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机关算尽 风必摧之

在王忠嗣达到人生巅峰的同时,他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一个是宰相李林甫,一个是平卢、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李林甫是猜忌,担心王忠嗣水涨船高,出任宰相。

安禄山是垂涎,王忠嗣手中的精兵重镇都比他多。

两个人都开始惦记王忠嗣。

中国有句老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不久,安禄山率先出招,他上疏李隆基说,为了防范蛮夷南侵,准备修建雄武城(今河北兴隆县)用于储存大量兵器,因为工程量大,恳请王忠嗣派兵支援。

安禄山想干什么呢?

他想以筑城为由吞并王忠嗣的士兵。

王忠嗣看穿了安禄山的意图,他给安禄山来了一个将计就计。

王忠嗣不跟安禄山打招呼,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到了一看,根本没有筑城的迹象,王忠嗣知道,安禄山是想空手套白狼。

王忠嗣也不含糊,不等安禄山来会面,带领部队转身就走,回来就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安禄山居心不良,日后必反!

如果从张九龄开始算,这已经是第二个人说安禄山日后必反了,可惜李隆基的耳朵选择性失聪,他愣是没有听进去。

上完奏疏,王忠嗣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安禄山要处心积虑吞并自己的士兵?

还是因为自己势头太盛,一不小心成了众矢之的。

不行,不能再当四镇节度使了,锋芒太盛。

王忠嗣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

恳请辞去河东、朔方节度使职务。

为什么辞去这两镇?

这里面有玄机。

玄机一,河西、陇右是两个大镇,河西兵力七万三千人,陇右兵力七万五千人,而朔方和河东呢?朔方兵力六万四千七百人,河东兵力五万五千人。两相对比,自然选河西和陇右。

玄机二,河东节度使总部设在太原府,辖区范围与范阳节度使交界,而王忠嗣不想与安禄山有瓜葛,索性躲得远远的。

李隆基最终批准了王忠嗣的辞呈。

辞掉两个节度使之后,王忠嗣安心做自己的河西、陇右节度使,这时的他一身轻松,一是因为他早就驾轻就熟,二是因为他的手下已经有两名将领走向成熟。

这两名将领在后来都成为名将,一个叫哥舒翰,一个叫李光弼,两个人都不是汉人。

哥舒翰的祖上世代担任突骑施部落的分支酋长,是突厥人,李光弼则是契丹酋长李楷洛的儿子,家族世代都是契丹人,李姓是唐朝皇帝赐的姓。

正是这两个非汉族将领,深得王忠嗣信任。

相比而言,风头更盛的是哥舒翰。

哥舒翰声名鹊起的基础是敢杀。

有一次,王忠嗣命令哥舒翰出击吐蕃,哥舒翰为主将,另外一位与哥舒翰同等级别的将领担任副将。

哥舒翰很快找到了主将的感觉,担任副将的将领却迟迟找不到副将的感觉,依仗自己过去与哥舒翰同等级别,便跟哥舒翰摆起了谱。遗憾的是,副将摆谱摆错了时机,如果平时摆谱还有救,战时跟主将摆谱,那就是不想活了。

主将哥舒翰不跟副将废话,抬手就将副将挝杀。

挝杀,不同于一般的用刀杀,而是用铁器重物生砸,比斩首威慑力更大。

杀完副将,所有官兵都怕了哥舒翰,从此哥舒翰说一不二,再也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有说一不二的权威打底,哥舒翰令旗一挥,众将用命,很快就凭借战功升任陇右节度副使。

