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人性的抉择 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
这篇文章要说的这个人,可能是史上头衔最多的一个人。他是著名的画家,同时他又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作家……他钻研的领域实在太多,以至后人又给了他两个头衔:“外星人”和“穿越者”。那么,他到底有没有那么神?
1
1452年4月23日,瑟·安东尼奥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句话:
“4月15日,星期六,我的一个孙子诞生了。”
安东尼奥所在的地方,是当时佛罗伦萨共和国治下一个叫芬奇的小镇,当时使用的是“儒略历”(恺撒推行的罗马历法),按照现在的公历转换,应该是4月23日。
安东尼奥的这个孙子,被取名为“Li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翻译成中文就是:“芬奇镇瑟·皮耶罗之子列奥纳多”。其中,“ser”代表他的父亲是一位绅士,而“da vinci”的意思是“来自芬奇镇”。孩子真正的名字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当时意大利非常常见的男性名字“列奥纳多”。
但是,当这个孩子后来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名人之后,没有人再叫他“列奥纳多”了。
大家都只叫他达·芬奇。
2
关于达·芬奇少年时期的记载很少。目前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他的父亲叫瑟·皮耶罗·达·芬奇,是当地的一名法律公证员(类似于律师这样的职业),比较富有。
达·芬奇的母亲叫卡泰利娜,应该是他父亲的一个佃农(也有说是酒吧的侍女),父亲抱走了刚出生的达·芬奇,却没有和他的母亲结婚——没错,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
达·芬奇在14岁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芬奇小镇,来到了大城市佛罗伦萨,成了一名艺术家的学徒。
在那个时代的意大利,如果你想当一名艺术家,并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必须先加入当时的一个组织——行会。
行会管辖着各种手工作坊,后者的订单都由前者分配。而你要做画家或者雕塑家,都必须先去相应的手工作坊,拜师傅,从学徒开始做起,一边学手艺,一边帮师傅完成工作。
一般来说,做学徒的时间至少要超过10年。
幸运的是,达·芬奇当时拜的师傅,是那个时代的一位大牛艺术家,叫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委罗基奥的弟子有不少成了下一代的大牛,比如达·芬奇,比如波提切里。
波提切里被认为是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著名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他的作品
我们通过课本了解的“画鸡蛋”的故事,就是达·芬奇做了委罗基奥的学徒后发生的事。当然,达·芬奇跟委罗基奥学习的本领,远不止画鸡蛋。
关于达·芬奇的学徒生涯,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是关于达·芬奇的容貌。我们现在脑海中浮现出的达·芬奇的容貌,基本上是来自他的自画像。
但事实上,达·芬奇年轻时非常俊美,甚至因为相貌而名动全城(由于他终身未婚,关于他的性取向也一直被大家讨论,此文不涉及)。他经常给自己的老师委罗基奥做雕塑的模特,据说委罗基奥的名作青铜像《大卫》的模特就是达·芬奇。
有人认为这幅像虽是达·芬奇画的,但他画的未必是自己
青铜像《大卫》
另一件,是关于达·芬奇所处的时代背景。
当时的艺术家,是一个开销非常大的职业,是需要别人供养的。谁来供养呢?就是“艺术赞赏人”。
从小背景来说,当时统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家族,正好是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这个家族对艺术的痴迷和支持是非常有名的。美第奇家族一直很喜欢委罗基奥,而达·芬奇生活的时代,正好和整个美第奇家族中对艺术支持力度最大的洛伦佐·美第奇同一时代——这对达·芬奇后来的创作有不小的影响。
从大背景而言,从13世纪开始萌芽的欧洲文艺复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酝酿,到了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正好就是达·芬奇所处的时期。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一代大神的神奇之路,就此开始。
3
我们先来看看达·芬奇的绘画成就。
这是达·芬奇最无可争议的领域,也是他流芳百世的最主要原因。
1475年,达·芬奇的老师委罗基奥接受委托,画一幅《基督受洗》的宗教油画。尽管早在三年前,年仅20岁的达·芬奇就被佛罗伦萨画家工会列在了会员名单上,但他的身份毕竟还是老师的学徒,所以就受命和老师一起完成这幅画。
