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聚焦东北战场 第02章 夏秋冬连战皆捷,歼顽敌高奏凯歌
东北战场经过两年的战争,到1948年3月国民党军已被消灭16个师、23个整团,共32万多人,尚有1个“剿匪”总司令部、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7个旅,加上7万非正规军共55万人,被压缩在仅占东北总面积3%的长春、沈阳、锦州3个孤立地区,控制着锦州至山海关时断时通的铁路,处于欲进无力,欲退难舍的动摇不定的境地。而东北野战军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一局面的出现正是东北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的。
1945年8月,前苏联红军宣布对日作战,中共中央发表了举行全国规模的对日反攻声明,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东北进军的命令,各解放区的部队日夜兼程向东北急进。到1945年11月底,梁兴初率山东一师7500人,到达锦州以西地区;罗华生率山东二师7500人,到达沈阳以西地区;万毅率山东滨海支队约3500人,到达吉林磐石、海龙、东丰、西丰一带;黄克诚率新四军三师(七、八、十旅、独立旅及3个特务团)共3.2万人,于11月下旬到达锦州以西地区;罗舜初率山东军区司令部一部、山东三师、警卫三旅约9000人,于12月上旬到达辽阳、鞍山地区;曾克林、唐凯率冀东军区十六军分区4个小团4000余人,9月初到达锦州地区;吴克华、彭嘉庆率山东五、六师(胶东军区直属队及十四、十六团、东海独立一团、独立三团、西海独立一团、北海独立二团等部队组成)约8000人,10月24日到达营口地区;杨国夫率山东七师(渤海军区直属团及地方基干兵团编成)、刘其人率渤海军区3个团(亦称刘其人师)共1.2万人到达山海关地区;罗荣桓率山东军区直属机关及警卫部队、几个独立营约4000人,于10月至11月到达安东(今丹东)及沈阳地区;山东田松支队约1000人,11月到达牡丹江地区;刘转连、宴福生率三五九旅3000余人,于10月底到达本溪、抚顺地区;吕正操率晋西一个小团约600人,于10月中旬到达沈阳;邓克明率冀鲁豫一个团约1000人,于10月下旬到达沈阳以西地区;沙克率冀中三十一团1500人,于10月上旬到达锦州地区;黄永胜率教导一、二旅各1团3000余人,11月到达热河;文年生率警卫一旅3000余人,10月下旬到达锦州;延安抗大1000人,延安炮校1069人,到达南满(旧称,指中长路沈阳至大连以东地区和沈阳西南的辽中等地区)地区,挺进东北的总兵力约11万人。另外,从延安、晋察冀、冀鲁豫、太行、晋绥、华中各地抽调党政军干部,约2万人派往东北。
与此同时,蒋介石利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美国支援的有利条件,急将抗日战争期间,保留在战略后方,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运送东北,发动内战。10月底,其先头部队十三军、五十二军在秦皇岛登陆后,向山海关发起了进攻,11月26日占领锦州。
进入东北的各部队,由于人地生疏,兵力分散,思想准备不足,还没能完全形成战斗力,开始也想同国民党军打几次大仗,阻止其进入东北,但当时的条件不具备,没能实现。12月上旬,国民党军陷盘山、营口、北镇、黑山、义县、阜新、新立屯等地,到1946年3月,将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调到东北,又占领了朝阳、叶柏寿、凌源、建平、平泉、彰武、新民等地,由于没有受到大的打击,进攻势头强劲。2月11日,国民党十三军八十九师二六六团向法库进犯中,与进犯彰武的二六五团一个营及师属山炮连于秀水河子会合,处于孤立突出位置,东北民主联军(先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抓住时机,指挥山东一师、新四军三师七旅于13日黄昏开始外围战斗,14日,向秀水河子守军发起了总攻,将国民党军4个营歼灭,毙伤国民党军600余人,俘副团长以下900余人,缴获各种炮38门,机枪百余挺及部分武器装备。
三师十旅也在务欢池、泡子站将八十九师二六七团二营大部歼灭,秀水河子战斗是东北联军在东北首次整营歼灭国民党军的开始,也使东北民主联军树立了信心,鼓舞了士气。
16日,国民党新六军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及师教导队,被四纵、三纵共7个团包围于沙岭子(今盘锦境内),民主联军用5倍于国民党军的兵力,打了48小时,没能歼灭,19日,国民党军增援部队赶来,民主联军被迫撤出了战斗,此役虽毙伤国民党军670人,但东北民主联军的伤亡却为其3倍。从沙岭子战斗的失利中,东北民主联军总结了教训,认识到单靠过去游击战术来对付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已经不适用了,从思想到战术上都要有新的转变。
3月13日,苏军撤离沈阳、长春,国民党五十二军进占沈阳后,会同新一军、新六军,以沈阳为中心,向南、东、北展开了进攻,相继占领了辽阳、抚顺、铁岭,并向本溪进行了重点攻击。
