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皇陵之谜 神秘地宫 秘在何处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的皇家陵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秦始皇陵坐落在今西安临潼区城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坐西向东。整个陵园由城垣以内的核心区与城垣以外的陵属区组成,总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

秦始皇陵园仿照都邑的标准建造。整个陵园以封土为中心,外面有两道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与皇城。陵园内城面积1178.85亩,外城面积3052.65亩。

外城四面各设一门。东门在封土正中的东西轴线上,门阙规模宏大。内城除北墙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内城南门的阙门遗址至今仍屹立于封土之南,非常壮观。

秦始皇陵园的核心区,总面积近8平方公里,封土和地宫位于内城的南部。

裴骃的《史记集解》引《皇览》曰:“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可知秦始皇陵最初的封土有五十余丈,约合今115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如今的秦始皇陵封土只剩下55米左右,相当于原高的二分之一。

今天,高大如山的秦陵封土仍然屹立于骊山旁边,当年的内外夯土城垣已经残缺不全,仅能看到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宏伟的地面建筑在两千多年前遭到项羽的焚烧,残存的废墟上仍有当年陵寝建筑群的遗址,规模宏大。封土的北侧、西侧有大片建筑,模仿的是逝者生前“前朝后寝”的制度。

秦始皇建立了完备的陵寝制度,当年曾迁徒“三万家”到陵园居住,负责修建与维护陵园。

有关秦陵概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得最为翔实,也最为可靠: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记载说,秦始皇陵的地宫穿透了多层地下水,并用熔化的铜水浇灌地宫的石缝,以防堵地下水。地宫中修建了宫殿百馆,有大量陪葬俑,安放了各种珍宝。地宫中安放了可以自动射箭的机关(“机弩矢”)。一旦有盗贼擅自进入地宫,通过机发装置连接起来的弩机可以自动连射。地宫中用大量的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而且用机械的方式让它们流动不息。墓室上方绘制了天文星宿,下方制作成山脉河流。整个地宫用“人鱼膏”做灯,可以长期燃烧而不熄灭。


东汉卫宏撰写的《汉旧仪》记载:

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曰:“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曰:“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四《王礼考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

《史记》仅记载秦始皇陵“穿三泉”。《汉旧仪》的记载比《史记》更详细一些:地宫挖到“深极不可入”“凿之不入,烧之不然”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应当是挖到岩石层,凿不动,无法再挖下去了。

《史记》记载:“大事毕,已臧,闭中羡(yán,岩),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这段文字透露了地宫的三道大门,同时还写出秦二世为了保密而以工匠殉葬的残酷。

当秦始皇陵的修建进入尾声之时,工匠正在地宫中门以内干活,突然“闭中羡门,下外羡门”。辛辛苦苦的工匠最终竟然一个也没有逃出,全部成为殉葬品。

这段记载谈到了“中羡门”“外羡门”,因此还应当有“内羡门”,地宫当有三道门。司马迁写“中羡门”用了一个“闭”字,写“外羡门”用了一个“下”字。这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左右开合的,而“外羡门”则是能上下启动的。那么“内羡门”是怎么开合的呢?我们无法得知。它可能与“中羡门”相仿,也可能和“外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当在一条直线上。

耗资如此巨大的地宫又位于什么地方呢?

《汉旧仪》明确记载“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是指秦皇陵地宫是在墓圹之侧“三百丈”远的地方。这是否意味着地宫并不在封土堆下,而是在封土堆之侧的某一处呢?比如说骊山某处。

2002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把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纳入到“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之中,并且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手开展大规模的秦始皇陵考古勘察工作。这项“863计划”实际上是利用遥感考古与物探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让地下文物映现在显示屏上,在不进行实际挖掘的基础上探测秦始皇陵的地下遗存。此次勘察动用了八大类二十二项物探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这项工程获得突破性成果。

为了保证科学探测的精确,考古工作者还十分艰难地在封土堆上用洛阳铲连续勘探,即用传统方法验证高科技手段的可靠性。

洛阳铲原是一种专门用于盗墓的工具。它的形状是一半为圆柱形的铁铲,直径5—20厘米,长20—40厘米。使用时掌握好洛阳铲的弧度非常重要,稍不留神,它就不能带起地下的泥土,无法发挥它的功能。洛阳铲的一端有柄,柄上可以接木杆。使用时垂直向下夯击地面,深度可以到达20米。利用这种半圆形的铁铲可以轻松地打入地下并将地下泥土带出地面,并挖成一个直径为十几厘米的深井。盗墓者可以根据土质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有经验者甚至可根据声音判断有无墓葬。


