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巨匠 平淡饮食 寓居北平识京味
严格来讲,胡适并不算一个真正的吃家。但胡适在吃的方面见多识广,而且他身边的很多友人和同事都是大吃家,比如闻一多、梁实秋、鲁迅。所以要说到民国吃家,是不能绕过胡适的。
说起鲁迅和胡适,这两位文化巨匠曾经在北京东兴楼相聚过两次。一次是胡适请鲁迅,另一次是郁达夫请胡适和鲁迅两人。此外胡适也受邀去过鲁迅在八道湾的住所和绍兴会馆吃过饭,是去过鲁迅家里吃饭的为数不多的客人之一,可见两人在当时的私交还是很紧密的,但后来由于主张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1917年,二十七岁的胡适学成归国,到北京大学任教,饭局频繁。胡适日记记载过许多参加饭局的餐馆,胡适也是鲁迅之外为数不多的在日记中记载饭局的名人。例如,“民国十年九月七日,张福运邀到东兴楼吃饭。”“民国十一年四月一日,午饭在东兴楼。客为知行与王伯衡、张伯苓。”“九月八日,蔡先生邀尔和梦麟、孟和和我到东兴楼吃饭,谈的很久。”等等。
除了北大附近的小餐馆之外,胡适常去的有春华楼、广和居、北京饭店、东兴楼、明湖春等二十多家饭店。去得最多的是北京八大楼之首东兴楼。凡是他的贵客,多数放在东兴楼宴请。因为东兴楼位于东安市场,离当时的北京大学比较近。
根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常去的饭店有六十多家,这一点胡适比鲁迅要差得远。其实胡适比鲁迅的朋友要多得多,去的饭店不多,说明胡适这个人很有节制。
老北京著名八大楼之一的东兴楼1903年在北京东安门大街开业。1944年停业,1982年复业于东直门内大街。
当时东兴楼的砂锅熊掌、清蒸小鸡、酱爆鸡丁、炒生鸡片、砂锅鱼翅、红油海参等都是上档次的宫廷菜。厨子也是以前宫廷出来的。
据说胡适特别喜爱东兴楼的油爆虾仁和酱爆鸡丁,这两道菜都是鲁菜。酱爆鸡丁只有东兴楼做得最好,其他饭店也有,但都比不过东兴楼。
此菜做法是:将鸡脯肉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个小时后,去掉鸡皮和板筋,切丁,加入鸡蛋清、湿淀粉,和清水拌匀,酱好。锅下熟猪油,在微火上将油烧至四成热时,下鸡丁,滑到六成熟时,将鸡丁用漏勺盛出,放入熟猪油和芝麻油各三钱,下黄酱,炒干水分,加白糖,待糖融化后,加入绍酒和姜汁,炒成糊状,然后再倒入鸡肉丁,翻炒,出锅。
现在酱爆鸡丁已经是北京的一道名菜,但味道却变了,原因有几个。一是没用凉水浸泡一小时。二是不加鸡蛋清,只加湿淀粉。三是现在基本不加猪油。猪油在中国菜的烹饪中是很重要的。现在谈猪油色变,其实没那么可怕。猪油的香味是植物油替代不了的。四是这道菜要放黄酱加少许糖,现在很多饭馆直接放甜面酱,那味道出来是不一样的。
胡适经常去北大周围马神庙、汉华园、沙滩等几处小饭馆,喜欢吃熘肝尖、炒腰花、干炸小丸子、酸辣汤、炒豆腐脑、炒鸭肠、葱爆鸭心、翡翠羹等家常菜,有时也会喝上二两老白干。
“五四”以来,许多学术名流、国学大师都在北大附近这几家小餐馆留下了身影。
胡适特别喜欢沙滩东斋外海泉成的炒豆腐脑和翡翠羹。现在北京的早点里可以看见豆腐脑,用来配油条或者包子。但炒豆腐脑已经很少见了。
炒豆腐脑的做法是:炒锅上炉,倒入猪油。这里要说一下,一般做羹汤、炒豆泥,加猪油或者鸡油都是最好的,也可以放植物油,但味道会差很多。猪油热后,放入葱末、姜末稍炒,再下嫩豆腐炒两三分钟,边炒边将豆腐捣碎,然后加精盐、绍酒、味精、鸡汤,搅成羹状。最后加湿淀粉勾芡,淋上鸡油,这道菜就做成了。
和此菜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是我在天下盐发明的青菜炒豆腐和涪陵榨菜炒豆腐,用的都是嫩豆腐。我先把青菜剁成末,下猪油或者鸡油,油热后下青菜末翻炒,然后下嫩豆腐,边炒边捣,一直把它捣碎。此菜青白分明,鲜香润口,在天下盐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