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相知相悦 一、清朝政府劝降吴三桂,崇祯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
一六四四年初春,深冬的酷寒尚未褪尽,初春的冷意又袭击过来笼罩着北京城。北京城里失去了帝都往日的庄重和繁荣。
李自成从西安起兵,向东攻打明朝城镇。其势勇不可当,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连攻克了太原、宁武、大同等城,又分兵去破真定。
面对李自成的强大攻势,崇祯皇帝是旧病不去,新病又来。他坐在幽深而清冷的宫殿之中,忧虑重重。他苦苦地思索着:自己为了保住大明江山,自身勤政不说,连女色也不敢接近,为何还会落到日落西山的地步呢?如果让李贼得逞,祖宗的基业岂不会在我手中丢失干净?我朱氏皇族又岂有容身之地?想到此处,崇祯皇帝浑身抖索起来。
突然,他强自振作起来说(其实是自语自言,因为他身边无人,就连太监也因为他嫌心烦而被支使开了)绝不能让大明的江山在我手中丢失,使我无颜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可是,转念一想,凭谁去保大明江山呢?大明几乎是一片空虚,毫无兵力可抵抗强敌。
他想到了宁远总兵吴三桂。只有吴三桂还有五十万大军在守着一片孤城。可是,他会不会竭力保大明呢?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能调动他吗?他思考了一会,觉得自己首先应该善待其父,方有可能调动他。于是,崇祯皇帝起用吴襄作京营提督,然后再下圣旨急召吴三桂入宫。
吴三桂依然是在那棵樟树下休闲。
突然圣旨来了,吴三桂听后,心里便急了起来。现在清朝、明朝、农民军的势力比较均衡,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自己手握重兵,哪一方都不帮,才是上策。可是,现在崇祯皇帝来旨,自己怎么办?去吧,肯定是为打李自成之事,自己岂不要损兵折将?不去吧,自己可是食明朝俸禄。食君禄,分君忧,不去实在说不过去。
其实,皇太极早就利用吴三桂的上司洪承畴,舅父祖大寿这一关系招降他,他没有答应。后来,已经身在清朝政府的洪承畴、祖大寿、哥哥吴三凤、表弟祖可法等写信劝他投降,他还是没答应。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保住自己的实力。
吴三桂觉得两头为难,决定叫大将们一起来商量一下。郭云龙、孙文焕、胡守亮、方献廷等人听命来到他身边。
吴三桂把自己的意思一说,大家便沉默起来。因为它事关重大,谁也不能轻易开口。方献廷是原辽东巡抚的公子,不愿做官,却跑来为吴三桂参谋。胡守亮是军中谋士出身,足智多谋。
吴三桂见大家不说话,便知他们有些顾虑,便对他们说,你们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绝不会怪罪你们。
大家放了心,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综合起来两种意见:郭云龙、孙文焕二人认为不要去,现在最重要的要保住自己的势力,管他皇帝老儿的死活干吗?而方献廷、胡守亮却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泾渭分明的时候,这样做会背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对于将来的发展不利。
吴三桂权衡了一下两方面的观点之后说:“不如干脆来个既不得罪皇帝又能保存自己的实力的做法。”大家问:“哪有此等好事?”吴三桂说:“去是要去的,但兵将仍留在宁远。”大家一听,便明白了总兵的意思,于是齐声叫好。
于是,吴三桂风风火火地赶到了京城。
他首先找到父亲。吴襄一见儿子,便知是皇帝召他。他想,难怪皇帝突然起用自己作为京营提督。吴襄把这些事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吴三桂。吴三桂一听,倒有些为难了。
吴襄见儿子面呈难色,便知儿子的打算,于是慷慨激昂地对儿子说,你不必有所顾忌!我反正也老朽了,只要你好便行。想起大儿子已经身陷清朝,自己的希望全寄托在三桂身上,不由自主地洒下几点热泪。
于是吴三桂奔皇宫而来。通过宽阔而透出几分幽深,冷清而透出几分威严的皇宫大殿时,吴三桂的心咚咚直跳,虽说自己早已筹划好了,可是现在要与皇帝面对面,难保自己不出漏洞。皇帝毕竟是九五之尊啊!
崇祯皇帝是在寝宫里接见吴三桂的。自从圣旨发出以后,他便在忐忑不安之中过日子,他没有把握能把吴三桂召来。因此,见许多天过去了,吴三桂没有来,他有些着急了。现在听说吴三桂来了,精神为之一振,哪里还顾得上更衣整貌?当即便宣吴三桂进见。
吴三桂见皇帝虽然是挺起身板坐着,但细瞧之下,不难看出皇帝脸上的倦容,给人的感觉除了缱绻之外,决无威严。吴三桂心中对皇帝的畏惧感没有了。他心中有点奇怪:令群臣视之如虎豹让百姓捧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老儿就是这样?
皇帝问:“现在李贼连陷我大明朝城池,直接威胁我京都,不知将军有何良策?”
吴三桂心中暗笑,现在已经是火烧眉头之势了,皇帝还要端这种架子。他装着毕恭毕敬地说:“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皇帝叹口气说:“可是我京都兵力寡微,而贼军人多势众,拿何阻挡?”
吴三桂心想,你想引我出洞,我非要你求我不可,吴三桂说:“贼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都是些乌合之众,明军虽寡,但根深叶茂,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皇帝见吴三桂耍滑,便知自己今日不能再过分顾及面子了,便开口说:“若李贼真的破了京城要杀朕头颅,你将怎么办?”
吴三桂吓得连忙跪下来说:“李贼若真要进攻京城,臣舍死以保皇上!”
皇帝稍稍展颜,轻笑道:“如果我现在就要你班师回京,保朕安全呢?”
吴三桂已骑虎难下,只得说:“臣万死不辞!”
皇帝老儿大声叫好。然后喊道:“来人啦!”太监闻声,连忙躬身答应。皇帝说:“赐吴将军蟒玉一条,尚方宝剑一把。”
太监立刻去了。吴三桂站在那里,心里激动起来!这可是殊荣啊!舅父祖大寿奋力抗清多年,未见皇帝赏赐过什么,袁崇焕出生入死多年,最后却落个身首异处!现在自己寸功未立,皇帝老儿却如此奖赏自己,吴三桂无法不激动。
太监来了,将蟒玉和尚方宝剑呈在他面前。吴三桂抖抖索索接了,连忙叩头谢道:“谢主隆恩!”
皇帝让吴三桂平身后,又仔细地打量他一阵,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他沉思着,突然灵机一动,有了。
皇帝对吴三桂说:“吴爱卿听封。”
吴三桂吓得赶忙又跪下,心想,怎么又是赏又是封呢?
皇帝说:“朕封你为平西伯。”
吴三桂一听之下呆住了,等醒悟过来后连忙叩头谢恩。他的头碰在皇宫的石头地上,发出咚咚一阵山响。吴三桂高高兴兴地往父亲府上奔。
父亲见吴三桂气色很好,连忙问他怎么回事?吴三桂一五一十地说了。父亲听后,脸色变了,像打蔫的草一般。
吴三桂连忙问父亲何故如此?
父亲说皇帝老儿往你脖子上套绳子呢!
吴三桂先是一怔,然后大笑说,我不往皇帝老儿那绳套里钻,他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