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抗日战争时期之前 怀念我敬佩的陶行知先生

顷者戴自俺、刘大作两位同志为陶行知诞辰九十周年将出版纪念册事访问于我,要我写一些追怀回忆的文章;我少于陶先生一岁,今既八十又九,脑力衰颓,笔墨迟钝,然而我又何敢辞谢不敏呢。想到我亲切接识的并世人物而衷心折服者不外三个人,而陶先生实居其一,其他二人便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莫笑我把服务社会的教育家和秉国钧的政治家毛、周二公相提并论为可怪,须知三位先生大有相同之处,这就是他们致力的事业虽在中国一国之内,然而他们的胸怀气概却卓然朝向着世界全人类,廓然没有局限,从而三位先生在我心目中实同一钦重的,却是又岂得笼统无分别于其间。

毛主席领导群众创建起新中国,惜乎晚年错乱多失。周总理信乎为遗爱在民的好总理,却天生是毛主席身旁第二把手。陶先生终身奔波乡野之间,在教育界独辟蹊径,风动全国,论其业绩固自不同。

当1946年陶先生在上海逝世时,我曾发表一篇悼念文章,有云:陶先生是一位直前地奔赴真理的一个人,好恶真切分明,有时不形于色,却力行不怠,沉毅踏实,许多人受他感动,就跟着他走……我简直要五体投地向他膜拜。

陶先生不可及处:他本是游学外洋回国后做大学教授的人,竟然脱去西装革履,投身乡村要和农民打成一堆,创办起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志在以乡村小学为中心,推进广大社会的改造。

对于昔年晓庄校内外“教学做合一”的一切措施,我在1928年初次访问时,参观考察一日之不足,次日再往,曾写有一篇较详的记述,刊入我的教育论文集,今不复述。1931年我既在山东邹平县创行乡村建设运动,迭次请于陶先生,先后从晓庄借调杨效春、潘一尘、张宗麟诸君来邹助我工作。其后张治中将军到邹平参观,又邀聘杨效春君为他的家乡建设起黄麓乡村师范学校。

1937年抗日军兴,国民政府初有国民参政会之设置,陶先生与我同膺选为参政员,然在第二届则政府视为左倾者多不入选,陶先生居其一。1939年,我从华北、华东巡历各游击区域之后回川,联合两大党以外人士发起“统一建国同志会”之组织,陶先生亦参加。但陶先生仍忙于其教育事业,在合川县澄江镇草街子办起育才学校,收容战乱中流离失所少年儿童百余人。1940年春,我亦送次子培恕入学。

其时培恕年十二岁,却于学校和陶先生为人留有深刻印象。据他后来诉说有如下几点:

一、全校师生员工百余人和乐相处,宛如一大家庭,使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无复孤闷之感。二、学校经济有困难,大家却清苦而愉快地生活着。三、陶先生似乎很忙,难得来校。他一来时,人们便有喜色。他像是一位长者,却又是平等亲切之一员。四、学校与当地群众恍若相联相通,正亦改造着它所处社会环境。

行文至此可以结束。陶先生为人可爱可敬,然却非深于学问修养者。一个人总不免长短互见。吾为此言或非赘欤!

1981年6月27日于北京

附录一:悼念陶行知先生

陶先生之死,人人都以热泪痛悼他,人人都抱无限悼念的话要说。这里,我说一些我的话。

陶先生是一个一往直前,奔赴真理的人。他心目中,有他对于社会的理想要求。就在这里,他好便真好,恶便真恶,好恶真切分明,虽然有时不形于色。大家谁都佩服陶先生是一个力行的人。但须晓得,他所以表著出来如此者,正为他内心好恶简捷有力。当今天这个“好话说尽”的世界,一切只见说不见做,越显得陶先生朴勇卓绝,任何人都落在他后边。你只见众人随着他走,受他感动鼓舞而向前;不是吗?他不唯勇往,而且踏实沉毅。因此,勇于奔赴理想的人尽还有,而终不及他。我在此等处,最折服陶先生。我简直要五体投地向他膜拜。

