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朝覆灭 第六节 再见王莽
九月初二,长安鏖战更烈,城中百姓担心遭汉军掳掠,也起而造反,与汉军同流,其中有少年朱弟、张鱼等人,熟习长安地形,知宫城薄弱所在,纵火烧作室门,利斧劈开敬法殿小门,汉军随之蜂拥而入,一路放火狂呼:“反贼王莽,何不出降?”
王莽听见呼声,黯然神伤,呜呼,你们这些势利而无良的百姓,以前人家君临天下之时,你们猥琐地叫人家陛下,如今人家日暮途穷了,你们马上翻脸叫人家反贼。身边宫人妇女见大势已去,啼呼道:“当奈何!”王莽一夜未眠,也不曾饮食,疲惫不堪,神色间却镇定自如,道:“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王莽负责动口,动手的事,全在王邑。王邑昨日力战一天,今日更不得闲,率众抵挡着汉军潮水般的进攻。巷战一直持续,从白天直到深夜。九月三日凌晨,王邑手下兵士死伤略尽,王邑自知已是回天无力,命人通知王莽向渐台撤退。自己也边战边走,赶往渐台。
群臣接到王邑消息,不顾王莽反对,强行架起王莽,撤离前殿,西出白虎门,门外马车早已备妥,王莽登车,直奔渐台。
未央宫西南有沧池,面积约合今二十万平方米,渐台便建在沧池水中,为一人工假山,其上有亭台楼阁,乃王莽平日休憩燕饮之处。王莽抵达渐台,随从尚有公、卿、大夫、侍中、黄门郎从官等千余人。适逢王邑也赶来会合,君臣相对垂泣。王邑之子侍中王睦解衣冠欲逃,王邑厉声呵斥,死则死耳,为陛下殉国。王睦大惭,不敢抬头。
王邑下令放火烧桥。火起,桥断。
汉军追至沧池,人人都杀红了眼,谁都想把王莽的人头揣进自己兜里。很显然,谁杀了王莽,谁便能够史册流芳,不过这东西并不实惠,对他们也毫无吸引力,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一旦杀了王莽,立即便有了一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王莽就在前方渐台,距离只有十数丈而已。通往渐台的桥已被烧断,汉军于是四处寻船,划着船就往渐台冲,更有心急的汉军,干脆跳进水中,趟水前行,互相践踏,唯恐人后。
王莽远远望见,对王邑叹道:看来他们真的很想杀我。王邑勉强安慰道:陛下上获天佑,必能过此难关。王莽笑了笑,并不相信。渐台毕竟是水中楼阁,而非空中楼阁,汉军总有办法接近。他们已经是瓮中之鳖,汉军就算不进攻,饿也能饿死他们。没有人会来救他们,整个长安都是他们的敌人,整个天下都是他们敌人。
看看汉军渐渐接近,王邑大吼:放箭!一时间,弓弩齐发,数十汉军立毙箭下。汉军稍微退却,很快又再度冲锋。台上放箭,汉军再退。如是三番之后,台上箭尽,无以复射,汉军登陆,短兵相接。王莽入室躲避,王邑则率众而战。汉军源源不绝,很快将渐台变为屠场,包括王邑父子在内,最后仍然追随在王莽左右的千余名新朝官吏,尽皆殉国,无一幸免。
汉军搜索渐台,打扫战场。长安商人杜吴,行至渐台西北一间小阁,踹门而入,便见里面端坐着一个老头。杜吴根本不知道这老头就是王莽,他只觉得这老头的衣冠和别人不一样,但也并未多想。他看见老头也正看着他,心中一慌,手中的剑不自觉就戳了出去。
王莽如释重负地叹了一口气,他等待的时刻终于到了。杜吴戳了王莽一剑之后,见王莽不喊不骂,反而一脸满足,心中忽然发虚,便想拔剑就跑,王莽死死抓住他的手,问道:你是谁?杜吴报上姓名。王莽显得很失望,杜吴?从来没听过,看来只是个小角色,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杜吴答道:商人。王莽越发失望起来,苦笑道:“哦,原来是个贱人。”商人在当时的地位最为低贱,而他就死在这么个贱人手上,当然既委屈又不甘,等他以后到了阴曹地府,他怎么好意思跟其他皇帝打招呼?
杜吴大怒道:对不起,让你贱笑了。说完,奋力拔剑。王莽已经没了力气,只能任由杜吴将剑拔去。杜吴拔剑在手,胡乱戳着王莽。王莽已经说不出话来,他只是不满地盯着杜吴:我又不是不让你戳,你急什么!要戳就好好戳,别乱戳嘛。渐渐,他连不满也没有了,他的眼睛已经睁不开了,他太困了,他太久没有睡觉了,现在,他终于自由了,解脱了,他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而且永远不用醒来。
杜吴杀死王莽,翻检尸体,便见王莽腰间绶带,解开之后一拉,拉出一个沉甸甸的印袋。杜吴大喜,光掂分量,就知道一定是件大宝贝。到处都是汉军,杜吴也不敢打开印袋细看,就怕别人看见之后要跟他抢,于是匆忙往怀里一揣,强自镇定,低着头就往外跑。
杜吴跑不几步,迎面撞见校尉公宾就。公宾就看见露在杜吴衣服外面的绶之一角,顿时眼前一亮,拦住杜吴问:“绶主所在?”杜吴见是长官,只得乖乖作答道:西北小阁中。说完,拔腿想要再跑,公宾就迎面一剑,砍死杜吴,从杜吴怀中取出印袋。公宾就呼吸急促,手也跟着哆嗦起来,好半天才能解开印袋,印袋开处,一道玉光,冲天而亮,果然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公宾就嘲笑地望着横倒在自己脚下、死不瞑目的小商人杜吴,哦,你这个幸运的浑蛋,中国自古以来最贵重的宝贝,居然曾经被你揣在怀里,你居然拥有过它,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然而,你又是一个倒霉的浑蛋,你根本不知道你怀里揣着什么,你根本不知道你有多么幸福。
公宾就杀死杜吴,取走传国玉玺,又按照杜吴的指点,果然在西南小阁找到一具尸体,他虽然不认识王莽,但一看装束,立即断定必是王莽无疑。公宾就按捺住内心激动,跪在王莽尸体之前,拔出剑来,一剑一剑,砍下王莽的头,将头提在手中,这才告诉身边兵士道:“这便是王莽。”
兵士们恍然大悟,后悔莫及。然而,尽管王莽的头颅已在公宾就手中,但只要能抢到王莽的一小块尸体,多少也能够换来一些奖赏。于是数十人争相上前,汉兵甲剁腿,汉兵乙砍手,汉兵丙拆骨,汉兵丁掏心……转瞬之间,便将王莽的尸体分了个精光,地上空剩一滩内脏血水。没有抢到尸体的汉军,抱头痛哭,抢到尸体的汉军,则举着手中的血肉,疯狂地奔跑欢叫。
王莽已死,终年六十九岁,在位十五年。此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他一直被视为千古罪人,不能翻身。直到近代,皇帝不再坐朝廷,对于王莽的评价方才渐趋积极和公允。这其中,尤以西人罗斯·特里尔对王莽的评价——“封建主义寒冬中提前报春的社会主义之鸟”——最为凄婉悲壮。
王莽这只报春鸟,最终死在寒冬之中,没能等到春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答案是,远,很远,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