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5 逆袭者:从人民公敌到大众情人 “姑娘们最想嫁的人”
2009年网络上评选“你最想嫁的人是谁”。没想到的结果是在之前网络评选中成为“人民公敌”的人现在却成了姑娘们“最想嫁的人”。这一结果再次成了八卦新闻讨论的焦点。
为什么,我能成为“姑娘们最想嫁的人”呢?
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真实,并且诚实不说假话。有些话可以不说,但说就要说实话。实话是自己对世界和自己认知的最真实的表达,讲实话是指不受外界因素,比如政治因素和民众舆论等影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为讨好某些领导与民众,做任何伪装和欺骗,但是,实话不一定正确,需要实践去检验。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多年,还没有培养出市场经济必须具有的契约精神。计划经济时代,票证代替了契约,认证不认人,这使人的精神与地位,服从于票证,而忽略了内在的素质培养。要想突破票证的限制,唯一的方式就是造假。凡是在限制过多的体制中,造假就成为了争取“权力”的最好方式。
如今说真话都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会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于是,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外表伪装,说违心的话,习而久之,这便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得久了,人们就渐渐忘了真实的自己,以至在同一个家庭中亲情都要用假话来维系,人与人之间像隔着一层皮,“知人知面而不知心”,邻里之间也慢慢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了。
当市场经济来临时,由于市场中没有诚信和契约精神,于是假酒、假药便开始出现,甚至大型的食品企业也出现诸多问题,如三鹿集团出现的三鹿事件;再后来像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组织也出现了郭美美事件,5.12大地震时社会上还出现了“捐款门”事件,因为这些事件,人们对要献爱心的公益事件都发生了怀疑;渐渐地,连被称为教育殿堂和白衣天使圣殿的学校和医院都出了许多的问题;最后,很多事件如7.23的高铁、7.21的大雨,政府也无法解释,人们开始对被称为民众最后一道保护网的政府信誉也产生了怀疑,一个一个腐败官员落马更是直接打击社会对政府的信心,加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这时,真相就成为了所有民众的一种渴望。
似乎整个社会都淹没在了谎言之中,被政府公开驳斥的谣言,一次又一次被证实为事实。于是,有些谣言,政府越是驳斥,民众就越认为是真的。
终于他们在媒体的一次次欺骗之中发现了事实。越来越多的民众发现那些被媒体当作标题忽悠的雷语,原来是真话。那些被媒体当作谣言的规避的,却被证明是事实,于是民众找到了一个可以作为尺子的“榜样”。
太多的女孩子会在爱情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太多的女孩子会在等待中失去信心,太多的女孩子会被因谎言欺骗而撕断肝肠,她们只渴望有男人对她们能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担当,能干脆利落地给她们一个爱或者是不爱的明确答复。
在这种背景下,网络上才会出现这样的言论:嫁人要嫁任志强。
其实,这里的“任志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现代社会中缺少的符号。人们呼喊出“嫁人要嫁任志强”,就是希望能在这个社会中看到更多的这样的符号。
当一件东西很多又可以转易得到时,也许人们并不珍惜,但如果一件东西虽然很平常,但人们常常得不到它,它就变得稀缺了,进而变得珍贵了。
我并不认为是因为我比别人更优秀,而是在大众的心目中,我追求真实,说实话,而说实话是大众的期待,它也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
有了微博后,我就有了更多的粉丝,民众可以从微博上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的任志强,了解到任志强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
媒体过去对我的报道,大多是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事情,讲述的是我的工作状态。
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别人总问:“你为什么不笑?”
世界是阴阳平衡的,人也同样是阴阳平衡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只有哭而没有笑呢?大约是因为媒体记者们大多都是在工作场合与我相见,而没有见到我生活中的一面,他们只看到我工作中的一面,所以就很少见到我笑,但事实上,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笑的时候要比哭的时候多多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自然是笑比哭多。
有了微博就不同了,我的微博除了反映我的工作状态还会展示我的生活状态。
在单位工作时,你接触的人大多都只和你有工作关系,只是你的上级、下级和同事。
家里则大多只有亲情而没有了工作,谁也不会也不肯在家里板着个脸讨论工作上的事,而谈得更多的是家务事了。
微博圈子不同于朋友圈、工作圈和亲人圈。微博上有你很亲密的朋友,你们虽然身隔万水千山,却可以如同面对面一样交谈,可以说许多外人不知道,而只在朋友圈子里知道的事情。有些言论可能让许多粉丝摸不着头脑,但圈子里的人明白其真实的意思,看了会哈哈大笑。这些言论陌生的朋友可能不能理解,但他们可以感受到你和你朋友之间的友情和欢乐。
微博上有家人,你随时都可以跟他们打个招呼,你还可以和他们拉家常、叙家务。这时,虽然你的粉丝不认识你的家人,你也可以将你们聊天的内容和所有人分享。比如,许多人会发现我每天会自发或转发许多比较有哲理的段子,许多一些励志故事和名人语录等,也许这些只是我想让家人、孩子知道的东西,但同样可以和所有人分享,正因为有家人在看,因此你必须说真话,不然就会在朋友与家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坏印象。
微博上有公司的同事在,虽然许多外人不知道,但你却不能不注意自己的语言和形象,因为你在微博上的言行会影响到你在公司作为领导者的尊严与威信。
