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说自己的经历或研究过的事

前面说到的那些人谈论自身的故事,使得那个电视节目如此有趣。因为他们是在谈论自己亲身的经历,他们谈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事。

若干年前,训练班的教师们在芝加哥的希尔顿饭店开会。会上,一位学员这样开头:“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是人类字典中最伟大的思想。没有自由,生命便无法存活。试想,如果人的行动自由处处受到限制,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一说到这儿,他的老师便明智地请他停止,并问他何以相信自己所言。老师问他是否有什么证明或亲身遭遇可以支持他刚才所说的内容。于是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撼人心弦的故事。

他曾是一名法国的地下斗士。他告诉我们他与家人在纳粹统治下所遭受的屈辱。他以鲜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和家人是如何逃过秘密警察并最后来到美国的。他是这样结束自己的讲话的:

“今天,我沿着密歇根街来到这家饭店,我能随意地自由来去。我经过一位警察的身边,他并不注意我。我走进饭店,也无须出示身份证。等会议结束后,我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前往芝加哥任何地方。因此请相信,自由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

他话音未落就获得了全场观众的起立与热烈鼓掌。

(一)讲述生命对自己的启示

诉说生命启示的演讲者,绝不会吸引不到听众。我从经验中得知,很不容易让演讲者接受这个观点——他们避免使用个人经验,以为这样太琐碎、太有局限性。他们宁愿上天下地去扯些一般性的概念及哲学原理。可悲的是,那里空气稀薄,凡夫俗子无法呼吸。人们都会关注生命,关注自我,因此当你去诉说生命对你的启示时,他人自然会成为你的忠实听众。

据说,爱默生非常喜欢倾听人们说话——不论对方身份多么卑微,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从任何人身上学到东西。恐怕我所听过的成人谈话,比起任何人来都要多。坦白地说,在一个演讲者叙述生命给他的教训时,不管其教训有多琐细、多微不足道,我从不感觉枯燥乏味。

现在且就这点来说明。数年前,我们一位教师替纽约市立银行一些资深的官员们开设了当众说话的课程。自然这种团体里的人总是忙得分不开身,常常感到要充分准备,或做他们心目中以为很困难的准备。他们毕生所想的都是根据自己个人的思想、个人自身的信念,并从自己特定的角度来考虑。他们都已经积存了40年的谈话素材,但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就是不懂得这点。

一个星期五,一位与上级银行有关的先生——这里姑且称他为杰克逊先生——发现到场的有45人,而他要说的是什么呢?来此之前,他走出办公室,在报摊上买了一份《弗贝杂志》。在前往上课所在的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火车上,他开始读一篇题为《十年成功秘诀》的文章。他读它,倒不是因为对它特别感兴趣,而是他必须说点东西来填补他分内的时间空档。

1小时后,他站起身,准备就这篇文章的内容说得逸趣横飞,让人赞同不已。

结果,那不可避免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他还没有消化,还未将“想要说”的东西吸收。“想要说”形容得很恰当,他只是“想要”而已。他试着要宣泄自己,而其中并没有什么内涵,他的整个仪态和音调明显地显露出这一点。如此这般,他又怎能期望听众比他自己更加感动呢?他不断地提到那篇文章,说作者如何如何去说。在他演讲的整个过程之中,《弗贝杂志》让我们印象深刻,遗憾的是杰克逊先生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少了。

他演讲完毕,老师说:“杰克逊先生,我们对写那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感兴趣,他不在我们眼前,我们也见不着他。可是,我们却对你和你的意见很有兴趣。告诉我们,你个人想的是什么,不要谈论别人说的是什么。要把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在演讲里,下星期请再讲讲同样的话题好吗?把这篇文章再读一遍,问问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是,以你自己的观察经验来陈述你所同意的东西;如果不是,请告诉我们为什么。将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起点,以此展开你自己的演讲。”

杰克逊先生把这篇文章重读以后,认为自己一点也不同意其中的观点。他从记忆里搜索例证来证明自己不同的观点,他以自己身为银行主管的经历来详尽推演、扩展自己的意念。下星期他回来时所做的演讲就充满了根据他自身背景所得的信念。他给我们的不再是重新加热的杂志文章,而是自己矿场里的矿石,自己铸币厂里铸制的钱币。我且让你自己去想,哪一场演讲能给班上同学更强烈的冲击?

