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道阻且长,而终点可期 有一种撤退,叫敦刻尔克

一部《敦刻尔克》的电影,让很多人深受感动,也让不少人云里雾里。

明明是一场大撤退,为什么会被人铭记,以至要拍成电影?

说简单,也简单,因为那不仅仅是一场撤退而已。

1

在法国北部的诺尔省,有一座海港城市。

公元4世纪初的时候,这里还只是一个坐落在沙滩上的小渔村。到了1067年,这个地方被正式命名为“敦刻尔克”(Dunkirk)——意为“沙滩上的教堂”。

1662年,敦刻尔克正式归属法国。因为临海的特殊位置,这个地方一直是中世纪欧洲各类战争争夺的焦点,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没有1940年5月的那场大战来得有名。

说是一场大战,但其实是一场大撤退。

但正是那场堪称“奇迹”的大撤退,让“敦刻尔克”这个名字,名垂青史。

2

时间,还是要回到1939年9月1日。

这一天的凌晨,纳粹德国出动44个师约80万的兵力,直扑波兰,正式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仅仅一个月,波兰宣布投降。

作为波兰的盟友,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在干什么呢?它们倒也是在9月3日迅速做出反应:同一天内对德国宣战。然后呢?然后就迅速陷入了沉默。除了法国发动过一次象征性的“萨尔攻势”外(战线向前推进了5英里,占领了大约20个无人村庄),所有的努力,就是在外交上谴责德国,口头上要求德国撤军。

英国和法国凭借出色的“表演”,让这一阶段的战争获得了一系列的称号:假战,奇怪的战争,静坐战争……

但嗜血的狼,是不会因为你假模假样吼两嗓子,就会转身离开的。1940年5月10日,法国和英国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养精蓄锐的德国人出动了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分A、B两个集团军群直扑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开始全面进攻西欧国家。

这是一次大大出乎法国人意料的进攻——德国A集团军群竟然绕过了他们认为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在德国“装甲战天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德国的装甲部队在法国的色当撕开了一道口子,潮水一般地杀入法国腹地。

1940年5月16日,刚刚上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紧急飞往法国巴黎,在那里与同样是刚刚上任的法国总理雷诺会晤。

丘吉尔后来回忆,在抵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政府已经在一批一批地烧毁政府文件,准备撤离了。

丘吉尔当时问法军的总司令甘末林将军:“我们的战略后备队在哪里?”

甘末林痛苦地摇头:“我们已经没有战略后备队了。”

而雷诺的回答更直接:“我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这离德国军队发动总攻,才过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承认“输掉战争”的,是号称“欧洲第一陆战强国”的法国。

而随着法国军队的崩盘,一起倒霉的,还有渡过英吉利海峡前来并肩作战的英国远征军。

但打不下去了,还能怎么办?

一个字:撤。

3

“撤”这个字,说出来简单,但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当时的情况无比严峻:

面对德国狂飙突进的装甲部队,法国全境已经被打穿,40万晕头转向的英法联军被德军压缩到了法国西北部。如果他们要避免被全歼的厄运,就只能指望横渡英吉利海峡,退到对岸的英国。

当时,可以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法国港口有三个,但其中的加来和布伦先后被德军占领。于是,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港口,那就是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在1939年就成为法国吞吐量第三的大港,拥有7个可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8公里长的码头——如果这些设施全能利用,别说40万军队,连同他们携带的所有重装备,都可以在短短几天里全部运走。


箭头为当时德国A、B两个集团军群的进攻方向

但这是战争时期。

在之前的两个星期,敦刻尔克遭遇了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4个船坞全部被摧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事实上,整个敦刻尔克的大半个城区也都被炸毁了。

整个敦刻尔克港口,只剩下了一段可供船只停泊的东堤,长约1200米,用木板搭建,非常简陋。

从横渡的路线来看,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3条航线:其中Z航线航程最短,只要40海里,但已被德军炮火封锁;X航线55海里,但这条航线上已经布满了英军设置的水雷;最长的Y航线要90海里,德军的炮火无法覆盖,但整整6个小时的航程,船只将完全暴露在德国空军的轰炸范围内。

