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以国家之名 “偷袭珍珠港”之后……

1941年,美国夏威夷时间12月7日上午7点55分,东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点55分,整个“二战”期间最著名的一场偷袭战拉开了帷幕——偷袭珍珠港。这个事件的过程,大家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今天,我们来聊聊之后发生的一些事。

1

当“袭击成功”的消息传到山本五十六的耳中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作为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很清楚,这场震惊世界的偷袭战果足以让每一个日本人都惊喜若狂:

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8艘主力战列舰中有4艘被炸沉,4艘被重创,另有18艘大型舰艇被炸沉或炸伤,260多架飞机被摧毁,美军伤亡超过4000人——整个太平洋舰队完全瘫痪。

而日本付出的代价是:29架飞机、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场十足的完胜。

作为这场惊天偷袭的全程策划人,在日本本土吴港的“长门”舰上远程指挥的山本五十六却笑不出来。

首先,按照山本五十六的原定计划,日本远征的海军航空兵,应该要炸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三艘航母,但是,美国的3艘航母却恰好都不在港内。

美国3艘航母不在港,被后人认为是“美国提前知道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一大证据。但事实上,那3艘航母中,一艘本来就在大修,一艘按照原计划去运送飞机了,一艘在返港途中遭遇风暴延误,并没有“刻意躲避”的明显证据。

更何况在“二战”初期,按当时人的理解,海军的主力应该还是战列舰,所以如果美国事先知道,应该把战列舰转移走才是——最早一批认识到航母在现代海战中作用要超过战列舰的人中,就有山本五十六。

其次,日军的轰炸机既没有炸毁珍珠港的船坞,也没有炸毁就在不远处的珍珠港油料库。

如果炸毁船坞的话,将进一步严重影响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恢复能力,而如果当时哪怕有一架飞机往美军的油库投下一枚炸弹,太平洋舰队很可能将会因为燃料不足而退回美国本土港口——那个油库存有450万吨燃油。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山本五十六知道美国可怕的工业生产能力将被彻底唤醒。

最初,山本五十六是坚决反对向美国开战的。

理由很简单: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读过书,并在1925年至1928年间,在美国担任过日本驻美使馆的海军武官。

相对于日本军部很多只是单纯头脑发热的日本军官而言,山本五十六在美国期间,深入了解过美国的生活,以及参观过大量的美国工厂。

所以他深深知道:日本要和美国开战,其实就是找死。

因为反对向英美开战,山本五十六有一段时间只能去军舰上居住办公——很多日本少壮派军人准备刺杀这个“卖国贼”。

但是,当美国紧紧扼住日本“石油输送”这个软肋之后,日本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其他选择了。恰在此时,东条英机内阁上台,头也不回地把整个日本都绑上了疯狂战车,山本五十六知道,对英美开战已经不可避免。

既然要打,上来就必须打一把大的——当山本五十六制订出不远万里奔袭美国珍珠港的计划时,日军大本营里最胆大妄为的军官都被惊呆了:派一支特混舰队,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家门口把人家的太平洋舰队给炸了?!

但山本五十六就是一名标准的赌徒。在出使欧洲时,山本畅游过欧洲多个赌场,且胜多负少——摩纳哥的赌场甚至禁止他入内。

在这一把上来就“all in”(全部投入)的赌局中,山本五十六赌赢了。


被轰炸的珍珠港

但这一把牌,也把美国逼上了牌桌——那可是一个背后不知道堆了多少筹码的对手。

按当时山本五十六的估计,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只是可以让日本获得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所以,在指挥室幕僚纷纷对山本五十六表示祝贺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只是唤醒了一个巨人而已。”

2

同一天的大洋彼岸,“巨人”神经中枢最重要的一个细胞——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第一时间就准备好了他的国会演讲。

虽然已有各种证据证明: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已经从各个渠道得到了各种“日本准备动手”的消息(包括中国的情报人员也多次截获电报提醒)。但是,至今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罗斯福是在确切掌握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具体情报之后,有意瞒报,故意上演一出苦肉计。

不过,罗斯福此前一直支持美国参战,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在1941年的12月8日,罗斯福在国会的那段演讲,终于可以说得理直气壮:


昨天,1941年12月7日——必须永远记住这个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的蓄意的攻击。

……

我们现在预言,我们不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还将确保这种背信弃义的形式永远不会再次危及我们。我这样说,相信是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