18日,民主联军攻占四平(一战四平),歼灭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及“铁石部队”3000余人,切断了国民党军北上的通路。此时,国民党又将六十军和九十三军调到东北,蒋介石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4月2日前突破四平,迅速向北发展,四平成为了国共两军争夺的焦点。奉中央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4月8日,民主联军集中12个团的兵力,在兴隆泉歼新一军新三十八师一部,16日,集中14个团将七十一军八十七师诱至四平西南之大洼地区,歼其大部,两次战斗给国民党军进攻四平以重创。
与此同时,4月1日至7日,民主联军进行了三保本溪战斗,三、四纵队将国民党军新六军十四师、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六十军一八二师的进攻击退。为加强四平方向作战,5月2日,民主联军放弃本溪,转守四平方向。从5月15日开始,由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指挥10个师,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三路向四平地区展开了重点进攻,右路3个师沿西丰、开原向北进攻;左路2个师向八面城、梨树进攻;中路5个师由铁岭从正面向四平发动了主攻。
民主联军以13个师(旅、支队),展开了四平城区保卫战,激战中,四平东南的塔子山,首先被国民党军新六军突破,在明显劣势情况下,为保存有生力量,民主联军于18日午夜撤出了战斗,结束了四平保卫战,此役消灭国民党军1.6万余人,民主联军付出了8000人的伤亡代价。与此同时,从4月18日至28日,根据中央的指示,七师、三五九旅和三师一部,在东满(旧称,指中长路长春至沈阳以东的吉林、西安、安图、延吉、敦化等地区)、北满(旧称,指哈尔滨、牡丹江、北安、佳木斯等地区)、西满(旧称,指中长路沈阳至长春以西的齐齐哈尔、洮安、开鲁、阜新、郑家屯、扶余等地区)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占了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三市,解决了民主联军前线作战的后顾之忧。
四平保卫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城市防御作战,迟滞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巩固了后方根据地。民主联军以浅近的防御的纵深,能长时间坚持,打得很英勇,也取得了作战的经验教训。四平保卫战后,国民党军又继续北进,占领了西安(今辽源)东丰、海龙、公主岭、伊通。
25日,占领了长春,28日,进占了吉林、德惠、农安,东北民主联军节节抗击,退至松花江以北地区。就在北满作战紧张之时,中央急令四纵队集中力量,乘南满空虚,在中长路营口、沈阳间,向有战略意义的大城市发起攻击,将国民党军主力拉回南满,以减少北满的压力。5月25日,四纵队攻克了鞍山,歼灭国民党六十军一八四师五五一团,由于国民党新一军未及时执行命令,南下增援行动迟缓,5月30日,驻守海城的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率五五二团起义,接着驻大石桥、营口的一八四师五五○团也被歼灭,三纵队在沈阳市以东地区展开作战,迫使国民党军抽调新一军新三十八师和六十军一八二师南下回援,削弱了北满国民党军的进攻势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潘朔端的起义在全国战场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瓦解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月31日,民主联军放弃了鞍山、海城。
1946年6月6日,经国共双方商定,东北战场停战半个月,由于关内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无力东北的战事,东北战场停战一直持续了4个月。在这期间进行了拉法战斗,打掉了国民党军在松花江北的据点,确保了延(吉)哈(尔滨)交通线。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局扩大会议,深刻总结了半年来,从山海关至松花江战略撤退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东北斗争的尖锐性和长期性,发动群众,开展了剿匪斗争,歼灭了北满大股土匪万余人,创建根据地。整编了部队,将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整编为东、西、南满、松江、合江5个军区,5个纵队、15个师、3个独立师、1个独立团,初步建立了炮兵、装甲兵、工兵等兵种部队,至11月底,总兵力达36万人,还建立了10万人的民兵自卫队。
