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节选)

2005年9月9日上午,在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教师代表时,引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向教师代表们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在教学工作中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孔子笔下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而仍不能领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用今天的话讲,“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存在困难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怎样启发呢?孔子提出了“举隅”的主张。“举隅”,就是举例子或者举出事物的一个方面。朱熹对“举隅”的解释是:“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不复”,是强调施教者活动的暂时终止,并不是说“下课”,停止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要给学生创造时机去独立思考和内省,去想一想,去探索一番,从更深更广的范围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意开辞达的效果。“不复”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把握分寸,适可而止。

这句话是“启发”一词和成语“举一反三”的由来,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学记》中曾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君子既要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要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这样才可以当好人师。教师对学生施教,应当用诸如打比喻的方式启发诱导。对学生的诱导不能牵着学生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学生思考但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启发式教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就记录了孔子常常运用讨论、诘问、比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要求学生。这些方法的合理运用,使得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又避免了简单、抽象地告诉学生答案的弊病。

温家宝总理对于启发式教育思想非常重视。2006年5月4日,温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青年学生。就启发式教育这个问题,温总理告诉大家:启发式教育是孔子的发明,不是苏格拉底的发明。孔子早苏格拉底82年,是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理念。温总理进一步向广大青年学子提出希望,希望他们将来为人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教学生知,还要教学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