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虞姬
二月,春天的野草尚未萌生之际,虞姬出现了。
她被项羽认识,是在项羽最繁忙的时候,即一年半以前。当时,项羽正离开首都彭城去讨伐北方的齐国,在齐的国土上大败田氏军队,并正以气吞山河之势平定齐地。就在这时,项羽发现路边蹲着一个少女。项羽勒住马头问道:“你父亲不在了吗?”
但他的楚国口音在齐没有人能听得懂。少女蹲在一间小织布房旁边的草丛中,披着一块青布在发抖。项羽还记得她那两个大大的眸子像天空一样蓝。
“给这小姑娘一辆车!”
项羽朝部下说完这句话,就策马而去。几天后,讨伐结束,项羽在宿营地里又见到这个小姑娘,竟意外地发现她的眸子漆黑,一双眼皮就像用竹片切开似的,十分水灵,与初次见到时相比,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
“做个害怕的样子给我看看!”
项羽突然命令道,把旁边的一块布扔了过去。
两个女侍童把那块布拾起来给少女披上。少女害怕到了极点,不用人吩咐就缩起身子,做出项羽所希望的那种姿势,只是低垂着头。
“仰起脸看我!”
项羽刚说完,少女就仰起了白白的额头,抬起眼皮,眼睛越来越大,眸子里有一点发暗的蓝色。是那次见到的小姑娘。
“是胡女吗?”
听到问话,少女使劲摇了摇头。这时她的眼皮已经垂下,又恢复了柳叶般细眉细眼的模样。
一问详细情形才知道,原来她一家本是齐田氏家族的反对派,当项羽率楚军打进来的时候,本想为楚军做内应的,谁知事情败露,父母都被田氏军队带走,似乎已被处以斩首之刑。
“姓什么?”
“小人姓虞。”
少女把布还给侍从的女童,伸出来的手臂细细的,显得特别长。她的个子也很高,嘴唇略有些发青,也许是由于这些,看上去正处于妙龄。
“小虞呀!”项羽叫道。碰上女人,他时常拿姓当名字来用。
“以后你就负贲照料我的卧室吧!”
那以后,首都彭城被刘邦攻占,项羽便率领手下人马飞速南下,消灭汉军,赶走刘邦,重新占领了彭城。就在这次,项羽俘虏了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刘邦之妻吕氏和父亲太公。项羽进行这次闪电战时,将虞姬留在了后方。后来项羽每次披挂上阵进行追击战时,总是在野外宿营,从没有在垂着翠绿帐子的卧室里安歇过。
不久,战斗告一段落,在一座小城的殿舍停歇时,宦官准备好卧室,把虞姬领了进去。项羽时隔许久才再次见到这位少女。
“我只知道你的名字,其他还什么都不了解。”
这时的项羽十分亲切,把虞姬心里那些先入为主的想法和印象都一扫而光。
项羽有一个怪毛病,对于素不相识的人,他可以像扒掉一所旧房子的土墙壁一样,随随便便地将其杀掉;然而一旦认识了,知道了姓名,哪怕只交谈过一次,他也会跟你一见如故,简在就像换了个人。从他手下的诸位将领、谋臣及士卒全都受到他真心爱护的情形,也可以看得出这一点,这种亲爱之情是刘邦对其属下的那种感情不可比拟的。他对虞姬一天比一天和蔼可亲,现在连声音都变得十分温柔了,这并非是因为项羽好色。一般来说,在好色这个问题上,反倒是刘邦更为名副其实。
虞姬脖子又细又软,皮肤白白嫩嫩,连皮下发青的血管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被窝里,项羽往她身上一摸,手掌上觉得很滑润,好像她身上微微有油脂浸出来一般。可是她的胸脯却很平,跟小男孩的胸部差不多。然后又发现,她那充满活力的腰也细得出人意料。
“你多大了?”
项羽重新盯着虞姬的眼睛,问她的年龄。
“十四岁。”
虞姬眼里充满泪水,眸子里闪着发蓝的光。眼泪还会是蓝色的吗?项羽这样想着,继续摸到虞姬大腿中间的突起部位。虞姬的这个地方十分细嫩,已经向上鼓起,然而覆盖这块雪白丝綢一般细腻光滑的皮肤的东西,似乎还没有被上苍赐予。
“小虞!”
项羽起身把她柔软的躯体抱起来,放进另外一个被窝里。虞姬很吃惊,瞧着项羽,半天没出声。她的眼睛变得跟柳叶一般细长,白眼球闪着光,上面有眼睫毛投下的黑影。面对这过分娇媚的模样,项羽暗想:她还是个孩子嘛!
他同时也感到很狼狈。
“陛下——”虞姬高声吼叫般地说:“我不想让陛下讨厌!”说完,她一下子把被子披到身上,使劲地哭了起来。从把肉体暴露给项羽的那一刻起,虞姬的人格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就像破壳的果汁已经流出来一样。对项羽的爱萌芽了,随之也产生了一种伴随着血腥味的难以遏制的感情。就是说,虞姬已经认识到,普天之下,只有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
“小虞呀!”项羽又返回身来,仿佛要隔着被子把掌上的体温传过来似的,轻轻地拍着虞姬说:“桃花要在阳光照耀下自然开放,小女孩家也只好等到花蕾绽开的那一天啦!”
“这人是鬼还是神呀?”
虞姬这时想到楚军士卒们对项羽的感受,甚至还想到:这人既然有鬼神一般的力气,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身体变得适应他呢?
“依陛下您的力量……”
不是总有办法可想的吗?虞姬又做出央求般的样子,抹起了眼泪。“我只会打仗。如果是把刘邦这个狡猾奸诈的家伙剁得粉碎并获取天下,这件事我能办到。不过,对于你身上的这个问题嘛……”项羽用手掌捂住虞姬那块犹如刚生下来的小兔般鼓起来的地方,说:“还是交给太阳去解决吧!”刘邦一直以来就很弱。
“那个势单力薄的家伙为什么不向我屈服呢?”
项羽感到不可思议。
在项羽眼里,刘邦只知道抓吃的东西。他最喜欢秦帝国遗留下来的那个名叫敖仓的大粮仓,因而对敖仓附近的两座黄河南岸的城郭:~荥阳和成皋,自然也是始终抓住不肯放手。
“刘邦脑子里考虑的与其说是跟我打仗,还不如说是想养活他的士兵。”
项羽认为,刘邦只不过是个山林大盗头子,根本就不会打仗,有时甚至还把刘邦和汉军看得跟苍蝇一样渺小。
项羽得到虞姬之后,也仍然在忙于追赶这些苍蝇。
在得到虞姬一年零两个月之后,项羽把刘邦紧紧地围困在成皋城里,谁知却让刘邦和夏侯婴两个人逃到黄河北边去了。
“苍蝇竟把敖仓丢掉啦!”
项羽感到有些纳闷,然而到了黄河北岸的刘邦却很难缠,尽管兵力已经七零八落,进行主力决战的能力也已丧失殆尽,可他却想出个大区域作战的主意,不断地对项羽领地的邻近区域和粮草补给线进行骚扰,又是派韩信远征齐国占领地盘,又是让彭越这个老奸巨猾的盗贼头目去偷袭向楚军提供粮食的农业地区。
彭越尤其棘手。
“彭越这个家伙究竟是干什么的?”