但在此期间,国民党又调来了2个军,使进入东北的部队共7个军(十三军、五十二军、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六十军、九十三军)达25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共40万人。由于战线长,为避免两面作战之不利,国民党军采取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首先解决南满,而后集中力量对付北满。
10月19日,国民党军调集了8个师10万多人,从沈阳出发,兵分三路,向辽东进攻,其右路为新六军十四师、新二十二师和六十军一八四师(重建),直取岫岩、庄河,迂回安东地区;左路为新一军新三十师、七十一军九十一师、五十二军一九五师直指通化地区,切断南北满之间的联系;中路为五十二军二师、二十五师沿沈(阳)安(东)线,向安东的辽东军区机关所在地进犯,其主力沿公路前进,二十五师沿本溪小市、赛马集向凤城东实施翼侧保障。国民党军叫嚣把民主联军“逼上长白山啃树皮,拱进鸭绿江喝凉水”。11月2日,民主联军四纵队集中了8个团,将诱至新开岭地区的五十二军二十五师全歼,号称“千里驹”师的杜聿明起家部队,遭到了全部覆灭的下场,粉碎了国民党军进攻辽东的企图。新开岭战役,是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整师被歼的开始,有力地掩护了辽东机关的转移,也为后来的“四保临江”战役争取了时间。
新开岭战役后,国民党又调集了新六军、五十二军、六十军、七十一军各一部共约10万人,向临江地区进攻,新一军主力扼守松花江以南各要点,阻止东北民主联军北援。南满解放区只剩下临江、蒙江(今靖宇县)、抚松、长白等4县一块狭小的地区,兵力不足4万人,处境十分不利。东北民主联军经讨论,统一了思想,采取北拉南打,南拉北打,南北配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确保南满根据地,巩固北满。
1946年12月17日,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官郑洞国率6个师,向南满展开了第一次进攻,一九五师一个团在六道沟门被民主联军三纵队歼灭,二师五团被击溃,经40余次作战,国民党军被歼灭1700人。同时,四纵队跳出国民党军的围困,转战在沈安铁路两侧,出击10天,攻克据点20余处,横扫100公里,吸引了国民党新二十二师、九十一师来援,减轻临江方面的压力。三纵队抓住战机,再歼国民党军五十二军一部,一保临江取得胜利。
1947年1月5日,北满第一、二、六纵队及3个独立师沿中长路两侧越松花江作战(一下江南),在其塔木、张麻子沟、焦家岭等地,围点打援,出击前哨据点,迫使国民党军从临江方面调兵北援,有力地配合了南满的作战。1月30日,国民党军又组织了4个师的兵力,分三路第二次进攻临江,号称“常胜军”的一九五师,突出冒进至通化以北高丽城子,被三纵队及四纵队十师追歼,并将来援的二○七师三团两个营歼灭。四纵队击溃了新二十二师,并在沈安线上展开作战,收复了部分失地,历时9昼夜结束了二保临江战斗。
2月13日,杜聿明指挥5个师的兵力三攻临江,18日,三纵七、九师在金川南以速战速决行动,歼灭国民党六十军暂二十一师1个团。三、四纵队转机合围了进至高丽城子的国民党军九十一师主力和二师1个团,高丽城子守军在通化国民党军的接应下,乘夜突围,被追歼一部。
2月21日,北满部队又二次南下松花江,以奔袭行动,攻克城子街、九台、农安,转攻德惠时,长春守军4个师出援,民主联军部队撤回江北。
3月8日,民主联军对突入江北的国民党军进行反击,乘势发动了三下江南行动,在靠山屯、德惠、农安间,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大部,破坏了四平至长春段的铁路,16日,撤回江北。
3月27日,国民党又组织了20个团的兵力,向临江发起了第四次进攻,中路国民党十三军八十九师和五十四师一六二团刚从热河调来参战,情况不熟,三纵队和四纵队十师诱其进入三源浦西红石砬子预伏战场,经10小时战斗,全歼国民党军7800人,俘十三军八十九师副师长张孝堂、政工处主任秦世杰,其他部队闻讯纷纷退回。
到1948年4月3日,经4个月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使东北民主联军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取得了十分重要的作战经验,同时也改变了东北战场上的形势,打破南北分割的局面,为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1947年5月,东北局作出《关于东北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提出:积极组织力量,全力准备大反攻,大量歼灭敌人,收复失地,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当月,展开了夏季攻势,13日,东北民主联军从北满、南满、东满、西满、热河和冀东等6个方向全面发起进攻,以南满、北满主力向长春、四平、吉林之间实施主要攻击。