陶先生又是一个富有创造力,遇事能独出心裁的人。反之,“人云亦云”“蹈袭故常”,在他是绝没有的。陶先生既从事教育,所以在他事业里面无处不具有一段新意趣、新作风,乃至完全新的一套。你看,早的如“晓庄师范”,后来的如“山海工学团”,末后如合川草街子的“育才学校”,不都是如此吗?他心思用在实际问题上,总要寻个诀窍来解决问题。因此,他手到之处便见光彩。这又是我极端佩服的。中国今天最不能因袭,但可怜这老民族竟乏创新之力。对当前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大家总在几种外国模型中转来转去,不能自出机杼。我很可惜中国政治上、经济上没有陶先生其人。只有多出几个陶先生,中国才能得救,这是莫有疑问的。

陶先生一生的美德懿行,谁都能数出好多点来。陶先生在教育上的创造,更须写几本书来叙述。我只就其根本处提一提而已。上面所云,是不足尽之的。

末了,我却据实声明,我和陶先生彼此感情虽好,而在思想见解上很有距离。陶先生的言论主张,我常常要保留,而不能马上赞成。每次见面,我总喜欢他,衷心敬爱他。但从没有作过长谈、深谈、畅谈。我自信能了解陶先生,但陶先生尚不十分了解我。

附录二:一件有兴味的事(摘录)

1927年,陶行知先生于南京北郊创办晓庄学校。1928年,梁漱溟前往参观后,曾以《一件有兴味的事》为题作过一次讲话,讲述其所见,从中可见其对晓庄学校的称道,自然这也是对创办者陶行知先生的赞许。现摘录部分如下:

晓庄学校有三点很合于我们的意思:(一)有合于教育道理;(二)有合于人生道理;(三)注重农村问题。

这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在培养乡村儿童和民众所敬爱的导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盼望本校的学生一面能够教导学生,办一所良好的乡村学校;一面又能辅导民众,将他自己所办的学校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为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于是它把下列四事为培养人才之准的:

一、要养成农人的身手;

二、要养成科学家的头脑;

三、要养成艺术家的兴味;

四、要养成社会改造家的精神与热心。

这些说法,都很合于我们的意思。

我第一次去参观,因为去的人太多,妨碍我个人参观的计划,所以只过两小时就回来了。第二天早晨我再去,细细参观一天,当晚在学校里住宿,第二天才回来;事实的调查,这次算比较的满意。

首先令我们注意的,就是:“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在我觉得这很合于教育道理的。譬如种田是一种生活,我们就应该在田里做,就在田里学,也就在田里教。……教育要本于生活,教育必须教学做合一。

我在那里住一夜过两天的生活,它每日的生活的秩序是:

早晨天未明起床,举行晨会。全校的人都到。首先唱校歌(“锄头镰刀歌”),其次有各种办事的报告、各种讨论。晨会后便是早操。早操后食粥。我也加入,米很不好,粥却很浓。吃粥只有咸菜,吃饭则每桌三大碗菜;菜也很粗。没有座位,大家都站着围桌而食;学生、指导员、校长以及校长的母亲,都在会食。大约九时至十一时读书办公;午后大家到田间去,或到前方去;晚间写日记。这是大概的情形。

学校的创办在民国十六年三月;校长告诉说,开办时无屋可住,在山下立起三五个帐幕,几个人对着帐幕升起旗子来,就举行开学的典礼。后来人渐多,才分投到附近农家去住……他的用意在使学生能和农人一般吃苦,并且深知农民的问题。……校长常说他们要有三种打破:

一、打破课程与生活的分离隔阂;

二、打破老师与学生的分离隔阂;

三、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分离隔阂。

照此办法看去,我们可以断定这样的学校,一定会有结果的。培养出来的学生,至少有两种好处:

一、有能力。分别言之,有三种能力:甲、劳作的能力。……乙、智慧方面的能力。……丙、作团体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有合理的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很平民化……我们啊!无能力又不平民化,不能做事又要享贵族生活。——社会的病痛,是学校制度给予社会的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