项羽曾拍着桌子叫苦不迭。他不就是巨野的一个鼠窃狗偷之辈吗?年轻时像条水獺似的在巨野的沼泽里以打鱼为生,成年后在沼泽地安下贼窝当了强盗。在秦帝国时,他被官府追捕,是个死活也逮不住的在逃犯,又是一个明目张胆胡作非为的恶棍,靠着拉栊郡县的下级官吏,摆出一副近似地下县令的派式。趁着秦末天下大乱之机,他竟然又率领乡党少年举兵起义了。
这个老混蛋!
项羽还打听到了彭越的长相。那个彭越,头发掉了两大把,脸上的皮肤粗糙得像石头,厚厚的眼皮总是耷拉着,那副模样就像一年到头都睡不醒。虽说长相难看,他行动却很敏捷,连年轻的项羽也比不上他。
彭越不仅擅长如火花四散般的流动作战,在军纪方面也很严格。他率领的军队乍一看好像很涣散,实际上却治理得井井有条,能保证他的命令贯彻到全军的每个角落。
刘邦非常成功地驱使着这个彭越。
换句话说,也许可以认为彭越是在利用刘邦。彭越在举兵后不久就投奔了刘邦,但这并不等于他看中了刘邦,应该说是出于一种机缘。秦朝灭亡后,在一段时间里,怀王和项羽作为天下流民势力的总代表进行大规模论功行赏时,就独独把彭越给排斥在外了。
“他不就只是个盗贼吗?”
谋臣范增等人当时发表了这样的意见。然而,现实中的彭越却是一个手下有一万人的大势力,即使被封为侯也不足为怪。
“那家伙并没有灭秦之功。”
更何况,彭越根本就没在项羽跟前露过面,仅凭这一句话,项羽就照范增等人的意见把他排除在外了。
对于彭越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他丢人现眼的了,从此便对项羽怀恨在心。这种人的怨恨之深,可说已达到了病态般的程度。
只有一件事让彭越大伤脑筋,他远离项羽,无力让士兵和流民填饱肚幸好碰上齐的田荣与项羽反目,彭越便赶紧投到齐国,在那里当了一名将军。他和手下的人这才摆脱了饥饿的窘境。正由于这个缘故,他打起仗来也很卖力,曾把楚将萧公角的军队打得大败而逃。
那以后,只要是跟楚作战,无论当谁的部下,彭越都干。他率领三万多人的兵力归属刘邦,平定了战国时被称为梁(包括现在河南省开封市在内的一大片土地)的地方,夺取了外黄城(河南省境内)。这些地方都应算做是项羽直接管辖的领地。
那正好是项羽远征齐国并得到虞姬前后的事,当时项羽既不在首都彭城,也不在自己的领地之内。彭越作战的特点一直是抓住敌人的弱点。这个时期,汉王刘邦也刚刚趁机占领了项羽留在身后的彭城,他对彭越占领外黄十分高兴,作出许诺说:“包括外黄在内,梁的全境都交给你,任凭君随便处置。”
可是,汉军被从齐的地盘回师南下的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刘邦落荒而逃。前面已经提到过,在这次逃跑过程中,刘邦曾几次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去。彭越也惊慌失措地从外黄向北逃去,收栊极少数亲兵在黄河沿岸一带躲藏起来。
在这一带,黄河是向正东方流去的。
黄河南岸是现在陇海铁路经过的地方。真不知道刘邦和项羽当时沿着这条线路东奔西跑地折腾了多少回。特别是以这条线上的荥阳和成皋两城为中心,项羽和刘邦进入了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的殊死搏斗阶段,这是前面写过的那一阶段之后的事情。
在陇海线上的殊死搏斗中,彭越作为一支独立活动的队伍,始终威胁着项羽的后方,不过他所盯住的却是梁的地盘。他抓住梁这块肥沃的土地不放,就是想在这里得到粮食,凭自己的本事养活士兵。自食其力才是通往独立的道路,对于像彭越这种生性不愿受拘束的人来说,除此以外别无他途,不要说楚,连汉他也是不想归顺的。
“项羽和刘邦算个什么!只有我彭越才能当天下的主人。”
当然,这只是心底的话,年届五十的他还从没说出口。
不过,既然不想归属于任何人,就只能被认为有这种打箅。可是,这个人只想以独立灵活的作战来保住自给自足的地盘,再没采取过任何夺取天下所需要的措施或计谋。
不管怎样,反正彭越对上天安排的命运好像已经笃信过了头。
“楚汉已经在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刘邦和项羽早晚要两败俱伤,那时天下就会落到我彭越或正在齐的韩信的手里,二者必居其一。”
这就是他内心的盘算,证据就是他始终抓住梁这块地盘不放,以备出现那种局面时,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对刘邦来说,彭越的这种如意算盘正好构成了不间断地援救汉的游击活动。
当然,对彭越这股势力的评价,在项羽方面却略有不同。
“有那号人在,完全可以看成是汉军的一个弱点。”
“刘邦手下那帮人,都是一些低级下流的家伙。本以为只是一群狗,没想到还有老虎和狐狸。纯属一群乌合之众!”
项羽的幕僚们只要开口就是这些话。项羽心里也有这种看法。与刘邦的军队相反,楚军是一支对项羽的勇猛完全信赖的队伍,没有一员战将对天下抱有野心,仿佛都与项羽融为一体,在他的统率下,楚军一切行动都协调一致。
彭越第三次来到梁这块地方,正是刘邦逃到黄河北岸以后的那段日子。具体地说,就是在刘邦扯起嗓子吆喝韩信去攻打齐国之后,也是刘邦在黄河北岸聚拢残兵败将和召募新兵,力量又有相当扩大的时期。这时,粮食征集上来了,刘邦军的将士们的肚子也填饱了。
另一方面,项羽在从刘邦手里夺回的荣阳和成皋集结了主力部队。在他后方(即东边)六百里之遥的地方是楚都彭城,那里也是一个大的兵站基地。在这六百里之间,靠着征用来的老年人往前线不停地运送粮食。项羽的粮草补给线已经延长到了极限。
“补给困难才是项羽的弱点。”
刘邦看到了这一点。在项羽军的这条补给线的正中间,刚好有一块叫梁的小片区域被人遗忘似的丢在那里。梁是楚的领地,但守卫的人数很少,这等于把对敌亳无防备的中腹部位给突出来了。
“彭越又在梁出现了!”
接到这项紧急报告时,项羽正在成皋城。刘邦也在黄河北岸采取了行动。不用说,当然都是为了与彭越相呼应,但刘邦却再次从黄河北岸南渡,在荥阳城外布下了军阵。起初,项羽被眼前的刘邦给迷惑住了。
项羽准备进攻对面的刘邦,却发现后方彭越的情况有些反常,那里气势正旺。第二报的消息说,彭越三下五除二地攻陷了包括外黄在内的梁的十七座城池。
竟有这等事?