在陇右节度副使任上,哥舒翰又干了一件让吐蕃人心惊胆寒的事情。

以往每年秋天,小麦成熟时,积石军(今青海省贵德县)的百姓都会做一场噩梦:吐蕃人入侵,武装收割小麦。

积石军的百姓多年来苦不堪言,劝又劝不走,打又打不过,于是只能自嘲积石军是“吐蕃人的麦庄”。

百姓的自嘲传到了哥舒翰的耳朵里,哥舒翰决定让吐蕃人做一场噩梦。

又到了小麦成熟的季节,哥舒翰将士兵埋伏在麦田两侧,只等吐蕃人上门。

吐蕃人大摇大摆地进了麦田,像往年一样开始收割小麦,这时伏兵四起,哥舒翰的士兵拿着刀向吐蕃人冲来。

不一会儿的工夫,吐蕃人全倒下了,再也不能起来收割麦子了。

这就是哥舒翰发出的宣言:谁割我们的麦子,我割谁的人头。

自此以后,积石军不再是吐蕃人的麦庄,哥舒翰的声名也不胫而走。

时间走到天宝六载,王忠嗣所在的河西、陇右战区遇到了一个难题:李隆基下令,要求夺回石堡城。

原本信安王李祎率军夺下了石堡城,后来吐蕃与唐关系恶化,又在开元二十九年重新占领,这一占就是六年。

王忠嗣不是不想夺回石堡城,但他知道石堡城易守难攻,三面无路,只有一面有路,硬行攻打,必定代价惨重,而且此时不同于李祎那次,那次吐蕃人没有防备,这次则是防备森严。

王忠嗣对李隆基说:“石堡城险固,吐蕃倾举国之兵镇守。现在我们如果想攻取,不付出数万人的代价恐怕很难攻克。臣担心得不偿失,不如暂且厉兵秣马,伺机而动。”

这一次王忠嗣的话不对李隆基的胃口,李隆基十分不快。

王忠嗣以为石堡城一战就这么按下了,没想到还是没按下,居然有人自告奋勇地接过这块烫手的山芋。

不怕烫手的人叫董延光,他主动向李隆基请命,愿意带兵拿下石堡城。

李隆基顿时大喜,任命董延光为主将,同时命令王忠嗣分出一部分兵马配合董延光,争取早日拿下石堡城。

王忠嗣心中苦笑,真有不怕烫手的人。

从内心讲,王忠嗣不希望此时攻打石堡城,因为那样必定代价惨重。久在边塞,他已经与边塞的士兵融为一体,他不怕打仗牺牲,但是他不愿意士兵去做无谓的牺牲。表面看起来,战后统计的阵亡人数只是一个个数字,但那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活蹦乱跳有血有肉的人。

王忠嗣不仅仅把士兵看成兵,更把他们看成人。

他在心中暗下决心,决不让士兵做无谓牺牲。

于是王忠嗣下令,对董延光虚与委蛇,能不配合就不配合。

夸下海口的董延光顿时对王忠嗣产生怨恨,他的怨恨为王忠嗣后来的命运埋下伏笔。

王忠嗣的消极被董延光看在眼里,同时也被部将李光弼看在眼里。

李光弼对王忠嗣说:“大人因为爱护士卒的缘故,不想让董延光成功,虽然您迫于压力接受诏命,但还是虚以应付。如今数万士兵即将出征您却不设立重赏,那么士兵怎么可能尽心尽力。然而这次是天子的意思,一旦董延光无法成功,他一定会把责任推到大人身上。如今我们的仓库充裕,大人不妨拿出几万匹绸缎作为悬赏,这样也能堵住别人对大人的指责。”

王忠嗣回应说:“如今用数万士兵去争一个石堡城,即便占领也不足以制敌,不占领也对国家没有多大损害,所以我不想去打这个石堡城。就算日后我受天子责备,大不了去当一个金吾卫将军或者羽林将军,最次也能当个黔中地区的小官。我王忠嗣怎能用几万人的生命去换取我自己的晋升。我知道李将军是为我着想,但我意已决,将军不必多言!”

李光弼看着王忠嗣,说:“之前我恐怕大人因此事受连累,所以不敢不言。如今大人能行古人之事,末将自叹不如。”

正如王忠嗣预料,董延光果然没能攻克石堡城;

正如李光弼预料,董延光果然将责任推到了王忠嗣身上。

王忠嗣麻烦了。

如果仅仅是董延光弹劾还不足为虑,要命的是,李林甫闻风而动。

李林甫找来了一个人,他跟这个人做了一笔交易:只要按李林甫的意思弹劾王忠嗣,李林甫保证升他的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赏之下必有小人。

李林甫找来这人叫魏林,时任济阳别驾,此人曾经担任过朔州刺史,因事被贬为济阳别驾。现在李林甫拿出交换条件,魏林顿时红了眼,只一个弹劾就能官复原职甚至高升,这笔买卖划算。

王忠嗣就栽在这笔买卖上。

魏林很快上了一道奏疏:

王忠嗣曾经说过,早年跟太子李亨一起养在宫中,愿意尊奉太子。

魏林的话一半可能是真的,一半必定是假的。

“与太子李亨一起养在宫中”,王忠嗣可能说过,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愿意尊奉太子”,王忠嗣但凡神志清醒决不会说,这是给自己找坟地。

然而就是这真假参半的话让李隆基大为恼火,再加上石堡城不克,李隆基的恼火达到极点,一纸诏书便把王忠嗣打入大狱,同时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进行联合审问。

一度,王忠嗣岌岌可危,因为魏林和董延光的话对他很不利。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给出了处罚决定:处死!