20世纪2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发现洛阳铲的实际作用之后,将其用于考古工作。今天的洛阳铲有了很大的发展,原来作为铲柄的白蜡条杆改为一节节可以套装的钢柄,可以开挖到几十米的地下。

考古工作者先后使用现代化的科考设备与传统的洛阳铲对秦始皇陵的封土堆进行了勘测。两种方法的考察结果表明,秦始皇陵的地宫就在今秦始皇陵封土堆之下,距地面35米深。地宫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封土堆下墓室周围有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宫墙。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长约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宫墙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有5—6厘米,精致且坚固。宫墙顶面高出当时秦代地面很多,向下直到今封土下33米。土墙内侧还有一道石质宫墙。墓室没有进水,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

墓圹边沿建造的这圈巨大而精细的夯土宫墙,高出地面30米,顶部距封土表面最浅处只有1米左右。外墙面的9级台阶上(每级宽2米),都钻探出残瓦碎片,这说明埋入土下的墙侧台阶修有9圈长廊。

地宫模拟剖面图模型科学探测设备是如何勘探出封土堆下存有地宫的呢?

在自然界中,物体的导电性各不相同,例如空气的电阻率高,水和金属电阻率低,因此空气的导电性弱,水和金属的导电性强。在封土堆中,人工夯土的导电性强,含气孔较多的非人工夯土的生土导电性弱。

考古人员先在封土堆上的东西和南北两个走向上,每隔50米列为一条剖面,沿着剖面把用来测量电阻率的仪器插入土中来接收数据。这就相当于把封土堆作为一个大导体,选择不同的位置作为正负极进行电击,以测定封土堆深处不同部位的电阻率。

最后,把每条剖面上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合成为一个电阻率异常图。根据图中高电阻体的位置和大小,可以看到封土堆中心下方有一大片深蓝色,这说明此处一定是一个椭圆形的高电阻体,以此能够推断出它是由墓室的空洞产生的。

因此,可进一步推断封土堆下方是一个巨大的地宫。从电阻率之高还可以推测出,地宫没有塌陷,也没有进水。因为水易导电,一旦进水,电阻率就会降低。地宫如果塌陷,里面的空气就会减少,也不会形成较高的电阻率。

这种测量可靠吗?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呢?

当然可能有意外。那怎么办呢?用传统的方法验证。

当科学考察确定了秦始皇陵地宫的位置之后,考察小组在秦始皇陵封土堆以东的一片灌木林中,派了两名考古人员紧握一把洛阳铲奋力向下夯击。这个挖掘点就是曾用现代物理方法挖掘的编号第八的钻孔,一直挖到30米深时,地下突然传来“咚咚”的响声——洛阳铲碰到了硬物。这两名考古队员立即兴奋不已。

过去的几十年中,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在近60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区试探性地钻探了70多万个钻孔,希望能够发现秦始皇陵的地宫,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一直收效甚微。

但是,这一次洛阳铲像长了透视眼,准确找到了神秘的秦始皇陵的地宫。

两名考古人员兴奋地把洛阳铲从钻孔里提出,铲尖的泥土上黏着几块青石碎屑。经过仔细辨认,碎屑是石灰岩。秦始皇陵位于陕西骊山,此处出现最多的是花岗岩和片麻岩。石灰岩在整个骊山地区非常罕见,但在渭北却分布极广,这恰恰和史料中秦陵地宫的石材取自渭北的记载相吻合。这意味着他们用洛阳铲挖到的就是极为神秘的秦始皇陵地宫。


当然,仅靠这一点还不能完全确认封土堆下存在地宫,且地宫没有遭到破坏。考古人员还做了另一种测试。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秦始皇地宫记载中有一句是“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汞(水银)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金属,如果地宫中存放有大量的汞,封土堆表面土壤的汞含量应高出周围土壤中的汞含量。土壤化验结果表明,封土堆上的汞含量是普通值的10倍左右,最高的达20—30倍。用取样机插入土中抽取土壤中的空气测量,同样显示汞异常。

秦始皇为什么要在地宫里放入这么多水银呢?一是以水银制作成“百川江河大海”的形状,营造出一个恢宏的自然景观;二是为了防止盗墓,因为汞气有剧毒,人一旦吸入高浓度的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致死亡;三是可以使尸体和随葬物品保持长久不腐。

封土堆下汞的异常也恰恰证明地宫未被盗掘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秦陵地宫真的被盗掘过,那么地宫中的汞早就挥发殆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