项羽心中将信将疑。平时的彭越只是分散成小股部队,袭击负责运送粮草的队伍,或者偷袭粮食集囤地,并抢夺粮食,一般不攻陷城池,但这次却以犹如洪水扑来之势,占领了梁这块地盘。据报告,汉的正规军参加了这次行动。刘邦的堂兄刘贾和幼时的朋友卢绾二人,当了这支独立作战队伍的将军,率领二万汉军援助彭越。他们从白马津(河南省滑县)南渡黄河,在延津(河南省境内)打败附近的楚军,随即迅速占领了梁的地界。这样一来,项羽在成皋城的主力就被切断了粮道。不仅如此,前面就是刘邦的军队,楚军刚好被夹在了中间,也存在着被夹击的危险。
“刘邦这混蛋!”
项羽对自己的敌手讨厌到了极点。本想这一次要把刘邦连根铲除的,谁知他却像过了冬的蛆虫变成苍蝇一样,成群结队地飞了出来,竟然在黄河南岸的大地上扇着翅膀嗡嗡嗡地叫起来了。
“还是先消灭彭越。由我亲自挂帅。”
项羽向幕僚们宣告说,决定留下曹咎看守成皋城。项羽对曹咎说:“即使我去了后方,面前的刘邦大概也没有能力登上城墙。”
随后又说:“无论刘邦怎样挑战,你都决不可应战。要紧闭城门,好好把城守住!只要十五天时间。我现在就出发,活活扭下彭越的项上人头,十五天之后即可返回。在那之前,你千万要谨慎行事!”虞姬也被留在成皋城内的殿舍里。
虞姬在上上个月,正值盛夏季节时,已经成了一个含苞欲放的女人。当侍女把这件事报告给项羽时,已经三十岁的项羽竟然变得满脸通红。侍女吃了一惊,垂下头去,过了一会儿才小声问道:要立刻召来吗?项羽对这名侍女的态度也很温和,说道:早春的嫩芽经不住风雨,意思是:还是小心点为好。
项羽并不是对所有事情都抱有火一般的暴烈脾气,对虞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羞怯和彬彬有礼,也常常在对待诸位将领时表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这颇有点天真烂漫。
侍女离去后,项羽命人去叫虞姬。虞姬来到后,项羽透过衣服轻轻地摸了一下她的身体,又好像碰到熒人的东西,挪开了手掌,在她耳边悄声说道:“秋高气爽的时候,再到我寝宫来吧!”
对其他人,则发布告示说:“今后要称虞姬为美人。”
所谓美人,就是美好的人,有时也可以用到男子身上,在当时还是个没有准确性别的词语。而在眼下这种场合,恐怕是指项羽后宫的一个等级吧!不过项羽还没有正室夫人。后宫女子的人数也没有达到制定正式等级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美人并不是确定身份序列的称呼,也许项羽只不过是把一名宠姬,让人以带有等级色彩的叫法来称呼罢了。
不巧的是,彭越骚扰楚军后方,刚好发生在项羽对虞姬作出上述承诺的时期,也就是即将天高气爽的时候。项羽营帐里不分昼夜都有人进进出出。项羽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仿佛早已把虞姬忘——了脑后。
出发打仗的那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项羽叫来虞姬,一下子把她抱了起来,说:等我十五天,回城那天晚上再……接着,一连串不堪人耳的话语连同激烈的喘息,一起灌进了虞姬的耳朵里。
尽管虞姬已经能听懂楚国的口音,但对项羽所讲的话仍不明白。不过,她的身体已经领悟到其中的含义,浑身不禁一阵痉挛。这痉挛甚至传到了全副披挂的项羽的胳膊上。项羽憋不住了,想把虞姬抱到卧室去,但又强忍住未动,放下她的身体。据说,临上阵前接触女人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失败,无论多么好色的武将都不接近妇人。
天光大亮,成皋城外全是整装待发的楚军。旌旗飘飘,五彩缤纷,项羽和近卫马队从城门飞驰而出。虞姬站在城头上,目送着人马扬起的尘土在东边遥远的田野里消失。到梁的地域,大约有四百多里。
往返就需要十四天。按项羽的估计,到达后用一天时间就可以把敌人打败,根本不必宿营,立即趁势返回成皋。从事先随意作出的这项安排,也可以看出他的武艺有多么厉害。
虽说彭越和增援他的汉军夺取了梁地界的十七座城池,但其中最主要的城郭只有外黄和唯阳。
项羽得到的情报说:“彭越军进了外黄和睢阳,并把楚军积聚的军粮烧了个精光。”
虽说军粮已被烧光,但没有听说这两座城池控制在敌人手里。可来到梁这里一看,发现这两座城上汉军军旗林立,出乎意料的是,城上的士兵见项羽来了也不逃跑。
预定的计划被打乱了。
项羽不得不实施攻城战,把城围在中间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攻城只有长期围攻这一个办法,但这根本不符合项羽軎欢短兵相接的脾气。项羽一面在外黄城周围搭起高高的攻城箭楼,一面又命人进行捣毁城墙的作业。
他本来就没有这么多闲工夫,尤其让他恼火的是,外黄城里的老百姓竟然站到汉军一边,从城墙上往下扔石头。
对城里的老百姓来说,由于汉军的强制,此举也实属万不得已。然而,项羽心里却气得炸开了锅。
“这简直是叛变、投敌!”
照项羽的脾气,世界上只能分成黑白分明的敌我双方;而刘邦却另有看法,在他眼里世界是灰色的,有时变黑,有时变白。
在外黄耽掏的天数超过了预计。
不久,城池陷落,汉兵逃走,只剩下了城里的老百姓。
这时,项羽把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统统串绑起来,让他们到城外去挖坑。
“我要把你们全部活埋!”
人们挖的不是百人坑、千人坑,而是万人坑。而且,这项工程还是让那些不久就要被活埋在这里的城内住民自己来干的。这是项羽的惯常做法,到现在为止,他不知已经活埋了多少条生命。
“这是理所当然的惩罚。”
项羽认为这极其正常,决定和执行时毫无怯色。
可是,巡视这项工程时,项羽看到了一个少年。
少年跟周围的人一样,也是两腿拖着绳子在抡镐刨地,不过现在却停下手来看着项羽,他的眼睛很像虞姬。
“大王,外黄城里的人只是被汉军逼迫才参加打仗的。大家都很敬慕大王,一直盼着大王的到来。”
令人难以捉摸的是,少年眼里并没有愤怒,反倒充满了对项羽的憧憬。
“这一切都是真的,然而,却听说就要这样把我们活埋。外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如果说敬慕大、王还要被杀死,那么人们就不会再敬慕大王啦,在梁这个地方……”
少年放声大哭起来。
“在梁这个地方,不是只有外黄一座城。其余那十几座城的人如果也要遭到这种命运,恐怕也会因为怕死而拼命打仗吧?”
项羽起初一直皱着眉头,但很快脸上就现出孩子般的表情,张着嘴在听,听完便在心里得出一个结论:很有道理!
“小毛孩子!”
已经死去的范增早就看到项羽本质上的这一面,在背后屡次骂过这句话。不过项羽身上也确实存在着这一面。当然,他并不是个单纯的小毛孩子,而是一个内藏着雷电般能量的天才小毛孩子。
“给他松绑!”
