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轮回梦海 四

但今天依旧阴雨连绵。

跟着他往寺院方向走去。拉卜楞寺灰色的泥木结构的僧舍,一户连着一户,展开在山脉围绕的谷地之中,舒展而静谧,如同棋盘般结构。据说这里曾经有一万多间僧舍,但现在没这么多了。

以前来的外国人很多,有些来学习,现在变少。曾经有个日本人几乎每年都来,长得像藏人,梳着辫子。他的日语是跟这个日本人学的,好久不用忘了许多。此刻外围的街区喧嚣、杂乱,各种商铺密密麻麻兜售商品。四处都在挖路,尘土飞扬。

“这里先有了寺院,慢慢建起来这个县城。这条街一直在弄,每年都弄得不一样。我有时会来印经书、洗照片。以前比较藏式,很自然,有一些乞丐,有很多藏人、来自牧区的人。大家走路很慢,晒晒太阳,喝啤酒。僧人来吃东西,小孩子出来玩,还有狗和猫。现在都没有了。”他也许有资格做出比较。因为十多年前他来到这里,是十二岁进的寺院。

很多过来转经的藏人,早晚围绕着寺院边缘的转经走廊,转动经筒,顺时针绕行。路很漫长,延伸到山上。围绕寺院一圈,大概四五十分钟。快步走过的基本上都是藏人。手里拿着佛珠,轻声念诵经文或咒语,风一般从身边掠过,赶到前方。

有一些妇女带着孩子,妈妈背着小婴儿。还有一些腿脚不太方便的人,走得比较慢。对当地的众生来说,每天转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这是意念的作用。经筒里放的是经书,去触摸它,这样时刻都不离经典,不离修行。转了经筒,即便不会读也可以持有,这是给普通人的方便。接触之后也许会发愿,以后能够看懂。这样去供奉,去保存,是很大的功德,有利于更多人。

“转塔也是。塔里有一些专藏佛的舍利子、经书之类,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在塔里面。很多人知道佛法很珍贵,又没办法去看,去学习。他们向往转世后能够读懂经意,了解佛陀的所有思想。所以去触碰,去看,去绕,种下一种因缘。”

小摊把松柏枝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摞在一起售卖。是煨桑用的。燃烧柏枝、粮食等供养无形的众生,空气中弥漫一股淡淡植物清香。“仪式一般在早上。古经里记载,有一种生物靠嗅觉生活,没有色相,肉眼看不到。中午天人是没有嗅觉和味觉的。”

走进他的僧舍所在的院子。他和来自青海家乡的仁波切同住。院子比起普通僧舍要宽敞一些,松木结构,收拾得干净。一些花草各行其是生长,蒲公英自己生长了很多。草是从草原上揭过来的,因为没有打理有些杂乱。以前他们会在这个院子里吃饭。

红嘴的黑色鸟类振动翅膀飞远,不知如何称叫。站在平台屋顶上可以远眺僧舍、佛殿和连绵群山。山脉把整个寺院环抱其中。

“后山像躺着的一头大象,寺院本身像一只海螺。天气好的时候,这里能看到星星,也有银河。”

他之前在屋顶上放一个望远镜。这样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去上课。明年打算在屋顶和空地里撒一点种子,种些漂亮的花。

前几日他从拉萨回来,看到屋里有很多猫屎,味道很臭,到处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猫屎。他清理了。“很多猫在我的房子里开party。我在的时候它们就不来,除非肚子特别饿了。”

平常的日子,他去上课,也可能看书,睡觉,做点吃的,或者去朋友那里。有时候去法会,有时候出去玩。太阳好的话去河边,山坡上有很多花。“可以撒下些波斯菊之类的种子。”

他指了指放在墙角的一盆花。说前几天来了一个僧人,把格桑花放在墙边,说一些稀奇古怪的话。他们给他一张纸,老僧人画了一幅文殊菩萨,在这里吃东西,跟人聊天,好像彼此是很久没见的朋友。后来又跟进来的另一个老僧人聊天,开玩笑。他们年纪很大,可能是从嘉峪关那边过来的。节日的时候,寺院外来的僧人很多。

远处有金色屋顶的是什么地方?

一个观音殿。

院子中央的边侧,有一只白色桑塔。和他一起住的仁波切,一位优雅而温柔的年轻僧人,正在燃烧松柏枝。见到我们,露出笑容,没有任何架子,也不刻意。打过招呼,他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