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取其害:没有做错事的正确方法 对待谎言的政策:学会怎样才能不助长谎言

孩子撒谎时,父母会非常生气,特别是当谎言很明显,说谎者显得很笨拙的时候。当孩子坚持说他没有碰那幅画,或者没有吃巧克力,而他的衬衣上、脸上已经全是证据时,听到这样的谎话的确会让人非常生气。

被激发的谎言。父母不应该问那些可能导致孩子防御性撒谎的问题。孩子讨厌被父母质问,特别是当他们怀疑父母已经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他们厌恶那些设圈套的问题,厌恶那些逼迫他们在笨拙的谎言和尴尬的坦白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

七岁的昆廷打碎了父亲送给他的一辆新的玩具小卡车,他吓坏了,把碎片都藏在地下室里。当父亲发现卡车残片时,他很生气,问了几个问题,最后导致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父亲:你的新卡车呢?

昆廷:在什么地方吧。

父亲:我没看见你玩它。

昆廷:我不知道它在哪儿。

父亲:去找,我想看看。

昆廷:可能卡车被什么人偷走了。

父亲:你这个该死的说谎的孩子!你打碎了卡车!别以为你能混过去,如果有什么让我厌恶的事情,那就是说谎的人!

这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昆廷的父亲不应该偷偷扮演侦探和检察官的角色,不应该称自己的儿子是个说谎的孩子,如果昆廷的父亲这样说会对他的儿子有帮助得多:“我看到你的新卡车坏了,它不经玩,真遗憾,你真的很喜欢它。”

孩子可能因此获得有价值的教训:爸爸能够理解。我可以告诉他我闯的祸。我必须更好地保管他的礼物,我应该更小心点。

因此,问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是个好主意。例如,一边看着脏乱的房间,一边问:“我让你打扫房间,你有没有扫?”或者知道了女儿今天没有去上学,还继续问:“你今天上学去了吗?”这样的话更好一点:“我看到你的房间还没有打扫。”或者“我们听说你今天逃学了。”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他们撒谎有时是因为他们不被允许说出真相。

四岁的威利非常生气地冲进起居室,向他的妈妈抱怨说:“我恨奶奶!”他的妈妈吃了一惊,回答说:“不,你不恨奶奶,你爱奶奶!在这个家庭里,我们没有憎恨。而且,奶奶送你礼物,带你出去玩,你怎么能说出这么可怕的话呢?”

但是威利坚持说:“不,我恨她,我不想再看到她。”这下,妈妈真的不高兴了,她决定换一种更激烈的教育方式,她打了威利。

威利不想再接受惩罚,于是改变了论调,他说:“妈妈,我真的很爱奶奶。”妈妈是如何回应的呢?她拥抱了威利,并亲吻了他,赞扬他是个好孩子。

这种前后变化让小威利学到了什么?说真话、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是危险的。说真话时,你受到惩罚,说谎时,你得到爱。真话伤人,要远离真话。妈妈喜欢说谎的小孩子,妈妈只喜欢听让人高兴的真话,告诉她希望听到的话,不管你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威利的妈妈希望教导威利说真话,那么她该怎么回答威利的抱怨呢?

她可以承认他的不高兴:“哦,你不再爱奶奶了。你能不能告诉我,奶奶做了什么让你这么生气?”他可能会回答:“他给宝宝买了一件礼物,却没给我买。”

如果我们希望教育孩子诚实的品德,那么我们必须作好心理准备,既要听让人愉快的真话,也要听让人不高兴的真话。如果要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诚实的品质,就一定不能鼓励他们隐瞒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矛盾的。

谎言中的真相。当说真话会受到惩罚时,孩子会用说谎来自卫。有时他们说谎,是为了用幻想来弥补自己在现实中的不足。谎言能告诉你孩子关于恐惧和希望的真相,它们能够揭示一个人希望的,或者不希望的愿望。对于能明辨是非的耳朵来说,谎言能够揭示说谎者真实的意图。对谎言的理智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对它真实的意图表示理解,而不是否定它的意图或者指责说谎的人。从谎言中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孩子分辨现实和希望之间的区别。

三岁的茉莉告诉奶奶,在圣诞节她收到一只活的大象。她的奶奶没有试图证明自己的孙女是一个撒谎的孩子,而是把茉莉的愿望说了出来,她说:“你希望你能收到一只活的大象作为礼物!你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动物园!你希望能有一片丛林,里面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三岁的罗伯特告诉父亲他看到一个人,长得跟帝国大厦一样高。他的父亲并没有说:“多么疯狂的念头,没有人能长得那么高。不要说谎。”而是抓住了这个机会教他的儿子一些新词,他没有否定儿子的感觉,而是承认了他的感觉:“哦,那你一定见到了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一个巨人,一个庞大的人,一个巨无霸!”

四岁的克雷格在玩沙盘,他正在建一条路。突然,他抬起头来高声喊道:“我的路被暴风雨冲毁了,我该怎么办呢?”

“什么暴风雨!”他的妈妈愠怒地问道:“我没看到什么暴风雨,所以,别胡说八道了。”

于是被克雷格的妈妈忽略的、沙盘里的暴风雨在现实生活中爆发了。克雷格大发脾气,而这场暴风雨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他的妈妈认可孩子的感觉,进入他的幻想世界,问:“你辛辛苦苦建起来的路被暴风雨冲垮了?哦……”然后,她可以抬头看看天空,接着说:“请暴风雨停止吧,你冲坏了我儿子修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