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一 谁还该为项羽的败亡负责
项羽败亡的主要责任在项羽自己。前文我们从政治幼稚、军事被动、性格弱点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项羽败亡的主因。但是,项羽集团的败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项羽之外,还有一些人对项羽集团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那么,谁还应当为项羽败亡负责任呢?
一、成事不如败事多的范增
范增是项羽唯一的谋士,项羽的失败,范增绝对脱不了干系。
作为项羽唯一的谋士,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其地位之高,不言而喻。居如此高位的范增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谋士,究竟为项羽集团做了些什么呢?
第一,立楚王。
范增的出场,是在陈胜败亡之后项梁召集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陈胜败亡之后项氏集团的军事战略,因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恰在此时,范增毛遂自荐,亲临会议。
范增是什么人?《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
范增七十岁,与二十四岁起兵反秦的项羽相比,可谓是祖父辈的人。范增从未做过官(素居家),但是,他特别擅长出奇谋(好奇计)。
这么一位好奇计的长者,自我推荐出席这场重要的军事会议,究竟献出了什么锦囊妙计呢?
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范增在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立楚王之后为王。范增总结陈胜失败的原因是“不立楚后而自立”,因此其势不长。
秦末大起义的首事者是陈胜、吴广,他们是被征戍边的戍卒,因为大雨误期,按秦法失期当斩。所以,八百士卒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不得已而造反。这是秦法严酷造成的恶果。这支义军的性质应当是农民起义军。
项氏集团虽然成分复杂,但是,其领导人项梁、项羽却是楚国贵族后裔。就反秦武装而言,陈胜、吴广是农民起义军,项氏集团则是楚国贵族势力与农民起义军的混合,但是二者的目标一致——灭秦。
范增的建议,不是空穴来风。秦灭六国,六国王族的后裔并未全部被杀。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公元前221年到陈胜、吴广起义的公元前209年,前后不过十二年,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王族后裔如果未被秦帝国所杀,就完全有可能活到陈胜、吴广起义之时。这些六国王族的后裔在国破家亡之后,无时无刻不在图谋复国。陈胜、吴广首倡义兵,天下云集响应,反秦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这种天下大乱的局面,最适合六国王族后裔的复国之梦。
范增的意见其实就是这股强大的六国复国运动的反映。范增本人并非六国王族的后裔,但是,他的思想却代表了六国王族后裔的愿望,也代表了六国百姓对故国的怀念。
范增在这次会议上特别指出了楚国的灭亡最为冤枉。楚国是战国后期七雄之中与秦、齐一样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诸侯国。但是,由于楚国国君一系列错误的内外政策,使得楚国走向衰落,完全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遇。
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言,在楚地流传极广。
战国两百多年,秦始皇灭掉六国才十二年,六国立国的思想当然不可能随着秦帝国的建立即被清除出去。所以,范增的意见得到了项梁的认同(于是项梁然其言),也得到了当时参加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的拥护。其中,项梁的认同非常重要。项氏家族本来就是楚国贵族,接受六国复国的思想是理所应当的。
被项梁找回来的楚怀王的孙子心,此时已流落民间多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天底下真会有掉馅饼的好事:有人请自己称王。
秦代法律严酷,造反,特别是称王,必是死罪。但是,这位“楚怀王心”却毫无顾虑,义无反顾地放下放羊的鞭子,当起了“楚怀王”。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沦落在民间为人放羊了。一无所有,他还顾忌什么?
范增的建议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与会者的赞同,是大家都承认六国王族的巨大影响。在秦末大起义的初期,六国王族后裔的招牌仍然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有此招牌与无此招牌大不一样,这种招牌的影响力我们绝不能忽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范增的意见在当时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否则,项梁何必在自己头上再立一个“王”?
但是,这种招牌的影响力仅仅限于反秦大起义的初期,也就是各国民众起来反秦之时,他们需要一种精神依靠。而范增提出这个建议时,只考虑到反秦初期的生存问题,对它另一面的消极作用则严重估计不足。随着反秦斗争的深入发展,原来的六国王族后裔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
六国王族中像齐国田荣那样能干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他们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在各地民众中的影响力大。因此,在反秦初期,六国王族的参加是必然的,并由此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六国复国运动。
陈胜起义之后有意识地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复国运动,借以分散秦军对自己的军事压力。
由项氏集团扶植起来的楚王,实际上操纵于项氏集团手中,因此,楚怀王心不可能成为新兴楚国的主导力量。
项梁在世之时,楚王心的力量处于强势的项梁的控制之下;但是,随着项梁的突然被杀,楚王心利用项羽羽翼未丰与项氏遭到重创的时机,立即打击项羽集团,为项羽的迅速崛起设置障碍。他培植刘邦的势力,派刘邦西行入关;夺了项羽的兵权,不许项羽西行入关,而要他以“次将”的身份北上救赵;提拔宋义为上将军。这一系列举措,都潜藏着打击项羽的意图。
可见,楚怀王心虽然是项梁扶植起来的一个傀儡,但是,这位楚王的后裔绝不是一个甘心充当愧儡的人。项梁在世之日,由于项梁太强势了,楚怀王心只得完全听命于项梁;项梁一死,楚怀王心就对项羽下手了。这样,在项梁阵亡之后,刘邦的势力由于楚王心的扶持,渐渐做大;项羽的上升趋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
因此,范增力主拥立的楚怀王心,在项梁战死之后,立即成为抑制项羽的一股力量,此时的项羽成为楚王心与项氏集团权力之争的一个牺牲品。项羽虽然鲁莽,但是,此时的他却完全没有发作,而是忍了下来。
问题到此为止还没有解决。接下来,楚王心还采取了另外一个重大举措:命刘邦集团向西攻击,命项羽作为副将北上救赵。
楚王心的这种安排是对项羽集团的又一重大打击。
西向入秦与北上救赵,看起来只是一个进军方向问题,实质上影响却极为深远。刘邦西向入秦,虽然要与秦军交锋,进军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是,西向入秦的刘邦集团却避开了与秦军两大主力——章邯军团和长城军团——决战的巨大风险。因此,入秦之路相对顺利得多,而且又为刘邦以先入秦为关中王提供了法理依据(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与刘邦相比,惨多了。
—是失去了一把手的身份。项羽北上救赵时,身份只是宋义的一员副将,而宋义又不是一个真正懂得军事的战将(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项羽屈居宋义之下,实在是委屈了这位天才军事家。
二是项羽北上救赵的任务非常艰巨。项羽北上救赵要遇到的是秦军的两大主力:章邯军团与长城军团。这两支力量都是秦军的精锐之师,而且人数众多,绝非项羽所率的军队可比。因此,北上的项羽将要遇到的是一场恶战。由于战斗惨烈,持续时间长,使得项羽集团不可能像刘邦集团一样顺利地进入关中,因此,关中王的宝座已经与项羽擦肩而过了。
三是楚王心的这个决定是由一些元老们提出的(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表面上看起来与楚王心无关,其实,这个决定正是在他主持下作出来的。
如果没有范增建议立的这位楚王心,项羽怎能吃这么个大亏呢?
