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湘煎湘煨 临澧钵子肥肠

湖湘饮食,有个庞大的菜系是肥肠,每个地方逐渐形成一些特色的肥肠菜。虽然很多地方的人在信仰和卫生方面抵制吃肥肠,还是有一部分人喜好和钟爱肥肠。我在饮食圈里混吃多年,吃的肥肠美食比较多,没有几款肥肠让我留下深刻记忆,唯独常德临澧的钵子肥肠吃了还想吃。

没到常德吃钵子菜之前,一直有朋友推荐和邀请,希望我能到常德吃吃他们的钵子菜,给个公正的评价。我总认为钵子菜是一般的土菜,味道不会好到哪里去。多次到常德游历,被安排在宾馆享受时尚美食,都没吃到地道的钵子菜,无法把钵子菜列为什么菜系,更谈不上评价,只知道钵子菜是常德家常菜,是家庭中最普遍的菜种,酒店宾馆不重视。就是以做钵子菜为主的酒家,也对钵子菜经过了极大的改进加工。

我在湖南各地调查地方名菜时,在湘西各地的街道上到处都看到常德肠子馆,当时不清楚肠子馆是做特色肥肠,更没洞察出是种美食现象,也没联想到闻名湖湘的临澧肥肠。直到常德朋友刘勇给我推荐长沙市八一桥旁的常德肠子馆时,我才恍然明白过来,常德肠子馆的特色菜就是临澧肥肠。

当我们赶到八一桥常德肠子馆时,早已人满为患,只好排队等候。刘勇介绍道:这是长沙市最地道的钵子菜基地,全按常德人的口味制作。这些简单的介绍,吊起了我的胃口。

临澧钵子肥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文献记载:17世纪中叶,李自成败走九宫山,率部退至临澧歇驾山,弹尽粮绝,士兵饥饿难耐,杀坐骑充饥。马肉全部吃尽,剩得漫山遍野是马肠子,当地饥民把马肠子收拾起来,洗净用大锅煮熟,加香叶去其膻味,马肠子变得香鲜无比,食时妙不可言。临澧人继承了这种做肠子的烹制技法,慢慢演变成肥肠的烹制方法,并进化到钵子肥肠。

现在吃的临澧钵子肥肠,是在常德钵子菜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并增加了肠头、猪头肉等肉质原料,也在香料和烹制手段上进行了修改,成为常德地区的一种特色菜。

肥肠很多人认为它不干净,主要是因为肥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肥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把肠子洗干净,去除糠渣和腥膻味。临澧钵子肥肠采取挤掉肠内残留物,理直剪开大肠,清洗肠衣,再用面粉揉搓,温水冲洗。面粉在揉搓中粘除糠渣,又让肠子洗得干净保持肠子完整,不会在搓洗中破坏肠子。再加精盐、黄醋、绍酒搓揉,去腥臭味,沸水氽后切成一寸见方片状,沥干待用。

肠头和猪头肉也需要进行特别选择。肠头是猪的肛门及肛门边上的肉,有肥肉和瘦肉,含有大量油脂,在洗干净后煮熟,切薄片。猪头剥掉猪皮,洗净连骨头煮熟,取残留在骨头间的碎肉,含有软骨、半肥肉、半瘦肉,长沙人叫拆骨肉。猪头肉剔除骨头,选大块肉切薄片。

烹制肥肠先把锅烧热,放熟猪油烧六成热,倒入肥肠炒数滚,加绍酒、酱油、精盐、花椒、葱结、姜片,再加肠头肉和猪头肉继续炒,炒至熟色,肥肉中的油炸出,加杂骨汤,调味煮沸,小火煨至软糯酥绵,用钵子盛装出锅。钵子口径大深度小里边上釉,上半部分装菜,下半部分在炉子上烧烤,也有用小铁锅代替钵子,火使用煤球,肥肠在汤汁里悠悠的沸腾,香味飘散,肥肠炙热不减,食客无法拒绝它的诱惑。

临澧钵子肥肠比较辣,口味鲜嫩糯软、甘甜爽口,嚼来绵远回味,肠头肉细嫩不油腻,猪头肉柔软清爽,在相互间递着吃时更有味,越吃越辣,越吃越热,但是吃时不觉得,吃完后大汉淋漓,浑身痛快无比。

吃顿临澧钵子肥肠,可以排除一次感冒,更是一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