项羽朝士兵命令道,所有老百姓也都跟着获得了自由。少年腿上的绳子也被解掉了。项羽催马往前走,回过头来把少年夸奖了一通。反过来说,项羽的幕僚里,早就没有像少年这样敢于讲真话的人了。在用兵打仗方面,项羽比任何人都突出,再加上他在性格和价值判断方面表现得过于黑白分明,因而人们对他只有畏惧和乖乖地服从,不再对他的话提出反对意见。在治军出色的同时,楚军病态般的缺陷已开始暴露。
项羽平定梁一带地区之后,随即调转马头,急行军返回西部的成皋城。楚军兵士都为项羽旺盛的行动能力累得筋疲力尽。
在行军返回的途中,一名使者从西边飞驰而来,向项羽报告了一个令人展惊的消息。
“消息说,成皋城已被刘邦占领。”
“曹咎怎么样了?”项羽急忙勒住马,在鞍子上吼了一句。
使者浑身颤抖着说:“因为羞愧,已自刎而死。”
项羽压住火,又问:“司马欣和董翳他们呢?”
这些人都是配给曹咎的将领。
“两位将军也都因为战败,引咎自杀了。”使者说。
“虞姬……”
项羽刚想问下去,不过还是闭住了嘴巴。
一问详细情况才知道,原来刘邦根本不把项羽留下来的楚军放在眼里,围住成皋城后,立即朝城头上恶言恶语地破口大骂,目的就是要把曹咎引到城外来。
“胆小鬼!脓包!”
包括这些话在内,所有骂人的话,刘邦全都用上了。曹咎原先本是秦朝的一名小吏。
他在栎阳县(陕西省境内)监狱当牢头的时候,项羽的叔父项梁曾因受牵连被捕人狱。项梁与曹咎是老相识,因此求他想办法给放出去。曹咎也甘愿助一臂之力,便给狱吏司马欣写了一封书信,求他想办法放项梁一条生路。项梁和项羽都对这件事感恩不尽。后来,项羽进入关中,请来曹咎和司马欣,让他们分别当上了将军。
汉军里有人知道这段原委。他们甚至说:“在监狱里徇私舞弊,他大概还有一手,论打仗恐怕就一窍不通了。”曹咎终于出击了。
汉军假装逃跑,不一会儿曹咎就追到了城墙上弓箭射不到的地方。这时,汉军切断他的退路,围歼他和他带出来的队伍。曹咎违背项羽的嘱咐擅自出战,吃了败仗,感到后悔莫及,最后在汜水河畔自杀身亡。“成皋城呢?”项羽问道。
“已经归汉军所有了。”
“城里的人呢?”
项羽这样问,是在担心虞姬的安全,使者却以为是在问城内的老百姓,便说道:都没有被杀。
“张逸呢?”
这是一个宦官的名字,一个胖得像泡在水里的死猪似的人。项羽心里想的是:只要问明了这个宦官安全与否,虞姬等人的情况也就大体清楚了。
“还有一件事忘记禀报了。司马欣将军是在跟虞美人和张逸等失散之后才自尽的。”
“他们平安无事吗?”
项羽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是。张逸虽然身体那样,但腿脚很快。”
“我不是在问张逸。”
项羽把自己的愤怒通报给全军,表示“一定要为曹咎等人报仇”,并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没过多久,一支护送虞姬等人的队伍赶来了。人们都劝项羽,既然失去了可依托的城郭,女人们恐怕还是撤到彭城去为好。但项羽根本不听,把马靠近虞姬坐的车,说:“到前线来!我给你看刘邦的脑袋!”
丢下这句话,项羽头也不回地策马跑去了,身上的盔甲闪闪发光。
总而言之,汉军士气大振,在汜水河畔很难得地跟楚军打了个胜仗,这使刘邦的心情也爽快了许多。
“应该乘胜前迸。”
刘邦用这句话起劲地鼓舞士卒向荥阳进军,又把盘踞在荥阳附近一座城池里的楚将钟离昧包围起来。
钟离昧与龙且不相上下,应当说,二人也可以算得上是项羽手下声名赫赫的大将,士卒里有人只要听到他们的名字就会浑身发抖。
“我军已经取了曹咎的首级。钟离昧之流算得了什么!”
刘邦让人把这句话传遍全军,想以此来消除士卒对楚的恐惧心理。
岂料,事态却骤然发生了变化,说是项羽正杀气腾腾地向成皋城靠近。汉军顿时陷入一片惊恐之中。
“项王来啦!”
“项王来啦!”
这种吼叫声像平地而起的惊雷,霎时间传遍了整座军营,军心大乱,甚至还有人成群结伙地擅自逃离营寨。
刘邦也曾起过逃跑的念头,但事已至此,总得设法把越发不可收拾的全军收拢住,逃进荥阳或成皋城去,用城墙做屏障阻止项王的猛攻,这当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就这样孤立无援地被困在城里,总有一天会断绝粮草的。
“这可如何是好?”
刘邦真想捶胸顿足地大哭一场。
刘邦是一个特别注意粮食补给的人。这不能箅做才能。当初他还在泗水郡的沼泽地里当强盗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那时他经常挨饿,深知饿着肚皮是根本谈不上打仗的。当了一军的统帅之后,他也始终把到处寻找粮食、让士兵吃上饱饭放在第一位,有余力时再打仗。
只有在重视粮草补给方面,他胜过项羽一筹。
“荥阳和成皋城墙上的土是不能当饭吃的。”
在这种被逼得进退维谷的情况下,刘邦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这往往是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得到的。刘邦打破“防御靠城”的观念,决心守着粮仓打一场防御之战。
“你认为如何?”
当他跟张良商议军机的时候,张良起初为这个反常的方案吓了一跳,但很快就想通了,认为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妙计。虽说这项方案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适用,但仔细考虑了当前形势下敌我双方的士气、主将的优劣,以及尽管项羽的楚军来势凶猛,但后方的军粮供应中心外黄和唯阳均被彭越烧得精光,因而补给困难等情况之后,张良才想到,刘邦主张的守着饭碗保饭碗的防御作战计划,也许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站在陛下的角度,实在是难得……”
后半截话的意思是:竟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案来呀!张良笑了,刘邦却一本正经地说: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嘛!所谓“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是指他本来就有作战本领呢,还是指天生就爱围着吃的东西打转转呢?这就说不大清楚了。
张良极为稀罕地发出一阵爆豆般清脆的笑声,他恐怕是认为刘邦是为了后者吧!听到笑声,刘邦的表情实在是不大自在。
我们首先把这一带的地形简单介绍一下。
北面有滔滔黄河自西向东流去。南边距黄河不远有许多丘陵,不过因黄河的不断泛滥,丘陵的北端已被削去,田野几乎都变得很平坦。在这片靠近黄河南岸的平地上有成皋城,成皋城东南是荥阳城。在成皋和荥阳两座城之间,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略靠近黄河南岸的地方,那里地形复杂,其中隆起的部分叫广武山。在这座广武山西侧的高地上凿有许多巨大的洞穴,分别架有屋顶,形成了一个洞穴仓库群。这就是秦帝国的官营粮仓一敖仓。
“进入广武山!”
