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万大军打出一个出乎预料的结果 第180师遭到重创
5月29日晚7点,哗哗的雨声、电闪雷鸣与枪炮声混杂在一起。
洪学智离开志愿军总部,刚刚回到南亭里的志愿军后勤部住处,彭德怀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洪副司令吗?”声音沉重而沙哑。
“彭总,有什么事情吗?”
“你立即过来,出事了。”
“有什么重要事情?”
“让你回来你就回来,别问了。”彭德怀不耐烦地说完,就挂了电话。
冒着大雨,洪学智乘吉普车在黑夜中行驶了100多里,于半夜赶到志愿军总部。
一进矿洞,就见彭德怀穿着短裤、打着赤膊、满头大汗、眼睛赤红,正在焦急地来回踱步。
两个人迅速沟通,原来是第180师出问题了。
第180师在撤退过程中,被敌截断包围,遭受重大损失,几乎全军覆没。这是解放军战史中可与长征时中央红军的湘江之战、抗战时期皖南事变的云岭之战、解放战争中解放军金门之战等并列的为数不多的重大战斗失利之一。
据军事科学院资料表明,此役第180师被俘近7000余人。约占整个志愿军战俘总数的近70%。导致第180师被歼的原因很多,但从军内外战史专家的研究和近些年解密的一些资料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师长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进退失据。第180师是解放战争后期由晋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升级而成,在战争中没有打过多少硬仗。部队到达四川后,已接到准备地方化的指示。迅速整编出动到朝鲜时,许多骨干已经流失,编入了大量新兵和国民党起义官兵。由于该师师长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由政委郑其贵改任师长。作为师长的郑其贵,性格优柔寡断,在部队面临严重危险时,惊慌失措,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和果断指挥的信心。
部队面临险境,郑其贵迟迟不能下决心,一切要等上级指示。发现部队被围,又怕被美军测向,指示销毁密码、破坏电台,实行无线电静默。结果,自己无法与上级进行联系,上级找他也联系不上。
据洪学智回忆,当发现第180师十分危险时,整个志愿军司令部,第3兵团和第60军的所有电台均集中呼叫第180师,可就是联系不上。
急得三级首长,包括彭德怀,像热锅上的蚂蚁。
指挥失当,错过时机。据第180师突围出来的指挥员回忆,发现被美军迂回包围,参谋长就提出,应及时收拢部队,适时后撤,防止被合围。
但此时的郑师长,在一天的时间里未置可否。主要是怕与上级的指示不符。其实,发现美军坦克到达后方,如果决心果断,坚决突围,全师完全能够突出去,因为当时进入第180师后方的美军,只是由少量坦克装甲车组成的快速支队,其目的只是与志愿军保持接触,既没有发现,也没有形成对第180师的完全合围。
一天后,美军步兵主力到达,真正封闭了包围圈。即使此时,美军部队的相互间隙也很大,仍有很多空档可以利用。
这样,在三天时间里,第180师师长一直没有定下决心,眼看着突围的机遇逐渐丧失。
当时在突围方向上,师党委会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全师集中主力向北,取捷径突围;另一种是先向东再向北,迂回突围。
最后采取了向北突围。由于美军已经发现第180师被围,在北部进行了重点堵截,突围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突围方式上,一种是分散突围,一种是集中突围。最后采取了分散突围方式。结果,不得不遗弃大量伤员,全师只突出3000多人。其中第538团采取了全团集中突围,全团突出了1000多人,是第180师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部队。
第27军、第12军等突围成功的部队,无一不是采取集中突围,在遭遇敌人堵截的情况下,先向翼侧转移,再向北突围。
当然,第180师所属的第3兵团指挥员处置不当、指挥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将战役转移的电报发各兵团,而第3兵团副司令王近山此时表现出粗心大意和粗枝大叶,他既没有根据本兵团情况提出具体方案,也没有安排部署各军如何转移,而是把志愿军司令部电报转发各军,就什么也不管了。
这样,王近山率兵团指挥部开始转移,各下属部队自行转移,并在转移时关闭了电台。
志愿军司令部联系他们,联系不上。
第60军联系他们,联系不上。第60军军长韦杰事后回忆,看到第180师危险处境后,马上请示兵团第180师是否后撤,但联系不上。从大局考虑,只好让第180师孤悬敌后,错失了跳出包围圈的最好时机。
彭总为此大怒,把王近山骂了个狗血喷头,认为王近山头脑简单,完全没有一个高级指挥员应有的素质。
导致第180师作出错误决策的,还有上级的指示电报。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兵团分别给第60军发电,要求第180师掩护兵团主力转移,必然坚守在春川以南。
这个电报,要了第180师的命。
据韦杰和第180师师长郑其贵回忆,眼看美军从其翼侧迂回,本想立马跑掉,但考虑到上级电报要求,始终不敢放弃据守阵地。后来军部来电要求其突围,可第3兵团发来电报,要求一定要妥善处置好伤员,不准遗弃伤员。这就使第180师指挥员难下决心突围。当时第180师有1000多伤员,有数百人无法带走。师党委开会研究突围问题时,伤员如何处置没有办法,会议开了一天也没有下定决心。
可见,第180师被围歼,责任不在一方。
这个教训,太惨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