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时间留给英国人和法国人了。5月19日,英国的战时内阁就责成海军部制订撤走英法联军的计划,由海军中将伯伦特·拉姆齐指挥,代号“发电机行动”。

当时设计的方案,是利用加来、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每天撤走1万人。但没预料到的是,港口只剩下了敦刻尔克一个,而40万英法联军已经被压缩到了狭长的沙滩地带,三面临敌,背后是海——不用多久,德军只需要架起大炮,就可以直接在沙滩上进行一场炼狱般的虐杀。

这个时候,除非出现神迹,谁还能拯救那40万英法联军?

4

神迹,还真的出现了。

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突然下令所有前线装甲部队,停止对英法联军的追击。

当时冲在最前面的德国第十九装甲军的坦克部队,离敦刻尔克只有10英里的距离了。统帅第十九装甲军的古德里安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如果当初最高统帅部没有制止第十九军的推进,那敦刻尔克早就被攻克,胜利的成果也非现在可比。假使当时我们能够俘虏全部英国远征军兵力,那么未来的战局发展恐怕就很难预言了。很不幸,这个大好机会却被希特勒个人的神经质糟蹋了。”

但在当时,作为军人的古德里安只能从命。按照他的说法:“于是我们在一眼可以望见敦刻尔克的地方停下来了。空军进攻的同时,我们眼看着大船和小船不断地把盟军撤走。”

对于希特勒当时那个谜一般的“停止进攻”命令,后来的历史学家有过很多的猜测。

第一种说法,说是希特勒当时用的作战地图是过时的,地图显示敦刻尔克附近都是沼泽地,所以命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但这种错误对于严谨的德国人,尤其是当时蓄谋已久的德国军人而言,是很难想象的。


海因茨·古德里安,被称为德国“装甲兵之父”,又被称为“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隆美尔被称为“二战”中纳粹的三大名将

第二种说法,说是希特勒想给英国留条活路,放他们点人回去,以便将来议和时他们能还个人情。但其实就在5月24日,希特勒给当时的B集团军群下达的命令是“尽快完成包围,歼灭英法联军”。

第三种说法,说是当时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向希特勒夸下海口,说仅凭借空军就可以完成对困守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的包围和消灭。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轰炸机的炸弹落在沙滩上,造成的杀伤力比落在平地上要小得多。后来事实也证明,戈林的空军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

第四种说法,就是希特勒的“赌徒心理”。当时德军进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希特勒的预估。在全面进攻前,希特勒曾做好思想准备:占领法国北部,然后在和英法联军的长期拉锯中,边打边谈,再谋取利益。

而现在,半个月不到,法国就已经面临全面崩盘,这就像一个在赌桌前的赌徒,忽然赢了一笔超出他想象的筹码,很容易想暂时休息下,先停止投注,观察一下。

而且虽然“作战地图过时”的说法不可考,但当时随着德军装甲部队的深入,确实面临着法国境内河道纵横的各种地形,出于装甲部队突进太快太久——可能也是当时大多数人初次接触装甲作战的缘故——会有损耗乃至有伤亡的考虑,希特勒决定让古德里安的部队先休息调整,以便接下来投入在法国的其他战斗中去。

这一休息,就是整整两天。

除了希特勒本人,我们确实无法知道他当时的真正意图,但无论如何,蜷缩在敦刻尔克沙滩上的数十万英法联军,获得了最宝贵的两天时间。

5

1940年5月26日晚上6点57分,代号“发电机行动”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正式拉开序幕。

被全歼还是安全撤退?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大逃亡随即展开。

在执行“发电机行动”信号发出去两小时后,第一艘英国船只“莫娜小岛号”开往敦刻尔克,并在当晚载着1312名英国士兵返航,他们都是后勤部队。

与此同时,法国的第一兵团在敦刻尔克的周边迅速进入阵地,开始与拼死进攻的德军陷入血战——他们每多坚持一秒钟,在海滩上的弟兄们就能多一丝生存的希望。

5月27日,德国空军出动了。

那一天,德国空军第二和第三航空队倾巢而出,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1.5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敦刻尔克市区几乎被夷为平地。