这道命令,如惊涛拍岸般传遍全军,所有部队立即争先恐后地开始爬山,力争为防守和逃跑占据有利的地形。
爬上去以后,各部队立即发疯似的打木桩、设栅栏、掘战璩等等,开始修筑防御工事。
阵地朝项羽军可能来袭的东侧展开两翼。阵地脚下这座又高又大的山峰前面(东边),有一道很大的山谷深陷下去,谷底有溪水流过。当地人把这条有小溪流过的山谷称做广武涧。
在这条山涧的对面,又有一座山峰。从东边赶来的项羽很可能在那座山峰上安营扎寨。
没过多久,项羽来了。
“刘邦这家伙已经上山了吗?”
项羽亳不介意,首先牢牢地占领了成皋城和荥阳城。广武山周围的这两大城池被楚军控制住以后,汉军就休想再下山一步,只剩下自找倒霉地往上爬一条路了。山下平地上到处都是楚军。自古以来,恐怕还没有哪支军队采用过这种战法吧!
“既然不主动下来,我们就只好把他们拉下来了。”
项羽认为汉军的背后(广武山西麓)是薄弱环节,便调去一部分军队,从山脚下往上进攻。然而,在高地上设栅栏的一方占优势,楚军则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只能从山脚下一边排除鹿砦,一边费力地往上爬。
项羽决定只在这边留下一部分控制阵地的部队,其余的全部转到正面,登上一座刘邦当初就估计会被敌人选作阵地的山峰,采取了正面进攻的战法。眼前就是仿佛剜到地底下去的广武涧。
楚军对面的山峰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如此巨大的工事竟是在极短的时间里修筑起来的,一眼看去,山峰上似乎有一段树木丛生的城墙,细看来却是无数城楼林立,楼上,士兵们整装待发,剑拔弩张。哪怕是一只老鼠越过山涧,也会当场死于乱箭之下。
后来,当地人就把这座遗迹叫做“汉城”。
与此相反,山涧对面项羽所占的那座山峰则被称做“楚城”。
项羽原本就不是一个只喜欢防御的人。
不过,既然敌人以人工建造的工事阻止自己出击,那么,自己也只好修筑城墙,以防止敌人的偷袭和突袭。一个覆盖整个山峰的巨大城寨很快就修筑起来了。
这期间,项羽曾多次主动发起强攻。汉军则始终自甘示弱,每次都逃进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里去。
两座山峰上的汉城和楚城虽然在建筑方面分不出优劣,却有一个关键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汉城的山峰是用“饭粒”堆积起来的,楚城的山峰却从什么地方也挖不出一粒粮食。
没有证据能说明项羽比刘邦愚蠢。
项羽只有一点令人遗憾,他只知道饭是由侍童给端上来的。楚军的粮草补给一向都是由专管这项工作的人来干的,项羽本人从来没有费过脑筋。或许可以说,他一直认为:做统帅的人为这种事操心是愚磨的。
一个月后,楚城山峰上的士兵开始吃不饱了。
汉城山峰上的士兵却肥得都要流油了。
“刘邦这小子,真卑劣!”
项羽好不容易才弄清了刘邦的险恶用心。那个居心不良的家伙为什么要登上广武山?不仅如此,为什么又占领了那座山峰?还有,他为什么要把这边没有粮仓的山峰留下来,一步步诱使项羽在上面修筑城堡?……这一切统统都表明,刘邦是设了一个圈套,项羽军队在这座山峰上停留的时间越长,战斗力就越弱。
后方的梁一带是楚军粮秣的集聚地。那里也早已被彭越老头子给烧了个一干二净。在稍早时候的外黄、睢阳战役中,虽然彭越差一点没被项羽抓住,但又喘过气来,继续出没在梁这块地方。从楚都彭城运来的粮草一到,彭越的士兵就立即像一阵风似的赶来把它抢走。
“当初把彭越封为王侯就好了!”
时至今日,项羽真是后悔莫及。
彭越从来不讲什么仁义诚信。项羽也逐步看清了,这种人是不会对刘邦报以忠心的。对于彭越来说,他所需要的只是梁那块地盘和养活士兵的粮食。既然如此,当时为什么不用怀柔政策把这号恶棍给稳住呢?当然,就项羽的性格来说,他最憎恶的就是这种恶人恶事,因而像彭越这样的人在项羽旗下根本无法栖身。
“只有投靠到刘邦这类厚颜无耻的家伙手下,彭越这种臭狗屎一样的人物才能存活。”
项羽近来已经醒悟到这个道理。
尽管项羽认为当初让彭越当个王侯就好了,但倘若彭越现在就来到项羽面前俯首称臣,只消看到他那张脸,项羽肯定就会恶心的。
顺便提一句,彭越后来自有现世现报的一天。他被高袓(刘邦)封作梁王,但遭到高袓之妻吕后的嫌恶,被怀疑谋反而丢掉了脑袋。他的肉被腌起来,又像火腿似的切成碎块,一个不漏地送给了所有的诸侯,其寓意是:让我们共同来表示憎恨吧!彭越的下场是被人吃掉了。从这种说不上是滑稽还是悲惨的结局来看,他本人和他一生的经历都像一场痛快淋漓的戏剧。
项羽的楚军开始呈现出衰弱的趋势。
所谓补给困难,并不是单指士兵挨饿。附近城市和农村的老百姓也都开始饿肚皮了。几十万士兵挤在荥阳、成皋、广武这一块狭小的地方,再加上后方供应的军粮少得可怜,他们只好抢夺当地人手里的粮食。尽管人们已经把粮食装在瓦罐里埋到地底下,但士兵们仍然有办法找得到,不断地挖出来吃进肚里。
三年来,荥阳、成皋的主宰者一换再换。当汉军占领的时候,刘邦总是操心不让士兵挨饿,一旦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就赶紧下令从大老远的关中或黄河北岸把粮食运过来。但楚军占领时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一面炫耀遍地都是楚军士卒的强大声势,一面又满不在乎地抢夺老百姓手里的粮食。人们对项羽的心自然而然地就凉了下来,开始想到:“如果项王坐了天下,我们恐怕都要挨饿吧?”
山下人们的同情心都集中到一直待在山上的刘邦身上,因此,当汉军的探报下山刺探楚军情报时,人们也都能主动地予以合作。
比如说:“项羽那个名叫虞姬的宠姬就在成皋城里。”一直被死死困在广武山上的刘邦能得到这条消息,全是靠当地人提供的情报。
“为了跟虞姬见面,项羽是否一直往返于广武山和成皋城之间呢?”派人调查的结果是,并没有这种迹象。项羽始终待在峰顶上的大本营里。
这正是项羽的特点!
