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张国荣文化:主流vs.非主流

讲者:冯应谦

文稿整理:哥哥香港网站& [email protected]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社会对“张国荣”的回避

四月一日大家有否读过《明报》?当日我和一位哥迷在《明报》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内容是张国荣哥哥对于文化的贡献。今天我会就几个话题上更加详尽地解说一下。那位哥迷是我的一个学生,她叫郑淑华,她用一句话去形容哥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有一位著名诗人臧克家,他用了一句话去纪念鲁迅的死,他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很能形容我们的心底话。哥哥已经离去,我们如何能将哥哥的文化延续,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会集中讨论传媒文化方面。我个人在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流行文化、传媒文化。我们可以见到今日的传媒,常有提及与报道哥哥的东西,当中却忽略了很多哥哥带给我们的文化转变。我们刚才听到莫文蔚妈妈提及哥哥的“Unique”,正是他的“Unique”有着对文化的贡献。

自从哥哥离去后,我们见到很多悼念活动,譬如在电视上我们见到很多哥哥的纪念特备节目;电影上有电影展,譬如张国荣人间光影展等等,大家都可能出席过了。今年(2004年)的国际电影节,也是以哥哥和梅艳芳为主题。

我们可能在这一年出席过很多纪念哥哥的聚会,或者是自己一个人出席文华酒店的一些活动。过去一年有关哥哥的纪念活动有很多,虽然哥哥远离我们,但又好像很近我们,其实哥哥已经变成我们的一个文化或是自己身边的一个symbol、一个icon,每次出席活动都会感受到这个气氛的,其中一个和我有多一点关系的是最近见到一些纪念哥哥的活动成为了学术界的讨论,这个我很高兴,这表示哥哥的文化慢慢地延续开来。媒介上去阐释哥哥的文化贡献跟学术界的讨论其实是相差很远的,我们见到媒介有很多东西在哥哥离去之后都没有说出来,譬如他对于青年文化及对于性别文化的贡献。

哥哥走后,媒介都集中报道哥哥的一些纪念活动或者一些治丧的活动,但很少会提及他对文化的贡献。相对于梅姐的离去,有些高官,譬如董建华和几位高官都很高调地致送花圈,并将梅姐带到中学去歌颂。哥哥这个课题多少都认定为是敏感的,甚少在中学的层面可以去探讨,我最近到过很多中学里演讲,对于这个话题,很多老师都很回避。

哥哥在多方面都引起了文化的震撼。八十年代他是带起了叛逆青年文化,在八十年代他的歌迷会被形容为反叛一些。九十年代,在表演层面或个人表现,都是对于主流社会性别文化的冲击。以至到现在他的自杀等等,都是我们现在香港社会的主流文化所不能接受的。

我们见到很多媒介去忆述哥哥的一些生前活动时,都在这几方面很避忌和很小心翼翼的。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这个社会现象致使哥哥文化能继续宣扬下去呢?

八十年代对青少年文化的贡献

想与大家分享84及85年度哥哥领奖的片段。原因之一就是我很怀念哥哥,另因为这两个片段对我来说是有特别的意义。当年我年纪很小,我已去世的妈妈很喜欢张国荣的,还记得她跟我一起在电视机面前,坐在小椅子上观赏,这对于我的感受很大,很想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很开心可以说出我这个感受。说起来我妈妈是比较开放了,我记得那时一般报章都会形容一些喜欢哥哥的歌迷是一些比较反叛的年轻人,当年媒介形容他的Fans的情况是不受控制的。当年哥哥和谭咏麟的歌迷,在报章上被形容为互相辱骂和撕碎对方偶像的相片等等,报道出来给人的印象是谭咏麟的歌迷比较温和一点。

我们见到当时形容张国荣的形象,一个唱《Monica》、《爱慕》、《不羁的风》,《少女心事》的歌手,在家长看来是比较轻佻、比较年轻反叛的一种感觉。所以我很感激我妈妈和我一起坐在电视机前去看张国荣。当年很多歌,如他的《第一次》,报章里被媒介批评为一些对于青少年有不良影响的作品。当年媒介是这样去报道年轻人和与及哥哥有关的青年文化,今时今日我们见到媒介像是患了失忆症。当年他们批评哥哥或者是与哥哥有关的青年文化的不良,今时今日赞扬哥哥的就是当年批评哥哥的传媒。当一个人红的时候,他们就去歌颂,当他有点不踏入主流文化意识的时候,他们就去批评。当年对一些青年文化,或者今天,当一些歌手变成一个青年文化的icon、 symbol的时候,象征一些青少年反叛的形象,往往就会变成受人批评的对象,这当然对于哥哥不公平,和对于青少年文化的不公平。

当年哥哥其中一个的青年文化贡献,就是将一个比较不羁、比较反叛的青少年形象带到主流文化去,可以在主流的电视荧光幕上出现。纵观一下,今时今日什么是青少年文化?一般人的印象都是不羁反叛,这个和主流意识有少许的不同。这个少许反叛的意识,正是今时今日青少年的创意,我们传媒容忍的声音其实是太低了只有一些很主流的意识才可以表达出来,一些有创意但和主流意见不同的声音,则被完全负面地报道。

