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一·北方味 嘉庆洗三盆
前年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清点大库,整理出一只雕龙镂花的白铜澡盆。据说,道光年间给咸丰皇帝落生后“洗三”用的特殊御用品。
依照清朝宫廷则例,无论后妃,每月都要由太医院御医进宫请平安脉一次。一经发现了有喜脉,立刻由敬事房奏报后,发下传牌,通知丹臣家,立刻遴选干练妥当女眷进宫招呼待产。丹臣家就要陆续准备初生婴儿用的冠裳鞋袜衾枕被褥啦。因为将来所生,是男是女,此刻尚在未知之数,所以男孩女孩用的,都要各准备一套听用。
清朝定制,是不册立太子的,如果所生是位龙子,将来就有继承大统的可能。因此后妃怀孕全都渴望生的是位龙子,母以子贵,将来就有母仪天下的指望了。准备婴孩衣裳用具,虽然是男用女用各一份,可是在婴儿诞生之前,只把男用的一份陈列出来催生,女用的一份则暂时收藏。如果生的真是龙女,才临时拿出来应用呢。
皇家礼仪跟民间也是大同小异,皇家洗三所用的器物,反而是由丹臣家备办,最主要的是围盆所用丝巾,和搅盆用的扁方(簪子)。有人藏有两条围盆丝巾,那真是红罗缔绣,绿褓熏香。至于搅水的扁方,更是玉踏瑶光,琦玮焕彩,簪头上铸满了福禄祯祥、光明盛昌一类吉祥祝词。这些丝巾簪子不管怎样星编珠聚、金钿琼琚巴结皇家,可是等洗三典礼告成,就都成了稳婆的酬劳品啦(民国初年北平有个名叫“荷包满”的老妇人,经常在旗族各大宅门走动,卖绣货,穿珠花,据说她家是世代相传,从明朝中叶就专门供应内廷洗儿所用彩巾、长簪一类东西,如果丹臣家对于洗儿一套干办不来,全盘交给“荷包满”来办,那是绝对不会有误漏失仪的)。
至于洗儿用的香汤,讲究可更大啦。除了《梦华录》所说,洗儿时各式染色喜果,用金银纸围绕后还要用红丝扎裹成双外,更要把染色红蛋、板栗、花生、红枣,用来添盆。香汤则是由御药房备办,大半是以雄黄、犀角、艾绒、七厘散、紫雪丹一类药材配合进呈,功能消毒、避疫、压惊、祛风。到了洗三时候,那些香料都要一股脑儿倒在洗三盆里,用准备好的金银簪儿在水里一阵搅和,然后才由宫中御用的老娘婆(俗称稳娑)把婴儿抱出来,正式举行洗儿大典。
所谓洗三,其中也仅只是在头顶心,沾点温水拍拍,衣服也是半脱半裹,在前胸后心用温水彩巾比划比划而已。这时候参加洗三大典的宫眷命妇,往前一围,宫廷里仍旧是用金银小锭子、小如意、小元宝的,也有人用翡翠、珍珠、玛瑙、古玉各种小玩意儿来添盆的。据说盆里放的东西越多,小孩就越发旺吉祥。照宫里规矩,洗完三之后,除了玉饰珠宝之外,所有扔在盆儿里的金银首饰元宝如意,照老例就全犒赏老娘婆啦。进宫祝贺人等,有知道内情的,凡是送指环、手镯、锁片、颈圈、八仙人儿的,说完吉祥话儿,就把饰品给婴孩戴上挂上,不往盆里扔,那位老娘婆(又叫吉祥姥姥)就什么也捞不着了。
笔者当年在北平,听过曾在清官充当首领太监姓穆的,大家叫他木头皮儿的说:“内宫里不论是阿哥、格格一落生,剪脐带的时候,就同时洗净身体,穿戴起来。因为产妇如果是当今皇帝宠爱的后妃,一听内监跑来报喜,皇上可能迫不及待,赶去探视。虽然皇帝至尊,怕冲了血煞,不进产房。可是皇帝亲临,不管所生是龙子龙女,都要抱出内寝,送请宸览,焉能不洗脸净身,打扮干净整齐,等候接驾呢。”
穆太监又说:“我是自幼净身入官的,小时候在北四所安达们(太监们称某太监为某奄达)住处学习当差,前辈的老太监闲来没事就给我们说古。据传说自从宋代发生了狸猫换太子故事后,后宫害怕故事重演,于是规定皇子一落生,埋藏小儿胞衣,一律不经宫眷之手,这件工作就指定丹臣家人负责专责。妃嫔一到预产期,就由敬事房传知丹臣家属,指定专人准备随时进宫应差,同时由内廷友给一面火印腰牌,一有临盆现象,接到知会,立刻可以凭牌火速进宫,神武门的禁卫军凭牌验放,绝不阻拦。一则是娘家人在旁服侍生产,比较贴心可靠,二则是要监视收生婆不要暗地做些偷龙换凤的手脚,更防范收生婆明的封贮龙衣(埋藏胞衣),暗地拿出宫禁把龙衣用大价钱卖给豪富人家。因为有些人认为天家龙衣渗人丹药滋补力特强,所以有钱人不惜重金暗中收买。”
另外还有一个无稽传说,大内靠近钟粹宫的奉先殿后厦有一座小神龛,供的是送子菩萨,听说自从明朝起,后宫妃嫔诞生龙子后,都去神龛还愿。同治降生,慈禧产后因为体弱,没去焚香谢神,触怒神灵。同治崩逝,不单乏嗣继承,而且咸丰一脉,也断了宗祧,改由光绪入承大统。
宫里太监大半识字不多,加上蹋处宫禁,整天听的都是些怪力乱神、荒诞不经之谈,不过内廷特制御用的澡盆,自从咸丰、同治两朝之后,就束诸高阁,庋藏内库倒是实情。因为光绪、宣统一在太平湖醇王府降生,一在什刹海醇王府诞产的,都没有用过这只澡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