刘邦感到可怕。他知道,项羽把一切都投入到用兵方面来了。随着作战次数的增加,项羽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就像一块好玉也要经过反复琢磨一样,他始终注意把整个身心都修炼得符合一名武将的标准,而刘邦对此却甚为迷惑不解。
项羽的决心似乎非同小可。
从前面提到的有关虞姬的情报,刘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既然那么痴迷地爱着虞姬,就完全可以把她叫到山上来。而项羽竟然不这么做,似乎也可以看出他对待这次战役的决心。
事实上,项羽正是想以这一仗,来结束楚汉争霸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局面。
眼下,隔了一条山涧,刘邦就在对面不足一里地的地方。项羽一直想活捉的那个刘邦就在眼前,近得几乎连吆喝声都能听到。更何况,刘邦一向视为法宝的突围和潜逃这两个招数,这次也是绝对行不通了,因为广武山四周已被楚军围得水泄不通。刘邦大概只能爬上漂浮在楚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岛屿了吧?
令人想不到的是,刘邦却始终不出来应战。
“汝这样还算是个用兵之人吗?”
项羽每天隔着山涧大骂不止。
看来刘邦和项羽对用兵的理解大不相同。
对峙了两个月,项羽就急躁起来了。
只要能让刘邦出击,问题就好解决了。只要刘邦出来应战,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他打个落花流水。
刘邦的老父亲太公和刘邦的妻子吕氏,早先被活捉过来之后,一直被幽禁在彭城里。
项羽命人把这两个人带到广武山上来。
项羽首先来到吕氏面前。可能是在幽禁中没有洗过澡的缘故,吕氏身上一股汗腥味,皮肤黄得好像涂了一层蜡。
“夫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有的话,请讲出来。”
项羽问得很认真,可是吕氏却怒目圆睁,没有回答。项羽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吕氏。
在这方面,太公表现得就太可怜了。项羽一到跟前,他就扑通一声跪在那里,叩着头一个劲地乞求怜悯。这位老父亲不过是沛县丰邑中阳里的一个普通汆民,对他来说,再没有比这更麻烦的事了。只要自己最小的儿子刘邦当初老老实实地当个老百姓,好好地给哥哥刘伯帮忙,现在就不会遇上这种无处说理的倒霉事了。
“您既然是汉王的父亲,那就只好请您作好精神准备了。”项羽极其自然又郑重其事地说道。
同时,他又命人做了一个很大的菜板。
第二天早上,天色放亮,太公被扒光衣服绑到菜板上,抬到楚城前面。
刘邦接到紧急报告,说是他的老父亲被绑在菜板上,挂在楚城阵前。菜板周围有一群楚军士兵,其中有两个人准备好了大菜刀,正准备动手把这个牺牲品剁成肉馅。
“难道要杀我父亲吗?”
刘邦一下子乱了方寸。在故乡中阳里,他就是个有名的不孝之子,假使有人问他是否喜欢这位老父亲,他都很难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这位老父亲一直把他视为眼中钉,一见面就要把他骂个狗血喷头。可是,如果父亲被人杀死,问题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刘邦眼看着就要哭出声来了,不过,这种感情的爆发还不能认为就是出自淳朴的孝心。
儒家思想一直以孝作为伦理的根本,孝还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核心思想。
在刘邦那个时代,志士仁人型或职业型的儒家信徒正越来越多。
不过,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直到比刘邦晚七代的汉武帝时,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但是,作为中国这片大地上的原始伦理习俗,儒家思想早在孔子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把民间习俗搜集整理并加以过滤和规范的,才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这一点上,即使是讨厌儒家信徒的刘邦,也早就有了作为习俗基本内容的孝的思想。如果不孝,就要遭到人们的唾弃,就要失去民心。
刘邦被逼得几乎要哭出声来,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左右为难。当然,对于善于收买人心的刘邦来讲,还不如说哭对他更有益处。
刘邦一步一步地从汉城往前走去,钻过栅栏,越过木板桥,穿过城楼,最后站到悬崖边的一个台子上,脚底下就是深陷下去的山涧。
眼前就是父亲,被绑在略微倾斜地竖立着的菜板上,身体僵直,一动不动。
项羽也在楚城的台子上。
果然不出所料,刘邦到底出来啦!
项羽看到这个巨大的目标,高兴得几乎要跳了起来。
“看到了吗?刘邦!”
项羽情不自禁地放大了嗓门,整个山涧都要给震裂了。
“投降吧!”
这意思是说,不投降就把你父亲太公烹死。项羽的条件未免带点孩子气,但对付不出来应战的刘邦,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刘邦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项羽呀!你忘了吗?我和你一起为怀王效力的时候,咱俩不是曾结拜为兄弟吗?既然是结义兄弟,我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这是等于要烹杀自己的父亲嘛!”
按照这个逻辑,刘邦就可以逃避天下人的谴责,就可以不被认为对父亲见死不救,倒是把不孝的恶名推到了项羽头上。
“太好啦!”刘邦嘲笑了一句,然后借着方才的话头吼道:“烹杀之后,可以把那些烹汁送给我一杯吗?”
项羽无言以对,火冒三丈,整个头都要气炸了,心想还是用剑杀死太公吧!难道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项羽把手放到剑柄上,准备当场斩杀太公。
不过,却被项伯给制止住了。
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位一直在项羽身边效力的人物本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的幕僚张良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而且在秦末,二人还四处游荡的时候,项伯曾被张良窝藏起来救过一命。知恩必报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在一般人心目中极为浓厚,超过了一切。项伯当初就曾接受张良的拜托,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一命。
项伯十分平静地说道:“志在天下的人,都是疯子,不会去眷顾自己的妻儿老小。即使杀掉这位老父亲,刘邦也不会感到痛痒。反过来大王却要受到世人的谴责。杀死他毫无益处,倒是大王的损失更大。”
因此,项羽便断了斩杀的念头。顺便提一句,项伯后来被封为汉的射阳侯,并被赐予刘姓。当然,并不等于说他在这个时期就已经与汉串通一气了。
虽说这天预定要干的事,因项羽打消念头而宣告结束,但他本人却越来越焦躁了。
“关键不是还得靠用兵吗?”
项羽心中在想。用兵最终还是要靠个人,就是说,要跟对手舞刀弄枪地单打独斗。项羽准备约刘邦来这么一场单独较量,于是口授一封信,让身边的人写到一块帛上,系在箭头上射进汉城。
项羽在帛书里说:“因战乱而天下挨饿,人人提心吊胆,不得安宁。之所以如此,关键即在于有你我二人。”
项羽说:只要一方死去,世上就会安宁。因此,不要外人参加,只由你我二人对阵以决胜负,如何?
最后这两个字是要求刘邦回信。刘邦极为冷淡地写了封回信,只是说:“我宁愿斗智。”
项羽的要求极为简单,因此刘邦只好这样回答。
项羽仍不想放弃这种简单的挑战方式。
他屡次三番地让挑选出来的壮士下到山涧,向汉军挑衅。
“下来投降吧!”
楚的壮士仰起头朝汉城大声叫骂。
这些壮士背后的城楼上则挤满了楚军士兵,也配合着齐声嘲讽刘邦,骂他胆小如鼠,讥笑他选不出对阵的壮士。
项羽打的主意是,反反复复地进行这种壮士间的厮杀时,自己再亲自出马,指名叫刘邦出阵,把他的脑袋拧下来完事。
“别理他!”
起初刘邦只是付之一笑,但楚军士兵嘲讽叫骂得越来越厉害,情况起了变化,再沉默下去就要影响士气了。
“谁敢出战?”