集中优势兵力,针对防守薄弱点,各个击破,在运动中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6月14日,一、七纵队和六纵队十七师向四平城发起了攻击(三战四平),由于对国民党军实力估计不足,没能集中使用兵力,战术运用不当,没能攻下全城,致使国民党援军赶到,民主联军部队被迫撤出了战斗。夏季攻势进行了50天,收复城市24座,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使东、西、南、北满联成一片。特别是四平战斗,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组织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获取了攻打大城市的经验,增强了大兵团作战和指挥的能力。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展开了鲁西南战役,随后,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国民党的心脏地带插入了一把“钢刀”,全国战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配合全国战场形势,东北战场又展开了秋季攻势。
7月,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陈诚来到东北,接替杜聿明,将东北保安司令部并入东北行辕,陈诚任主任。陈诚一到东北,就声称要在“6个月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东北一切失地”,提出了“确保北宁路,打通锦承路,维护中长路和保持海口”的战略计划。
9月,民主联军抓住战机,在辽西地区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破袭了北宁路。一、二、三、四、十纵队向中长路进击,三纵队奔袭威远堡,四纵队攻占八棵树,迫使国民党从关内调兵急援东北。七纵队在法库、彰武又同国民党军进行了反复争夺,九纵队夺取了朝阳。秋季攻势至11月5日结束,历时50天,歼灭国民党军6.98万人,解放人口260万,收复土地3.8万平方公里,城市17座,使东北国民党军被迫退守在24座城市内。
秋季攻势后,东北民主联军进行了整训,总结了战斗经验,决定利用江河封冻季节,再次发动冬季攻势,以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攻坚战,歼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压缩其统治区。12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冒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二纵队围攻法库暂六十二师,转而又协同七纵队攻克了彰武,歼守军四十九军七十九师9000人,东北民主联军主力进至沈阳西北辽河岸边打援,国民党军见大兵压境,不敢出动,为创造战机,东北民主联军将主力隐蔽集结,国民党军误认为主力分散,急拼凑15个师出沈阳西北,以解法库、新立屯之围。东北民主联军抓住战机将其左路新五军分割包围后,歼灭在公主屯地区,生俘军长陈琳达,公主屯战斗首创了东北战场歼灭国民党整军的范例。
1948年1月后,东北人民解放军又克辽阳、鞍山、营口、法库。3月13日,一、三、七纵队及独立二师解放了四平(四战四平)。冬季攻势进行了100天,夺取了18座城市,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人,解放人口600万,收复土地10.9万平方公里。
经过夏、秋、冬季三大攻势,东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其总部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简称“东总”)共歼灭国民党军30.88万人,收复城市77座,解放人口1860万,使国民党军被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及北宁线上狭长地段内。其中长春10万人,沈阳30万人,锦州及北宁线上15万人。
到1948年3月,东北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上都超过了国民党军,解放区扩大,工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东北野战军和二线兵团已达到105万人,部队还拥有各种火炮2370门,形成了一支具有多兵种的作战大军,在全国五大战场上,东北战场的形势最为有利。此时,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为进行辽沈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的东北战场已成为中共中央军委备为关注的焦点,一场国共双方前所未有的战略决战,正在中央军委的积极运筹之中,决战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