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乾元治国 3、建村社,由马背走向田间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对于定居的农业文明很陌生,所以在征服之初,他们对汉族地区实行野蛮的武力镇压和经济掠夺,给中国北方经济造成极大破坏。成吉思汗灭金之际,曾有蒙古贵族向成吉思汗提出“汉人无补于国”的观点,主张将中原田地全部改造为放养蒙古牛马的牧场。在耶律楚材等一批宋、金降附士大夫的规劝之下,好利的蒙古统治者为每年不可计数的国家赋税所动,最终改变了初衷,使汉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得以保持较为正常的发展态势。
但蒙古族真正改变政策,由马背走向田间,则是从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建村社开始的。
春天的锡林郭勒草原山青了,草绿了,冰封了一个冬季的湖水也荡漾出迷人的涟漪,真像含羞少女掩面的笑脸,是那样的令人痴情与陶醉。碧绿的草原、高大的树木;一丛丛枝条婆娑的沙柳,还有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柠条花、翠兰翠兰的马兰花,把草原点缀得更加妩媚与动人,摇曳多姿……一旦挣脱严寒冬季的羁绊,锡林郭勒草原便立刻展示出她从骨髓里迸发出的生机和活力。
1261年的开平忽必烈王府,也如这妩媚的春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新任命的大劝农官张文谦出班奏道:“皇上,臣自接受劝农官以来,夙夜忧叹,今思得发展农业十法,特向陛下禀明:
其一曰:亲祭先农。皇上不但要明宣农为国本,首诏天下倡农,还应择机祭祀先农,让蒙古胄子代耕藉田,大造声势,让农业成为时尚,为农业发展铺路。
其二曰:重申政令。重申禁止诸王贵族因围猎践踏田亩,严禁私改农田为牧场的禁令,同时应停止官府供给移居中原蒙古人粮食的做法,直接分给耕地,让他们自己耕种获得俸禄,让他们从马背走向田间。
其三曰:实行屯田,减轻农民军粮负担。要剿灭南宋,巩固我蒙古帝国的边防,靠远途运输,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因为会加重百姓粮食生产和运输徭役负担。为解决这一矛盾,臣下以为,当实行屯田制度。明令各军种、兵种,改秋来春去之兵,为分据要地,敌人来犯,则战;敌人退走,则耕田。待收获粮食,供给充足,边备自然会巩固。等秋天到来,再大举出兵,则敌无有不破之理。”
其四曰:选拔专家。命各路宣抚司访贤求能,寻找通晓农业事务的有专门技术的专家,任命为劝农官,分赴各路,劝农植桑并指导农业。
其五曰:传播技术。搜集天下古今所有的农桑之书,征集各地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编辑成册,指导农民耕作。
其六曰:打造农具。国家应打造农具,发至穷乡僻壤,也可定价出售,作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手段,推动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其七曰:增设劝农司。中央和地方设立劝农机构,派遣各级农官到各路督励农桑,各级官府衙门要悬挂耕织之图,使为吏者出入观览而知其本。
其八曰:设置义仓备荒。加强仓储制度建设。要重视粮储问题,丰年入仓,待有灾变,则开仓赈灾,救民于水火。
其九曰:兴修水利。中央设都水监、河渠司,以兴修水利,修河治渠为务,并责成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于各路督察“农桑之制”。
其十曰:改革田制。允许农民开垦荒地,并给予多种优惠,承认他有永久使用权。这样自然能大大调动农民垦荒的劳动积极性。
“好个十奏疏!”忽必烈连声称好:“这十条,真可谓我蒙古帝国发展农业之魂!郝经听旨,立刻拟旨,按照张文谦的意思,由中书省牵头操作,诏谕全国实行。”
忽必烈怎能不高兴呢?他从小就受这些汉儒幕僚的影响,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思大有为于天下”,因此,对于中原的政治经济制度,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再加上他在经略漠南时期,他的“附会汉法”制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他打败阿里不哥,夺取汗位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因此,对于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他有着不同于一般蒙古游牧贵族的见解。
夺取汗位后,忽必烈统治地域扩大了,统治所面临的新问题也产生了:是继续保持游牧的传统,废农田为牧场,还是由马背走向田间,适应中原的农业社会的发展?
卓有远见的忽必烈当然知道哪个更有利于他的统治!
现今,他就专门成立了劝农司,派出许多劝农使分赴各地整顿农桑。
几天后,陆续传回了消息,各地劝农使恪尽职守,各路都已经完成春播,全国新增耕地二三十万亩。
忽必烈下朝后,仍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他径直来到刘秉忠的佛堂,想把这个好消息说与他听。
刘秉忠见忽必烈如此的高兴,就双手合十,高宣一声佛号,笑着对他说:“阿弥陀佛,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忽必烈说道:“哎,不必拘礼。还有一个,你知道吗?现在的老百姓可有办法了,你道怎样,他们都组成锄社了!哈哈……”
刘秉忠疑惑地问道:“何为锄社?”