就在刘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军中有一个被称为楼烦的汉子突然冲了出去。
这个人本来也是有名有姓的,但大家都以种族的名称来称呼他。根据史书记载,在现在的山西省,早在春秋时期就居住着北狄的一个分支,被安上了楼烦这两个汉字。他们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不过这位楼烦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跑进汉族军队里来的。
从峰顶的汉城到山涧之间,有一条只能容一条狗上下的小路。楼烦勒动缰绳骑马下去。这几乎等于在演杂技。
看到楼烦,楚军里那名常出场的壮士又出场了,这次他也学着楼烦的样子,骑着马从楚城往下面走去。那是一条巨汉,老远就能看清他那粗悍的脖颈,他右手拿弓,马鞍旁横着长矛,腰上带着一把超长的佩剑。
楚那面的小路多是岩石。在离涧底大约还有三四层楼高的地方,有一块巨石突兀而起,从那儿往下,再骑马就很难了。楚方的汉子来到这里时才举目打量汉的楼烦。
楼烦也确实难以策马前行了。下一步马蹄应该迈向哪里呢?就在他犹豫的瞬间,对面的楚人以与那高大的身躯不相称的速度,敏捷地把箭搭到弓上,射了过来。
射出来的箭飞过窄窄的山涧,就要射中楼烦的脖子了,谁知这位北狄感觉到有箭飞来,扭身避开,同时十分机敏地拉开手中那把独特的短弓。一支箭飞了出去,楚人从鞍座上跌下来,落到岩石上,弹了回来,接着又被受惊的马卷过去,连人带马一齐落人涧底,水面上发出一声巨响。
可是,转眼之间,楼烦在马上却无法保持镇定了。
一眨眼的工夫,刚才楚壮士脚下的那块岩石上,又换成了另一名彪形大汉叉开腿站在那里。
整个广武山都呈红褐色,树木很少,但唯独那块岩石周围长满了细弱的灌木。灌木遮住了彪形大汉腰以下的部分。
楼烦不顾一切地又搭上一支箭。
那彪形大汉连弓都没有带。双方距离最多有几十步远,以楼烦的功夫,原可以射穿敌人身上的任何部位。然而,敌人并不是赤膊上阵。
那是一副说不清像什么的可怕形象,只见大汉身体四周好似有一团团气流在上下翻转,仿佛是燃烧的火焰。甲胄上的贴金闪闪发光,朱红的地方像一团火,头盔遮檐上的银箔反射着剌眼的阳光,而尤为阴森怕人的是他那有如两盏明灯的大眼睛。此刻他怒目圆睁,就像有几千支成捆的箭同时射人楼烦的小眼睛里,楼烦再也无法正视对方。尽管如此,他仍想拉满弓把箭射出去。这时,那彪形大汉张开血盆大口吼了一声,声音变成凄厉的杀气镇住楼烦,楼烦浑身瘫软,仿佛所有肌肉都溶化了一般。他像个蔫茄子似的从马上摔了下来,弃马不顾,宛如一条丧家之犬,顺着小路拼命往上爬去,飞快地逃进附近一座城楼里。他在城楼里还浑身抖如筛糠,再也不敢往山涧对面看上一眼,口中像说梦话似的嘟囔个不停:“项王!项王出来啦!”
刘邦一直在山顶上观看下面的情况,但不知楼烦为什么逃进城楼里去。派人去了解事情的经过,才知道站在楚城悬崖中部那块巨石上的汉子是项王。
“怎么办?”
刘邦问旁边的张良。张良依然平静如水,刘邦却沉不住气,脸色变得煞白,但决不能说这是他生来怕死。虽然刘邦每战必败,但每次他都能亲自上阵,从不像以往那些王侯只让士卒在前线冲锋陷阵,而自己却躲在后方。可以说,这正是汉军将士追随刘邦的根本原因。
可是,刘邦既不会搭弓射箭,也没有跟人剑戟相交的本领。项羽已经单枪匹马地来到岩石上。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逃避不出,汉军的士气一定会一落千丈。刘邦拿不定主意了。跟起兵当初相比,刘邦明显老了,失去血色的面颊像贴了块枯树皮,跟当年他那副颇为自豪的美髯形象已经相去甚远。
“陛下恐怕只有亲自下去跟他对阵了。”
张良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为了得到天下,纵使被杀死,在当前情况下也只好作出这种选择了。项羽是真心实意硬要进行老老实实的——对聪明人来说简直是愚蠢透顶的——决斗的。不过,士卒们恰恰被这位一心一意要和刘邦单独交手的项羽给吸引住了。楚军士兵愈来愈把项羽看成一位武神,汉军士兵则愈发害怕项羽。如果刘邦逃避退縮,汉军士兵对项羽就会由害怕变成敬畏,对刘邦就会打心眼里瞧不起。张良的表情在说:您应该豁出命去。刘邦也有同样的心情。
唯有一件事让人松了一口气,项羽没有带弓箭。即使刘邦从山上下到那个地方去,两方之间也还有一定的距离。声音能够听得到,但项羽再怎么是个魔鬼式的人物,也得有翅膀才能飞过来。“只有把项王镇住才行。”张良说。
“我能办得到吗?”
“这个嘛,根本不成问题,陛下可以在项王的罪状上大作文章。要数的话,可能会数出十条来。”
刘邦面颊上又现出了血色。
他这个人究竟是勇敢还是胆小怕死,头脑究竟是聪明还是愚笨迟钝?
唯独在这个问题上,谁也闹不清楚。
似乎他生来就有一种本领,一旦目标明确之后,就会产生勇气,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弯着高高的身躯从峰顶上的城楼走下来,穿过几道栅栏和关门,很快就来到悬崖小路上,到刚才楼烦踩着的那块岩石上站定,隔着山涧与项羽正面对峙。这时,两军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当有如远古般的沉寂笼罩住山涧和群峰时,刘邦首先开了腔:“项羽,你听着,”刘邦用手里的小树枝使劲地拍打地面,口里说道:“世上还有像你这么暴虐无道的人吗?”
接下来,刘邦就历数了项羽的十大罪状。
第一条,你违反怀王亲口作出的约定,将本应做关中王的刘邦改而发配到蜀汉之地去;第二条,你把当时身为楚军主帅的卿子冠将军宋义杀死,自己登上了上将军的宝座;第三条,未等怀王下令便擅自进入关中;第四条,在关中放火烧毁秦的宫殿,肆意破坏始皇帝的陵墓,并将其中的财宝窃为己有;第五条,不经怀王批准便自作主张地杀死秦降王子婴;第六条,以欺诈手法将秦降兵二十万在新安活埋;第七条,将自己喜欢的诸位将领分封到各地为王,而将原来那个地方的国君擅自驱逐出去;第八条,将身为主君的义帝(怀王)逐出彭城并发放到遥远的南方;第九条,暗中派人将被放逐的义帝弑杀于江南;第十条,你甚至连已经投降之人都要杀死,而且在为政方面也毫无公平可言……实在是罄竹难书。
刘邦就这样对项羽进行了控诉,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甚至在群峰之间久久回荡。
起初,对面项羽的形象在刘邦眼里显得很高大,可是随着一条条罪状的列出,他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渺小,刘邦终于陶醉在慷慨陈词的愉悦之中,有点飘飘然,甚至想手舞足蹈了,最后他又说道:“汉军本是正义之师。而讨伐像你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人,用一般人出面都怕玷污了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由我来向你挑战。要杀掉你这样的人,用刑余的罪人是再合适不过的啦!”