与此同时,在海峡对岸,英国皇家空军也派出了除保卫本土之外的所有战斗机升空迎敌——他们每多击落一架敌机,就能给地面上的兄弟部队多一份保障。

这一天,英国海军抽调了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其他大小26艘舰艇前来运人,但由于缺乏小型船舶,无法迅速将人员从海滩接到停在近海的大型船只上,这一天只撤出了7669人。

当天晚上,古德里安得到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指示:恢复进攻!让盟军最胆战心惊的德军装甲部队的发动机,重新开始咆哮!

5月28日,第二天。在前一天感到丢脸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不顾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弥漫的天气,命令两个轰炸机大队强行起飞,但最终因为能见度实在太低,飞机带弹飞回。

但德国的陆军,却从已经崩溃的比利时军队防线扑了过来(比利时坚持了19天宣告投降,也属不易),敦刻尔克的防线眼看就要被突破。关键时刻,英军第三师乘坐600辆伪装过的军用卡车,关闭大灯后急行军60公里,在28日凌晨赶到德军前面筑起了防御阵地,挡住了德军的进攻。


蒙哥马利在此战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二战”中的一代名将

当时这个师的师长,名字叫蒙哥马利。

但最关键的,还是敦刻尔克沙滩上的撤离行动。

在这个危在旦夕的时刻,英国人开始进行全国广播:全英国只要拥有船只的人,都请前往敦刻尔克!帮助在那里的英国海军一起运送联军的士兵!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全英国的驳船、拖船、货船、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都被动员了起来,在英国民众的操控下,冒着漫天的炮火出海了!据统计,前后一共有693艘英国船只和168艘法国船只参与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这一天,从敦刻尔克的沙滩上撤走了17804人,比第一天多了整整1万人。


各式各样的船只都被调用参与士兵的运送

5月29日,第三天。德国空军再度出动。这一次他们对盟军的运输船只造成了巨大打击,击沉了三艘巡洋舰和包括5艘大型渡轮在内的21艘船只,重创英国海军7艘驱逐舰。

但也正是在这一天,撤离越来越熟练的英法联军,一共撤走了47310人,创造了一个纪录。

5月30日,第四天。敦刻尔克地区的天气变得非常恶劣,大雾弥漫。但这对盟军却是个好消息——德国空军又无法出动了。而且,这一天被后人称为“神奇的一天”,因为原本应该风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峡,忽然风平浪静,海面像镜子一般平静。

英国人倾尽全力,连内河船只都开出了海。

这一天,敦刻尔克撤走了53822名官兵,打破了前一天的纪录。

五天过去了,在德国空军和陆军的压迫下,敦刻尔克已经撤走了大约13万部队,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奇迹了。

但还有20多万人被压制在沙滩上。

难道要舍弃他们?

6

5月31日,第五天。丘吉尔又一次飞到了巴黎。

丘吉尔带来了盟军撤离敦刻尔克的最新数字:16.5万人。但他并不是来报喜的,因为他必须面对法军新任总司令魏刚的质问:“在这些撤离的人中,有多少法国士兵?”

丘吉尔实事求是地回答:“1.5万人。”法国总理雷诺在旁边总结了一下:“22万英国士兵中,有15万已经撤离了,而法国士兵只被撤走了1.5万人。”

在后人看来,敦刻尔克大撤退无疑是英法两国齐心协力的成果,但回到当时,两个国家从领导人到士兵,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摩擦。

在“发电机行动”计划制订之时,当时决定英法两军是可以共同使用船只的。但英国当时的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却没有接到通知,所以,他下令不准法国人登上英国人的船只。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

