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新华村
对于鹤庆,我是别有一番情感的。我的夫人景宜是白族人,祖籍便是鹤庆。因此,在中国作协全委会在春城昆明召开期间,云南省作协副主席杨红昆先生告诉我,正在安排陈忠实、陈世旭等一路作家会后要去鹤庆新华村观光采访,问我能否同行时,我便欣然应允,加入了这个行列。
对于新华村我几乎耳熟能详,景宜不止一次提起过这个村名。她说那里家家有作坊,户户是工厂,人人都有绝活,新华村打造出来的银器,工艺精湛,声名远扬。她因为正在写作一部关于白族历史文化的作品,近年来不止一次来过鹤庆,来过新华村采访。她甚至从新华村戴回纯粹白族风格的银制首饰,从那一枚枚首饰精巧绝伦的设计和细密无双的工艺纹路上,可以看出新华村人的心智,也透射着白族人民的智慧与才华。是的,大理的石匠、剑川的木匠、鹤庆的银匠……白族人民就是用这样一双勤劳的双手,描绘着家乡秀丽的山川。
然而,当我真正走入鹤庆,走入新华村时,还是被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住了。
鹤庆地处滇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位于大理—丽江—迪庆旅游黄金线的轴心。金沙江流过县境,这里山川雄奇,景色旖旎,河谷平坝错落有致,江河湖泊星罗棋布。鹤庆不仅有“文献名邦”的美誉,还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使这里又孕育了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和独特的马帮文化。而这一点,在今天这个旅游文化风靡世界的时代,或许对世人更具魅力。
新华村就是一个缩影。
新华村坐落在鹤庆县城西北七公里处的凤凰山下。凤凰山乃是逶迤而去的鹤庆坝子的阳坡。在整个北方地区,森林一般只生长于阴坡,而阳坡往往都赤裸着,除了草本植物,只会生长一些低矮的灌木。此时此刻,在这个初春的季节,凭借着高原晌午的阳光遥望凤凰山,蓦然间有一种回到北方的感觉。
当汽车直逼多石的赤褐色的凤凰山下时,扑面而来的却是一片泽国。冬日里,这里是由北方南下的候鸟的天然乐园。而现在,候鸟已经北去,水面显得恬静而安谧,透着一种对于刚刚逝去的喧哗的惬意与满足。公路从一片被称之为草海的湿地湖泊间切过,抵达那片被绿荫掩映的村落。这里就是新华村了。被水泽环抱的村落,散发着浓郁的南国水乡的气息。
走进村子,家家户户都开着出售自制银器的小店铺。步入村民的院落,几乎每座院心都有一汪清泉在汩汩喷涌,令人不可思议。主人精心将泉水修成庭院的池子,在里边放养了鱼苗。有的人家甚至养了满池的虹鳟鱼,在清澈见底的泉水里,肥硕的虹鳟鱼群正在自由自在地穿梭。看来,水至清同样可以有鱼。
这就是新华村白族银匠们的院落。作坊就在院子里,或者在临街店铺旁。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此起彼伏,那些银匠旁若无人地在做着手中的活计,精心打造着属于他们的艺术品。
村子里一群群的游人,在青石铺就的小道上来来去去。这里的白族妇女着装也和大理那边不一样。做导游的姑娘解释说,大理那边的姑娘头饰叫“风花雪月”,鹤庆这边的姑娘头饰则叫作“蓝天白云”。虽说这里与大理也就是一山之隔,民风民俗却已然有了差异。
村子里几处都在起新房,有的人家刚刚在平地基,有的已立起了房屋的木框架,被刨光的原木在阳光下反射着柔和的白光,木材特有的淡淡的芬芳在村巷里悠然缭绕。也有几家已经盖好了新屋,正在修饰富有民族特色的廊檐……
不知不觉间我们便被引领到在新华村首屈一指的银匠寸发标家。这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民居。一院的房屋分楼上楼下,木质结构,精心雕镂的花纹,把房屋装饰得韵味十足。我们不由得驻足欣赏起来。主人那天不在家,主妇得知我们是几位作家,便向我们热情介绍,带着我们参观她家楼上楼下所有房间。
寸发标家的作坊就设在院内的廊沿上,他的一个儿子、一个入赘女婿和小女儿的对象就在那里做活。被切割成的纤细银条,在他们手中有如柔韧的面筋,被随心所欲地摆布着。
现如今,当一切都进入流水线生产,所有的设计差不多是在用电脑完成的时代,寸发标家由他和他的儿子、入赘女婿们组成的纯粹的手工作坊发出的悦耳的金属旋律,由此打造出来的没有图纸、没有设计,源自心田深处的精美图案的银器,应当说件件都是艺术品,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也许,当你看腻了液晶显示屏上毫无生命的三维图像的时候,来到新华村看一看这些白族匠人的现场创造,或许会获得另一种对人生的启悟与生命的感召。
寸发标所做的工艺品,有的已远涉重洋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甚至为来访的外国元首打造过十分别致的金钥匙。而各种首饰、银器更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在我们饱览寸发标家手工作坊制作银器的奥秘,离开他家时,同行的人,差不多都在他家的小店里选购了自己喜爱的银器。大家说,在这个假冒伪劣屡禁不绝的时代,不为别的,就为寸发标这个名字,就有一种真品收藏价值。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方白族工艺之乡,如今走出了一位商界奇才寸圣荣,他和他的盛兴集团,也是我此行才知晓的。原来他在十年之内靠自己的诚信与才干创造的盛兴这个神话,在云南几乎家喻户晓。据说现在已经挺进京城寻求发展。而在这里,在他的家乡,寸圣荣和他的盛兴集团雄心勃勃地要投巨资,全面打造“新华白族村”。也许,到那时再该来这里看一看。
但愿这只凤凰飞得更高更远。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