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躁 《金陵十三钗》引出的真假嗨声
电影《金陵十三钗》海报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继《活着》之后最好的作品。叙事一气呵成,价值观基本正确,能挑的毛病较少。同为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展示了妓女的舍生取义,白人殡葬师的平庸到伟大,国军士兵的战斗精神,陆川的《南京!南京!》里也有相类似的描摹,但显然,《金陵十三钗》比《南京!南京!》更有格。
《金陵十三钗》筹算更精准,打磨更细腻,普世也普适。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它巧妙凸显了宗教力量,展现了国际友人(这词儿比“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脱俗)从凡人到英雄的转变;另一方面,把十二名妓女及一名教职少年愿意替教会学校女学生赴死的全过程表达得很有层次,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而且,它没有一丝一毫强加的“红”线。从影像产品角度讲,它相对完整,几乎所有情节都经过再三推敲,甚少瑕疵,镜像语言服从感、服务感很强。教堂里挂于楼间的那面大大的红十字旗,让人觉得是“受保护”的象征。上述种种因素,都是奥斯卡评委们喜爱的,且各方各面都照拂周到,异常讨巧。
从整体气质看,《金陵十三钗》像一部身不在祖国,但非常了解祖国的电影导演的作品,视野宽,限制小。有严歌苓原著的因素,也是张艺谋自身选择的结果,且力量、平衡、取舍都拿捏得较精准。当然,剪刀手在2008年奥运之后很难再瞄着张艺谋去,也是重要原因。《金陵十三钗》的“去政治化”姿态很明显,用冷静、客观的调性,全景呈现感人至深的一幕,煽情煽得比较节制。除佟大为饰演的枪法奇准的国军军人是“因事设角”外,其余人物都较为自然、真实。演员表演上,贝尔和以倪妮为首的十四钗各有发挥,女学生群像稍弱,整体感觉比较准确。
但我不认为《金陵十三钗》超过了《活着》,只能说它在向《钢琴师》《辛德勒的名单》等战争人性片靠近。一国际化牛逼团队限制了导演更自然的才华,商业上圆润通顺,有时反而不如粗粝质朴有亲和力有杀伤力,以及有文化上的区隔性。可以预见《金陵十三钗》上映后依然会遭遇排山倒海的口水,这之中,少为艺术,多为左中右各流派借他人作品浇自己胸中块垒。厮杀主战场就在自由吐槽圣地——微博。我个人觉得:任何电影都可骂,但别未看就骂。对张艺谋电影的骂,很多人看都还没看就开始,这种骂叫“制式谩骂”,跟文革搞出身论、血统论本质上是一码事。当然,看都不看就开捧,更恶劣。
对各思想流派来说,张艺谋几乎是一个听到就会起反应的名字。对左派而言,张艺谋三字是“封建”代表;对极左派而言,张艺谋三字是“卖国求荣”代表;对海归精英而言,张艺谋三字是“土包子”代表;对右派来说,张艺谋三字是“叛徒”代表;对极右派来说,张艺谋是“国家化妆师”代表。总之,张艺谋的名字和他的电影就是左中右三派精英的一剂春药,可以想见,随着《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必将引来真嗨假嗨声一片。
我还是那句话:在批评面前,谁都不拥有豁免权,但不看电影即洋洋洒洒,大可不必。骂的前提是了解,批评的前提是就事论事。以此衡量,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朱大可教授在尚未接触电影真实文本的情况下,就开批,并将十余年前已经出现的“情色爱国主义”帽子加之于《金陵十三钗》身上,实在有欠公允。一方面,就算《辛德勒的名单》也一样有情色场面;另一方面,看过的人都知道,《金陵十三钗》的情色场面很短,且几乎未加渲染。现阶段中国电影的营销需要某些情色噱头,但朱教授未研究文本,直接根据营销噱头给电影盖棺定论,未免太浮躁,太以偏概全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