在敦刻尔克的港口和海滩上,英国士兵筑起了路障,只准英国人通过,不准法国人通过。狂怒之下,一些法国的炮兵甚至准备用大炮对准英国的舰船开火。

这也是5月31日丘吉尔再次飞到巴黎的原因。

作为对之前的补偿,丘吉尔告诉法国总理和总司令,5月31日这天被定为“法国日”,原先英国军人优先的规定将被颠倒,法国部队将比英国部队优先撤退,至于断后的任务,由英国的三个师来完成。

这一天,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被召回了国,第一军军长亚历山大接任,他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到敦刻尔克海滩接过指挥权的。

也是在这一天,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海滩又撤走了68014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法国人。

6月1日,第六天。这一天,敦刻尔克地区的天空晴朗,而这对英法联军而言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德国空军倾巢出动。

海峡对岸,英国皇家空军也把自己所有的存货都拿了出来,从喷火式战斗机到飓风式战斗机,从无畏式战斗机到哈德逊轰炸机、鱼雷攻击机,甚至连侦察机都飞上了天空,想尽一切办法阻截德国飞机。

但当时的德国空军确实战斗素质很高,他们的战斗机将英国的战斗机牢牢缠住,而轰炸机则开始狂轰滥炸。那一天,英国海军被炸沉31艘舰船,其中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另外11艘舰船被重创。

在漫天的炮火中,新上任的远征军司令亚历山大在海滩上放了张帆布椅,安静地坐在上面看着部队撤离,或者啃着苹果,在海滩散步。在他的感染下,有的军官开始在海滩上刮起了胡子,而有的士兵甚至开始垂钓。

这一天,有64429人撤离。

6月2日,第七天。英国皇家空军扛不住了,他们无力再派出飞机为撤退保驾护航了。为此,英法联军在白天停止撤离行动,改为夜间撤离。

入夜,英国“马尔科姆号”驱逐舰派出水手吹起了苏格兰特有的风笛,召集失散和掉队的士兵,带上驱逐舰。

这天晚上,撤出26256人。

6月3日,第八天。晚上,亚历山大司令官目送最后一批英军撤离,随后和自己的参谋一起登上了舰船。在他们之前撤走的,有26175人,其中大部分是法军。

6月4日,第九天。最后时刻的争分夺秒。

上午9点40分,德国第十九集团军的装甲部队终于冲破了法军的最后防线,冲入了敦刻尔克市区。在海滩上,有26175名法军在最后关头被运走了。

但是,负责最后守卫的法国第一兵团大约4万名法军,他们失去了逃离的机会,在血战之后,全部被俘。

敦刻尔克陷落。

下午2点23分,“发电机行动”宣告结束。

7

这是一场历时9天的大撤退。

在这场撤退中,英法联军有超过4万人被俘虏,还有2.8万人阵亡(德军大约阵亡1万人),这其中包括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舰船而一起葬身大海的人——有一艘豪华游轮被炸弹击中,满载3500名官兵沉入大海。

在撤退中,共有226艘英国舰船和17艘法国舰船被德军击沉。

9天时间里,英国皇家空军共出动2739架次的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损失飞机106架。

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一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和50万吨军需物资。


敦刻尔克沙滩上被焚毁的卡车

但是,在这9天里,共有约33.82万人撤回了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

这近34万人,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为欧洲大陆留下的最后的反抗火种,他们日后都成了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

4年之后,在法国的诺曼底,很多当初乘船而去的士兵,高唱战歌,踏浪而归。

馒头说

时至今日,再回过头来看,“敦刻尔克大撤退”依旧是一个奇迹。

有很多人,总结过很多原因。比如希特勒的指挥失误,比如那几天老天意外地帮忙,比如德国人过分迷信空军的力量,等等。

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促成“敦刻尔克大撤退”产生奇迹的原因,但所有的这些因素背后,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

敦刻尔克撤退结束后,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发表了演讲: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所有奇迹的产生,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背后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你必须要有一个“坚持到底”的信念。

