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巩固帝位 装样子壮胆子 做贼心虚

《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李斯列传》都记载了胡亥登上皇帝宝座后的所作所为,但是,这两篇传记的记载有所不同。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一继位,立即做了两件事:一是强化祭祀;二是巡游天下。《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一继位,便歌舞升平,享乐人生。

两篇传记对胡亥的记载差别很大,究竟哪一个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呢?

笔者认为《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更为可信。

为什么呢?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皇帝的继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顺承,二是逆取。所谓顺承,就是由先皇确定的继承人或皇位继承制确定的继承人来继承皇位;所谓逆取,则是通过非正常手段窃取皇位。秦二世篡改秦始皇遗诏,杀害皇长子——秦始皇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扶苏,就是典型的逆取。

顺承与逆取只是表明帝位继承的合法与非法,并不能表明一位皇帝是明主还是昏君。比如人尽皆知的唐太宗李世民杀兄逼父夺得皇位是典型的逆取,但是,唐太宗却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少有的开明君王,他虚心纳谏,政绩卓著,英明一世,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治世——贞观之治。

为什么唐太宗能够如此虚怀若谷,纳取他人之言?因为他深知自己是怎样当上皇帝怎样夺得皇位怎样杀兄逼父的。所以,他要夹起尾巴做人,而且要一辈子虚心、诚心、尽心、全心地做皇帝。不知好歹的魏徵数次劝谏唐太宗惹得他龙颜大怒,但是,唐太宗最终都忍了。为什么?因为自己是非法劫夺皇位。这个非法就注定了逆取者必心虚。他必须要用自己宽容的美德、空前的政绩为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给出一个雄辩的理由和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魏徵的进谏保证了唐太宗政治上头脑的清醒,促使他不敢懈怠。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和他这种清醒的认识密不可分。由此看来,逆取皇位者并不一定是昏君。有时候,正因为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反倒促使这位皇帝虚心纳谏,倾心治国。

靠不正当手段非法夺取皇位的人,每每心虚,所以,这类皇帝登基之后都首先要迫切地证明自己也是奉天承运的合法继承人。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有两种正当途径:一是靠规则,二是靠政绩。

胡亥是靠违反皇位继承规则当上皇帝的,这是他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胡亥不可能靠第一种正当的途径——规则来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不过胡亥本来还可以依靠政绩来证明自己端坐皇位的合法性,可惜胡亥完全不懂这一点。一是因为胡亥继位之时尚且年轻,二是因为胡亥继位之时中国的皇帝制度也很年轻,所以,他完全不能得到充分的关于帝制的历史教训。如果胡亥深深懂得证明自己是一位合法继承人还有政绩这条路,也许他会如唐太宗一般敞开胸怀,恪尽职守,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开明皇帝。


正因为胡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逆取皇位的皇帝,他继位之后极度心虚,所以,他不可能一开始就无所顾忌,尽享人间欢乐,除非是脑子进水了,他不会糊涂到这种程度!因此,我认为《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的秦二世一继位便即刻享乐人生是不符合史实的。

能够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的两条正当路径胡亥都不能采用,那么胡亥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呢?

胡亥玩了四把。

第一,加强祭祀。

国家历来注重两件大事,一是祭祀,二是战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胡亥为了加强祭祀,不但增加了秦始皇祠庙里祭祀的牲畜数量,而且增加了山川祭祀的礼仪。他试图通过加强祭祀来说明自己敬畏先皇、感恩先皇,因此自己就是合理合法的奉天承运的继承人。

第二,尊崇始皇帝庙。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天子可享七代祖先的祭祀。所谓七代祖先,即天子祖庙中间供奉的是开国太祖的神位,两边是与现任皇帝亲缘最近的六代先人,一边三位,共七位。开国太祖永远享受祭祀,其他六代受祭者随在位皇帝的变化顺次有所更换。秦二世即位之后便立即召集大臣们廷议如何强化对秦始皇帝庙的尊崇。

怎么表示对秦始皇的尊崇呢?

