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 拉包尔成为日军的前进基地
“二战”太平洋战场主要是美日争霸,但有很多国家同样对盟军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其中就包括人口仅仅700万的澳大利亚。老酒以为,澳大利亚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表现甚至超过,至少不低于它的宗主国——牛皮哄哄的大英帝国。
1939年9月欧战爆发,澳大利亚立即成为大英帝国抗击轴心国的重要成员。当年年底,第一批澳大利亚士兵奉命背井离乡,担负中东地区的防御任务。随着远东形势的不断恶化,英国迫切需要加强其在东南亚的防御力量。自己无兵可派,只能就近从澳大利亚调兵协防。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两年多里,澳大利亚向远东地区派出了几乎所有的兵力。以陆军为例,当时澳大利亚仅有的4个步兵师几乎都在海外。其中第六、七、九步兵师在中东,第八师(欠一个旅)部署在马来亚地区。这个第八师将在下面的马来亚战役中出场亮相。负责769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本土及周边广袤海域防御的,竟然只剩下第八师第二十三旅的三个营。就这还不够,这三个营中的两个营后来又被派往荷属东印度,另一个营被派往咱们要说的拉包尔。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澳大利亚本土几乎是不设防的。在日军向南洋地区大举进攻时,澳空军的165架战机陆续被调到了马来亚和爪哇岛,留在本土的只剩下29架“赫德森”式中型轰炸机和本土生产的“韦拉韦”战斗机。这种早已淘汰的教练机连给日本战机塞牙缝的资格都不够。
精锐部队外出作战了,留在本土的只剩下民兵和志愿防卫部队。别说战斗力,连武器都配不齐,很多士兵背的都是家里的猎枪和鸟枪。拉包尔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澳大利亚当局相信,一旦开战,日军势必会在占领关岛和威克岛之后,迅速攻占他们管理下的俾斯麦群岛。
澳军总参谋部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在本土民兵普遍缺乏训练、装备不足、海空军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要想守住拉包尔几无可能。即使再派人去,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带来的后果是进一步弱化对本土的防御。相比拉包尔而言,对于澳洲本土更重要的战略要地是正北方向新几内亚岛上的莫尔兹比港。战争爆发一周后,12月15日,澳军总参谋部向内阁建议,维持拉包尔驻军不变,既不增兵也不减员,同时加强对莫尔兹比港的防御。相比拉包尔的毫无希望,莫尔兹比港更接近本土,相对容易防御,一旦遭到进攻,守住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他们建议向莫尔兹比港增援“重兵”一个营,使该地的防御兵力达到一个旅。看起来似乎不多,但这已是澳大利亚能在本土之外派出的最大兵力。
内阁接受了总参谋部的建议。1942年1月,一个营的兵力被派往莫尔兹比港,那里的守军达到了3000人。这同时意味着,另一战略要地拉包尔自此陷入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能够逃脱陷落命运的唯一可能是“敌人不来”,而日军迟早是会到来的。
战略要地拉包尔位于俾斯麦群岛的最大岛屿新不列颠岛。呈月牙形的新不列颠岛长595公里,平均宽度80公里,岛上蜿蜒崎岖的山地基本全被热带丛林覆盖,终年高温炎热,潮湿多雨,盛产椰子和可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地区肯定与德国有关。1884年,德国宣布占领这一群岛,将之作为德属新几内亚的一部分,并以当时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字为其命名。“一战”德国战败之后,其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被众人瓜分。前文提到,日本占有了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俾斯麦群岛却意外地成为澳大利亚的委任统治地。
俾斯麦群岛首府拉包尔是一个天然良港。1910年,德国人首先在新不列颠岛红树林的沼泽上填土建镇,将之命名为“拉包尔”,用当地语言说,就是红树林。战争爆发之前,这里已拥有两个设施完善的机场。
