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食话实说 驴肉火烧
在广阔的冀中平原上,有一种馍类美食非常诱惑我这位食客,那就是享誉京城的驴肉火烧。当我来往于北京与保定之间时,常用它来作为路途充饥的食物。保定人却把它列为保定四宝之一,即与铁球、面酱、春不老同誉。
保定是冀菜的发源地,各色美食资源非常丰富。我走在保定的街头,驴肉火烧的小吃摊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招引我的眼球。我熟知的知名火烧店有袁家、永茂、老驴头、好滋味等,为时下流行的连锁店,分店开到了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周边城市。在保定徐水县漕河地区,驴肉火烧的历史非常悠久,那里的老百姓习惯于把熟驴肉夹在火烧里吃,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极其抗饿。
火烧是种常见的北方面食,由死面做成,在饼铛里烙熟,再架在灶头里烘烤,外焦里嫩,别具风味;厨师趁热将火烧劈成两半,把热腾腾的熟驴肉加到馍里,有厨师为了提味,还要在驴肉里加驴板肠,那样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嚼着更劲道。还有用肉汤加淀粉熬制的焖子,夹在火烧里吃。保定当地人喜欢吃焖子,他们特别爱吃定州人做的焖子,说那样吃最为美味。
驴肉是低脂肪、高蛋白肉食,其蛋白质远远高于猪牛羊肉,钙磷铁的含量也相对较高。《本草纲目》载,驴肉性温,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壮阳、滋阴补肾、利肺作用,对止烦、安神、清脑有独到疗效,驴骨熬汤可以治糖尿病等。驴心、肝、腰、肉、肚、肠、耳、尾、口条、蹄筋、骨髓均口味清香、脆而柔嫩,可健脾胃、补肝肾、固精填髓、补血益气,护肤养颜。孕妇、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腹泻者不宜食用驴肉。
北方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驴肉被作为人间美味中的至味,被广大食客所惦记和食用。
保定驴肉火烧对驴肉的选择极为严格,以驴脸部的肉精细加工而成,这肉细嫩红润、口感劲道、肥而不腻、又香又浓、没有膻味,稍有肥腻,配上刚出炉的火烧,外面黄脆、里面柔软,吃起来回味无穷。火烧适宜于现吃,刚出炉的火烧最好吃,放的时间长了面变得太瓷实。驴肉油多,火烧不吸油,容易把油汪出来。火烧太厚太大,女孩很难吃完一个完整的,常把驴肉吃完了,剩下半个火烧没动。
明惠帝建文元年,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徐水漕河一带,打了败仗,只得忍饥挨饿。军士效仿古人杀马解饥,杀了不少战马。马肉纤维粗,士兵饥不择食,把马肉夹在火烧里吃,觉得味道不错。当地老百姓沿习此法,制作了民间的马肉火烧。不久,中原政权与蒙古人发生战争,马成了战略物资,老百姓只好杀太行驴,用当地的驴肉替代马肉。驴肉纤维细腻,纯瘦不肥,老百姓吃了觉得味道比马肉好,就定下了用驴肉夹火烧,才有了今天的驴肉火烧。
河北地区有两个驴种,一种是沿海一带的渤海驴,一种是山区和平原地带的太行驴。保定出产的是太行驴,生长在冀中平原的山区、丘陵地带,那里水草肥美,驴肉细嫩。
明清之际,漕河地区曾有两大帮派势力,即漕帮和盐帮,漕帮把持漕河运输,影响京畿民生;盐帮以贩卖私盐为主,运输上依赖漕帮,两派因为利益发生争斗,盐帮改水运为陆运,新的交通工具是太行驴,漕帮心怀仇恨,多次袭击盐帮的运盐队,获胜时缴获大量毛驴,用战利品制作他们的主食驴肉火烧,并用来充当干粮带到船上吃和贩卖到周边地区,从此驴肉火烧沿着京杭大运河扩散开来,直接进入北京。
驴肉火烧的味道取决于驴肉和火烧的味道,驴肉用陈年老汤加秘制作料,大锅炖制而成,味道最佳。但是必须掌握好炖驴肉的火候,否则老了嚼不烂,容易塞牙缝。咸淡适宜,才不影响驴肉香味的散发,过咸会影响口味,香味很少,稍带苦味。吃驴肉,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可以选择驴肉的不同部位,肋板比较受食客欢迎,夹火烧的时候放点肥驴肉,会更香。和面决定火烧的口感,放水多则面软,放水少则面硬。制剂用驴油,不宜用植物油或其他油。把面剂放平底铛内,用木模打压面剂,使之成型,撑住个儿再打压一次,活不能太急。火烧熟到百分之八十五,用叉子夹着放入火炉里烧烤,让它受热均匀,火烧会更加圆鼓、更加脆、更加香,表面变成金黄色,即上乘火烧。根据食客口味,在驴肉中加青辣椒,减少驴肉的油腻感。驴肉要剁碎,放在菜墩上,成圆形,四周高中心凹,驴肉、青辣椒、驴板肠一起剁,剁成一厘米的丁壮,剁好夹进火烧中,浇驴肉汤,更香更醇。
驴肉火烧要趁热吃,热火烧才能把肥肉烤化,让香味渗透到肉里、火烧上,酥脆的火烧咬在嘴里,渗出鲜美的驴肉香气,慢慢细嚼,驴肉的鲜嫩、火烧的香脆一齐涌出来,弥漫口腔,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