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秘不发丧 未立太子 权力有真空
李斯秘不发丧的第三个原因是秦始皇生前并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
太子是国之储君、国之根本;太子不立,哪位公子都有权力继承皇位。皇后不但要母仪天下,而且在拥立太子、处理最高权力交接之时拥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秦始皇既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这就为大秦帝国的第一次最高权力的交接留下了许多空白,因此,有太多的文章可做。
秦国历代国君都立有王后。历史文献中唯独没有秦始皇册立皇后的记载,秦始皇死后继嗣的混乱也证明秦始皇在位之时确实没有册立皇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不外乎这些:一是多不胜选;二是怨母仇女;三是求仙至上;四是条件甚高。
先说多不胜选。《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一条重要记载: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这条记载说明,秦始皇兼并山东六国之时,每攻灭一国,都要仿照这个诸侯国王宫的规模和数量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北面建立同样的宫殿。从咸阳到渭水,从雍门到泾水,到处都是秦国仿效六国修建的宫殿。这等于是把六国的宫殿原封不动地搬到秦国都城咸阳来了。秦始皇修建这么多宫殿干什么?文献记载得非常明确,他把从六国俘获的后宫佳丽,全部金屋藏娇,置于咸阳新建的这些宫殿之中。看来,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把六国国君的佳丽照单全收了。如此一来,秦始皇拥有的天下佳丽等于是战国七雄美女的总和。这个数字有多大,《史记正义》引《三辅旧事》记载:“后宫列女万余人。”
我们可以做个类比。
晋武帝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之后,先把魏国王宫的佳丽照单全收,后又灭了蜀国和吴国。然后,司马炎把这两个国家的佳丽也照单全收了。据《晋书·后妃传上》记载,司马炎灭吴之后,把吴国亡国之君孙皓后宫佳丽数千人移到西晋的都城洛阳。结果,司马炎后宫佳丽有近万人之多。由于佳丽太多,得宠的佳丽也太多,司马炎晚上就寝之时不知该到哪位佳丽的寝宫中去。于是,他想了一个无奈之举。他乘坐一辆羊拉的车,这种车安全又舒适,慢悠悠的。司马炎上车之后,不赶车,任意而行。羊车停到哪座宫殿,他就在哪座宫殿留宿。时间一长,宫中的佳丽们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一些聪慧的佳丽每到傍晚,就把新鲜的竹叶插在门前,把盐汁洒在地上,拉车的羊闻到竹叶的清香,便停留不前。这样一来,这些美人得宠的概率便大大提升(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晋书·后妃传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点,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将六国国君的佳丽全部据为己有,比起秦始皇的先祖们,此时秦国后宫的佳丽应当增加了六七倍之多。这么多佳丽,给秦始皇带来众多的子女。
既然如此,秦始皇为什么不在众多佳丽中选一个立为皇后呢?难!少了无法选,多了不胜选。天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选择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选择的困难缘于有太多的选择。所以,有时候,没有选择是令人痛苦的,但有太多的选择也不见得是好事。
哈姆雷特说:“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在生和死的根本问题之间,秦始皇自然选择了生,并且想要长生不死。而在后宫佳丽万余人中,他却不能集万千宠爱于一人。
秦始皇未立皇后的第二个原因也许是他怨母仇女的心理。
秦始皇特殊的人生经历,造成了他独特的女性观,秦始皇的女性观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三件事中来看:一是赵姬之乱,二是巡游刻石,三是寡妇清事件。
