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仇敌满天下 一身冷汗
石友三个高清瘦,面容削长,其相貌不似通常所见的军中莽汉,倒更像是一位中学的学生领袖。只有在说话时,那一口一个“八代祖宗”“兔崽子”才会泄露本色。
虽然粗鄙少文,在西北军这个“粗人天地”中也不甚得志,但石友三的志向却不小。有好友劝他改一改朝秦暮楚的毛病,他先喟然叹道:“算啦算啦,打从穿上二尺半(指军装)这一天,就没打算能活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总算咱石友三命大,没死个不明不白。事到如今,能多活一天,就算咱多赚了一笔。”
要说这些话还都不算太离谱,离谱的是下面这一句:“有一天,造化大,能做个几天主席,海陆空军总司令,那还不都是咱祖上的德性?”
原来石友三连老蒋的交椅都惦记着。现在加上邓粹英的一番挑拨,他便决定造老蒋的反。
石部的数十门大炮被排列在浦口江岸,对准南京就是一顿乱轰,同时石友三还派便衣队潜入南京城内乘势扰乱。
蒋介石根本就没料到石友三会来这一手,事先没有任何防备,南京城内也只有一个团多一点的宪兵以及黄埔军校的数千学生,根本无力招架。炮声中,南京政府各部院纷纷迁逃,城内乱成一团。
眼看着石友三就要一鼓作气攻进南京城,但这厮在喜好掷“幺二三”以及好高骛远的同时,却又有着另外一个毛病,那就是胆子特小,不敢做大事。炮轰南京后,他不是继续进攻,而是北撤退入河南,依韩复榘为食去了。
虽然广东方面未能从石友三那里得到援兵,但因事前蒋介石已察觉张发奎有回师攻粤的计划,提早就让何应钦率部到广东协助陈济棠,并在广州外围打造了坚固防线。桂张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面对守军的深沟高垒难有进展。李宗仁见状,只得将桂张军全部撤回广西。
饶是最终转危为安,蒋介石也已被石友三给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石友三炮轰南京不说,在北撤河南途中,还缴了沿途驻军的枪械,津浦线的车皮也被他搂草打兔子全部带走,着实可恶至极。
石友三避入的河南乃是韩复榘的地盘。自韩复榘叛冯投蒋之后,蒋介石不但继续保持了他河南省主席的地位,而且还赠送大宗款项和大批武器,韩复榘由此得以扩充兵力,所部由数千人发展到三万多人。
韩复榘属于那种“一次失了节,以后再也不想守贞”的人。不管蒋介石如何待他,他始终对这个新主子抱着极强的防范心理。投蒋之初,他就想把石友三、马鸿逵两部都拉在一起,以结成一个足以自保的军事集团,只是蒋介石棋高一着,封官许地时就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韩复榘的意图这才未能得逞。
韩复榘对南京政府的态度基本上是听调不听宣。南京军政部为防止韩部暗中扩充,要求点名发饷,但韩复榘却坚决拒绝,一定要统一领取,自行分配。此外,在军政设施和人事问题上,也是独断独行,并不完全按照南京政府的命令行事。甚至,韩复榘还暗中对蒋介石以外的实力派进行多方拉拢,在北平、东北、山东、河北都派有代表,随时准备依风向而动。
对这些情况,蒋介石多有耳闻,只是鉴于时局动荡,以及进一步分化西北军的需要,不得不暂时予以容忍,但是涉嫌反叛就不一样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韩、石关系密切,早在石友三炮轰南京时,蒋介石就认定韩复榘可能参与了这次叛乱,为此特地给身在郑州的唐生智发去一份密电,大意是:据报韩复榘不稳,他来郑州会你时,希予以扣留。所遗河南省主席一职,由你兼代。
唐生智收到密电不久,南京军需署署长俞飞鹏奉蒋命,亲自将一部分弹药和军费押送郑州,送给唐生智作为对付韩复榘之用。
随后,韩复榘果然由开封来到郑州。两人见面时,卫士都留在了外面,唐生智如果要予以扣留或擒拿,简直易如反掌。
寒暄已毕,唐生智突然对韩复榘说:“石友三已经动起来啦,你拿他怎么样?”
当初韩、石、马一同叛冯投蒋,之后韩复榘驻河南,马鸿逵驻徐州,出于共同的利益关系,三人之间订有密约,结成了三角军事政治同盟。加之韩、石关系密切,所以之后石才会投韩,韩也甘于冒风险予以收纳,但这并不表明韩复榘会和石友三一起叛蒋,事先他对石友三反叛的事也一无所知。
听唐生智说完,韩复榘随口便答了一句:“我有什么办法呢?”唐生智见状,就把蒋介石的那份密电给掏了出来。韩复榘接过一看,脸色陡变,顿时双膝一软就跪在了唐生智面前,连声哀求:“请总司令救命!”
唐生智一边将他扶起一边说:“你怕什么!如果我要为难你,会把这个密电给你看吗?”
原来唐生智这时也正要反蒋,所以根本不想执行蒋介石的密令。
蒋冯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有心重用唐生智,对他说:“汉卿(张学良字汉卿)是东北边防军事长官,将来你就担任西北边防军事长官,负起建设西北的责任。”
屯兵西北,曾是白崇禧极力谋求而不可得的权利。蒋介石打算让唐生智坐镇西北,并将徐源泉、杨虎城甚至于蒋鼎文、杨杰等中央军部队都交由他指挥。
唐生智当时却不以为然地说:“建设西北嘛,我看起码是三十年后的事。”
蒋介石见没能打动唐生智,又准备请唐生智帮他训练中央军:“如果不去西北,我们就重新训练军队,德国顾问已经找来了,就请你负这个责任。”
唐生智仍未置可否。蒋介石最后表示:“你希望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有机会到外国去走一趟也可以。”
蒋介石却不知道,唐生智真正想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取彼而自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