美国媒体针对珍珠港被偷袭事件的报道

敌对行动已经存在。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

相信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愿上帝帮助我们!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美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没错,从1940年开始,罗斯福就在使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希望国会能够批准美国参加“二战”——他所需要的,确实就是一个批准而已。

如今,他拿到了。

可以说,“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后的美国,确实没有辜负山本五十六当初的“信任”。


在国会演讲的罗斯福

先看钢铁产量。在宣布参加“二战”前,美国年钢铁产量是3000万吨左右;到1941年末,产量暴涨到7500万吨;到1944年,达到8132万吨——这一年,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5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加在一起,是5600万吨。

再看石油。1940年,美国石油年产就达到了2亿吨,1945年突破2.3亿吨——当时全球石油总产量为3.6亿吨,美国占到了60%以上。

然后来看武器装备。开战第一年,美国的作战飞机年产量就达到了4.7万架,坦克年产量达到了3万辆。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前后一共造了不到7万架作战飞机,1944年,美国一年就造了近10万架。

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海军的联合舰队苦心经营,勒紧裤腰带造航母,到了1945年无条件投降时,一共造了29艘航母(含4艘已下水未完工)。

而美国呢?从珍珠港遇袭到战争结束,它一口气造了147艘航母(其中113艘是轻型航母)。

不仅仅是生产能力,还有修复能力。太平洋战争中的珊瑚海海战中,美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被日机重创,按日本人的估计,“约克城”号至少要修两个月——事实是,美国人只花了36个小时就让这艘航空母舰重返战场了。

还有后勤能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的“跳岛战”中,最艰苦的时候,日军士兵三天可以分到几条小鱼干作为口粮,而每个美国士兵在战地上可以吃到刚做好的冰激凌——为了能现场制作,美国专门改造运输机用来制作冰激凌(美军的后勤能力后来在朝鲜战场上也给志愿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二战”期间,美军有数万架飞机生产出来还没来得及服役,战争就结束了。美国不愿意自己的技术被泄露,最终集中销毁了数万架全新的作战飞机

以生产能力论,太平洋战场只是美国输出的一小部分而已,事实上,美国当时已经成了全世界整个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生产制造商和军火提供商。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盟军准备的13700架作战飞机,基本都是美国人造的。面对如乌云蔽日一般的盟军飞机,德军可以起飞的作战飞机只有400架左右。

不知道那个时候,希特勒有没有恨日本把美国拖下水?

3

第二天得知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希特勒的内心也是矛盾的。

曾有一种说法,说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暴跳如雷”,但从一些传记作品和资料中,并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事实上,希特勒没有理由发怒。

首先,希特勒知道,美国是迟早要参战的。

尽管德国之前一直在努力避免激怒美国,但希特勒完全清楚,美国参战其实是早晚的事。即使没有参战,美国向英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军火和物资,为英国商船护航,其实已经等同于参战了——大家只是不想正式宣战,心照不宣而已。

其次,德国当时的处境开始变得不妙了。

1941年底,在寒冷的苏联,已经看见莫斯科城墙的德军却久攻不下,而站稳脚跟的苏联红军已经开始了局部反击——12月6日,希特勒刚刚下令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而就在11月底,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刚刚代表希特勒向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重申:“一旦日本向美国开战,德国立即向美国宣战。”之所以是“重申”,是因为就在年初,德国刚刚向日本外相松冈洋右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根据墨索里尼的女婿皮亚诺后来的日记显示,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是和意大利以及德国通过气的。偷袭珍珠港成功后的12月8日,“里宾特洛甫夜间来电话,他为日本进攻美国高兴不已”——作为希特勒的亲信,里宾特洛甫的“高兴”应该不只是他本人的态度。

但同时,希特勒也明白,日本向美国开战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日本的行为,尤其是一举打残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很大程度上能把美国拖在太平洋战场,进而给德国在欧洲战场留下更多的时间。

但另一方面,日本对美国宣战,也等同于宣布了一件事:他们不会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了。

这对德国而言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因为原本已经几乎被摧毁的苏联红军,在西伯利亚超强冷空气的帮助下,似乎有站稳脚跟的趋势。

当然,希特勒也担心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但从希特勒身边人后来的回忆录来看,希特勒还是相对倾向于乐观的,他认为自己有把握在美国涉足欧洲战场前解决所有问题。

这也是后来德国在军队内部出现一个“刺杀希特勒”小集团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元首已经渐渐失去了对局势的基本判断,显得盲目自信,近乎疯狂。

作为证据之一,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希特勒在1942年还试图谋划与一个亚洲大国达成一项密约——共同突袭印度。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4

1941年12月8日的深夜1点,蒋介石在自己的官邸里,得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

与希特勒没有“暴跳如雷”一样,当时蒋介石也并没有“欣喜若狂”。

当时的中国,在抗日战场上相当吃力。

但从蒋介石当时的日记来看,他对“珍珠港事变”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后悔”——后悔自己不应该过度敦促美国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导致日本丧失耐心,对美国展开攻击。

蒋介石为什么会这么想?