项羽的军事才能在巨鹿之战中发挥得非常出色,但是,他进入关中的时间却比刘邦晚了两个月。项羽不同意刘邦做关中王,将刘邦封到巴郡、蜀郡、汉中郡,将刘邦的势力驱逐出关中,这是因为项羽拥有的实力决定了只有他能分封诸侯,刘邦不能分封诸侯。但是,项羽可以这样做,却因此在政治上减了分,因为大家都明白项羽这样做是违背“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决定的。
楚王如此分配任务公正吗?未必!
楚王心与他身边诸大臣的商议,其实对项羽并不公正。如果项梁活到此时,他们敢这样分配吗?绝对不敢!楚王心是项梁所立,楚王心身边的诸大臣大都也是项梁所任命的,他们与楚王心一样,对项氏集团怀有极深的戒备之心,不希望项梁死后再冒出来一个难于驾驭的项羽。为了削弱项氏集团,他们扶植刘邦集团。当时,秦军强大,先后击杀了陈胜、项梁。除了项羽\刘邦二人之外,没有一位楚将愿意与秦军交战。在此二人之中,无论是楚王心,还是楚王心周围的诸大臣,自然都倾向于选择刘邦西进,而把北上救赵的艰巨任务交给了项羽。换句话说,让刘邦吃肉,让项羽啃一块硬骨头。项梁兵败被杀,项氏集团实力大减,项羽此时没有实力与楚王心叫板,只能屈从于这个对自己并非公正的决定。但是,楚王心此时并不知道,项羽的勇武决定了即使他北上救赵也一定能脱颖而出。时势需要项羽这样叱咤风云的英雄,项羽这样勇猛异常的英雄也一定能横空出世!任何人为的封杀都不可能阻挡项羽的胜出。
北上救赵虽然凶险异常,但是,正是在这场空前惨烈的大决战中,项羽胜出了。楚王心与诸大臣的“巧妙”安排,恰恰成全了项羽,使他成为灭秦的男一号,成为诸侯联军的总盟主,成为决定楚王心生死存亡的决策人,成为秦亡汉兴之际的主政人。这是楚王心与他身边的诸大臣始料不及的。常言人算不如天算,信哉,此言!他们让一位书生宋义做主将,希望宋义能成为项羽主宰大局的羁绊,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项羽敢于杀宋义,夺兵权,破釜沉舟,大败秦军。
可见,范增一个立楚王之后的决定给项羽带来了多么大的负面影响!楚王心的出现,对项羽集团而言,积极作用并未显现多少,消极作用却非常明显。
项羽打完巨鹿之战,完全消灭秦军主力,成为诸侯联军统帅之后,曾经寄希望楚王心能够改变“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以便名正言顺地将刘邦逐出关中。但是,项羽给楚王心的报告,得到的却是楚王心两个字的批示:“如约”。“如约”,就是照原先的约定办(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
楚王心并未因项羽立下盖世之功而改变自己原来的约定,仍然坚持要先入关的刘邦做关中王,完全不顾及项羽的盖世之功。这再一次表明了楚王心这个放羊娃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他要行使他作为楚王的权力。“如约”二字让项羽感到了压力,也让项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执行这一决定,项羽不甘心;不执行这一决定,明摆着让自己背上抗旨的黑锅。
项羽自然不愿像项梁战死之后那样再受楚王心的摆布,便公然走上了抗旨不遵之路,走上了与楚王心背道而驰之路。这条路是项羽的必然选择,项羽作为秦亡汉兴之际的实际主政者,不可能再听命于楚王心。但是,这条路也使项羽在政治上付出了极高的代价。
项羽的怨恨主要有两点:一是楚王心不让自己与刘邦一同向西进兵,却让自己北上救赵,导致自己入关时间晚于刘邦两个月;二是项羽在巨鹿立下盖世奇功之后,楚王心仍然坚持按原先的约定办,使项羽非常为难。
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项羽只好从实际出发,认为怀王没有功劳,不能擅自约定。真正安定天下的是自己和与自己一块儿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联军。因此,项羽把怀王尊为“义帝”,自己开始主政。
作为首先倡议立楚王心的范增,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有何表现,史书完全没有记载。史载的缺失,使我们不知道范增干了些什么。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范增建议立的楚王心,使自封为西楚霸王的项羽陷入了政治上十分被动的境地。
巨鹿之战后项羽已经成为诸侯联军总盟主,拥有了分封天下诸侯的实力与权力;但是,此时的项羽却遇到了范增当年给他带来的一大被动:在项羽的头上还有一个名义上可以领导项羽的楚王心。
这种局面的出现就是范增这位黑高参当年立楚王之后的恶果,这个恶果现在轮到项羽来吞食了。项羽最初的决定尚较稳妥,即封楚王心为“义帝”。这个“义”即是“义父”“义子”之“义”。
项羽此时已经无法容忍楚王心主政,他认为:义帝是“天下初发难”时的产物,真正灭秦定天下的不是“义帝”。因此,应当将义帝之地分封给灭秦诸将。这个决定,满足了灭秦各路诸侯的愿望,而不尊义帝的责任又由项羽一人来承担,所以,大家一致同意(诸将皆曰:善)。
应当说,项羽的这番话并无过失。项羽清醒地认识到,立楚王心是权宜之计,是秦末大乱初起时的不得已之举。真正打败秦军灭秦者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将。义帝既然无功,就可以分其地封诸将。
项羽的这个决定得到了诸将的拥护,说明分封是大趋势。到此为止,项羽在处理义帝问题上尚无大过失。范增当年这条建议也没有给项羽带来大麻烦。
