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和金国开战 耶律楚材
1215年秋,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战利品如山,美女如云,不过在这些庞大的战利品中,成吉思汗最钟情一个战利品,这个战利品不是物品,而是一个人。此人正是完颜福兴自杀前在中都城大街上遇到的那个年轻人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先祖本是辽国开山老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东丹王耶律倍。耶律楚材是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辽时期,耶律楚材的祖先们可谓无限风光,家族中出了四个太师。辽国被金国所灭后,和大多数耶律皇族一样,耶律楚材的祖宗们也为金国效力,他的爷爷、父亲都是金国政府的中级官员,他本人同样如此,成吉思汗攻陷中都城时,他是以金国中央政府员外郎的身份被俘虏的。
有人推荐耶律楚材给成吉思汗时,成吉思汗只是例行公事地说:“随便给他个官职吧。”这是他长期以来对契丹投降分子的一贯思想,但推荐耶律楚材的人说:“您还是应该见他一下,此人非同凡响。”
成吉思汗不动声色地问:“怎么个非同凡响?”
介绍人就把耶律楚材的家庭背景说了一遍,然后详细介绍了耶律楚材本人的情况。据他说,耶律楚材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当然,但凡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只要肯下苦功,都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佼佼者。耶律楚材有所不同,他不是个纸上谈兵的传统文化大师,而是个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大师。
比如学习佛学,他首先把自己锻造成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就是知行合一。再比如他学习老庄哲学,第一步就是效仿庄子,精神和肉体到处逍遥游;他要学习天文,就自制放大镜和望远镜;他学习地理,就在家中的院子里用泥土制作模型;他学习金国的法律,在看教科书的同时还去监狱里做实地考察,翻检刑部的所有案宗;他学习术数,对,关键就是这个,耶律楚材这家伙会预知未来,是个半仙。
成吉思汗越听越有兴趣,最后听到耶律楚材能预知未来时,心潮可就澎湃起来了。草原人也喜欢占卜,不过层次很低,烧几块羊骨,从烧后羊骨上的裂纹预卜吉凶祸福。成吉思汗每次出征或者是有重大议题之前,都会烧羊骨。
他马上派人去请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一进来,成吉思汗就被其相貌所震撼。耶律楚材身长八尺,眼神如炬,一把漂亮的胡子直到胸口,讲起话来声如洪钟,不卑不亢,始终保持着最出色的贵族气质。
成吉思汗只看了一眼,就马上喜欢上这位契丹汉子,他问:“身上带羊骨否?”
耶律楚材反应不过来:“动物的尸骨带之何用?”
成吉思汗点醒他:“听说你会预卜,为何随身不带羊骨?”
耶律楚材明白了,恭敬地回答:“我预卜吉凶祸福,是靠看星卜卦,非靠羊骨也。”
成吉思汗兴奋起来,说:“你卜算一下,我大蒙古国最近有何战斗?”
耶律楚材掐指一算,说:“西北有战事。”
成吉思汗又惊又喜,惊的是西北的确已不稳,喜的是,对方真就占卜出来。
耶律楚材对成吉思汗的惊喜反应平淡,如果你是个高明的魔术师,表演一段魔术后,面对观众的惊喜,也会和耶律楚材一样反应平淡。
成吉思汗又迫不及待地问:“我何时能取得全中原?”
耶律楚材没有掐指,而是平静地说:“不必卜算,金国已穷途末路,被可汗您消灭指日可待。”
这话成吉思汗很爱听,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坚信眼前这个人是长生天赏赐给他的,在1215年的最后三个月,他和耶律楚材几乎形影不离,友情一日千里。耶律楚材向这位不知文明为何物的人灌输文明,小心翼翼地告诫他不要嗜杀,尽可能地保留中原文明。
成吉思汗每次都不停地点头,但他的兵团仍然在攻陷的城池里烧杀掳掠,他的士兵仍在摧毁各个城池里的文明建筑。唯一不同的是,他已经有意识地告诫他的兵团司令们,该克制的时候要克制。而兵团司令们是否为了扩大战利品违背他的命令,他离战场太远,管不到那么远。
成吉思汗太喜欢耶律楚材了,几年后他对未来的接班人三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材是天赐我家的奇才,你必须要好好对待他。”喜欢一个人,就愿意为他出头,有一天,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材说:“你们契丹人和女真人是世仇,我可以为你报仇!”
耶律楚材当即回答:“我的爷爷、父亲和我本人都在金国政府做过官员,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金国皇帝的臣仆。臣仆如果想着报复主子,那就是欺君之罪。”
这番话拨动了成吉思汗的心弦。成吉思汗的品性中有一项特别值得推崇,他敬重一个人的忠诚情操,即使这个人是他的敌人。
成吉思汗向耶律楚材说的那句话,透露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当然,这个信息也是我们之前看到过的:成吉思汗有仇必报,尤其是国仇家恨。
耶律楚材的回话也并非是全部原因,辽国被金国所灭已过去百年,耶律楚材早已成了金国的人,那个遥远如幻梦的辽国已不是他的菜。
实际上,让耶律楚材名垂青史的并非是和成吉思汗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他最耀眼的时代是在窝阔台时期,而在成吉思汗时期,他不过是个幕僚。虽然如此,他已经知道该如何把这个野兽般的军事王国拉到文明的轨道上。
有一次,一位擅长制作弓箭的西夏人在成吉思汗面前说,国家正是需要武力之时,要个书生何用?
耶律楚材马上说:“制造弓箭尚且需要弓匠,为天下者怎么可以不用天下匠?”
这话柔中带刚,那位西夏人被噎了个跟头,成吉思汗则对耶律楚材的话大为赞赏,从那之后更为信任这位书生。因为成吉思汗隐约地感觉到,一个庞大的国家没有书生实在是不敢想象,尤其是像耶律楚材这样能掐会算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