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这是将来中国很重要的一位领导人!”——1973年邓小平的“复出” 一、“解放”邓小平的最终决策者
和“文化大革命”中再度起用其他中共高级领导干部一样,毛泽东无疑是“解放”邓小平的最终决策者。对邓在这个时候复出一事,毛似乎已无必要再说些什么。关于评价和保护邓的那些话,他此前已经讲得够多的了。
还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发动之际,毛泽东就曾向来华访问的兄弟党客人称赞邓小平的才干,说:他(邓)是一个懂军事的,打南京是他统帅的。两个野战军,差不多一百万军队。打上海、打浙江、打杭州、打江西、打福建,然后他们第二野战军向西占领四川、云南、贵州。这三个省差不多有一亿人口。毛泽东还为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没有起用邓小平感到遗憾。
同年8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在新选出的11名中央政治局常委里,刘少奇从原来的第2位降到第8位,而邓小平却由原来的第7位提升至第6位。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林彪、江青等人试图把批判矛头从刘少奇转向邓小平,因毛泽东出面阻止,“批邓”才不得不停下来。
同年10月,陈伯达等人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批判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刘、邓二人再作检讨。10月22日,毛泽东在邓小平的检讨稿上写道:“小平同志:可以照此去讲。但在第八页第一行‘补过自新’之后,是否加几句积极振奋的话,例如说,在自己积极努力和同志们积极帮助之下,我相信错误会得到及时纠正,请同志们给我时间,我会站起来的。干了半辈子革命,跌了跤子,难道就一蹶不振了吗?”这些亲切感人的话语,不仅给邓本人以鼓励和鞭策,而且也给邓的家人以很大的温暖和希望。
1967年春夏,正值全国造反派“全面夺取”和鼓噪“打倒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的高峰时期。5月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奉命来到邓小平家,向邓转达了毛泽东的三条意见:第一,要忍,不要着急;第二,刘、邓可以分开;第三,如果有事可以给他(毛泽东)写信。邓小平表示希望有机会同毛泽东面谈。当夜,毛的秘书便将邓接到毛泽东处谈话,直到快天亮时才结束。谈话中,毛泽东一方面批评了刘、邓派工作组的“错误”,同时又对邓说:我是不同意打倒你,对你还是要保的。以后要想见我,可以直接给我写信。如有其他什么事情,可以找汪东兴办理。
同年7月16日,毛泽东在武汉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谈话时提出:“林彪要是身体不行了,我还是要邓(小平)出来。邓至少是常委。”此后毛又多次谈到:“邓小平是不是要保?一个他打过一些仗;第二,他不是国民党的人;第三,他没有黑修养。”提到召开中共九大时,他表示,许多老同志都要当代表、当中央委员,并列举了邓小平、乌兰夫、彭真、贺龙等人。同年夏秋,毛泽东巡视南方各地。在谈到干部问题时,他强调:“要允许干部犯错误,允许干部改正错误。”回京后,他召集会议商谈召开中共九大问题,首次提出:刘、邓要有区别。11月初,他与中央文革小组成员谈话时再次表示:“我的意见还要把他(邓小平)同刘少奇区别一下,怎样把刘、邓拆开来。”
1968年6月30日,毛泽东在同中央文革碰头会成员及其他负责人谈话时讲:对邓小平,我的观点还是一样。有人说他与敌人有勾结,我就不相信。你们那样怕邓小平,可见这人厉害。
同年10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文革碰头会上重申:有些干部今后可能工作的,错误是有,但做点小工作还是可以的。并说:邓(小平)可在汪(东兴)领导下做点工作。
同年10月,在党内生活极不正常的情况下,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印发了“邓小平专案组”起草的《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邓小平的主要罪行》的报告。林彪、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在全会分组会上对邓小平横加指责,并鼓噪开除邓的党籍。对此,毛泽东表示:邓小平在战争时期是打敌人的,历史上还未发现有什么问题,应与刘少奇区别对待,事实上是有些区别的。大家要开除(党籍),我有点保留。我看还是慎重一点。毛泽东的表态,使林彪、江青等人开除邓小平党籍的企图未能得逞。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关于对敌斗争中应该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稿时,有针对性地加写了这样一段话:“在犯过走资派错误的人们中,死不改悔的是少数,可以接受教育、改正错误的是多数,不要一提起‘走资派’,就认为都是坏人。”
1969年3月12日,毛泽东在讨论九大政治报告起草问题时明确表示:报告中我的意思不要提邓小平(即把邓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派”点名批判)。在15日中央文革碰头会上他还提出:政策落实是个大问题。对走资派也要区别,也要给出路。有些走资派,开始执行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镇压群众很厉害。但所谓“死不改悔”,难道一万年也不改吗?不做工作又怎么改呀?之后,他又重申:我们还是按过去老规定,凡是能团结的都要团结,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大多数当成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敌我矛盾处理。
同年4月中共九大和九届一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多次讲到:对邓小平与刘少奇要有区别。也未查出他(邓)是叛徒。邓总打过些仗。苏区“邓、毛、谢、古”,他是反对王明的。邓到北京后与刘少奇、彭真搞到一起,但也做了些好事,如苏共“二十大”,他不同意。
从以上毛泽东在三年间发表的这些意见可以看出,尽管“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打倒”了邓小平,但毛对邓与同时被打倒的刘少奇是有明显区别的,他实际上对邓仍抱有好感并寄予希望。至于邓这张“牌”何时出、怎样出,他还要看,还要等待时机。
1971年9月13日,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林彪事件。在凝视创伤、反思以往的同时,毛泽东久握在手里的邓小平这张“牌”,终于可以也需要打出去了。
1972年8月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下放”达三年之久的邓小平,同所在拖拉机修配厂全体职工一起再次听了关于林彪事件的中央文件的传达。当晚,邓又一次提笔给毛泽东写信,一方面继续揭批林彪的罪行,同时也提出愿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工作的要求。
看了邓小平的来信,毛泽东于8月14日写了如下批语(全文):
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印发中央各同志。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
(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出面整他的人是张闻天。
(二)他没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
(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作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
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以上内容,确如毛泽东最后所言,都是他“过去讲过多次”的话。但“现在”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毛把这些“讲过多次”的话,变成了白纸黑字的文件,并要求“印发中央各同志”。这样一来,首先见到批件的周恩来,就可以直接将毛泽东的批语提交中央政治局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