项羽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他下面的两条后续措施上: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将义帝迁到长沙,逐出中原,已经有些过分;更为遗憾的是项羽派人刺杀了义帝。
项羽封楚王心为义帝,分其地以大封诸侯,甚至于将其迁往长沙,这种做法尚不足以铸成大错。项羽真正的失误在于他迁义帝之后又派人刺杀了义帝。这是项羽政治上最大的失误之一。刘邦利用项羽刺杀义帝一事大做文章,白衣白裤,为义帝发丧,打出了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在楚王心的问题上给项羽带来了大麻烦,造成了项羽政治上的大被动。
范增的初衷是为项梁争取民心,但是,客观上为项羽制造了麻烦。这件事我们不能全怪范增,建议是他提的,但是,最终是项梁同意的。如果项梁不同意,范增的建议也就不可能得到执行。
宋人张耒写过一首题为《范增》的诗:
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
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
此诗批评范增建议立楚怀王,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政治被动。
再比如,彭城之战后,刘邦派人说服黥布叛楚归汉,使者对黥布说楚兵虽强天下,负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一个杀义帝,竟被看做是“负不义之名”的主要理由。
第二,政治幼稚。
范增虽然年七十,号亚父,其实,他在政治上也非常幼稚。
以项羽入关为例,项羽两次“大怒”,做出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决定。
对于项羽这一决定,范增给予了全力支持;但是,依我看来,范增的支持远远不够。范增赞同项羽决定的理由是两点:
一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二是“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看看这两条,真让人啼笑皆非!
项羽此时二十七岁,看不清他与刘邦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这可以用年轻为释;但是,范增可不年轻了。如果范增参加项梁集团时已经“年七十”了,那么,在项羽入关之时,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了。
如此年纪,如此阅伐,至少不应该再幼稚了吧,其实非也。范增力主军事消灭刘邦的理由是如此两点:一是刘邦入关之后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这两点看法实在没有谈到点子上,最关键的一点是刘、项二入关系已经走到历史的拐点,范增也并未看清这一点,所以,他无法用这一点启发项羽,项羽因此在入关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不知道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误了项羽的大事。
范增这位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未能帮助项羽认清秦亡之后的天下大势,实在令人遗憾。
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的暗示屡屡不应,范增应当懂得项羽此时已经为刘邦所惑,自己最该做的事是启发项羽,而不是私下动手,派刺客舞剑,既不能成事,又暴露了项羽集团内部的不和。特别是张良辞行之事,项羽已经收下了张良的礼物,范增却将张良的礼物当场击碎,并忍不住慨叹“竖子不足与谋”,怒斥项羽。这些都不是一位谋士所为,好像是一位初出江湖、任性而为的少年侠士。
项羽做过许多傻事,但是,当项羽做这些傻事之时,我们看不到范增的影子,这太令人费解。
比如说,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范增没了影子,好像上天烧香未归;比如说,项羽要杀秦王子婴,范增也没得影子,一句话也没有,又上天了?比如说,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王,范增是预其事者,但是,项羽的分封犯了两大错误:一是失封,二是错封。该封的未封,不该封的却分封了。项羽的这一错误直接导致分封之后田荣率先在齐地反叛。范增看不出项羽在分封诸侯问题上的错误吗?如果他看出了,为什么不置一词?比如说,项羽得知刘邦杀回关中,却偏偏要去齐地平定田荣之乱,放过刘邦,让刘邦在关中成了气候,使关中成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大本营、根据地,此时也不见范增的踪影,莫非又上天了?比如说,刘邦策反黥布,使项羽少了一员虎将,损失巨大,范增呢?他在干什么?为什么每逢项羽犯错误之时都看不见范增的影子?究竟是谋士还是吃客?是司马迁埋没了范增的功劳,未将它写人《史记》之中,还是范增所有这些都看不出来?如果这些问题都看不出来,要这种谋士有什么用?
最要命的是刘邦派韩信经营河北诸地,项羽几乎没有什么反制措施。此事关系甚大!它是影响楚汉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项羽最终的失败,就败在军事上陷于刘邦的战略包围之中。项羽没有做出有力的反制举措,范增干什么去了?他也不了解此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他一言不发呢?
