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陇东老区红军部队抗战以后沿革述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陇东苏区发展壮大起来的红二十六军及第二路、第三路游击队总指挥部所统辖的数十支地方红军游击队为创造陕甘边苏区立下了不朽功勋,那么,这些英雄部队在抗战以后是怎样沿革的呢?它们以后又有哪些重大行动?这一向鲜为人知。本章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点简单的介绍。
一、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主力部队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一)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部队,挺进华北敌后战场
1935年4月,奉刘志丹的命令。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主力红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北上陕北与陕北红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组成西北红军主力兵团,随后,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二团也奉命加入西北红军主力兵团的作战序列。1935年9月,西北红军主力兵团与由鄂豫皖根据地突围北上的红二十五军会师,组成红十五军团。会师后,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二团、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等部队被编为第七十八师。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骑兵团、第一团因坚守在陕甘边根据地的南线,未参加整编。
红七十八师组成后,参加了劳山战役、榆林桥战役、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等重大战役,并参加了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静(宁)地区的会师。1937年8月,红七十八师奉命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第二营和六八八团第二营。9月,部队出师华北,血战平型关,展示了陕甘边红军的军威,使日寇闻风丧胆。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七团第二营和六八八团第二营合建为六八九团。因此,威震敌后的八路军六八九团即是当年红二十六军的沿革。
1938年3月,六八九团随三四四旅开赴晋东南。4月,在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战斗中,六八九团配合一二九师主力在武乡县长乐村全歼日军一个联队。6月,六八九团随同一二九师挺进冀南,攻克威县,给予目军以有力痛击。1939年7月,日军对晋东南发动大“扫荡”,先后攻占武乡、辽县、长子、壶关、长治等地。在反扫荡中,六八九团奋起反击,在壶关歼敌300余人,极大地鼓舞了晋东南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二)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改编为新四军部队
1940年1月,八路军总部命令黄克诚以八路军三四四旅和冀鲁豫支队组成八路军第二纵队,南下支援新四军。为此,部队进行了整编。在六八八团扩编为新一旅之后,六八九团抽出部分兵力和其他部队一起组建了新的六八八团一月。二纵向南进发,连续击破日军堵击。6月,二纵在涡阳以北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师,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7月下旬,四纵以六八九和新六八八团组建第四旅。从此,红二十六军又沿革成八路军第四纵队第四旅。
1941年皖南事变后,我党为了扩大新四军,决定将八路军第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第三师。此时四旅改编为新四军十旅,先归新四军四师建制,后归新四军三师建制,并在淮海区坚持对敌斗争。由此,当年在陕甘边桥山斗争的红二十六军又成为华中水乡的新四军主力部队。
1942年,抗战处于艰难阶段。为了粉碎日伪顽对淮海区的残酷扫荡,淮海区实行了精兵简政和主力地方化。在淮海区坚持斗争的新四军十旅改建为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下辖一、二、三、四支队。1943年4月,淮海军分区部队发动夏季攻势,攻克了5个据点,歼日伪军5000余人。1944年4月,又发起高、扬战役,歼日伪军3400余人。
1945年3月,新四军以淮海军分区二、三支队为基础组建独立旅,开赴皖江地区作战。在独立旅成立同时,淮海军分区又组建新一团、新二团在原二、三支队所在地坚持斗争。
1945年8月10日,抗日战争大反攻开始后,淮海军分区又恢复丁新四军十旅建制,随后,部队展开连续攻势,先后解放宿迁、泗阳、涟水县城。9月,攻克淮阳城,歼敌9000余人。10月,独立旅北返淮海区,归还三师建制。从此,新四军十旅和独立旅这两支均由红二十六军发展起来的部队就一直在一起并肩作战。
(三)进军东北,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主力。
1945年6月,抗战胜利后,我党为实施夺取东北的战略方针,命令新四军三师进军东北。10月8日,十旅和独立旅在黄克诚率领下踏上进军东北的征程。11月5日,我军到达辽宁锦州一线,此后在辽西一带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建地方部队,建立根据地。1946年4月,十旅和独立旅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给国民党嫡系精锐主力以迎头痛击。
1946年春,东北野战军以十旅和独立旅为基础组建第二纵队。二纵组建以后,在东北战场屡建奇功。在伟大的辽沈战役中,二纵攻占锦州,会战辽西,夺取沈阳,为解放全东北作出了杰出贡献。
(四)挥师入关,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
辽沈战役后,平津之敌已成为惊弓之鸟。为了全歼华北之敌,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的决策。1948年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二纵作为先头部队挥师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12月,二纵和其他部队一起占领唐山,切断平津,溏沽之间的联系。1948年12月下旬,二纵参加了天津攻坚战,全歼守敌,切断敌东逃之路,迫使北平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统编。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从此支持陇东苏区成长壮大起来的部队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征途。
(五)出兵朝鲜,整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侵略军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于1950年10月8日越过三八线向鸭绿江大举进攻,新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10月19日,三十九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先头部队与兄弟部队一道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三十九军英勇顽强,在云山地区击败了号称美国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此后三十九军连续性参加了五次战役,收复平壤,飞度双江,夺取汉城,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收到了彭德怀的赞扬。从此,这支由陇东老区的红二十六军主力发展起来的人民军队名扬天下,成为一支保卫祖国的坚强劲旅。
二、 红二十六军骑兵团和第一团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一)改编为八路军一二0师部队,开创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5年4月,红二十六军主力北上陕北参加西北红军主力兵团的反“围剿”作战之后,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骑兵团、红一团奉命坚持在陕甘边苏区开展游击战争,牵制西线、南线、西南线教军,掩护红军主力兵团的作战行动。