1941年3月,霍华德·卡尔中校率领澳大利亚第八师第二十三旅的一个营进驻拉包尔,随他们一起到来协防的还有沃尔斯塔布中校麾下的80名新几内亚志愿军。开战之前,卡尔中校先后得到了几支小部队的增援,包括克拉克少校的一个岸炮连、塞尔比中尉的一个炮兵分队、马特森上尉的反坦克炮兵连等。后来帕默少校的一个医疗小分队和6名护士也来到了这里,使得卡尔营的兵力达到了1400人。
除新不列颠岛之外的众多岛屿,就由威尔逊少校的第一独立连约300人防守,真是连撒胡椒面都不算。值得一提的是,澳军在一些重要岛屿上配属了后来被称作“海岸观察哨”的小股侦察人员。起初他们的职能只是监视当地居民的活动,随着战争爆发,其主要任务变成了监视日军的活动,一旦发现敌情就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由于人手不够,大量土著居民也加入了这支特殊队伍。他们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拉包尔多火山,1937年5月的一次火山爆发导致571人死亡。1941年7月到10月,好像预知了未来的不祥,岛上的马图皮火山频繁爆发,导致周围植物大量死亡,拉包尔镇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火山灰。9月9日,英属新几内亚总督麦克尼克尔以躲避自然灾害为由,带着几名政府工作人员跑到了新几内亚岛的莱城——这个莱城也是今后新几内亚战役的一个主要战场。
1941年10月8日,参加过“一战”的老兵约翰·斯坎兰上校来到拉包尔,就任当地守军司令官。和香港的杨慕琦、关岛的麦克米林、威克岛的坎宁安一样,斯坎兰也成为在战前来到必失之地的又一个悲情人物。
12月初,澳大利亚空军的4架“赫德森”式轰炸机和10架“韦拉韦”式战斗机在勒鲁中校的带领下来到了新不列颠岛,拉包尔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
1942年1月4日,攻克关岛之后的南海支队就接到了大本营陆军部发布的作战命令:协同海军,大致于1942年1月中旬以后迅速占领俾斯麦群岛。
在接到命令之前的12月23日,南海支队参谋长田中丰成中佐已经先从关岛飞抵特鲁克,与海军就攻占俾斯麦群岛进行过初步协商。1942年1月5日,堀井富太郎亲赴特鲁克,在“香取”号轻巡洋舰上会见了第四舰队司令官井上成美,以及负责为南海支队护航的第十九战队司令官志摩清英少将,双方就相关战术细节进行了确认。堀井认为,岛上澳大利亚守军很可能兵力不足,再三权衡之后,他决定在拉包尔周边实施多点登陆,在三个方向上同时发起进攻,直取城镇、机场和两座炮台之间的海岸。在澳军来不及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体系之前,以最快速度抢占主要目标,迫使澳军屈服。
从大本营颁布命令的1月4日起,第四舰队所属陆基航空兵就开始对拉包尔实施空袭,为南海支队未来的登陆作战扫清障碍。这天10时30分,20架日机攻击了拉包尔东部的拉库乃机场,投弹50余颗,炸死土著居民15人,有3颗炸弹直接命中了机场跑道,澳军2架战斗机起飞拦截未果。澳军的高射炮也参与了防守,但由于射程太短,根本够不到空中的日机,只能起起吓唬人的作用。稍晚一些时候,又有日军11架飞机前来,对西部的乌纳卡瑙机场实施了轰炸,仅有1颗炸弹命中跑道,炸死土著1人。从那天开始,日军对拉包尔的小规模空袭一直未断。
1月8日,堀井在关岛旧政府大厅的南海支队司令部正式下达了攻占拉包尔的作战命令:支队主力负责攻占拉包尔镇及东拉库乃机场,另一部负责攻占西乌纳卡瑙机场,预定登陆日期为1月23日。
1月9日,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约沃特中尉驾驶的一架“赫德森”式轰炸机只身深入敌穴特鲁克,疏于戒备的日军根本没想到竟敢还有人前来侦察,约沃特中尉拍下了大量珍贵照片后顺利返回。驻军司令斯坎兰上校根据照片判断,敌军庞大的陆海军已开始集结。对国内的情况上校非常清楚,拉包尔守军不能指望得到任何增援,战略要地拉包尔的陷落已成为一个时间问题。
斯坎兰的判断完全正确。1月14日13时30分,日军南海支队分乘9艘军舰从关岛起航。19日,越过赤道后全速驶向拉包尔。
可能是被威克岛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打怕了,联合舰队竟然派出了第一航空战队的“赤城”号、“加贺”号航空母舰到现场助兴。此时完成了休整的南云舰队正无所事事,恰好来这里凑凑热闹。航母的攻击目标并不限于拉包尔一地,俾斯麦群岛另一军事要点卡维恩,新几内亚岛上的莱城、萨拉莫阿等基地都遭到了舰载机的轰炸。老酒也不知道山本是怎么想的,此时遭受重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在默默地恢复元气,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南云舰队为什么不去找它们寻求决战,却跑到这些无关疼痒的地方来打酱油呢?