照《史记》里的说法,就是“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其中的“刑余罪人”,指的是受了墨刑(即在脸上刺字的刑罚,也叫“黥”)的罪人。汉军营中就有一位当年叛离项羽、现为刘邦手下将军的人,名字叫英布。英布受过墨刑,因而一直被称做黥布。按这个演变过程来理解,岂不等于就是要“让黥布去击杀项羽”了吗?刘邦这次的长篇演说被广泛流传开来,并被到全国各地细心搜集史料的司马迁写进了《史记》。当黥布听到这句话时,他对刘邦的感情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复杂变化呢?这就只好任由人们去想象了。
在这段时间里,项羽根本不想打断刘邦那兴头十足的演说,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听着。对这位容易激动的人来说,此种表现实属罕见,不过这会儿他并没有闲着,而是在让人进行另一项工作。在他的四周,灌木丛的枝叶一直遮到他的腰部。几个汉子正躲在浓密的树阴下忙着给他准备一件武器。
这种武器叫弩。
弩也可以看成是枪的一种,整个都是用铜制作的,有一个能射箭的略微细长的台座(长度大约有两尺左右),上面挖出一道让箭飞出去的沟漕。在弩的顶部装上一张韧性很强的弓,把一个叫牙的东西卡在弓弦上,使足力气往后拉,挂在一个叫悬刀的突起物上。再把箭放到沟漕里。悬刀同时起着枪栓的作用,瞄准目标后立即拉下悬刀,箭就飞出去了。这种器械是在这片大地上发明的,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秦朝以前就有人在使用,据《吴越春秋》(后汉赵晔撰)上讲,弩是在南方的楚发明的。楚这块地方在很多方面跟东南亚民族十分相近,虽说其他文化比中原地区落后,但不知什么缘故,青铜冶炼技术却一直很发达。
就在刘邦演说结束的时候,灌木丛中的弩机响了,一支样式特别的粗大的箭飞了出去,箭头上带着很重的石头。刘邦的胸部给击中了。
当然还没有到胸部被击穿的程度,因为他今天穿了一件衬有特别厚的牛皮的铠甲,把上半身保护住了。不过,他还是疼痛难忍,当即翻倒在地。
成功啦!
项羽确实看到了刘邦的末日。
“杀死刘邦。”
他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战法,终于获得了圆满成功。确确实实看清楚以后,项羽才慢慢地转过身去,一步步地沿着小路朝山上走去。
可是,回头一看,却发现情形不对,刘邦似乎又一点一点地把身子抬了起来。
“难道他还在动?”
项羽对刘邦没有马上咽气感到很奇怪,不过又想:大概他也活不过半个时辰了吧?
“干得很好!”
把负责弩机的射手们夸奖了一番,项羽回到楼上的坐椅上。坐定之后,连这么了不起的项羽也好像成了泄了气的皮球,有好一会儿竟虚脱得失去了神志。
刘邦胸部疼得连动都不敢动,甚至动不动就昏迷过去。
“如果我不起来,全军都会垮掉。”
刘邦心里虽然这样想,身子却动弹不得。手下人抬起刘邦时,他看上去就跟死尸一样。
然而,刘邦嘴上却硬挺着说:“这些混账射手,射到我脚指头上啦!”这就是说,受伤的地方只是脚指头。他又命令就这样通告全军,说完当场又昏了过去。
当天下午,项羽第一次走下广武山。
他来到成皋城,叫来宦官,命令道:“让虞姬入浴!”
随后,明明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他却命令准备晚饭,提前喝开了滴。
因为项羽是王,所以吃饭的时候要奏乐。当身后如潮涌般突然奏响金属乐器时,项羽命道:“停下!”
显然他心里不痛快。兽角酒具里盛满了酒。跟后世的酒相比,当时的酒根本就谈不到香,那是把黄米弄成粥,再往里面加上酒曲子酿成的,前后只要几天时间。因为太甜,无法多喝。
“还是楚的酒……”
项羽朝侍候的人说,意思是想喝楚酒。在荥阳、成皋这些黄——文明的发祥地,没有楚那样的米酒。项羽鼻子里仿佛又闻到了米酒酿成时的那种清香味道,心里真想回到楚地去。
吃过饭后,项羽穿过洒满夕阳的檐廊,走进卧室,由男童解下佩剑放到枕边,脱去戎装,再由侍女们换上宽松的睡衣。待这些人都离开以后,项羽钻进帐子里。
屋子里门窗紧闭,漆黑一团。
不一会儿,门开了,一盏小灯靠近了。侍女离去,只有虞姬留下。虞姬把烛台举到额头边照着亮,一步步走近寝帐。项羽使劲吸了一口气,从帐子里面把那支蜡烛吹灭。
“简直像一阵风——”
项羽的呼吸急促得很,连虞姬都笑了。项羽抱起虞姬,把她放进被窝里。
“再也不会打仗了。”
项羽发自内心地说:从今以后,我要天天和你在一起。连只顾打仗的项羽,心情都有了变化,盼望战争能在广武山这里永远结束。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百姓们都在忍饥挨饿。这种情况下,项羽甚至有把一切都抛弃掉的想法。
项羽很疲乏,觉也睡不踏实,梦里还看到刘邦在动,每次睁开眼睛都吩咐虞姬:“酒!”
每一次,虞姬都亲自到宫殿的厨房里去,从坛子里舀出酒,把兽角形的觥灌满。为了不让酒溢出来,虞姬用双手捧着觥返回卧室,把觥沿慢慢移到项羽嘴边。因为那觥底是尖的,无法放下,虞姬始终用双手捧住,直到项羽把里面的酒全部喝光。虞姬手上的热量透过薄薄的兽角,把酒暖热了。
每喝完一次,项羽都要把虞姬搂过去。
刘邦胸部受的伤很重,一躺进山顶上的卧室里就动弹不得了。张良多少也懂得一些医道,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也许活不成了。”
尽管张良心里这样想,但在眼下这种场合,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刘邦打起精神来。
“这种伤明天会更厉害。明天恐怕就起不来了。”
张良以略显冷淡的口吻说道,随后又说:趁今天多少还能动弹一下,赶紧到军营中去巡视一趟。否则,士卒们就会以为陛下已经被杀死,那就无法收拾了。
刘邦只好让人帮着穿上衣服,坐进一顶轿子。在轿子从这个山顶往那个山顶爬上爬下时,刘邦咬紧牙关强忍剧痛,最后终于两眼发黑,向前扑倒了,但轿子旁边的张良连忙伸出手去,把刘邦扶着重新坐好。
“子房!”
刘邦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清楚,叫着张良:我不会就这样死去吧?张良开始还一个劲地说些鼓励的话,到后来干脆就装做没听见,只管向前赶路。对刘邦的这种状况,张良也实在是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