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一根老骨头,知道自己的样子 2、2015年的戛纳
颁奖仪式的前三个小时,《刺客聂隐娘》剧组还没有接到走红毯的通知。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家越来越觉得,这一次,没戏了。
周韵哭了,跑去卸妆。后来,内地的制片人也哭了。
奇迹发生在距离颁奖礼只有不到两个钟头的时候。电话响了,侯孝贤接到通知,请全体剧组做好准备,走最后的红毯。后来,剧组才知道,关于获奖人选,评委会激烈争执,委决不下,一直到颁奖前两个小时才确定最后的名单。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北京时间2015年5月21日凌晨1点钟,侯孝贤被宣布为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这时候,舒淇又哭了。
这不是舒淇第一次在戛纳哭鼻子。早在2001年,侯孝贤第一次带她去戛纳,她就哭得不成样子。当时,舒淇第一次看到自己在《千禧曼波》里完整的演出。此前,她习惯了短镜头的间断式表演,从没想过自己在银幕上会是这么一个完全不同的模样。回到酒店房间,她对着镜子号啕大哭。这是25岁的舒淇第一次自觉到表演是怎么回事。
几天以后,在颁奖会场,侯孝贤站在人群的角落里,把评委会成员一个一个指给舒淇看。他告诉她,电影诞生百年,大家各有长处,但真正懂得电影的人,全世界也没几个,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
在比那更早的时候,侯孝贤说,自己就已经对于拿奖这件事情失去了热忱。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自有其规则,得到的不代表多厉害,得不到的也不代表你不行。有一次,他在一个日本的电影节担任评委,为了一部比利时年轻人的电影《人咬狗》是否获奖,几乎和其他评委翻脸。
“他们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该拿奖。太好笑了,里面有大河溃堤的段落耶,怎么可能是纪录片,开什么玩笑。”
很多年过去了,侯孝贤一点一点在往更深处走。戛纳记者试映场后,有朋友发短信问他:你是不是在拍自己?所谓“一个人,没有同类”,就像《刺客聂隐娘》里,他借嘉诚公主之口讲的一个“青鸾”的故事:“王得一鸾,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类而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见影悲鸣,终宵奋舞而绝。”
回到文章的开头,若世上真有青鸾,侯孝贤心目中的镜像就是昆德拉。昆德拉86岁了,还写了新书《庆祝无意义》。侯孝贤小他18岁,大不了就是继续拍下去。为了再多拍几部电影,他每天晨起爬山,保持体力,并且阅读大量的翻译小说(最近看的是冰岛小说家古博格·柏格森的《天鹅之翼》,以及格雷厄姆·格林的《喜剧演员》)。有时候想想,还有两年,就要满70岁了。可电影是他唯一的东西,总也没个够。眼下,他对于未来的想象就是:“拍拍拍拍拍,然后头一勾,死在片场。”
“你觉得寂寞吗?”我问他。
“不是寂寞。”他说,“假使你真的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你会越做越开心。艺术就是这样,完全在个人。我喜欢这个,然后尽我的能力,也对得起我的名声。孤独是一定的。你自己往深处走,势必是孤独的,这没办法。”
“当然,商业化吸引人太厉害了。”他又说,“你以为每个人都会有那种坚持?不可能,马上就变了。现在大陆还有谁?娄烨算一个,少之又少。有时候我不太懂,到底有什么诱惑?钱吗?名吗?都不是。其实问题还是在于你拍的是什么,是不是人的状态和生命的本质。”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从来不拍中老年人?”
他说:“我喜欢年轻人,喜欢他们的活力。我知道中年的那些事,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激励我,没劲儿。”
“这劲儿是什么?”
“这个劲儿就是生命的本质——活着就要不死心,就要做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