第三,范增之死。
范增也并非一无良策。汉三年,刘、项在荥阳对峙期间,刘邦因断粮而求和,要求以荥阳划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刘邦此计当然是权宜之计,是为了短期谋生,一旦缓过气来,刘邦肯定还要挥师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项羽这个混球竟然愿意照此议和。范增第一次表现得像个谋士,力主趁机消灭刘邦,否则,今后没有机会消灭刘邦了。项羽听从了范增的意见,没有接受刘邦的议和,反而加紧进攻(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王。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可见,项羽并非不可教之孺子。关键是范增要适时提出正确意见,并从最能打动项羽的角度加以申述。
范增之死也恰恰是因为范增献了此计,帮助项羽下了坚决消灭刘邦的决心而已。但是,就是这一计,刘邦感到了范增的威胁,决心除掉范增。所用的计谋是陈平献的离间计,而且这一离间计非常拙劣,一点新意都没有。项羽就误认为范增通敌,暗中开始夺范增的权。范增大怒,要求退休回家,项羽竟然批准了他的请求。范增要求退休其实是以退为进,项羽却来了个以假为真。范增这还不被气死啊?果然,从荥阳还未走到彭城,就暴病而卒(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项羽是一个糊涂人,尤其是政治上非常糊涂,该他多疑之时他偏偏没有一点点多疑。比如说鸿门宴的前夜,项伯夜见张良,私自泄露重大军情,理应处斩。至少,在他向项羽汇报夜见张良时,项羽应当像刘邦问张良一样,多问一句:君安与张良有故?但是,在他最该问的时候他偏偏没问。非常可惜啊!反过来,在他最不该多疑的时候,他却多疑了。范增跟随项羽多年,一向忠心耿耿。虽然范增并没有多少奇谋绝计,但是,范增的忠诚却应是无可置疑的。只是听了使者的这番话,项羽就对范增产生了疑问,怀疑范增与刘邦私通。项羽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调査取证,就认定范增不可靠。这也太轻率了啊!
范增呢,他当然知道他对项氏的忠心苍天可鉴,其实,在他发现项羽不信任自己时,应当了解情况,针对有关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但是,七十多岁的范增,却像孩子一样赌气,以退休为名提出归隐,离开了项羽,离开了他晚年为之献身的事业。这种心境的悲凉、气愤是可想而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结果,范增却因为气愤过甚,导致暴病而卒。
范增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七十岁才得到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但是,他却因才力不足(所谓“好奇计”只是自视甚高),性格急躁,并未能成功地辅佐项羽,自己也因为未能处理好与项羽的关系而郁郁寡欢暴卒。身为谋士,却不知反间计,也不会化解反间计。悲乎!
刘邦在战胜项羽夺得天下之后,曾经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此言亦对亦不对。项羽的谋臣本来就不多,最后连一个范增也中了陈平的反间计被项羽怀疑、辞退。这确实是项羽用人上的一大失败!但是,即使项羽、范增识破刘邦的反间计,范增一直留在项羽身边,项羽最终也难逃失败的结局;因为范增的才干实在有限,范增不可能辅佐项羽获得成功。
范增是有忠心而无谋略,他不可能正确辅佐项羽成功。但范增只是一位文臣,项羽手下的武将怎么样?他们能在关键时刻助项羽一臂之力吗?
二、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龙且
龙且是项羽集团的重要军事将领,但是,很多读者并不熟悉此人。其实,龙且对项羽集团最后的战败负有重要责任。讨论项羽的失败,必须讨论龙且。
《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述了陈平劝刘邦施行反间计以击败项羽时,曾经说过的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彼项王骨致之臣,亚夫、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陈平曾學在项羽手下做过官,后来畏罪投靠刘邦,因此,陈平非常熟悉项羽最重要的武将谋臣。在陈平开列的项羽手下的骨鲠之臣中就有龙且,由此可见龙且在项羽集团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且是项梁起兵反秦时,就追随项氏南征北战的猛将。当年项梁起兵之时,龙且就是项梁手下的大将,曾经和齐地田荣一块儿援救东阿,大破秦军(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每到关键时刻项羽都会起用龙且。
刘邦、项羽的第一次正面交手是彭城大战。此时是汉二年(前205)。其时项羽正在齐地平定田荣的叛乱。田荣是齐国王族后裔,他与田儋最早在齐地起兵反秦,恢复齐国。在秦末各国的复国运动中,田氏是有功之臣。但是,田荣因为与项梁的恩怨,未参加巨鹿之战,也未随项羽入关。因此,项羽在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王时,没有封田荣。其实,田荣当封,因为他为推翻暴秦确实作出了贡献。他之所以被排除在分封之外,只是因为他未追随项羽。
但是,田荣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不满项羽的分封,率先起兵杀死了项羽分封的三位齐王,引发了分封之后的天下大乱。应当说项羽的分封确有失误之处,田荣的反叛也有他的道理。但田荣的叛乱给了刘邦杀回关中一个好时机。刘邦利用田荣的叛乱吸引了项羽注意力的好时机,趁机杀回关中,夺取了整个关中,恢复了关中王的地位。
对项羽来说,刘邦才是真正的敌人。刘邦利用了田荣的叛乱,搅乱了项羽的视线,造成了项羽的判断失误,这是田荣对项羽最大的伤害。但是,刘邦在彭城之战中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他的五十六万大军大部丧命。
彭城之战失败而归的刘邦,并未就此罢手,而是缜密策划,图谋灭项大计。刘邦此时还做着他的速胜梦,他问张良:我愿意捐出函谷关以东的土地,与人共分天下,谁是可以承担此重任的人?张良回答:只有三个人,一个是你手下的韩信,一个是三不管的彭越,一个是项羽手下的勇将黥布。
刘邦立即派人策反了黥布。黥布是项羽手下的焊将,为项羽多次立过大功。黥布叛变使项羽非常恼火,项羽派出去平定黥布叛乱的大将就是龙且。
黥布是著名焊将,汉十一年,刘邦抱病平黥布叛乱,其时项羽已死七年,但是,刘邦看见黥布的军阵如同项羽的军阵还非常胆怯。此仗虽然刘邦取得了胜利,可是黥布的军威仍然为刘邦所重。刘邦尽管病得非常重,还不得不抱病出征,派谁去平黥布之乱他都不放心。为什么呢?黥布太有才了!可是,当年黥布背叛项羽之时,项羽派去平定黥布之乱的却是龙且。龙且在项羽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龙且去平定黥布之乱的结果如何呢?《史记·黥布列传》有一段非常翔实的记载:
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击之耳。于是杀使者,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项声、龙且攻淮南,项王留而攻下邑。数月,龙且击淮南,破布军。
龙且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黥布之乱!黥布是悍将,连刘邦都怯他三分,可是龙且竟然打败了黥布。这说明什么?说明龙且深得项羽信任,说明龙且比黥布更高明、更凶悍。龙且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
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中,龙且的事迹被《史记》记载下来的并不多,其中,最为翔实的只有一次: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派龙且率兵救齐。
刘邦最后在军事上打败项羽的最大优势,就是他手下的韩信攻占了黄河以北的全部地盘,灭掉了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特别是韩信破齐,对项羽的震撼最大!