1月20日,日军对拉包尔连续进行了三轮空袭。第一波20架敌机来临时,明明知道升空也是送死,但8架澳军战斗机仍义无反顾地升空应战。1架战斗机刚起飞就坠落在草丛中,3架升空后的瞬间就被击落,2架在战斗中坠毁,1架在迫降时尾翼受损,只有1架安全返回了地面。6名飞行员和机组成员阵亡,5人负伤。
第一波飞机的空袭还没结束,第二波23架日机已拍马杀到。由于澳军战斗机已无力再战,第二波日机开始毫无干扰地对拉包尔港口停泊的船只、机场和其他军事设施发起肆无忌惮的攻击。那些百无聊赖的战斗机开始到处找人扫射,个别飞行员还在空中玩起了飞行特技。就在斯坎兰上校和卡尔中校气得顿足捶胸之时,海岸观察哨又发来一个让他们更加绝望的消息,有50架飞机已经越过了约克公爵岛的上空,马上就会飞抵拉包尔,快找个安全地儿躲躲吧。
日军的三轮轰炸持续了45分钟,拉包尔港内的挪威货船“荷斯坦恩”号中弹起火,另一艘废船“维斯特拉利亚”号沉没,机场上澳军只剩下1架轰炸机和2架战斗机。日军的代价仅仅是1架轰炸机在实施低空轰炸时被击落。
第二天早上,更坏的消息很快传来。日军4艘巡洋舰正全速向拉包尔挺进。由于澳军的马拉古纳军营距离海岸较近,斯坎兰和卡尔商议,将全部驻军转移到不易被日军舰炮轰击到的地方。
为了使剩下的3架飞机不再做无谓牺牲,21日下午,斯坎兰命令2架战斗机飞往莱城。22日天亮前,下令最后1架轰炸机装载伤员离开拉包尔。之后澳军开始破坏机场。他们在跑道和附近的建筑物中埋藏了100多颗航空炸弹。这些炸弹后来全部被成功引爆。
22日上午8时,日军45架战机再次空袭拉包尔。看到东西两个机场都空空如也,他们转而轰炸了陆上炮台和岸防炮。普拉埃德角炮台被炸毁,守军11人阵亡。有些人躲进防空洞躲避,结果防空洞也被日军炸塌,躲进去的人全部被活埋。明知孤镇不可守的斯坎兰上校下达了抓紧撤退的命令,并下令在离开之前尽量破坏设施,同时疏散拉包尔镇上的居民。
下午4时,澳军提前炸毁了军火库,毁掉了部分炮台的大炮。爆炸虽然对拉包尔造成了巨大损坏,也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那就是驻军司令部的通信系统遭到破坏,失去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事实上,即使能够有效指挥,也不过是推迟一点失败的时间而已。
日军吸取了威克岛第一次昼间登陆失败的教训,将拉包尔的登陆时间选在了夜间。其实他们多虑了,这时候在拉包尔白天和晚上登陆已经无所谓了。20时15分,堀井下达了登陆命令。当晚的风速只有每秒一米,对日军登陆作业非常有利,各路登陆部队均顺利登岸。天空乌云密布,马图皮火山的山口的火光成了日军前进的最好定向标。
登陆部队在澳军的轻微抵抗下步步推进。虽然在局部发生了零星战斗,但到23日夜间,澳军的防线已全面崩溃。拉包尔镇、港口和东西两大机场均落入日军之手,新不列颠岛上有组织的抵抗已经结束。澳军化整为零撤入了丛林。
