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曾剃头来了 传奇人物曾国藩
西征军进入湖南后,就要面对近代史中的传奇人物曾国藩了。
曾国藩,字涤生,谥号文正,绰号曾剃头,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人)。
曾国藩出生于地主之家,小时候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他不贪玩,也不淘气,读书非常认真。二十三岁,曾国藩考上举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如果没有出现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的一生会比较平淡,一辈子当自己的官,不会卷入太多是非中。
老天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他注定要成为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他为清廷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寿命。对曾国藩的评价至今毁誉参半,在很多人眼里他仍然是个“剃头专家”,在一些人眼里他是个圣贤,是继往开来的大人物。
清末有人这样评价曾国藩:明朝有一君一相,明君是朱洪武,贤相是张居正;清朝也有一君一相,君是康熙,相就是曾国藩了。
有人吹捧难免有人骂,章太炎就痛骂曾国藩是民贼。章太炎是个性格很矛盾的人,他既厌恶曾国藩镇压人民,又庆幸曾国藩把洪秀全给灭了。章太炎赞同革命,但不赞同洪秀全式的革命,自相矛盾也可以理解。
曾国藩在现代的媒体和文化中,也是一个大红人,现在成功学甚嚣尘上,全民都在追捧曾国藩。为啥呢?因为曾国藩会做人会做事会做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很适合成为中国人的偶像。像乔布斯、巴菲特那样的成功典范显然不太适合中国国情。
经过媒体层层包装的曾国藩是真实的曾国藩吗?
其实,真实的曾国藩并不是一个成功学大师,许多书把曾国藩塑造成那种严于律己不苟言笑的人,无非是教导别人老老实实做人脚踏实做事。曾国藩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成功学大师,他给自己写了两句墓志铭:“不信书,靠运气。”
看到没有,首先就是不信书,虽然曾国藩是一个儒生,但他从不相信教科书上写的东西。曾国藩觉得这才是他成功的一个原因,反过来讲,如果相信书的话,就很难成功了。接着,曾国藩说靠运气,这无异于给那些刻意追求成功的人当头一棒,连曾国藩自己都说他能有今天,首先靠的是运气。
但我们千万别被曾国藩的话误导了,所谓靠运气并不是说运气真的很重要,运气只是成功道路上次要的东西,实力是基本,运气是东风。
曾国藩根本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迂腐的儒生,他是一个脑子非常活的人。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湘军不断发展壮大,后来曾国藩的部下很多人劝他黄袍加身,其中甚至有左宗棠这样桀骜不驯的人。后来,李秀成也劝曾国藩自己当皇帝,但曾国藩还是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曾国藩是一个权谋大师,城府非常深,当然修养也相当高。不过生性耿直的左宗棠却看曾国藩不顺眼,觉得这个人文雅是假的,正直也是假的。左宗棠是一个执著的人,他一生中在曾国藩身上浪费了不少的口水,这些口水自然极少赞扬。
曾国藩是个实用主义者,做事非常圆通,为人一点也不古板,性情幽默,喜欢开玩笑,经常逗得同事们呵呵大笑。曾国藩这个人不简单啊!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仕途的经历吧!
点翰林后,曾国藩其实是个闲官,这段闲散的日子里,曾国藩阅读了大量的文史著作。后来又拜唐鉴学习理学,大家知道理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曾国藩当然不会灭人欲,但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静”的习惯,所谓“静”不是安静,而是没有任何杂念地观照事物,这样才能窥见事物的本质。我们之所以强调曾国藩学习理学的经历,是因为这段经历对他后来镇压太平军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或许会奇怪,理学能帮助打仗吗?确实没有直接帮助,但能起到间接作用。理学可以教会人如何辨别表象和本质,在战争中有很多的假象和干扰,如果能够看出对方的真实意图,打仗自然顺利了。
后来,曾国藩傍上了权相穆彰阿,做官做到了侍郎。咸丰上台后,搞掉穆彰阿,曾国藩却没有受到牵连,可见此人会做官。他拜在穆彰阿门下,但从不让人感觉自己结党。后来,曾国藩还上了两封批评皇帝的奏折,一举博得正直的好名声。
当官的这段日子曾国藩深深把握了厚黑术和忍术的精髓,严格说来,忍术也算是厚黑学。如果曾国藩不是一个忍术大师,很难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情况下活下来,就会像江忠源那样过早地为国捐躯。因为像曾国藩这样的人,不光要对付太平军啊,有时还要应付清廷和同僚们给自己制造的麻烦。
如果非要在曾国藩身上挖出成功学的东西,那就是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