项羽一向非常重视齐地(今山东一带),当年齐地田氏与关中刘邦几乎同时造反,项羽弃刘邦而攻田氏即是一例明证。因为齐地接靠彭城,齐地对西楚国的威胁比起关中的刘邦要大得多。所以,韩信拿下魏、代、赵、燕诸国,项羽都未及时应对;而韩信拿下了齐地,就立即引起项羽的高度重视。
项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派龙且率兵救齐。龙且临危受命,说明了他在项羽心中的地位仍然是男一号。
但是,这一次龙且救齐,面对的对手是韩信。韩信、彭越、黥布是帮助刘邦最终打败项羽的三员大将,但是,黥布的军事才能远不能与韩信相比;龙且可以打败黥布,但他能够打败韩信吗?
龙且到达齐地之后,与齐王田广合军一处。龙且带了多少军队?史书记载是“号称二十万”。据我估计,龙且所带军队应当是十万,而且是项羽从荥阳战场上抽调的十万精兵。项羽与刘邦在荥阳对峙的二十八个月里,始终占有上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的兵力从未少于刘邦。但是,汉四年刘邦最后追杀向今安徽撤退的项羽军队时,刘邦是二十万军队,项羽只有十万军队。项羽的军队为什么越打越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当是龙且带走了项羽的十万精兵。这可是项羽的看家资本啊!连这种资本都舍得投入,可见项羽对收复齐地何等重视。
龙且是西楚国的桿将,十分善战。龙且到了齐地,有人向他建议:韩信的军队是远道而来的胜利之师,军锋正盛;我们是本土作战,应当深壁坚守,然后让齐王田广到各地宣传齐王尚在,这样,各地被韩信征服的齐城就会倒戈反汉。韩信远道而来,如果齐地都倒戈反汉,韩信的军粮问题很难解决。到了汉兵断粮之日,岂不是不战而降汉军吗(人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计谋,但是,龙且听不进去。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桿将,他击败过悍将黥布,从未打过败仗,但他的胜仗从来都不是靠智谋,而是在进攻战、遭遇战中打败对手的。龙且认为如果这样不战而胜韩信,自己也没有一点功劳了(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更要命的是,龙且认为韩信非常容易打败(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这一仗如果打胜,整个齐地可得其半,于是,龙且决定迎战韩信(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
我真知道龙且的这种盲目乐观的底从何而来。韩信此前已经打败魏豹,灭了魏国;顺手又灭了代国。井陉之战大败赵军,以少胜多,名震天下。一封书信使燕国不战而降。如此了得之人,为什么龙且如此轻视他?真是匪夷所思。
项羽重用如此狂妄无知之辈,焉能不败?
结果,在面对大军之时,韩信巧妙地利用了龙且的骄傲自大,率军半渡潍水,假装力怯而退。龙且不知是计,遂带领少数军队渡潍水追杀。其实,韩信前一天晚上已经派人在潍水上游用上万沙袋堵塞潍水。龙且不知深浅,自以为韩信怯懦,潍水水浅。等龙且渡过潍水,韩信立即派人将上游的万余沙袋全部撤掉。汹涌澎湃的潍水滔滔而下,将龙且的军队切为两半,龙且的大部队渡不了河。渡过河的龙且只带有少量军队,韩信率大军急围龙且,龙且最终战败被杀(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周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龙且之死在情理之中。龙且只不过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了兵法中最普通的一条真理:骄兵必败。
龙且之死给项羽带来了致命一击:不仅彻底失去了齐地,使西楚国的国都完全暴露在汉兵的威胁之下,而且使项羽二十八个月的荥阳对峙立即变得毫无意义了。荥阳对峙的前提是西楚国的后方彭城是安全的,项羽军粮军需的保障地是安全的。齐地被韩信占领,项羽的大后方立即变得岌岌可危,再在荥阳对峙下去可能面临被包围的险境与断粮的危险。所以,龙且的大意轻敌,不仅使自己失去了生命,也最终断送了项羽的霸业。龙且兵败被杀之日,也就是项羽大势已去之时。
所以,我们讲项羽的失败,岂能不讲龙且?岂能不讲龙且兵败齐地?