经过严肃的廷议,胡亥把秦国先君的祖庙分为两类。一类是秦国为诸侯时的祖庙,以秦襄公为始祖,因为秦襄公是秦国的立国之君;一类是秦始皇称皇帝后的帝庙,以秦始皇为始祖。如此一来,胡亥就把“直接传位”给自己的始皇帝堂而皇之又不乏合理地并入了开国太祖之列,这样始皇帝就可以永享祭祀了。

秦国为诸侯时的祖庙,以秦襄公为始祖,以下是秦孝公、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等六代国君,这六位国君是距秦始皇最近的六代先君。

秦始皇称皇帝后的帝庙,以秦始皇为始祖。秦始皇的皇帝庙设为“极庙”,永远享受祭祀,万世不得拆毁,天下人人都要贡献祭品,而且要做到礼数周到备至,后世永远不能超过。今后的历代天子都要亲自捧着酒祭祀始皇帝庙。而秦国列祖列宗的祖庙可以不用皇帝亲自去祭祀,派大臣去祭祀即可。这样的规定又让始皇帝的待遇超越了秦国真正的开国始祖。

秦二世胡亥立下如此隆重祭祀秦始皇的制度,不但要表明自己是秦始皇的合法继承人,更要为自己的心虚找到一个可靠的安慰。此外,还能用秦始皇的威严为自己造势。

胡亥这样做能使自己放心吗?

不能!那他还能做点什么呢?

第三,巡游天下。

秦二世对赵高说的一番话很能说明问题。胡亥对赵高说:我太年轻(此时胡亥二十一岁),刚刚继位,天下百姓的心还没有归顺(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史记·秦始皇本纪》)。先帝在时,多次巡行天下以彰显自己的强大。如果现在我不巡行天下,前后一对比,那等于是向天下人示弱,我就无法统治国家了(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我也应该像先皇一样巡视天下。

于是秦二世元年(前209)春,刚刚继位不久的胡亥如他父亲秦始皇一样开始了大规模的东巡,李斯随巡天下。帝国之内,从北到南,凡是秦始皇曾经到过的地方,胡亥都要踏遍;凡是秦始皇曾经刻石留名的地方,胡亥都要在刻石的侧面补上当年跟随秦始皇出巡的大臣的名字。他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名字在石刻上与秦始皇并列,胡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留下当年随同秦始皇巡行天下的大臣们的名字,而是通过某种手段留下自己的历史遗存。


第四,大兴土木。

秦二世大张旗鼓地表示自己感恩先皇,目的是让人们感到他是感恩先皇传位给他。所以,在做完上述三件事之外,秦二世开始大兴土木。他要修什么呢?一是始皇陵,二是阿房宫。有关秦二世大修始皇陵一事,我们还有专集讲述,这里我们只谈谈阿房宫。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阿房宫开始修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是一座巨型宫殿。但是,秦始皇在世之时并未建成。秦始皇死后,当务之急是赶快完成始皇陵,所以,阿房宫的修建就暂时停顿了下来。秦二世元年,胡亥在大巡游回京之后,立即命令恢复阿房宫的修建。

胡亥为什么此时又要大修阿房宫呢?

当年,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宫殿窄小,又听说周文王当年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hào,号),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于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内修建朝宫,先在阿房(ē páng,婀旁)建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以容纳一万人,下面可以竖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桥可供行走,从宫殿而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秦始皇病死之时,阿房宫没有建成。计划等竣工之后,再选择一个好名字。因为是在阿房修筑此宫,所以人们就称它为阿房宫。秦二世认为,阿房宫是秦始皇要修的,如果现在停止修建,就等于表明先帝修阿房宫是错误的。为了展现自己对秦始皇的尊崇,必须大规模修建(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还征召了五万身强力壮的士兵守卫咸阳,让他们学习射箭,还饲养供宫廷玩赏的狗马禽兽。这些士兵和狗马禽兽所需粮食很多,咸阳仓里的粮食不够用,就从下面各郡县征调,转运粮草、饲料的人都要自带干粮,咸阳周围四百里之内不准吃这些粮食。执法也更加严酷。

当秦二世强行大搞这些工程之时,一股强烈的反抗情绪正在帝国范围内大面积酝酿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