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首·送瘟神

七律二首

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两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三日《人民日报》。

赏析

这两首诗的题目《送瘟神》,是有所仿效的。韩愈有《送穷文》,是送穷鬼的。“送瘟神”与“送穷鬼”相似。送瘟神用“纸船”,送穷鬼“结草为船”,也用仿制的船,亦相似。不过结果不同:韩愈从个人的得失考虑,要送走穷鬼,结果被穷鬼说服,把他留下来。作者则从人民的利益着眼,坚决送走瘟神,这是不同的。这里把危害江南很多地方广大人民的血吸虫称为瘟神。血吸虫,雌雄异体,雌虫纤细如丝,寄生在人的小血管内,在肠壁附近产卵,卵可穿透肠壁,随粪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进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增殖成许多尾蚴,逸出螺体,遇入水的人、畜,即由皮肤侵入体内,成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曾经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患者到了晚期,面黄肌瘦,腹部严重积水,俗称大肚子病,会造成大量死亡。1955年冬,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第二年,成立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1957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一篇通讯,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报道说:“江西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

《人民日报》刊登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毛泽东正在杭州视察。当天,他仔细阅读了这篇通讯,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好!好!全国都这样那该多好!这个喜讯,使毛泽东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高兴得一夜不能入睡,“浮想联翩”。晋朝陆机在《文赋》里比拟文思的涌起,称“浮藻连翩”。作者的“浮想”,就成为这两首诗的构思。血吸虫蔓延在江南各地,所以作者“遥望南天”,在和煦的风吹拂着,红日当窗时,写下了这两首著名的诗篇。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血吸虫在江南蔓延,江南正是“绿水青山”的好地方。“枉自多”,“枉”,徒然。徒然有很多好地方,都给血吸虫糟蹋了。即使有像三国时华佗那样的名医,也对血吸虫无可奈何,没法对付。“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薜荔,野生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村落荒芜了。矢,同“屎”。“人遗矢”,借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赵国名将廉颇被废,到了楚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使者到楚国去看廉颇,使者拿了反对廉颇的人的金钱,回来诳报道:“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说他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这里指患血吸虫病的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成千成万户人家变得萧条冷落,大片田地都荒芜了。“鬼唱歌”,本于李贺《秋来》诗:“秋坟鬼唱鲍家诗。”成了鬼的世界,即多少个村庄完全毁灭了。以上四句写旧社会里的人民受到血吸虫病的毒害,是那样使人触目惊心。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者利用诗歌技巧可以跳跃的特点,让我们从旧社会的苦难里,一下子跳到光明美好的新社会。郭沫若在《坐地、巡天及其他》(1959年3月4日《人民日报》)里,指出这两句“是说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八万里,指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的赤道全长四万公里,正合八万里。地球在自转时,同时也在公转,所以作者想象飞腾,遥看天上的无数星河,即“遥看一千河”。这样的想象飞腾,使我们想起范缜《答曹思文难神灭论》:“明宵结想,坐周天海。”昼夜想象,坐着可以想象到绕天和海一周。“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飞腾,想到跟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可以看到天空中无数的星河。萧涤非先生指出:“从全诗的结构来说,这两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关键,同时也是一个飞跃。因为它并没有明白地、直接地说出消灭血吸虫的过程,而是通过描写血吸虫被消灭后的喜悦来透露。但这层意思还是很明白的。”这两句话,就想象说,虽跟“坐周天海”相似,但这里更含有从黑暗的旧社会的鬼世界,一下子跳入光明的新世界,像“坐地、巡天”的想象飞腾。在旧社会的鬼世界内,所能看到听到的只有“鬼唱歌”,而在新社会里,却能具有“坐地、巡天”的想象飞腾。在“日行八万里”、“遥看一千河”里,还含有对旧社会改造的飞速前进的意味。《人民日报》的报道里说,当时“某些科学技术人员”“散布悲观论调。他们说:‘国民党统治时期搞了20多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日本搞了几十年,也没有把它消灭’,‘难道共产党能赤手空拳把血吸虫病消灭掉?’”“有人断言:‘要把建头村的旧沟填平,消灭钉螺,不等胡子白也得几十年。’可是合作社建立后,这个论调彻底破产了。建头村的人民运用集体力量,在几个月内就填平了全部旧沟,并且修成了一个新的灌溉网。”同一天的《人民日报》社论里说:“余江县的同志说得好:‘苦战二年胜千古。’”这是一个多么神速的飞跃啊!不正像“坐地、巡天”的飞跃吗?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从巡天遥看无数的星河中间,自然看到银河边的牛郎。牛郎虽在天上,也关心人间。牛郎要问起血吸虫病的事,过去人民的悲苦与瘟神的欢乐,都像逝水那样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消灭了血吸虫病,才能使人民的悲苦和瘟神的欢乐像逝水一样地消逝。这诗的后四句,正写出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