龙且兵败之后,项羽第一次感到了恐惧。项羽一向都是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但是,龙且兵败被杀之后,项羽已经无兵可用。对于齐地的韩信,项羽只有一个办法:政治手段。这位只凭武力征服天下的军事天才,破天荒第一次派使者武涉去游说韩信叛汉自立。一个最不善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人,如今却采用政治手段去解决问题,实属不得已啊!龙且啊,龙且啊,不知你在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对你寄予厚望的项羽?
龙且兵败之后,齐王田广只能怪自己命苦,落荒而逃。韩信乘胜追击,俘虏了龙且的副将,抓捕了大量楚兵,完成了对项羽集团的战略包围(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文臣不行,武将也不行,草民呢?项羽手下有没有像辕生之流建立奇功的草民呢?
三、未能完成使命的武涉
项羽是一个最不屑于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的人。
黥布叛变是一个可以用政治手段解决的问题,但是,项羽派去解决问题的人不得力,最后使者被杀,黥布叛变。
在刘、项之争的四年之中,历史从来没有记载项羽用政治手段解决任何问题。
唯一例外的是韩信击杀龙且占领整个齐地之后,项羽派了一位使者武涉去游说韩信。
一向不用政治手段的项羽何以在此时派武涉游说韩信呢?
楚已亡龙且,项王恐。
龙且败亡之后,项羽手下只剩十万军队,荥阳战场都难以支撑,更遑论派兵征伐韩信了。项羽无兵可用,第一次在楚汉战争中感到了恐惧。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项羽破天荒派出了使者游说韩信。
武涉其人,史载不多,但是,他游说韩信的说辞非常得体,证明了武涉是个人才。
武涉游说韩信主要讲了三点:
第一,秦亡之后,诸侯各自得到封地,正当与民休养生息,可是汉王刘邦却“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其意非尽呑天下者不休”。刘邦的欲望何时有满足的时候?他总是不停地进攻,进攻,不得天下,不全灭诸侯,不统一中国,刘邦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是告诫韩信,刘邦要的是整个天下,绝不是手下再弄几个诸侯王!你韩信想当诸侯王,只是梦想!
第二,项羽多次手下留情,放过刘邦;但是,刘邦一旦得手,马上就违背盟约,又攻击项羽,因此,此人绝不讲信用。你虽然现在受到汉王刘邦的重用,但是,早晚有一天会被刘邦擒拿(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你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全在于项王尚在,如果项羽战败,你马上就会完蛋(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
这是告诫韩信,刘邦绝对不是可信之人,他怎么对待项羽,就会怎么对待你!
第三,如今天下的形势取决于你韩信。你帮汉王,项王就失败了;你帮项王,汉王就完蛋了;你保持中立,刘邦、项羽与你韩信三分天下。如果你不能把握好这个关乎到你个人生命的关键时刻,项羽今天败亡,明天就是你的末日。你与项王有交情,为什么不能叛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有何不好?如果你失去了这一次机会,算个聪明人吗(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这是告诫韩信,韩信与项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旦项羽被灭,下一个被灭的就是韩信。
武涉的这一段游说之辞,非常得体。真不知项羽手下还有多少像武涉这样的人才。为什么这些人才平时都不显山不露水?为什么这些人才都得不到项羽的重视?依我个人之见,武涉的才干当不在范增之下。看看他劝韩信的话,句句在理;虽然他是项羽的说客,但是,他却处处站在韩信的立场上为韩信谋划。天下说客,高水准者,莫过于此。
虽然武涉的话并没有说服韩信,但是历史证实了武涉的话有道理。项羽自杀的第二天,刘邦就夺了韩信齐王的兵权。真不知被夺兵权的韩信是否觉得武涉的话言犹在耳?
我的重点不在于讨论武涉其人,也不在讨论韩信为何不听武涉的忠言,我最关心的是项羽为什么迟至此时才会打出政治牌,实在是太晚了啊!
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讲的第一点就是政治幼稚。政治幼稚的表现之一就是不懂得用政治手段去战胜对手。项羽在楚汉相争的四年中,仅仅在最后无兵可用的情况下才派出了一位杰出的说客武涉,游说韩信。虽然武涉没有成功,但是,武涉的预言一步步实现,证明了韩信也和项羽一样,是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
补充这一史料,无非想说明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延续。怎么能在军事斗争中完全放弃政治手段呢?
项羽的败亡在很大程度上是败于韩信。韩信原来是项羽的部下,后来转会到刘邦俱乐部。如果韩信保持中立,项羽就不会败亡。
韩信为什么一定要帮助刘邦呢?
四、完全不懂政治的韩信
韩信是刘邦灭掉项羽的主要军事力量。楚汉战争发展到最后阶段时,全国的兵力是刘邦二十万,项羽十万,韩信三十万。其余还有彭越、黥布诸将,这些将领率兵较少,可以舍而不论。但是,韩信不能不讲,最终在垓下打败项羽的是韩信。所以,对于项羽的败亡来讲,韩信举足轻重。
韩信占领齐地之后,拥有三十万精兵。在当时的全国战场上,韩信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项羽派武涉游说韩信,蒯通也游说韩信,但是,韩信都没有听。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武涉对韩信的游说,可以说他的游说十分到位。韩信怎么看待武涉的游说呢?