委罗基奥完成了整体构图,而达·芬奇领到的任务是画一些背景和左边的那位小天使(最左边只露侧脸的小天使)。但就是左边的这个惟妙惟肖的小天使,展现出了全画都没有的一种灵性。在达·芬奇创作完这幅画后,委罗基奥就表示再也没办法教他绘画了,而是将他介绍给另一位有名的绘画大师。不仅如此,委罗基奥之后也表示不会再画画了,转攻雕塑。
达·芬奇虽然以画画名闻天下,但他流传到后世的画作并不多,除去真伪存疑的作品以及大量手稿外,连同壁画在内的真正的油画作品,也就20多幅。
但是,每一幅都是传世经典。
他最有名的那幅《蒙娜丽莎》,自然不用多说了。达·芬奇画作的经典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技法上,更在于他对背后人性的洞悉和把握。这一点,在他于1494年至1498年间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中最能体现。
《基督受洗》
《最后的晚餐》描绘的是耶稣被犹大出卖后,与他的十二圣徒在一起吃最后一顿晚饭的场景。这个著名的故事一直是欧洲各路大神级画家喜欢创作的选题,在达·芬奇之前,有很多名家都以此为题创作过。
但之前的作品,别的不说,都有个很明显的特点——一眼就能从画面中看出叛徒犹大是谁。
卡普阿的《最后的晚餐》,犹大被画作去伸手拿饼的人,因为耶稣说:“正准备去接基督蘸了汤的饼的那个人便是出卖了我的那个人。”
乔托的《最后的晚餐》,犹大就是那个唯一头顶没有光环的人
格列柯的《最后的晚餐》,犹大手里明显拿了钱袋,因为《圣经》里记载他因为收了30个银币而出卖了耶稣
安德烈亚·德尔·卡斯坦诺的《最后的晚餐》,犹大坐在所有人的对立面
所以一般《最后的晚餐》画作中,犹大要么拿钱袋,要么没光环,要么被孤立。好了,那么我们来看下达·芬奇版本的《最后的晚餐》。
这幅画是达·芬奇画在教堂上的壁画,虽然经过多次修复,但依旧损毁严重——事实上,这幅画能保存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
提供一张修复版,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画面上13个人以耶稣为中心,看似杂乱分布(其实是3人一组分了4组),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说明当时每个人的心态都不相同。耶稣在中间,不同于以往作品中总是在说话的样子,他双目低垂,嘴唇紧闭
而作为叛徒的犹大,第一眼根本就认不出是谁——大家都没有光环,没有人被孤立。但只要你仔细辨认,那个身体后仰,一手里拿着不起眼的钱袋,一手微微伸出去拿面包的人,就是他(耶稣左边第二个)。事实上,即便不用道具,犹大的神态也已经出卖了他。
达·芬奇关于《最后的晚餐》的大量习作被藏于温莎图书馆和威尼斯,他给每个人物形象都找了现实中的模特,甚至为每一双手、每一件衣袖都做了很多草稿笔记
而且,这幅看上去有些杂乱的画作,其实是达·芬奇精心构思的。
《最后的晚餐》中的透视比例关系,据说达·芬奇在这幅画中用了三个光源。所以,说达·芬奇的每一幅画都是传世经典,并不夸张
4
关于达·芬奇绘画的技艺,其实不需要多讨论了。
接下来该说说他“不务正业”的一面了。
首先,在绘画之外,达·芬奇另一个比较被大家认可的领域,是他在解剖学和医学上的贡献——当然,这和他的绘画与雕塑事业也是息息相关的。
达·芬奇在委罗基奥手下做学徒的时候,就被要求学习解剖学。为此,达·芬奇在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纽瓦医院得到了解剖人类尸体的许可(也有说法是他没有得到许可,便私自解剖人类尸体和动物)。在30年的时间里,达·芬奇至少解剖过30具人类尸体,并为此绘制了超过200幅的绘画笔记。
因为学会了解剖,达·芬奇对人体构造有了超越常人的认知,进而开始在人体医学和生理学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设想和探索。
达·芬奇的解剖笔记
达·芬奇的解剖笔记
他发现人类的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脏瓣膜
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画出子宫胚胎中的胎儿和腹腔中的阑尾的人
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认识到血液对人体新陈代谢起作用的人,并认为血液不断地改造全身,把养料带给身体各个器官,再把垃圾带走。他还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
达·芬奇还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个想到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的人。
后人根据达·芬奇“机器人”手稿仿制的机器人模型
他的这些探索在我们现在看来或许并不太稀奇,但放到15世纪的欧洲,那是惊世骇俗的行为和认知。
从达·芬奇的笔记中不难看出,他对人类结构构造方面有非常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能忠实地记录,所以,由生理学,他又将触角延伸到了工程学和物理学。
比如达·芬奇通过解剖获得的人体构造方面的知识,设计出了一个“机器人”的草图:以木头、皮革和金属为外壳,以齿轮做驱动装置,以水动力做动力,让机器人可以坐下和站立,可以挥舞手臂,可以转动头部,甚至可以开合嘴巴并发出声音。
更进一步,达·芬奇试图探索一个千百年来人类都关心的话题:如何能飞?