微博上有上级在,他们也会通过微博了解你的动态与思想,了解你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了解你待人接物的方式,进而形成一个对你的看法,这些看法反过来又会影响你的工作与生活。
微博上有你的客户在,虽然你不知道,但他们却知道你,他们会通过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决定是否成为或继续成为你的客户,也许个人的言行,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品牌,公司的形象和在社会上的影响。
正因为微博上有许多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朋友,有许多关心、关注你的人,因此,你在微博上的言行就受到更多的人监督,更多的人也会通过这些言行了解你,看到你胸怀的宽广、看问题思想的深入,看到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看到你对社会事件、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等的看法,也会注意到你看过什么书,以及了解到许多过去媒体未曾报道的“内幕”和“八卦”。
微博会全面反映一个人的面貌,也给了你更多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当你回答了一个你不认识的网友的问题时,就会有更多的网友愿意和你交流,如果你从来不回答网友的问题,那么无形中你就在你与粉丝之间竖起了一堵墙,因此只要时间、条件允许,我就尽可能多地与网友们交流,微博上没有上下级,没有我必须服从你、你必须服从我的位置之分,只有平等的交流,我在明你在暗,但只要心是明的就不会影响这种交流。
有博客之前,反对我的网友占绝大多数,而支持我观点和同情我的人又无处表达,因此我就有了“人民公敌”的称号,但有了博客之后,我的许多观点就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反对我的人就逐步减少了,也有许多人可以和开始表示支持了。有了微博之后,则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情与支持的人就越来越多,骂我的人虽然仍有一些,但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低、无足轻重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网上、微博上有那么多人在骂你,你却一个也不拉黑他们?
是的,有人骂,说明人们在关注我,如果骂我能减轻他们工作中、生活中的压力,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虽然不信佛,但知道这仍然是件救人的好事,一个不关心你的人何苦要骂你呢?不管这种关心是出于什么原因,要达到什么目的。虽然许多脏话确实很难听,但只要心里放得开、放得下,有些宽容的肚量,就会不在意他们用什么语言在骂,而只在意他们骂的是否有道理,是否自己真的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因此我常专门挑选一些因误解而骂我的网友,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这也曾引起其他网友的不满,正是因为他们对问题、观点有误解,我才专门回答他们的问题,以减少和避免产生更多的误解,最终赢得他们的理解,并影响更多有这种误解的人。
这个社会中已经有许多的矛盾和疙瘩了,我要做的不是用拉黑的方式激化矛盾,而是用平和的解释和交流去解开这些矛盾,消化这些不平,社会在相互的爱与理解中才能更加和谐。
和谐从来不是靠对抗、压制能达到的状态,反而是给他们更多骂人的权利和质问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交流,这样才能有个交换看法的机会,也才会有相互的理解与进步。
许多的微博网友被小潘拉黑之后跑到我的微博中抱怨、骂人,我也多次和小潘讨论拉黑的问题。微博不应是语言的垃圾桶,而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拉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小潘说“眼不见为净”,但这些垃圾如果不倒在你这儿就可能倒在别人的地盘上,而所有人的地盘都生存在同一个平台上。污染在你这里不治理,就会影响到他人,这与世界环保的道理是相同的。
这也许恰恰是那些自认为是绅士和精英的人应该自觉首先做到的。我坚持无论如何都不使用拉黑的功能,有时我也会火冒三丈,但咬咬牙,停住自己伸向拉黑功能的手指,最终还是能战胜内心中的虚荣,坚持正能量。
不拉黑是一种忍,是一个人的肚量。顶着骂声继续和努力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则需要有点勇气。并非是与你直接相关的事,你却能主动地去表态、去批评,就更出于一份责任心了。
社会上就有许多怕被骂的人,他们会小心翼翼地躲开那些敏感的话题,尤其是不涉及政治政策和特殊事件,于是被大家认为是缺少正义感,其实他们都有正义感,但在一个言论不自由、不开放的社会管制中,他们压抑了这种公开表达意见的心情,因此给家人和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也有许多人专门就这些敏感的话题而大声呼吁,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但他们中许多却难以提出或主动提出自己的主张。我被许多人称为“大炮”,正在于我有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从政治到生活,从经济到体制,从民间的小事到民主与自由,从读书的体会到每日一点一滴的感悟。刚开始坦露自己的观点也从无人理睬,慢慢变成了上千万人的关注量,从每日必读微博慢慢地变成了许多人转发我的微博。
不是我想成为“公知”,而是我只想保持自己的原汁原味,我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这片土地,我希望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好,成为国人的骄傲。
也许恰恰是因为我常成为社会、媒体调侃的对象,常成为引发社会争议的对象,我也从“最想打”变成了“最想嫁”,再变成“大众情人”,而这个“大众情人”早已脱离或超越了性别的概念,变成了一种喜欢的概念。
因为我是开发商,买不起房的一族和自认是“房奴”的一族,会始终牢记我的工作背景和行业,永远将我看成奸商或暴利的追求者,但生活中,我的微博中除了涉及行业发展和对经济判断之外的言论,越来越多地被多数人所接受,随着各种公益与平等的交流,“大众情人”的流传也许胜过了所有的社会评价,变成一个正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