韩信听了武涉的一番话,但并没有被说服,因为他完全从个人恩怨的角度来理解自己与刘邦、项羽的关系。这个立场首先就错了。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韩信完全不懂刘邦、项羽之争,并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有的只是实力强弱的比拼。刘邦当皇帝与项羽当霸王,都是实力较量的结果。
对他自己而言,没有谁好谁不好,只有怎样保护自己的利益最为重要。但是,韩信却不懂得这个道理。
他认为:自己跟着项羽,位低权轻,计谋不为项羽所用;跟着刘邦,给了上将军的位置,吃得好,穿得好,言听计从。所以,我即使死也不能背叛刘邦(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韩信的话有没有道理?有。
韩信在项羽手下确实未得到赏识与重用,但是,刘邦认识韩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间历经曲折:经夏侯婴、萧何大力举荐,韩信都没得到刘邦重用,只有在刘邦与韩信充分沟通之后,才发现了韩信的军事天才,韩信才得以登坛拜将。更重要的是,刘邦对韩信是只用其才,不用其人。
何以言之?
其人与其才难道能够分离?
能!
刘邦认为韩信的军事才能确实值得一用,但对韩信其人却深怀戒备。尤其是韩信以一人之力,夺得整个黄河以北的广袤之地,灭了魏、代、赵、燕、齐诸国,军事力量比自己都强,刘邦岂能不用心戒备!所谓“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完全是刘邦笼络韩信的一种手段而已。韩信看不透刘邦,还以为刘邦是自己的刎颈之交,实在是大错特错。
武涉无功而返,另一个说客不期而至。
此人是谁?
鼎鼎大名的蒯通。
蒯通不像武涉一样默默无闻,秦末大起义一开始他就是游走于天下的著名谋士。陈胜在世之时,曾派武臣攻取河北赵地,武臣得了赵地之后,自号武信君,攻下赵地十几座城,但是,其余赵地诸城皆坚守不降,武臣将下一个进攻的目标锁定于范阳。此时,蒯通出场了。这是蒯通在秦汉之际的第一次出场。他进入范阳城,对范阳城的县令讲了一番话:
我听说你快死了,所以,我来慰问你;然而,我祝贺你因为我而能保全性命(蒯通说范阳令曰:窃闻公之将死,故吊;虽然,贺公得通而生)。
范阳县令大惑不解地说:凭什么说我将要死了(范阳令曰:何以吊之)?
蒯通回答说:秦朝的法令十分严苛。你当了十年县令了,杀人之父,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造成了无数冤家。他们之所以不敢宰了你,只是因为他们都畏惧秦法严酷。如今天下大乱,秦法已经失去了对人的束缚,所以,目前是这些人杀你的最佳时刻,这就是我为什么为你吊丧了。眼下,武臣的大军马上就到,而你还想坚守城池,范阳县的年轻人都想杀了,你去投奔武臣。如果你立即派人去见武臣,那么,也许可以转祸为福(对曰: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矣,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然而慈父、孝子莫敢侓刃公之腹中者,畏秦法耳。今天下大乱,秦法不施。然则慈父孝子且俸刃公之腹中以成其名,此臣之所以吊公也。今诸侯畔秦矣,武信君兵且至,而君坚守范阳,少年皆争杀君下武信君。君急遣臣见武信君,可转祸为福,在今矣)。
范阳县令听了蒯通的话,觉得蒯通的话讲得非常有道理,便派蒯通作为使者去见武臣。
蒯通见到武臣之后,便对武臣说:你现在在赵地,每座城都须经过死战才能拿下来,我认为你这种做法不妥。如果你能听我的话,我可以让你不战而让守城的秦朝县令全部投降,不战而占领整个赵地,整个赵地可以发一声号令而得以平定(范阳令乃使蒯通见武信君曰:足下必将战胜然后略地,攻得然后下城。臣窃以为过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不战而略地,传檄而千里定)。
蒯通分析道:为什么范阳县令要作死战的准备?因为他害怕你一进城就会杀了他,贪恋富贵,贪生恶死。其实范阳县令已经准备投降,但又害怕你把他当做秦政府任命的官员而杀了他,就像你前面攻下来十座城池就杀死那些官员一样(蒯通曰:今范阳令宜整顿其士卒以守战者,怯而畏死,贪而重富贵。故欲先天下降,畏君以为秦所置吏,诛杀如前十城也)。如今连范阳县的年轻人也想杀了范阳县令,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也在积极守城拒绝将军。
根据这种分析,蒯通提出了自己的计策:你何不让我带回一方侯印,拜他为侯,封他为范阳县令?那么范阳县令就会率领整个城归降,当地的年轻人也不敢杀县令。然后,你让范阳县令坐着车,到各地县城去作一番宣传。各地县令一看范阳县令投降将军还能保全富贵,整个燕赵之地就会望风而降,将军不战就可拿下整个燕赵之地。
武臣觉得蒯通说的办法可行,于是就派蒯通赐给范阳县令一方侯印。结果整个赵地闻风而降的有三十多座城池(武信君从其计,因使蒯通赐范阳令候印。赵地闻之,不战以城下者三十余城)。
这是《史记》记载蒯通初出道时的第一华章,此计使赵地迅速脱离秦朝统治,成为秦末大起义中赵国复国运动中非常精彩的一章。我们通过此事也可以知道,蒯通是受战国时代策士之风影响甚大的一位著名辩士。他对形势的把握,对人性的把握,都非常到位。
就是这位蒯通,对项羽的败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楚汉战争后期,刘邦一方面对荥阳相持非常重视,另一方面,也关注着齐地的状况。他接受了郦食其的建议,派郦食其亲自出使齐地,游说齐王田广,使齐王田广接受了刘邦的招降。
此时,韩信的军队已经攻下除齐地之外的整个黄河以北的诸侯国,韩信已经准备进军齐地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邦派郦食其和平解决了齐地问题。
刘邦为什么在韩信节节胜利的重要关头,让郦食其出使齐国和平解决齐国问题?可能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用和平解决的方式解决齐国问题省时省力;二是让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也可以遏制韩信,不使他的功劳过大,将来难于驾驭。
接受了和平改编方案的齐王田广,以为刘邦在自己投降之后不会再用兵齐地,因此,便放弃了对大兵压境的韩信的戒备。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蒯通又出现了。他告诫韩信:您作为大将军受汉王的诏令攻击齐国,而汉王又派使者平定了齐地。将军得到停止进军的诏书了吗?何况郦食其一介书生,单车独骑,仅凭一张利嘴,便拿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将军带了几万士兵,转战一年多,只拿下了赵国五十多座城池。两相比较,您这几年浴血奋战反不如一介儒生吗(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蒯通的话有两点很能打动韩信:一是汉王刘邦并没有给韩信停止进军的诏书(真不知刘邦到底作何打算);二是郦食其凭三寸之舌拿下齐地七十多座城池,韩信率几万士兵,历经一年多,才拿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
