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 不用拳击而用五指

回到兰封,张樾亭将经过情形向杨爱源进行了汇报。杨爱源说:“从石友三的言行和态度来看,对我们很不高兴,可是对你还不错。刘春荣对我们的供应也不满意,他的态度与这次进攻会很有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张樾亭坦言:“石友三正经打不正经打,我不能保证;他变不变,我也不能保证。”

不过他认为刘春荣的问题反倒不大。

刘春荣的部队也不少,作战时,他一般都是把一个团放在前面充样子,另外七八个团则在后面进行训练,其实并不与蒋军交战,前方也少有战事。徐永昌曾派人前去视察,视察的人在说到刘部训练如何之勤,军容如何之盛时,对着徐永昌耳语:“又一冯焕章(冯玉祥),行将看其异军突起也。”

徐永昌戏谑地说:“恐其只能异,而不能突起也。”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倒戈将军”。徐永昌了解刘春荣,知道这位杂牌军头向来都喜欢取巧观望,并非现在才如此,而且他也害怕蒋介石对他玩“先拉、后吃”的一套,叛阎投蒋的可能性很小。

张樾亭的看法与徐永昌相似,他告诉杨爱源:“刘没有什么,适时予以足够补给,总司令(阎锡山)与之妥切联系,时加慰勉,就可以啦。”

二人重新分析了冯玉祥的作战计划。按照计划,晋军右翼为孙良诚、吉鸿昌,显然右翼不会有危险,于是他们决定侧重注意石友三所在的左翼,为此专门调集了两万余人到这一侧作为预备队,名义上是协助石友三、刘春荣攻柳河,实际亦有防止石友三哗变的用意。

料理了晋军这一茬,杨、张又研究起冯玉祥的整体部署。他们发现,冯玉祥这次攻击以“胜败在此一举”为主旨,确实是已经全力以赴,七路进攻部队中,除孙殿英一路较差一些外,其余皆为西北军和晋军的精锐部队。

什么东西都怕细琢磨,尤其是打仗这种关乎生死存亡的事情,纵使你力大如牛,还得心细如发。张樾亭经过仔细推敲,认为冯玉祥兵分七路的做法值得商榷:“攻击蒋军阵地不分重点,分散平均使用兵力。”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相持对峙,中央军的阵地工事也已经非常坚固,张樾亭指出:“不用拳击而用五指,想戳穿敌人固守的坚固阵地,在一般情况下很不容易,而且时值雨季,万一遇上连绵大雨,河水泛滥,就更困难了。”

他主张:“应该进行重点突破,以柳河为第一。我们须注意这一点,可否请徐总司令(徐永昌)直接与冯谈谈。”

徐永昌对冯玉祥有看法,战前就反对打蒋联冯,自然不会愿意向冯玉祥说这些话。至于冯玉祥方面,也对徐永昌当年投晋不满,就算是徐永昌肯说,也不会听得进去。考虑到这些因素,杨爱源就建议张樾亭直接给冯玉祥写信阐述看法。

冯玉祥在军事上个性很强,对于自己制订的作战计划,一向不肯割爱,不愿放手。张樾亭跟随冯玉祥的时间虽不算多,但深知他这个毛病,所以认为光写信无效。

在杨爱源的坚持下,张樾亭还是写了一封信派人给冯玉祥送去。之后果然石沉大海,再无回音。

对于打仗这件事,如果冯玉祥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就不叫冯玉祥了。在布置这次总攻的时候,冯玉祥就对整个战局做了一番梳理,他认为主要战场和过去没有什么差别,仍然是陇海线第一,津浦线第二,平汉线第三。

徐州作为陇海、津浦两线的枢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如果能将徐州攻下,津、陇两路即可联成一气。西北军与晋军会师徐州,乘胜南下后,影响所及,平汉线的那支杂牌军团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到时纵不能全取天下,最低限度,大江以北也不会再有中央军的立足之地。

如同作战计划中所显现出来的,冯玉祥对这一战役下了最大决心,除在平汉线控制一定兵力外,所有兵力都被他使用到了陇海线方面,以期一鼓作气地攻下徐州,取得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