“呵呵,这回你这个智囊不行了吧!”忽必烈哈哈大笑:“这就是我派出劝农使回来报告的让我最欣慰的事!当时听你的建言,设劝农司,派遣劝农使到各地去督促各地官吏植桑养蚕,兴修水利,这不,效果很明显呀,今天更让我高兴的是,还带回来这样的消息。”
刘秉忠见忽必烈如此高兴,就说:“多亏陛下英明,此乃万民之福,国家之福!”
忽必烈接着说道:“你道何为锄社?它完全是民间的自发组织。他们报告说,这些锄社,一般几家联合,‘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合作团体,即使谁家有了病患,也有其他人共力锄之,这样,整个大田就不会再因无人耕种而耽误农事,造成荒芜了。这些农民,还真有办法,哈哈!”
刘秉忠听了恍然大悟,“阿弥陀佛,原来如此。”
忽必烈继续说道:“你看,我们要发展农业该如何利用这个组织呢?今一整天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子聪你可有妙法?”
刘秉忠略一思忖,说道:“陛下,既然是民间自发组织,那我们就因势利导,不如我们就承认其地位,并鼓励他们选出社长,这样便于管理,也纳入我们的整体管理体系当中,姑且就叫它是基层组织吧。”
“好!好!”忽必烈点着头连声说道:“我也有这个意向,不如我们就规定诸县所属村疃,凡五十家立为一社。推年高、通晓农事、家有兼丁者为社长,组织农民耕垦,修河治渠,经营副业,教督村社农事;增至百家者,别设长一员。不及五十家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各自为社者听。其合为社者,社长仍择于村中。平时田边树立木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的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社长的徭役予以免除,地方官府不可另派科差,怎样?”
“善哉!善哉!”刘秉忠听忽必烈的打算,很为这个蒙古皇上能如此重视农业而高兴。要知道,为了扭转游牧生产方式的遗留和影响,他和汉儒们做了多少工作呀。今天,忽必烈不但多次颁布蒙古诸王贵族不得改农田为牧场的禁令,而且还注意做好农民自发组织的事情,说明发展农业已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也就是说,这个工作已经算是大功告成,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想到这儿,刘秉忠说道:“陛下百事惟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观点,看样子已经在全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在应该贺喜陛下。”
是呀,蒙古游牧民族刚入中原之时,蒙古贵族往往跑马圈地,把原来土地上的汉人赶走,任其荒芜,开辟为牧场,放牛放羊,致使大量依靠土地谋生的汉人流离失所,被迫逃离了家园;造成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也造成了汉人的誓死抵抗,不愿降服局面。如今自忽必烈称汗以后,大力发展农业,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改革田制,并轻徭薄赋;政府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坚持“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思想,把农业发展的好坏,“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核地方官吏、决定升迁的首要条件。这些政策和措施使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百姓重新获得了土地,一度荒芜的田野又种上了庄稼。百姓怎能不满怀激情?
想到这儿,刘秉忠继续说道:“贫僧以为,陛下利用这个组织还可以大有作为。譬如陛下可以利用此组织,兴学校,普及教育。规定每个社都要有为村里的儿童们建立学校的义务。当农田中只需要很少的劳动力时,就让他们的子女去上学,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这样我们再通过考试选拔的形式,就不难把有志之士纳入怀中,为国家出力了。”
“好!准奏!”忽必烈高兴地说:“其实,这样的组织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我要让地方官一定要选拔培养好社长,让社长一方面督促本社农民务勤农业,不致堕废。更重要的是,严禁社长率领社众非理动辄聚集,社长应监督农民聚众集会。有不服从社长劝告者,从本处官司就便究治。”
“阿弥陀佛,建村社,陛下一事可一石三鸟,真乃英明之举。相信百姓只要能安居乐业,不会无端闹事的,这个陛下可放心好了。”
“好!但愿如此!”忽必烈说道:“村社,就让它作为县以下行政组织吧。农村建村社,城市我们也要设置城关的坊里制,把城内分若干片,名曰隅,如东西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不等。隅下设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设里或社,置里正、社长;村社制则于县下设乡,置乡长,乡之下设都,都之下设村社。这样,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皆在我之掌控之中,我就可高枕无忧了,哈哈!”
忽必烈采取的这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使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游牧民族,较快地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由马背走向田间,使全国各民族融合在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向前发展。据《元史》记载,元世祖时人口恢复到五千三百六十四万余人,较元初有较大增长,接近宋金人数。耕地面积、产量也恢复到接近宋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