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描写全国人民欣欣向荣的气象,好像在春风吹拂中,杨柳长得非常茂盛。全国人民都成了道德高尚的人。神州,指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驺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儒家称尧舜为圣君。《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这里即指六亿中国人都成了圣人。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红雨”指桃花,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看到桃花乱落像红雨,作者认为这是随着人们的心意翻成红色的波浪,这是象征手法,象征在千百万群众的要求下,到处掀起红色的高潮。这里只是借“红雨”来写出这种形势。“随心”,随着千百万群众的心意。“翻作浪”,转变成为红色高潮。青山不再成为交通的阻碍。“着意”,特意。“化为桥”,化作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青山怎么会化为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呢?“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从青山联想到高大的五岭山脉,高到像跟天连接,可是劳动人民在那样的高山上挥动雪亮如银的锄头,在建设山区。这里是借五岭来概括全国所有的山区,在山区进行建设。经过建设,山区也成为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了。从山联系到水,“三河”,旧指黄河、淮河、洛河,这里概括全国所有的河流。劳动人民挥动铁臂来搞水利建设,它的声势之大使大地振动。这样写山区建设和水利建设,虽然没有提到消灭血吸虫病,实际上把消灭血吸虫病也包括在内了。

“春风杨柳”,正指消灭了血吸虫病,全国有无数的村庄获得了新生,具有蓬勃生气。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提高了觉悟,组织起来消灭血吸虫病,这就是“尽舜尧”。这种觉悟,正指掀起红色高潮,即“红雨随心”一联。“银锄落”、“铁臂摇”也和消灭血吸虫有关。6月30日的《人民日报》社论里说到湖北各城县人民“要‘削山填河,移石补河’,彻底消灭钉螺,根除血吸虫。”“银锄落”、“铁臂摇”的描写,不正可以概括“削山填河,移石补河”吗?在这样的群众运动中,瘟君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用烧纸船、点蜡烛来送走瘟神。

这首送瘟神的诗,联系“春风杨柳”,联系“尽舜尧”,联系“银锄落”、“铁臂摇”来看,意在指出,像血吸虫那样丑恶的害人的东西,它们在旧社会可以为害甚烈,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提高了觉悟,团结起来,发挥智慧和干劲,不论什么丑恶害人的东西都可以消除掉。这是《送瘟神》二首中所具有的深刻的含义。

最后,说点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一开头,提出美好的“绿水青山”,跟下文的“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的苦难构成映衬,衬出“小虫”的毒害来。这里引用“华佗无奈”,既是引用格,也是比喻格,比当时的名医,也无能为力。“人遗矢”也是引用格,引用得极为贴切。“鬼唱歌”同样是引用格,引用李贺的诗句而加以变化,变得符合韵律的需要,把“鬼唱诗”变作“鬼唱歌”,是为了押韵。“坐地”一联,运用诗歌的跳跃式,从旧社会一下子跳到新社会,想象飞腾。这里的“八万里”是记实数,“一千河”是夸张格,一实一虚正好作对偶。“春风杨柳”句是模状格,描写杨柳的茂盛。这句又是起兴,来引起下文。这个起兴又是有含义的,用来指蓬勃生机,就这个意义说,又是婉曲格。“尽舜尧”是变化的引用格,引用“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加以变化。作“舜尧”是倒装格,这个倒装是为了押韵。“红雨”是引用格,引用李贺的诗句,又是比喻格,用红雨来比桃花,把“红雨”说成“随心翻作浪”,即把红雨变成红浪,是一种变化的比喻。像“青山”“化为桥”,也是一种变化的比喻,因为“红雨”不能比“浪”,“青山”不能比“桥”,只有经过了变化才可以相比。“天连”一联是互文,即铁臂握银锄,因为铁臂握了银锄才能银锄落、铁臂摇,两者是分不开的。“天连五岭”是夸张格,夸张山的高可接天。“地动”“三河”也是夸张格,夸张铁臂的力量使大地振动。“银锄”用银的白来比锄头的磨得雪亮,“铁臂”用铁的坚固来比臂的坚强,都是比喻格。再看这两首诗的中间两联,前一首的第一联写旧社会的苦难,写到“千村”、“万户”的情况;后一联写在新社会时的巨变,从“坐地”、“巡天”两种动作来写,写法不同,所以显得生动而不呆板。一联是现实描绘,一联是主观想象,写法完全不同。第二首的中间两联,前一联“红雨”、“青山”写人民群众对它们的想象,想象它们“翻作浪”、“化为桥”,后一联具体地写到在治山的“银锄落”,在治水的铁臂摇,是具体描绘,写法也不同,也显得生动。

再看尾联,引出牛郎,从一千河的银河,来想象牛郎的关心人间的事。称牛郎是引用格,引用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逐逝波”是比喻,把过去的悲欢如逝水的流去。第二首的“纸船”是仿拟格,模仿韩愈的《送穷文》的“结草为船”。这样运用多种手法,才使得这两首诗写得形象生动,可供品味。

作者:周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