同日夜间,堀井下令“对现有占领区域周围展开全面扫荡”。新不列颠岛地盘太大,日军的扫荡一直持续了两周。最大的两股澳军分别在1月末和2月6日向日军投降,日军在投降澳军中找到了斯坎兰上校。
2月23日,日海军第十八战队组织海军陆战队在新爱尔兰岛的卡维恩登陆,经过4天战斗击溃了驻岛的澳大利亚守军,在当地建立了航空基地。另一支日军在2月5日占领了新不列颠岛中部南侧海岸要地斯鲁米,在此设立了前进航空基地。随后,俾斯麦群岛的其他大小岛屿相继落入日军之手。
除卡尔中校带领约400人逃回澳大利亚外,斯坎兰上校以下800人都成了日军的俘虏。日军集体枪杀了其中的160人。日军对外宣称歼敌300人,就包括这些被枪杀的战俘。日军自身伤亡16人,49人受伤。
随后,日本海军第七筑城队的1000名劳工和一个陆军工兵支队先后登岛。1月25日,已部分修复了岛上的机场。到2月20日,已有51架战机在拉包尔机场降落。海军第二十四航空战队司令部随即进驻拉包尔。
2月1日,日本海军在拉包尔设立了第八特别根据地,司令官金泽正夫少将全面接管了指挥权。海军舰船、航空兵和陆军航空队等部队以拉包尔为中心,开始对周边的盟军部队及交通线进行打击。日军还在拉包尔周围地区挖掘了近百公里纵横交错的隧道作为防空洞,以躲避盟军的空中轰炸。到1942年底,驻扎在拉包尔的日本陆海军已达11万人。与特鲁克互成掎角之势的拉包尔,已成为日军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基地。1943年4月18日,山本的座机就是从这里起飞,在前往布干维尔岛前线视察时被美军击落机毁人亡的。
按照大本营的计划,南海支队在攻克拉包尔之后应将防务移交海军,然后前往帕劳群岛集结待命,随时参与南方地区的作战。由于马来亚、菲律宾、香港等地的作战太过顺利,远远出乎大本营的预料,南方军有足够的预备队可供调遣,因此南海支队被允许留在原地驻防,以适应该方面今后作战的要求。这对于登陆兵力不足的海军来说无疑是好事情,对于南海支队来说貌似也不错,获得了一个休整的大好机会。
谁也想不到,这一看似不错的命令竟然使南海支队的大部分人此生再也没能回到日本本土。他们下一步的作战目标变成了新几内亚岛上的莱城和萨拉莫阿,之后奉命进攻莫尔兹比港。由于日军在瓜岛战败,已经与莫尔兹比港近在咫尺的南海支队得不到增援和补给,被迫撤退,堀井也在溃退中不慎跌入新几内亚岛科科达小道的山间湍流中淹死。还好死得早,即使堀井能侥幸活到战后,也会因多次枪杀战俘和平民而被判处绞刑。
拉包尔失守,使得日军获得了绝佳的前进基地。至此,澳大利亚东北方向门户洞开,澳洲大陆以及南太平洋诸岛已处于日军的兵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