这时,拯救王忠嗣命运的人出现了。

王忠嗣的继任者哥舒翰。

王忠嗣被免职之后,李隆基便提拔哥舒翰做了陇右节度使。

动身前往长安时,左右建议哥舒翰多带些金银,帮王忠嗣走走门路。

哥舒翰说:“如果天下还有公理在,王大人必定不会冤死;如果天下公理已经不在,送钱又有什么用?”

说完,哥舒翰就带着空空的行囊上路,行囊里没有一文用来行贿的钱。

见到李隆基,哥舒翰跪了下来,力陈王忠嗣的冤情,并且愿意用自己的官爵为王忠嗣赎罪。李隆基没有答应,起身便走,哥舒翰膝行跟随,一边叩头,一边声泪俱下,为王忠嗣求情。

求到最后,李隆基终于答应了,王忠嗣逃过一死。

李隆基是答应了,李林甫却不答应,他还要把火往太子李亨身上引。

李林甫对李隆基说:“太子可能与王忠嗣同谋。”

李隆基回应道:“朕的儿子一直在东宫,怎么可能与外人通谋?这一定是别人对他诬陷!”

李林甫被噎住了,但他并不善罢甘休。

过了几天,李林甫又来了,话题还是太子。

李林甫说:“古代立储君先考虑的是贤德,如果没有重大功勋于社稷的话,那就考虑年龄最长的儿子。”

想了一会儿,李隆基回应说:“庆王李琮往年打猎时,被豽抓伤了脸,破了相!”

李林甫追了一句:“破相难道比破国还严重吗?”

意思是说,李亨扶不起来,可能误国。

这下李隆基含糊了,便遮掩道:“容朕慢慢想想吧!”

这一想,李林甫就没机会了,毕竟他不能硬逼着李隆基废太子。

李林甫到此终于收手,而王忠嗣逃过一死后,却没有逃过贬官的惩罚。

天宝六载十一月,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又被任命为汉东郡太守。

就在河西、陇右两镇士兵还在期待王忠嗣重返边塞时,王忠嗣却再也回不去了。

天宝八载,王忠嗣暴卒,时年四十四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王忠嗣死后,李林甫又向李隆基提出一个建议,这个建议让李隆基的大唐王朝走到了悬崖边。

李林甫建议,从今之后边将不再用汉人,一律由胡人担任。

这个建议,包含着李林甫的私心。

有唐一代,出将入相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从李世民开始,到开元年间有薛讷、张说、萧嵩、牛仙客等人,这个传统本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威胁到李林甫的地位。

出于私心,李林甫要把“出将入相”的传统废除,这样以后就没有人通过这个途径威胁他的相位。

李林甫对李隆基说:“文臣为将,不敢面对乱箭飞石,不如用那些出身寒酸的胡人。胡人本性骁勇善战,而且出身寒族也无法结党,陛下以诚心待他们,他们势必怀尽死之心回报陛下。”

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李隆基同意了!

这样一来,唐朝九个节度使全部由胡人担任,汉族将领一个没有。

安禄山,营州柳城混血胡人;

安思顺,安禄山的堂弟,混血胡人;

哥舒翰,突厥人;

高仙芝,高丽人。

由此可见,李隆基倒是真有海纳百川的精神。

严格说来,李林甫这个建议也是因势利导,因为自从李隆基改革兵制之后,在边塞效力的汉族将领越来越少,胡人将领越来越多,汉族将领因为在长安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待遇,已经不愿意前往边疆效力,而胡人将领在边塞长大,他们反而愿意在边疆效力。

此消彼长,便形成了胡人将领压倒汉人将领的局面。

再看一下四位胡人节度使,最终叛变唐朝的只有安禄山,连安禄山的堂弟安思顺也是效忠唐朝的,哥舒翰、高仙芝更是与安禄山死磕,捍卫大唐江山。

如此算来,李林甫的建议未必完全没有道理,只是被安禄山搅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