这种信念,支撑着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又从诺曼底反攻回法国;支撑着苏联军人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最后再打到柏林;支撑着美军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再到硫黄岛和冲绳岛;支撑着中国军人从东北到上海,从南京到重庆,最后实现那句话:“中国总是有办法的。”

就像丘吉尔的那句名言:“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投降。”

读者评论

老猫慢慢爬:敦刻尔克海滩上,英军军官和士兵冒着炮火大声喊叫几天,导致很多人嗓子喊破嘶哑,后来被称作“敦刻尔克嗓子”。战后的英国议院,凡是有“敦刻尔克嗓子”的人发言,总是会得到额外的尊重。

陆军:暂停的两天,是德军的高层没有想到马斯河会如此轻易得手,他们不相信自己竟然如此好运。他们担心自己的侧翼会遭到法军的猛烈反击,于是希特勒停止行军,等待步兵赶上,沿埃纳河形成一条侧面屏障。这一切都出于德国人的严谨,而这一次他们错失了时机。

zhangy4498:1939年9月1日,除了纳粹德国出动44个师约80万的兵力直扑波兰,苏联也同时出兵从东面扑向波兰,“二战”的序幕由此拉开。波兰是在纳粹德国和红色苏联的同时夹击下宣告投降的……

附记

(一)关于《敦刻尔克》电影本身

看完电影《敦刻尔克》后还是颇有些感触,说说个人感受。

第一,陆地、海洋和天空三条线交叉叙述,我觉得这就是诺兰的特色:哪怕是一个平铺直叙的历史事件,诺兰还是一定要把它拗出个造型来。

第二,开场前5分钟给我印象很深,我觉得这是体现诺兰水平的5分钟——让你体会战争的残酷不需要漫天的炮火,连背景音乐都不需要,几个英国士兵的遭遇就会让你印象深刻。

第三,这部《敦刻尔克》其实像是一部资料片,或者说,是主菜上好以后的一道甜点。

对于欧美观众而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他们从小就知道的一次大事件,相关电影也已有不少,所以诺兰的这部作品,只是锦上添花,前人逼着他必须要换一个特别的角度。

就像拍“赤壁之战”,如果外国人来拍,肯定拍成一部战争史诗片,但如果再由我们的中国导演来拍,拍给中国人看,他也得挖空心思换一个特别的切入角度——我们对这个故事实在太熟悉了。

这也就造成了,对于吃过主菜的欧美观众而言,这道精致甜点他们会大加赞赏,但对于相对不是很熟悉敦刻尔克这段历史的观众而言,很可能觉得没吃饱。

我也觉得有点没吃饱——在我的想法里,我觉得如果全片在各处再插入8~10分钟以下镜头,会不会更丰满些:德国人为何放弃进攻;敦刻尔克海滩全景式的漫天炮火;德国战机倾巢出动,英国皇家空军奋力迎敌;法国第一兵团和英军第三师的拼死阻击,血战不退;片尾出现字幕“4年后”(然后镜头切到那个胆怯的男主随着登陆艇,迎着海浪登上诺曼底海滩);片尾出现一排真实的人物,以及当时出海营救的民用船只船名(电影中给了不少镜头致敬)。

但我知道,这确实是我大片看多了以后的后遗症。

诺兰不这么做,应该有他自己的原因——我也赞同。因为这从本质上而言,是一场失败战斗撤退,而不是一场胜利,不要渲染成一场大胜。

事实上,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完成后的下议院演讲中,还有下面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

所以,《敦刻尔克》并没有成为一部战争史诗片,而是一部记录失败和感受战争恐惧的电影:

没有密集的炮火,晃眼的鲜血,呻吟和惨叫,怒吼和拼杀;

整部影片除了片尾出现几个模糊的德国士兵形象外,敌人自始至终没出现过;

主要的场景,是一小群人,一艘船,一架飞机;

一切都很真实:人都会恐惧,也会自私,还会投机取巧,但同时,人也都会无畏,都会无私,还会舍己为人。

看完电影后,直到今天,我的脑海里还会浮现出一些景象,但不是战争场面,而是宁静的大海、安静的排队、飞机的引擎声、民船游艇的马达声、浪花拍打船舷的声音……

然后,就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对战争的厌恶。

所以,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二)关于亚历山大这个人

多次收到读者贴给我的一张贴图:

