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堪回首靖康事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话说,宋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要想驱逐金兵,收复失地,还都东京,那必须得有个头脑清醒的人主持大局。谁呢?无论是将士、百姓,还是宋高宗,其实都在寻找这个人。
李纲任相之日,就对赵构说,这事“非泽不可”,指定由宗泽任开封府尹。
宗泽本人也慨然表示:“老臣我虽然驽钝力怯,却愿意冒着敌人的炮石箭弩冲锋在最前面,哪怕捐躯报国,也心满意足了。”(“老臣虽然驽怯,却甘愿躬冒矢石为诸将先,但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赵构乐得做撒手掌柜,同意了李纲的申请,授宗泽为延康殿学士,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全权掌管北方抗金事宜。
宋史上记载,“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枢密使、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等都是宰相级的职位,留守与之同级,称“使相”,地位极高。而与宰相级别的官员相比,留守司更是集民政和军事大权为一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北宋置留守司的四京为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北京大名。宗泽临危受命,责任重大。
当是时也,金人的骑兵在黄河沿线驻扎,“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东京的楼橹尽废,防御设备极差,城中兵民杂居,城外盗贼纵横,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宗泽素有威望,出镇东京,首先诛灭了打家劫舍的数名盗贼,然后下令:“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法令一出,“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当然,这里所说的“盗贼”是指一些普通的单干的或者只是三五成群小打小闹靠刀头混饭吃的亡命之徒,对那些势力大一点儿的盗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盗”,就不是一两条法令能震得住的了。
对这些“大盗”,打是打不过的,怎么办?宗泽的办法很简单——将他们找来,收归己用。
可是现在的河北乱成了一锅粥,各路盗贼蜂拥而起,都指望能在乱世中捞一把,你说你要将他们“收归己用”,谈何容易啊!
可是宗泽有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有一颗诚挚的心,能对这些盗贼告以利害、晓以民族大义,这些人就一定能与自己共同对抗入侵者。
很多人对宗泽的这个想法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觉得这个老头子脑子坏掉了。宗泽不顾众人的劝阻,身体力行,认认真真地践行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剖腹掏心地与他们结交,就算是草木石头也会被感动,何况是人呢?”(“正当披心待之,虽木石可使感动,况人乎!”)
河东有一巨寇,姓王名善,在乱世中拉起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事武装,史称其“拥众七十万、车万乘”,有虎吞京师、割据河北之势。
宗泽把劝说的第一个对象锁定在此人身上。
摸清了王善老巢的具体地点,宗泽一身青衣素袍,带了几个亲从前去拜会。
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道:“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时,军中但能有一两个你这样的英雄豪杰,何患金人不破?今日正是你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万不可失啊。”(“朝廷当危难之时,使有如公一二辈,岂复有敌患乎。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杀人如麻的盗贼竟然一下子就被感动了——不单单是因为宗泽的话,更因为宗泽这个人!看着这个年逾七旬、满头白发的老人,仍在为国事操劳,王善动摇了!
宗泽看王善不说话,便趁热打铁,继续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劝了好几个时辰。
终于,王善从虎皮交椅上站了起来,对宗泽深深一拜,说道:“敢不效力。”手下七十万人哗啦啦地一股脑儿投在了宗泽帐下。
另外,有一个人称“没角牛”的好汉,名叫杨进,拥兵三十万;张用、曹成等也各拥众数万,全都在京西、淮南、河南、河北一带流窜作案,侵扰成患。宗泽一一将他们揽在自己帐下。
一时间,陕西、京东诸路人马都愿听从宗泽的调遣。其后,宗泽又在京城四周设置招抚使招集四方之兵,秘密联系两河山水寨及陕西义士,“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