历史可以证明,以哥哥为例,其实今时今日坐在这里的Fans都是一个证明,我们作为哥哥的Fans,其实都是正面的,可以对社会有贡献的。这是哥哥对于青少年文化的贡献。

九十年代性别文化的贡献

九十年代,哥哥对香港性别文化的贡献,使得香港的性别文化更加多元性。记得在97年哥哥复出乐坛之后,他公开了他的恋情和同志的身份。在电影里面,如《霸王别姬》、《金枝玉叶》、《春光乍泄》,他表达了一种妩媚的性别表现和对于性别的瞹眛性。我们见到媒介由恐惧同性恋到慢慢开始学习去接受。

《大热》的MV,在香港的文化历史上,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分界线。这是第一个MV将所有的男女既定的形象来一个界线的泯灭,譬如男女穿的衣服和服饰等等都结合在张国荣身上。大部分的香港传媒只对于既定的男女形象表示认同,例如女的穿裙,男的要穿得英伟等等,对于一些非既定的性别形象是不接受的。哥哥可以说是创立了一个,我称它为“第三性别”,这个第三性别就是除了男和女的形象之外,另外一个的性别形象。在文化上,哥哥在香港历史上是第一个歌手和艺人作一个多元性别文化的取向。可惜的是今时今日的媒介仍处于一个比较忽略这个性别形象的态度。

电视在香港是个主流的媒体,对于这样另类的性别形象是完全不接受。大家有否看过一部在电视台制作及播放的剧集,叫做《FM701》,其中就是去丑化哥哥《大热》的形象,他们利用某个角色去指责他穿得不男不女,可见到电视媒介对于这个形象完全是一个偏见和不接受。到后期的《男亲女爱》,其中一个角色是蒋志光演出的,我想这是电视上首次以主流文化接纳了一个同性恋的形象。

我们见到哥哥在这些主流媒介未接受之前已经可以带给观众一个“Uniqueness”,就是表现了一个单一的和主流文化不同的性别形象。在哥哥离去后,一些纪念哥哥的电视节目,会很小心拣选播放的片段,回放哥哥《热·情演唱会》的片段会是哥哥一些完全男性化的形象,演唱会中、文化上我们觉得是雌雄同体的形象,都给删减了。这是令人不安的。今时今日,就算是哥哥离去了,主流文化仍未能完全接纳哥哥这个形象,将来就要靠大家去宣扬这个文化。哥哥这个性别文化的突破是前卫的,我们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的主流文化可以接纳到。

“张国荣精神”:I am what I am

哥哥这些性别文化及青年文化,到今时今日都变成香港的一个集体记忆。他遗留给我们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可以见到的片段,是一些hardware,实在的、有形的东西;但哥哥更大的贡献其实是一些无形的东西,一些对我们文化的冲击,譬如一些好“Unique”的男女性形象、好“Unique”的青少年形象等等。今天的传媒只是将重点放于hardware上,刻意忽略了哥哥对于香港更大的贡献就是一些software上、一些文化上的贡献──不作报道或甚至是不全面、有扭曲的报道。什么时候才能使主流文化去接受哥哥独特的一面?可能还要好几年或者好几十年,就要靠大家的努力了。

至于作为哥哥的歌迷、影迷,我们如何去继续哥哥对于文化的贡献?其中一个重点值得去思考,其实刚才莫文蔚的妈妈都说过了,就是哥哥不断强调的“我是我自己,I am what I am”。他作为一个演艺人,他从来没有刻意介入意图改变主流文化或者希望主流文化如何接受他,他只不过是靠他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去表达自己想做的,一个很独特的性别的角色,一个很独特青少年文化的icon,他所做的全部都在他自己的本分内,从来都没有期望我们周围的主流文化、我们很保守的文化所接受,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大家都是年轻人,可以秉承哥哥的其中一个精神,就是学习他的一个生活态度。八十年代很多媒介骂哥哥的时候,甚少见到报道哥哥走出来澄清,“我其实想青少年有什么价值观”,他甚少讲的。到了九十年代的性别文化,当很多媒介负面地报道他这个雌雄同体形象的时候,他亦没有出来去澄清究竟他想做些什么。今时今日我们回头看香港的文化,其实哥哥确实在不同的年代里对香港的文化加添了色彩、新的多元化元素。明显的是哥哥对于他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方向,很有清晰的态度。我们要学习、要延续他的精神和文化,就是要学他有一个个人的目标及方向,坚持自己方向的那份信念。

现在社会所能接纳的声音实在太少,在媒介的表现里,对于一些年轻人的创造思维及创意都是很埋没的,及对于一些性别文化的认同,仍是低调地处理;今天主流传媒尚未能完全接纳哥哥的文化。未来的香港对于哥哥文化的接纳程度,将会影响主流传媒如何对待、认同、接受所谓的另类文化。最后我想说的,我们都只是哥哥的歌、影迷,可能不会有哥哥那样崇高的地位、不会对香港的文化有那么大的贡献,但只要我们多出一分力,每人都为哥哥讲上一句话,在将来的日子里,哥哥那些在媒介上被删剪的片段可望能成为香港社会的主流。

文稿整理自2004年4月3日张国荣艺术研究会&哥哥香港网站主办的“声色风情·光影人间”——追忆张国荣的艺术生命研讨会上冯应谦博士的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