(二)从自己的背景中找题目

有一次,有人请我们的教师在小纸条上写下他们认为初学演讲者所碰到的最大问题。经过统计之后发现,“引导初学者选择适当的题目演讲”,是我们上课初期最常碰到的问题。

什么才是适当的题目呢?假使你曾经具有这种生活经历和体验,经由经验和省思而使之成为你的思想,你便可以确定某个题目是否适合你。怎样去寻找题目呢?深入自己的记忆里,从自己的背景中去搜寻生命中那些有意义并给你留下鲜明印象的事情。数年前,我们根据能够吸引听众注意的题目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最为听众欣赏的题目都与某些特定的个人背景有关,例如:

一是早年成长的历程。与家庭、童年回忆、学校生活有关的题目,一定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因为别人在成长的环境里如何面对并克服阻碍的经过,最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不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就把自己早年的实例穿插在演讲中。你还可以运用一些脍炙人口的戏剧、电影和故事,人们早年遭遇的挑战等。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确定别人会对自己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呢?有个办法可以测试,多年之后,如果某件事情依旧鲜明地印在脑海中,呼之欲出,那便可保证听众感兴趣了。

二是早期欲求出人头地的奋斗。这是一种洋溢着人情味的经历。例如,重叙自己早期为寻求发迹所做的努力,也能吸引听众的注意。你是如何从事某种特别的工作或行业的?是什么样的盘根错节的情况造就了你的事业?告诉我们,在这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为了创建事业,你遭遇的挫折、你的希望以及你的成功……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一个人的生活多半是最保险的题材。

三是你的嗜好和娱乐。这方面的题目依各人喜好而定,因此也是能引人注意的题材。说一件纯因自己喜欢才去做的事,是不可能会出差错的。你对某一特别嗜好发自内心的热忱,能使你把这个题目清楚地交代给听众。

四是特殊的知识领域。在某一领域工作多年,你一定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即使根据多年的经验或研究来讨论有关自己工作或职业方面的事情,也可以获得听众的注意与尊敬。

五是不寻常的经历。你可曾见过一些大人物吗?可曾在战争的炮火下冒着生命的危险吗?你一生中可曾经历过精神颓丧的危机?这些经验都可以成为最佳的演讲资料。

六是信仰与信念。或许你曾经花费许多时间去努力思考对今日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情势该持有的态度。倘若你曾花上许多时间倾力研究一些重大问题,自然很有资格可以谈论它们。只是这样做时,一定要举例说明自己的信念。听众可不爱听那些满是陈腔泛论的演讲。千万不可以随意读些报纸杂志来准备你所谈论的题目。对某项题材,如果自己所知道的不比听众多多少,则少说为妙。可是,反过来说,如果曾花费多年时间研究的某项题材,那毫无疑问便是你选择说的题目。

准备演讲并不只是写些机械化的文字在纸上,或者背诵一连串的字句。它也不是从匆促读过的报纸杂志里抽取第二手的意见。它是在自己的脑海及心灵里深掘,并将生命贮藏在那里的重要信念提取出来。不必怀疑材料是否在那里,它当然在那里,积存丰富,等你去发掘。不要因为这样的题材太私人化、太轻微,听众不会喜欢听而不屑一顾。其实这样的演讲才能使我快乐,使我感动,比我听过的许多职业演讲家的演讲更让我快乐,也更让我感动。

唯有谈自己熟悉的事情,利用自己热衷的题材,才能快速、轻易地学会当众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