随着京师军事实力的壮大和各方面工作不断完善,宗泽上表请御驾还京,称:“近来老臣颇感神衰力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想来是年事已高,大限将至了。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本没有什么好怕的,但现在我却特别害怕,如果就这么死了,实在有负陛下眷顾大恩,死不瞑目啊。我希望自己能迟一点儿死,而陛下能早一点儿来,那样的话,老臣可以目睹陛下御驾还京,俯伏百拜,即使身填沟壑,也欢喜不尽啊!”(“近日顿觉衰悴,万一溘先朝露,辜负陛下眷恤怜悯之意,臣死不暝。傥使臣与将士官民获望回辇之尘,俯伏百拜,然后身填沟壑,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书信发出,宗泽天天等,日日盼,盼星星月亮一样盼望着赵构能还驾东京。
就在他痴痴地盼,痴痴地等的时候,一名小将不期而至。
这人,就是岳飞。
且说当日岳飞离开之后,王彦的营垒便遭到了数万金兵的围攻,王彦兵力单薄,只得在夜里仓皇突围而走。
金人精锐尽出,一直追到了太行山支脉九山南麓的共城(今河南辉县市)才收兵。
共城是远古时共工族的居住地,也是西周初年共伯和的封地,该地民风强悍,王彦这时虽然“弓矢且尽”,部下只剩几十人,但他以共城为根据地,在召集逃亡士兵的同时也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又拉起了一支七百多人的队伍。
就是这七百多人,在王彦的影响下,相率刺面,每人脸刺八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号称“八字军”,屡击金人,给金人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当时盛称“阵头雹散千钧弩,汉上风驰八字军”。
金兵曾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发大军再次围攻王彦,居然有人畏惧地说:“王彦的营盘打造得坚如铁石,不是那么好攻的。”(“王都统的营垒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王彦对金兵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以至于两河响应,忠义民兵纷纷前来依附,“绵亘数百里”,气势极盛,成为了金人的心头大患。
远在东京的宗泽知道了王彦的事迹,委任他为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制置两河军事。
而岳飞这时,还在太行山脉和金兵苦战。他和他的队伍,无数次面临绝境,无数次死里逃生。
在金人占领的地区,在深山老林里,在敌我悬殊的游击战中,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连续几个月的作战,有的士兵牺牲了,有的士兵被打散了,甚至偶尔也会有逃兵,虽然九死一生,但岳飞仍在坚持战斗。
太行无限英雄骨,化石犹然望渡河。
此时,宗泽招募联结河东、河北山水寨忠义民兵的消息传来,弹尽粮绝的岳飞拿定主意了,把队伍从山间撤出,南下投奔宗泽。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部众都很意外,纷纷劝阻。因为按照当时的军法,擅自出战和脱离部队者,当斩无赦。岳飞是王彦的副将,没经过王彦同意,私自出战,当斩。因为出战,导致所部完全脱离了国家的军队编制,当斩。宗泽生性刚直,法令如山,贸然去投,岂不是自寻死路?众将极力劝阻。
岳飞不为所动,正色道:“你们都是国家的将士,怎么能因为我而失去报效国家的机会呢?我自己犯下的错误,必须由我自己来负责,即使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将士闻言,无不落泪。
的确,宗泽性情刚烈,眼中不容沙子,史称其早年任馆陶尉,曾“凡获逃军即杀之”。神宗朝的宰相吕惠卿实在看不过眼,逢人便叹息道:“宗泽从不读佛书,怎知人命难得,安可轻杀?”现在宗泽身负重任,本着乱世用重典的理念,治军更为严酷。
所以说,岳飞是抱了一颗必死之心投奔宗泽的,全体士兵的脸上也写满了悲壮。
而这时,正值金军第三次南下,宗泽在孟州(今河南孟县)的汜水关拒敌,苦苦思索着对策,金人攻关已经多日了,看样子,恐怕坚守不了多久了。手下的军士前来报告,有人领了一队逃兵前来报到,该如何处置?
如果是以往,宗泽根本用不着多考虑,让士兵直接拉出去杀了就是,但今天,他突然来了兴趣,于是命人带岳飞来见他。很快,岳飞被带了上来。
宗泽走到他的面前,端详着,问:“军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四条规定,军中非大将令,副将下辄出号令及改易族旗军号者,斩;背军走者,斩。这两条军法你知道吗?”
岳飞平静地答道:“知道。”
宗泽大笑:“知道你还来,真是好大的胆子,来人,拉出去斩了!”
岳飞只是沉默不语。
宗泽看着岳飞的眼睛,里面竟然没有半分慌乱的神色,有的只是镇定。
宗泽突然觉得这个人非同寻常,于是,认真询问了岳飞的名字及来历。
岳飞说出了自己从军以来的一些经历,宗泽想起来了,这个人在当日救援东京时负责打先锋,虽然没有亲见,可是这个人的名字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决定留他一命,说道:“按照军法,你当以死罪论,现在是用人之际,且免你不死,望你能在军中努力建功。”(“汝罪当死,吾释不问,当今为我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