到了名满津门、曾在天津“稽鼓社”坐科的鹿延椿来任琴师。这是由天津有名的“二旦”(注:女二号)崔禧云介绍的,她曾看过张正芳童年时代在上海的演出,颇为喜欢,听说张正芳组建了戏班,就作了介绍。

天津“稽鼓社”跟北京有名的科班可相媲美,拥有丑角张春华等著名演员。鹿延椿在当时是有名的“天津卫小鹿”,外地有名角来津门演出,如舒昌玉、林玉梅等,只要没有自带琴师,就都请他伴奏,不仅生、旦、净、丑各种戏码都行,而且随时能上台伴奏演出,效果奇佳。

能请到这样高水平的琴师,对一个新戏班来说,是十足的“利好”,也更增添了张正芳的信心。更让当时的张正芳没想到的是,鹿延椿这把琴,竟成了张正芳戏曲生涯中一辈子的弦。从1953年到1979年,26年朝夕相伴。从剧团准备成立,鹿延椿就开始为张正芳吊嗓子伴奏,确保严丝合缝;后来,张正芳到了丹东参加剧团,剧团也留下了这把高水平的弦,并开出极高的工资;1979年,张正芳调回北京,鹿延椿也退休回京。

张正芳和鹿延椿夫妻相熟几十年。鹿家夫妇都是北京人,鹿延椿在外演出时,就由岳母照管孩子,作为家庭妇女的妻子,则跟着鹿延椿到处流动,照顾生活。

两家人都回到北京后,张正芳和鹿延椿两个老人还经常在一起合弦,过年过节也常常聚会。后来的日子里,鹿延椿还正式为张正芳伴奏过两次,一次是1983年为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义演《百花赠剑》,另一次是为纪念荀慧生先生85周年诞辰演出《霍小玉》,这都是张正芳的代表作。

26年,往事悠悠,多少苦难,青春不再,友谊长存。

晚年,回忆起鹿延椿,张正芳说:“鹿延椿对我艺术生涯的帮助很大,后来还为我的学生作出过贡献。到北京后,我总去看他,每次都带点东西,在他家吃完午饭再回来。他比我大7岁,属狗的,想来也已经故去四五年了。”

回到1953年的往事,回到张正芳戏班的成立前后。那时,剧团一般有息夏的惯例,因夏季天气太热,一些著名的角儿夏天会休息不唱戏。那时剧团“挑梁名角”休息,就意味着她的合作伙伴也都要暂停下来,几个月,没有钱挣了。这时,储金鹏找到张正芳说:“张正芳剧团现在正好可以成立了。但有一件事,你是新角,初出茅庐,要价不能太高。”张正芳爽快地答应了:“我只要演戏就行,白手起家,能请到你们这样的大角儿,实在太荣幸了。”于是,储金鹏帮忙开始了规划:“这样,你是主角儿记30分;我是管事,又演戏,记15分,陈喜兴也计15分……”

张正芳都同意了。她回忆说:“我拿30分时,其他几位重要的演员都是十几分,拿分很高,因而也都高兴。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演戏就行。而且我不用花一分钱,不用预支给他们包银,自由结合,我已经很满意了。”

那年的农历七月初九,张正芳京剧团正式成立。班底中有陈喜兴、姚世茹、罗世鸣(富连成“世”字辈著名演员)、储金鹏(北京中华戏剧学校毕业“德和金玉”中“金”字辈的高才生)……自愿来了30多人,而且都是知名人士,班底阵容一下子就坚强了。

大队人马集结后,第一站是黑龙江齐齐哈尔。

强大的阵容,抢眼的戏码。头一天不仅有《群英会》《借东风》等经典剧目,张正芳更拿出了传承自宋德珠的拿手好戏《杨排风》,一下子就镇住了全场,打开了局面。第二天,又接着上演了全部《玉堂春》(从“嫖院”到“监会团圆”)。第三天则是《红娘》和《擂鼓战金山》,前文后武,连演双出……1900人的剧场,每张票1.9元,座无虚席。到后来,甚至站票都卖光了。

“第一炮就红了,”张正芳说,“当时的我24周岁,风华正茂,台上也真是文武昆乱不挡,还有那么多老先生‘傍着’(注:配合着一起演戏),马上轰动了。”当时东北演艺界有个惯例,一个新角到后,头天打炮戏时,附近城市的剧场经营者都来看。看好了,就都抢着签合同。剧团和名角的身价,就在这样的竞争中水涨船高了。

“一场戏能挣好多好多钱,我一场戏能分到150元,当时能买600斤大米,主要配演能拿到我的一半,所以那些老先生傍着我也觉得挺高兴。”张正芳说。尤其是到了中秋和国庆这样的节日,戏班每天要演三场。

张正芳京剧团第一站跟齐齐哈尔签了半个月合同,采取五五分成的方式。即卖票所得的收入扣除旅费、接送、旅馆、伙食、广告等支出,剩下的纯收入剧场跟剧团五五分账。第一天演完后,当晚齐齐哈尔的剧场方面就提出要与张正芳京剧团续签合同,储金鹏不签。第二天,储金鹏提出了涨价方案,“我们5.5,你们4.5,行吗?”没想到,剧场方面爽快地同意了。

齐齐哈尔的演出结束后,剧团又陆续在哈尔滨、白城子、长春、锦州、抚顺5处接连演出,每个地方都是尚未演完,下一份合同就送上门来。到抚顺时,已是1953年的12月下旬。将近年底,陈喜兴老先生提出来:“太累了,咱们歇一歇,回家过完年再演吧。”于是,大家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富足的收入,各自回家过年了。

1953年冬张正芳也回到了天津家中,准备过年。没想到,到家不过3天,剧院的人就都求上了门。丹东去了个赵英群,山东烟台去了个王赢策(以下简称老王),大连也去了人,还没来得及过年,就又签下了3个合同。

此时,储金鹏又出了主意:“正芳,咱精兵简政吧,不要大队人马了。大队人马开支太大,老先生年纪大了,也担着风险。过了年,就你、我、小花脸,加一个打鼓的、一个拉弦的、两个服装组的。这样7个人,开支就省了。到地方后,用剧场的班底,跟剧场三七分账,我们三成,剧团七成。”这主意一出,签合同的人都同意了。

1954年元旦,张正芳在大连西岗大众剧场的演出中度过。半个月后,她坐船到了烟台。那时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最红火的日子,正是从烟台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