首先一个原因是,罗斯福早就通过当时的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转告蒋介石:万一美日战争真的爆发,无论是中国领袖还是中国人民,一定要保持克制的态度,要避免公开的庆祝。

其次,即便从自身情况考虑,蒋介石当时对抗战的结局的判断,更多倾向于日本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停止进攻”,进而谈判。可以说,蒋介石对中国以一己之力将日本人全部驱逐出境,并没有什么信心。

所以蒋介石也根本就没想到,日本真的会吃了熊心豹子胆,主动去开撩美国——与美日开战相比,蒋介石其实更希望日苏开战。他认为只有苏联与日本开战,才会真正减轻中国战场的压力。

但是,那时候苏联整个国家在纳粹铁蹄下已经命悬一线,日本不夹击已经谢天谢地,它哪来的力量再主动对日开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蒋介石在短短的时间里,也需要做出一个判断:是不是要立刻对日本宣战?如果宣战,是只对日本宣战,还是对轴心国所有国家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目的大家都了然于胸——不是日本真要去攻打美国,而是日本要夺取英美在东南亚的所有资源和利益。

而自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作为一个已经单独默默抵抗日本长达五年的国家,中国在1941年已经陷入了最艰苦阶段。在丢失了大陆的东南沿海之后,很多战略物资都需要从东南亚的缅甸等地输送进来。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全面进攻东南样的速度,万一英美在东南亚全面崩溃,中国就将彻底陷入四面楚歌、弹尽粮绝的困境——到时候,去找谁?

因为苏联和日本缔结了《日苏中立条约》,在苏联没有表态的前提下,12月8日那一夜,蒋介石其实也在苦苦思索。

当然,最终他还是做出了抉择。

5

1941年12月7日之后的那一个星期,全世界报纸的头版,基本都被“宣战”的新闻挤满了:

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和英国同时宣战;

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向日本宣战;

12月9日,中国自1931年以来,经过十年的“战而不宣”,终于在这一天,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同时宣战;

12月11日,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

同日,美国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二战”期间,没有一个国家对中国宣战——因为当时中国存在两个政府:重庆的蒋介石政府和南京的汪精卫伪政府。

同盟国只承认蒋介石,所以不会对中国宣战;轴心国只承认汪精卫,所以同样不会对中国宣战。

不过无可避免地,1941年,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还是全面爆发了。

在整个过程中,唯一没有丝毫犹豫的,恐怕只有英国了。

当时手里几乎已经打不出牌的丘吉尔,在听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激动地流下了泪水,然后说了一句:“好了,这下我们赢了。”

馒头说

说一个1941年12月8日,发生在美国国会的小插曲。当罗斯福发表完演说后,国会审议对日宣战唱名表决。投票结果是: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

没错,众议院居然出现了1票反对票。

投出这票反对票的,是女议员珍妮特·兰金。兰金也参加了美国国会决定是否参加“一战”的投票,她当时投的也是反对票。

因为兰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她在决定美国是否参加“二战”时的发言是:“作为一个女人,我不能去参加战争,也反对把其他任何一个人送上战场,这不是必需的。我投票反对。”

国会现场对她响起了一片嘘声,当她走出众议院时,民众纷纷向她投掷杂物,以至她之后只能在警察的保护下上下班——当然,没多久,她的政治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现在回过头看,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候,反击是理所应当的选择,对已经急红了眼的日本宣战,绝不是兰金所认为的“这不是必须的”行为。

不过,虽然可以给兰金安上“圣母典范”的头衔,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无论观点对错,我们还是要捍卫一个人说话的权利。

1973年,美国国会大厦竖起了兰金的铜像——并不只是为了纪念她当年在“二战”中投出的这一反对票,而是她终身对和平运动的贡献。兰金后来还以86岁的高龄积极参加反越战的游行,并留下一笔遗产用作低收入妇女获得教育的基金。

无论如何,兰金对于和平的渴望,还是应该被承认的。

因为战争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屠杀,而是为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