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接受采访的技巧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众越来越多地要求领导干部行为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媒体采访,既是领导干部宣传发动群众的重要方法,也是领导干部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展示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接受采访前领导干部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功与否。“不打无准备之战”是毛泽东在战争时期的经典名言。虽然领导干部接受采访和打仗不同,但事先做好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资料链接 党政高级领导干部频繁接受采访应对世界关注
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已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富强的中国正日益吸引世界眼光。而面对媒体的中国高级领导干部,则是党和国家形象的一个窗口。
从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开幕到19日,大会安排了30多场代表团开放活动,在梅地亚中心先后安排了4场记者招待会、100多场采访活动。1130多名境外记者活跃于十七大会场内外,捕捉闪光的中国新闻。党政高级领导干部频频现身,面对面接受采访,主动对接世界眼光。引人注意的是,到19日,有超过50位省部级领导干部陆续走进梅地亚中心,通过记者招待会或者集体采访的形式,面对面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这一数字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党代会。
一国政党的会议,能吸引世界媒体如此大规模的关注,在世界政党史上并不多见。而被各国媒体聚焦的中共十七大,被舆论称之为“透明的大会”、“开放的大会”。
第一,要检查自己的着装是否得体。接受媒体采访,领导干部代表着政府形象。衣着款式、颜色要尽可能协调、符合自己的身份。鞋子、领带要简约大方,首饰和其他配饰也应当遵循越少越好的原则。
第二,了解记者的来路和采访目的。首先应该知道记者是哪家媒体的,采访什么,目的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和什么时间发稿?只有弄清了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接受采访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当然应尽量选择客观公正和有代表性的媒体。严肃的事情应选择严肃的媒体,如辟谣、澄清事实、道歉等应选择严肃的媒体,否则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
第三,查阅热点、焦点相关资料、背景情况及信息来源。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媒体要“喂给”它们马上就能“吃”的“素材”,领导干部就需要提前了解媒体的一举一动,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想要得到什么新闻。那么,领导干部通过哪些方式来做好接受采访前的资料和信息准备工作呢?一是列席重要的会议、见证重大决策的早期讨论和产生过程,信息来源于高层领导者;二是每日追踪媒体的报道,了解舆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三是到事发现场进行调查获取信息。
第四,事先预测记者可能问到的问题,准备好口径。一般来说,记者的兴趣和注意力主要放在临近采访前发生的事情上。因此,这些问题在准备时应给予充分细致的考虑。领导干部接受媒体采访或参加记者会前,需要知道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这时领导的下属就可以像一名记者似的,向领导干部展开一次“预采访”,使得他对每个细节都烂熟于胸。必要时,还要加强与上级领导的沟通。接受采访前一般也可以要求记者提供问题单。然后根据问题单进行相关准备。但有时记者会不完全按问题单或者完全撇开问题单进行提问,提出一些你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如果你不回答,往往双方都会难堪,所以对有关其他问题、敏感问题也要相应进行一些准备。
第五,就有关采访和发稿等问题进行了解和约定。比如,是否允许记者在报道中直接引用你的语言和名字?如果“不同意发表”,即有关采访内容只能作为参考背景,记者在报道中不能引用你的话,更不能提你的名字。再者,是否全文登载,是否同意剪辑,如果不能全文登载,谁负责删减等。
资料链接 如何接受电视台采访
(1)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先彩排几遍。
(2)服装应该力求简约大方。
(3)说话干脆利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4)尽量放慢语速,语调要有变化。
(5)神情轻松自然,态度开朗坦率。
(6)不要到处乱看监视器、摄影师或者其他制作人员。
(7)不要有不耐烦或不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