1935年11日,直罗镇战役后,奉中央军委的命令,红二十六军骑兵团改编为红一方面军骑兵一团,、直属方面军总部指挥。骑兵一团先后参加东征、西征和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等重大行动,为扩大和保卫陕甘宁根据地作出贡献。1937年2月,骑兵一团奉命加入援西军作战序列,进驻陇东镇原地区。
1936年4月,国民党东北军以6个师台击关中特区,红二十六军第一团奉命撤退,4月,红一团到达陕北唇,奉中央军委命令,划归红二十八军建制,开赴安定,保卫党中央。后随红二十八军参加了西征等重大作战行动。1937年2月,奉命加入西军作战序列。
1937年8月,骑兵团和红二十八军(包括红一团)均被编入八路军一二〇师,骑兵团被编为一二〇师骑兵营。红二十八军编人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改编后,部队挺进华北,驰骋晋西北,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1938年8月下旬,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一一二〇师骑兵营与兄弟部队一道组成大青山支队,在李井泉司令员率领下,由晋西北之平鲁等地出发,向绥远挺进。9月1日夜,该部主力跨过平绥路,进入大青山地区,同当地蒙汉两族人民游击队会合。9月3日,我军首袭陶林城(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尔后西进。攻取大滩。随后以此为基点,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和创建根据地。9月下旬,支队主力进入归绥(今呼和浩特)至武川公路以西,袭击平绥路上的陶思浩、苏安盖等车站,占领了毕克齐。11月上甸,又粉碎日军2000余骑兵对萨拉齐以北山区山区的围攻。至1938年冬,包括绥西,绥南和绥中三区的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二)回师陕甘宁边区,参加保卫党中央和解放大西北的作战
1942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敌伪顽的联合进攻下,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困难时期。为了战胜困难,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夏季,以一二0师骑兵营为基础扩建丽成的骑兵旅返回陕甘宁地区,进驻陇东合水太自镇葫芦河川,开展大生产运动。1943年4月中旬,骑兵旅移驻曲子县盛家桥一带进行休整训练。1945年3月,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为了支援敌后解放区的反攻作战。中共中央又抽调骑兵旅开赴大青山地区。进行游击战争与开辟解放区的战斗。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蚕食和进攻行动。为了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三五八旅和骑兵旅先后由晋绥边区进入陕甘宁边区,担任保卫党中央的艰巨任务。
1947年3月,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组成西北野战军,三五八旅被编入该野战军第一纵队,参加了保卫延安的历次重大战役。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整编的命令,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其第一纵队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三五八旅被编为第一师。因此,中国人民解放第二军第一师中就有着原红二十六军第一团及其他陇东红军部队的发展渊源。
与此同时,骑兵旅作为西北野战军的直属部队,纵横驰骋在陕甘宁边界的广大地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行动。第一野战军成立后,骑兵旅仍然直属第一野战军总部指挥,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骑兵旅和三五八旅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在横扫西北敌军的激烈战斗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两支以西北红军为基础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在西北战场上继续完成着刘志丹、谢子长等先烈未完的革命事业,直至将胜利的红旗插遍大西北。
三、陇东老区红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在抗战以后的沿革
(一)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留守陕甘宁边区
坚守在陕甘边区的第二路、第三路游击队总指挥部所统辖的数十支地方红军部队和游击队。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陆续被改编为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及陕甘宁独立师等部队,或补充入主力红军部队,为陕甘宁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新的成绩。
1935年12月30日。中央军委决定以陕甘边红军地方各游击队、各支队为基础成立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先后参加了东征、西征等战役,迅速成长为主力红军部队。
1936年7月,为了保卫西征开辟的广大新区,中央军委又决定以陇东地方红军独立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陕甘宁独立师,下辖4个团。陕甘宁独立师成立后,为了保卫新苏区的红色政权。积极开展剿匪斗争,打击了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的气焰。
1937年8月,红二十九军和陕甘宁独立师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部队,红二十九军编为一二九师特务营,陕甘宁独立师改编为三八五旅警备七团,这些部队后来留守陕甘宁边区。
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中,警七团等部队在艰苦的条件下,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阴谋保持高度警惕,一次次地挫败了顽固派制造的事端。
(二)组建为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参加保卫延安的战斗
警七团原属三八五旅的建制,后来警三旅与三八五旅合并,警七团改为警五团,归属警三旅管辖。
1947年3月,在西北野战军组成的同时,中央军委命令警三旅和警一旅(以新宁、新正一带的地方武装改编而成)等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游击兵团,在陇东、关中等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威胁胡宗南集团后方安全。
1947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西北野战军以警三旅、警一旅、骑六师组建第四纵队,参加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1949年2月,第四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实际是在原陕甘边红军地方部队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综上所述。从陇东老区发展起来的红二十六军及其地方红军部队、游击队在抗战后分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这三大主力部队之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以西北红军为基础的部队,或坚持原地,或进军东北,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备战场的主力之一。此后,以原红二十六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部队,同全军兄弟部队一起,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英雄的陇东红军部队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