达·芬奇设计的“飞机”手稿。这种飞机主要是靠人力“扑翼”飞行
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草图
为了在不同宽度的河流上迅速架设桥梁,达·芬奇还设计过专门架桥的机器。
达·芬奇的手稿“移动的桥”
他对军事机械的研究也有超乎寻常的热情。
达·芬奇设计的“剃刀战车”手稿
事实上,只要是和机械设计有关的东西,达·芬奇都非常痴迷。在他被发现的6000多页手稿中,人们看到了他设计的水下呼吸装置、拉动装置、发条传动装置、滚珠装置、反向螺旋、差动螺旋、风速计、陀螺仪甚至机械车的设计图……
达·芬奇手稿中一个能够移动的奇怪炮塔的设计。这被有些人认为是“坦克”的雏形
5
如果说达·芬奇由解剖到对机械的痴迷让人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他在另外一些领域做出的探索——作为一名艺术家——就不得不让后人啧啧称奇了。
在天文方面,达·芬奇坚持认为“日心说”而否定“地心说”,这个观点的提出甚至早于哥白尼(但实事求是地说,早在古希腊时期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利特就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在地理方面,达·芬奇在那个时代就能认识到:高山山顶上之所以有海中动物的化石,是地球的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迁形成的。这种认知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是相当不易的。
达·芬奇研究水的形态的手稿
在物理方面,达·芬奇发现了液体压力的存在,并提出了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他还研究过摩擦和重力加速度。
达·芬奇关于水利建设的手稿
达·芬奇关于建筑设计的手稿
在水利建设方面,达·芬奇并没有只是停留在设计方面,他亲自设计并主持修建了米兰至帕维亚运河的灌溉工程,他设计的一些水库、水闸、拦水坝等,在当时确实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样达·芬奇在建筑方面也有建树。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在设计中,达·芬奇会把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米兰的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并监工建造完成的。
哦,对了,达·芬奇有一副好嗓子,能唱非常动听的歌曲,而且他的笛子吹奏得很棒,七弦琴弹得更佳。事实上,当初最早让他在佛罗伦萨声名鹊起的,正是音乐家的身份。
6
达·芬奇还有一些特别的习惯,让他更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比如他是个左撇子,终其一生,他在笔记本上记录所用的都是“镜像文字”,即像镜子映射一样,和现实生活中是反的。有人曾推测,这是达·芬奇自己在给自己的笔记“加密”,即便有人偷窥,也不知道他那些设计图的真正奥秘。
达·芬奇有那么多的精力来从事那么多领域的研究,背后也有一套他自己的睡眠方法——他把它称为“定时短期睡眠法”。
即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他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小时,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工作(但如何才能做到迅速入睡倒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后世景仰的天才,他的一生虽然也获得了认可和赞誉,却未必达到了他自己所设想的那种境界。达·芬奇曾写信给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巨大的骑马像——那时候,受材料和技术限制,在巨大的重量压力下,前蹄腾空的马是非常难雕塑出来的(这尊雕像最终只有土制模型而没有被浇筑成青铜)。
达·芬奇的手稿“等量的变化”。达·芬奇在相同尺寸的半圆和圆中,画出了177个等量变化。这说明他当时对几何学也相当感兴趣并做了研究
