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嗜血的王冠 柒 鱼肠剑

天才的冶炼大师、铸剑之鼻祖、重量级武器专家越国欧冶子曾采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为越王允常打造出了五把青铜宝剑,包括三把长剑湛卢、纯钧、胜邪(又名盘郢),两把短剑鱼肠、巨阙。这五把宝剑乃是春秋时代青铜铸剑的巅峰之作,其中每一把宝剑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公子光早有不轨之心,所以他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寻访一些神兵利器,这五把盖世宝剑就有三把为他所得,其中就包括刺客的终极武器——鱼肠剑。

鱼肠这个名字,据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篇载:“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此剑是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弯弯曲曲的鱼肠而得名,但另一个说法则认为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故而得名。

不管是哪种说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鱼肠剑应该是一把小巧锋利的青铜匕首,小巧则容易藏匿,锋利则足以穿透厚厚的盔甲。

据《越绝书》记载,鱼肠剑铸成后,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的相剑本领如同通灵一般,立刻感受到了鱼肠剑中所蕴藏的信息,因此说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看来,这把剑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嗜血与暗杀的宿命。

现在真的是万事俱备了,行动三人组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行动负责人公子光默默地从怀里取出那把鱼肠宝剑,郑重其事地递给专诸。

三人默默对视,一切尽在不言中。

密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好一会儿,专诸才接过宝剑,缓缓抽出,但见幽暗的密室内顿时寒光闪耀,刺得大家睁不开眼。

伍子胥忍不住拍手赞道:“好一把宝剑,竟能自放奇光,难道神物有灵,欲饱饮王僚之血乎?”

专诸心里却在想:确实是一把好剑,拿回去给老婆切菜一定很快。

公子光笑道:“那可不,这可是本公子的压箱底宝贝,杀人灭口、居家旅行之必备武器。”

专诸道:“王僚的死期到了,他的两个弟弟被困在楚国,季札又在外出使,没有了这些绊脚石,此时行动,胜算甚大。但是我家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八岁小儿,所以请光哥允许我回家见他们最后一面。”

公子光抬起头来,说道:“你放心地去吧,从今以后,你的老母就是我的老母,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的老婆就是我的老婆!啊,不对,最后一句请自动忽略。”

专诸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不言而泣。

母亲道:“我们全家受公子恩养,总有一天是要报答的。忠孝岂能两全?你快去吧,不要挂记我。你能成此大事,垂名后世,娘我死了都有面子。”

专诸犹依依不舍,因为他明白,这是他们母子的最后一面了。

母亲长叹了一口气,说:“我渴了,你给我去外面井里打口水来。”

专诸奉命去打水,回来后,却发现母亲不在屋内,他老婆告诉他:“娘回卧室休息去了,你不要吵醒她。”专诸的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忙跳窗而入,只见老母早已在卧室里自缢身亡了。

《汉书·地理志》言“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好用剑,轻死而易发”,看来这句话说得果然没错,不但吴越的古惑仔是如此,就连渔丈人、浣纱女、专诸母亲这样的老弱妇孺也都不弱于人后。

专诸大哭了一场,草草办完丧事,辞别妻儿,来见公子光。公子光十分过意不去,安慰了一番,等专诸收拾好心情,大家开始作最后的部署。

伍子胥道:“公子何不今日就请王僚来吃饭,只要他肯来,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了。”

公子光笑道:“王僚这个好吃鬼,有好东西我怎么能不给他预备一份呢?你给我在暗室内准备三百死士,我要好好招待一下我这位兄弟。”

安排妥当,公子光连忙亲自动身前往宫内,请王僚去参加自己精心准备的鸿门宴:“大王,好消息,我这儿最近新来了一个太湖大厨,烤鱼功夫一级棒。小弟不敢独享,因此特请大王驾临寒舍品尝美味,您吃了绝对不会后悔。”不后悔才怪!

王僚虽然好吃,但智商却不低,公子光野心勃勃,所谓宴无好宴,此去必然凶险万分,答应吧,怕对方玩阴的,不答应吧,又怕激化双方的矛盾。纠结了好一番,王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去一趟,但是他在赴宴之前也做了万全的准备:

第一,从宫门到公子光的家门口,沿途列兵守卫,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别说一个刺客了,就是一只苍蝇,也别想靠近王僚半步。

第二,进了公子光府第后,王僚的亲信侍卫,布满堂阶、席位、左右,这些大内高手,一个个手操长戟,腰佩利刃,哪个敢稍有异动,所有家伙就一齐招呼下去,将他砍成肉酱。

第三,王僚穿上了只有出征时才用的三层棠铁之甲,把自己像个粽子一样严严实实地包起来,就算万一刺客接近自己,也伤不了自己半分,何况王僚经常去健身房锻炼,本身就武艺高强,力大如牛,寻常十几个壮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如此严密的防护,王僚就不信了,天下之间能有人杀得了自己?对方若敢在宴席上有所不轨,他就借机将公子光之党一网打尽,省得自己日后提心吊胆怕这怕那。

看来这该死的吴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时时刻刻都要防备别人干掉自己,连吃个饭也没办法安生,怪不得那个季札死也不肯接受王位,宁愿跑到乡下去当土财主。

至此,继承人问题这颗在吴国潜伏了多年的定时炸弹,终于被点燃了引信,一场江湖仇杀式的王位之争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