他们都问我:是真的吗?也有的人说,是真的的话我就不去看了。

那也说两句吧。

第一,基本是真的。亚历山大全名哈罗德·亚历山大,在指挥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他后来确实被派到缅甸,成为驻缅英军总司令,而他去的目的,就是帮助英军撤退。

第二,当时的中国远征军入缅,带着一腔热血,但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不少问题,比如指挥系统的紊乱:当时的指挥者,有蒋介石,有美国军事顾问史迪威,还有这位亚历山大。史迪威和亚历山大之间关系就很一般,当时也没明确该听谁的;蒋介石允诺中国军队都听史迪威的,但事实上杜聿明他们只听蒋介石的。

包括烧仰光的储油罐等等,是为了避免落入日军手里,并非故意不给中国军队用。当时中国远征军在驰援的路上,不知道是否能到达仰光——当然,这一切主要都因为英军毫无抵抗的意志。


哈罗德·亚历山大

包括退入野人山,现在回过头来看,未必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当时美方和英方提出的建议是,中国远征军退入印度休整,但蒋介石坚决要求远征军退回国内(心情可以理解),坚决服从蒋介石命令的杜聿明只能强行穿越,而有自己想法的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抗命退入印度休整,这支部队整建制地保存了下来,成了日后反攻的中坚力量。

第三,这不是在为亚历山大开脱。缅甸的溃败,亚历山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缅甸和敦刻尔克不一样。

有人说敦刻尔克法军替英军殿后,英军先跑路。但你换个角度想,法军脚下,是自己的祖国,守卫自己的祖国本来就是义务。英军是渡过海峡来和法国人并肩作战的,然后英国人派自己的船来接,你让他们把自己的士兵留下来殿后,让法国士兵先撤离自己的祖国,换你是指挥官,估计你也做不到吧?

但在缅甸战场,情况不一样。缅甸原来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中国远征军是来帮助英国守军的(当然也有守卫滇缅公路,保护自己大后方物资运输的目的)。从私心来说,谁都希望自己国家的子弟兵先撤,别人家的子弟兵殿后,但问题在于,亚历山大在那几场战斗的指挥中,不仅私心暴露得太赤裸裸,而且在情报上有欺骗中国远征军的嫌疑,提供错误的信息,让中国军人全部为英军撤退殿后。

第四,在缅甸战场,英军的表现不仅被中国人耻笑,被美国人耻笑,被全世界耻笑,甚至连对手日本人都看不起。亚历山大退役后写了一本战争回忆录,我没看过,不知道他怎么回忆自己的这段生涯,但我觉得,哪怕之前他有过再多功绩,这段历史是他军人生涯的一个污点,他的良心应该为此感到不安。

第五,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客观评价亚历山大这个人,但我实在看不出,这和抵制《敦刻尔克》有什么关系。

《敦刻尔克》是为了歌颂亚历山大这个人而拍的吗?恐怕不少看完电影的观众,都未必清楚电影里哪个人是亚历山大。

如果说这部电影有那么一幕镜头是让人有流泪冲动,让人感到感动的话,我觉得是那一幕:海平面上,出现无数自发前来迎接的民船。

正如我前面所言,我觉得诺兰的这部电影,并没有刻意歌颂谁,因为他知道这并不是一场胜利。我们看完这部电影,绝不会觉得英国士兵好伟大,法国士兵好伟大,亚历山大好伟大,而是只会觉得普通百姓的伟大,以及战争的残酷。

如果因为这个人去抵制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不值得。

如果因为这件事,你愿意去了解一下中国远征军,我倒觉得是件好事。如果又不了解敦刻尔克,又不了解中国远征军,就跟着喊“抵制”,那就不值得了。

去不去“贡献”票房其实完全不重要,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头脑还是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