但是,大公只有言语的安慰,却鲜有实质的鼓励,甚至连给达·芬奇的薪资都是按最低标准发放的,这让达·芬奇相当失望。
151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占领了米兰,当时的达·芬奇已经享有颇高声誉。法国国王邀请他赴法国定居,成为那里的宫廷画师。当时已经63岁的达·芬奇似乎并没有对故乡表现出太多的依恋,他欣然前往。
最关键的是,他把自己最珍爱的一幅画一起带到了法国。
那幅画就是《蒙娜丽莎》。这也是这幅画至今被收藏在罗浮宫的原因。同样也是这幅画在1911年失窃的一个原因之一(偷画的是一个意大利人,他宣称要让名画回归祖国)。
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展厅里永远是人头攒动,作者去过三次,从没能挤到过最前排
1519年,一代大师油灯燃尽。
据说67岁的达·芬奇去世时,是被法国国王抱在怀里的——国王一直不肯松手。
达·芬奇的得意门生弗朗西斯科·梅尔茨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他的恩师的一生:
“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馒头说
达·芬奇到底是不是个天才?
我觉得毫无疑问:肯定是。
那达·芬奇是不是个大神级的天才?
我觉得依旧毫无疑问:肯定是。
那达·芬奇是不是牛到像是从我们的时代穿越回去的,或者干脆是外星人?
我个人觉得不至于。
或许就像我们很愿意传播特斯拉的“神迹”一样,我们需要一些全面碾轧我们智商乃至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大神,来满足我们的英雄崇拜情结。
达·芬奇在绘画领域的成就,以及他在解剖学、建筑学、水利学方面的造诣,毫无疑问都是当时时代的巅峰水平——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完全超越那个时代的。
至于他的其他很多奇思异想的手稿,固然让人啧啧称奇,但我觉得其中有些被夸大的成分。
比如他因为一张直升机的画稿,就被一些人称为“发明了直升机”,我觉得有些夸张了。他关于“机器人”的设计固然精巧,但因此被称为“机器人之父”也未免言过其实——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同时代甚至更早,都有很多设计精巧的机关人或木制傀儡,按这个逻辑,它们也都可以被称为“机器人”了。
我觉得他之所以成了后人景仰的大神,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达·芬奇非常严谨,且极善于绘画。他把他的很多奇思妙想,都用非常写实的手法画到了手稿上,并且成功流传至今(这点也很重要)。我相信,在那个百花齐放的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的一些理念,同时代的人未必没有,但没有人能像达·芬奇这样用笔让它们在纸上成为“现实”,以及流传下来。
这里也需要指出的是,一张设计稿和真实的设计并成功运转是有区别的。尽管后来有不少人根据他的设计稿做出了实物模型,有的还验证成功了,但用现代人的理念和架构来还原,我相信应该还是有失真的。
但达·芬奇依旧是我无比尊敬的一位大神。
因为除了上述的那些成就之外,我认为他最难能可贵的,是永远对未知或新鲜事物抱有一颗好奇和探索的心。
达·芬奇曾记录下童年时的一次难忘经历:有一次他在野外玩耍,来到一个洞口前。洞里漆黑一片,他非常害怕里面会有野兽乃至鬼怪,但最终好奇心促使他进洞去查看究竟。
其实这样的好奇心,我们在童年时人人都有。但随着年纪渐长,有时候是不是我们会发现:对新鲜事物不仅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所排斥了?
我原来是做媒体的,我经常和一些同事分享一个观点:我们做媒体的,面对有些新生事物,哪怕觉得不喜欢,也别排斥,先别忙着去批判或不屑,而是先尝试着去了解它,使用它,熟悉它——不然,我们不仅没有资格记录这个时代,自己也很容易变老。
扯得有点远,拉回来。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中应该不会有人能比肩达·芬奇的成就。但我们即便没有他那样的天赋和钻研精神,那么至少——
让我们努力保持一颗好奇和探索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