赵姬之乱使秦始皇怨母仇女。赵姬是秦始皇的亲生母亲,嫪毐秽乱后宫,与之还生了两个儿子。这给赵政带来了终生难忘的伤痕。赵政知道此事后,立即将亲生母亲赵姬流放到雍地。后来,还是茅焦循循善诱,对赵政讲流放生母妨碍兼并六国,赵政这才将母后接回京城。在茅焦之前,赵政曾杀了二十三位前来劝谏之人,这得有多大的仇啊!赵政尽管自己有上万嫔妃,但是,对于年轻守寡的母后却要求极严。这倒不是秦国国君历来如此,秦始皇的曾祖父昭襄王之母宣太后,与义渠戎王私通三十年,还和臣下魏丑夫私通,昭襄王也没有太大的反应。最终还借着这场私通杀了义渠戎王,灭了西戎,扩充了三个郡。如何看待母后的私生活纯粹是个人事件。秦昭襄王并没有把母亲的私生活看得多重,也没有严惩母后。
但秦始皇不同。秦始皇曾巡游刻石提倡贞节,其妇女观可以从中得以窥测。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第五次大巡游时到达了会稽山,祭奠大禹,并且刻石立碑。这次碑刻之上,他特意写下了这么几句话: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史记·秦始皇本纪》)
前三句是不许寡妇改嫁。“倍”,通“背”,背叛。“倍死不贞”意为背叛死去的丈夫再嫁就是不忠贞。后三句是禁止两性关系混乱。刻石立碑等于向全国宣布,这是一项制度。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秦始皇非常重视女性的贞节。由于赵姬之乱,秦始皇有着非常严重的怨母仇女情结。这种仇女情结严重妨碍了秦始皇选择一位可以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种怨母仇女的情结也使秦始皇非常轻视女性,特别是轻视性关系混乱的女性。
秦始皇还表彰过寡妇清,彰显了他的贞妇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尽管轻视女性,但是,他对蜀地一位寡妇却赞扬有加。这位寡妇是一位成功的“私人企业家”,其家族经营丹砂开采,数代不衰。一位寡妇能做到守身不嫁,经营企业,秦始皇大为欣赏,称之为“贞女”,并且修了一座著名的“女怀清台”(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史记·货殖列传》)。秦始皇一生表彰的女性仅此一位,而且是一位守身不嫁的寡妇。
如果把秦始皇流放生母与表彰寡妇清联系起来看,不难看出,秦始皇提倡女性的贞节倾向非常明显。当然,秦始皇只是要求天下女性要守节,至于他本人,拥有万名佳丽也是正常的。
秦始皇未立后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热衷求仙。
中国古代的求仙之人大多淡于家庭。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寻求长生不死之术。他从第二次巡游(前219)之时就已经接见了徐福。从蓄养方士、泰山封禅到数次远距离、长时间的大规模巡游,几乎每一件事无不是与长生密切关联。他倾注了全部的身心与忠诚,为祈求不死不惜浪费大量物力、人力、财力,甚至数次被愚弄依然无怨无悔;他风尘仆仆、不辞辛苦地东奔西跑,直至病死在长途跋涉的路上;他将自己封闭在一群仅有女人与宦者的天地里,口称“真人”;他在巡游途中为取仙药躬身力行去海中射杀大鱼。这种殚精竭虑、对求仙的无悔痴迷使秦始皇不愿也顾不上册封皇后,一门心思全用在求仙事业上。
执着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人生态度,本无所谓好坏,关键要看执着的对象。选对了方向的执着能让人成功,误入歧途的执着则无异于自戕。缺乏执着一事无成,太过执着亦能致命。秦始皇的执着求仙显然不属于前一种。
秦始皇未立皇后的第四个原因可能是条件甚高。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举行加冠礼接管权力,这九年应当是他立皇后的第一次机会,但是,他没有册立皇后。二十二岁接管权力到三十九岁兼并六国成功,这十七年是他可以立皇后的第二次机会,他也未立皇后。等到三十九岁称“皇帝”,自视为天下至尊至贵、至高无上的神人、圣人时,他已经失去了立皇后的机会。此时秦始皇自视功高三皇、名盖五帝,自古至今无人可比。天下还有哪个女人能够和他匹配,成为他的皇后呢?
所以,秦始皇不立皇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真正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只有秦始皇本人知道。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做一点推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