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时代的反思 网络时代的反思

如果根据传播媒介定义今天的时代,“网络时代”无疑是最确切的名称。互联网业已覆盖人类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其中包括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话语权,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但是,它的弊端也暴露多多,应该引起重视和加以反思。美国记者安德鲁·基恩2007年出版的《网民的狂欢》(中译本2010年1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就是这样一本反思之作,反思的重点是互联网对文化的不良影响。

在作者看来,网络民主的最大弊端是业余者取代专家主宰了今日文化。T.H.赫胥黎曾经戏言:倘若给猴子提供足够多的打字机,总有一天猴子可以敲出《莎士比亚全集》。作者认为,这一戏言在今天已成现实,无数台联网的电脑就是足够多的打字机,而网民就是猴子。其实,网民们在电脑上随机敲出《莎士比亚全集》的概率微乎其微,我觉得作者真正担忧的是,在网民狂欢的时代,《莎士比亚全集》不再有人阅读了。这基本上是事实。以维基百科为例,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网上写条目,所写内容无人编辑和审核,却已成为全球网民了解新闻和信息的第三大来源,超过了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BBC(英国广播公司),其浏览量在全球网站中排第17位。相反,有10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4000名专家助阵的大英百科全书网,其浏览量只排在第5128位。网络的逻辑是点击率至上,致使多数人的偏好战胜了真理,带给人们的是外行的一知半解和支离破碎的文化。用户自由生成的内容成为主流,知识精英靠边站,其结果必然会威胁人类的核心文化传统。

网络对文化的威胁不止于此。因为复制和粘贴的方便,导致剽窃泛滥。网络上盗版猖獗,免费下载盛行,更使得独立书店、传统报纸和杂志、音乐和影像制作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市场趋于萎缩。这一切都严重地侵犯了知识产权,破坏了保护个人创作的传统。网络的策略是利用盗版和免费下载聚集人气,以此吸引广告商向网络转移。以谷歌为例,这家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不创造任何文化产品,只是把网络信息彼此链接起来,便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而其99%的收入都来自广告。

《纽约客》曾经刊登一幅漫画:两只狗并排坐在一台电脑前,其中一只把爪子放在键盘上正准备敲击,另一只惊奇地看着它。这只被看的狗解释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是的,没人知道你是谁,这种匿名上网又缺乏监管的状况,给了网上撒谎、造谣、诽谤乃至诈骗以可趁之机。我们还可以加上网络暴力,施暴者正是凭借匿名身份才敢于肆无忌惮地对猎物展开追杀。

博客使人人都成为写手并拥有或多或少的读者,作者对此也颇有非议,他把博客世界形容为杂货铺,批评其充斥着文字垃圾。人们纷纷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私生活和隐秘心思,作者指出这是混淆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界限。

在世界各地,最沉迷于网络的是年轻人,网络游戏、网络赌博、色情网站等对年轻一代造成极大的危害,网瘾使其中许多人成为虚拟世界的奴隶,丧失了真实生活的能力。

作者在列数了互联网的种种弊端之后,谈到了解决方案。他寄希望于法律,包括反盗版维权、建立网络实名制、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他提不出更好的办法,对此我很能理解。网络的潮流不可阻挡,也不应该阻挡,恐怕只能用法律来遏制其最突出的弊端,尽量把它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如果把本书与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做比较,其理论深度显然不足。波兹曼对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平庸化本质的分析可谓入木三分,网络文化在娱乐化、平庸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作者在这方面的分析却基本上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上。我认为,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指出了问题,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对网络文化做更深刻的反思。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