前者是韩信可以进军齐地的法理依据,后者激发了韩信的争强好胜之心。韩信是一位颇为自负的将军,他经营北方战场以来,从未吃过败仗。蒯通的话让他觉得自己非常没面子,立即采纳了蒯通的意见(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于是韩信不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田广投降汉王的事实,突然进攻毫无戒备的齐军,迅速打败了齐王田广,占领了齐国都城。郦食其被齐王当做奸细烹杀。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齐王田广才向项羽求救(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菑,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项羽派出了大将龙且。可是,龙且又战败被杀。
蒯通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劝韩信攻齐却是其一生的一大败笔。蒯通不知道,不让韩信攻齐是刘邦控制韩信的重要一步。蒯通使韩信置刘邦发出的信号于不顾,岂不是陷韩信于不忠之地?郦食其是刘邦的钦差大臣,奉刘邦之命完成齐国受降,你韩信不听指挥,致使郦食其被杀,刘邦即使不心痛郦食其,也会对韩信的拥兵自重、独断专行大为光火,这也是日后刘邦抓捕软禁韩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武涉游说韩信失败之后,蒯通知道天下之事现在已经完全取决于韩信了,于是蒯通开始为韩信精心谋划,希望能保证韩信的长期安全。
蒯通为了说服韩信,故意说自己早年曾学过相命之术(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问:先生相人之面的本事怎么样?蒯通说:一个人的贵贱在于骨相,喜忧在于面容,成败在于决断。如果以此三者相互参照,万无一失(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韩信一听如此灵验,来劲了。马上问:先生相相我怎么样?韩信此时功震天下,拥兵自重,早已不是当年求赏无门之时了。在他占领齐地之后,已经对自己的前程有了很多想法。听说蒯通能够相面,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
蒯通说:我希望只对你一个人讲。
于是韩信挥了挥手,让手下的人都退出去。此时蒯通便对韩信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而且还有危险;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蒯通这话说得玄玄乎乎,韩信听得迷迷糊糊,于是再问:此话怎讲?
蒯通回答:天下刚刚大乱的时候,风起云涌,当时的关键是怎么样灭秦。现今,楚汉相争,让天下无罪之人都卷入了这场内乱。项羽起彭城,追杀到荥阳,威震天下;然而却受困于荥阳,进不得,退不能,已经三年了。汉王率数十万军队,以黄河、洛阳为险,有时一天都打几仗,结果却没有尺寸之功,败荥阳,逃成皋,南窜宛叶之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智勇双困(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于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于此矣。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
蒯通又进一步说道:当前不是圣贤就不能平息天下的灾难。而刘、项二主之命实际上悬于将军之手。你帮汉,汉胜;你帮楚,楚胜。我披肝沥胆为您献上一条奇计,但是,最担心您不能采用。如果您听我的话,不如对两家方便,让他们都存在下去。这样,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您又占据重要位置,谁都不敢先动手(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蒯通认为:韩信应当趁着自己拥有重兵之际,占据齐地,胁从燕、赵,称雄天下,不必再听从刘邦之命。而且,韩信还要顺应历史潮流,“割大弱强以立诸侯”。当时谁大谁强?刘邦啊。蒯通要韩信“割大弱强”,分封诸侯,为民请命。这样,天下的诸侯都会服从韩信(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要韩信“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蒯通的建议对韩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韩信拒绝项羽派来的武涉,可谓在情理之中,韩信对此也没有太多的犹豫。可是,蒯通就不同了,他建议韩信袭齐,造成韩信独霸齐地的现实。事实证明蒯通是真心为韩信设谋之人,韩信对蒯通的诚意不会有任何怀疑。
作为此期最为活跃的辩士,蒯通还向韩信讲明了一个道理:“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虑之。”
蒯通确实比韩信有政治头脑,但是,韩信拒绝蒯通的理由与拒绝武涉的理由一样:个人恩怨(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刘邦对我比项羽对我好得多,从道义上讲,我不能背叛汉王刘邦。
从韩信回答武涉与蒯通两人的对话可知:
第一,韩信绝无谋反之意。后来刘邦以谋反罪夺韩信之王位,吕后以谋反罪杀韩信,均属冤案。
第二,韩信确无政治意识。韩信看问题,处理问题,唯一的标准是个人恩怨。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却完全不具备政治头脑。政治从来只讲利害与实力,不讲恩怨义气。所以,对于韩信的这种政治糊涂,蒯通讲了两条历史教训:
第一,张耳与陈馀的历史教训。
与韩信同一时代的张耳、陈馀曾经是“制颈之交”。巨鹿之战,张耳困守孤城,陈馀兵少,不敢闯阵救赵。张耳派两位部将闯出城催逼陈馀进军,陈馀认为寡不敌众,进军徒劳。张耳的两部将坚持要陈馀进兵,陈馀只好给了他五千士兵。结果,张耳手下的两员大将与陈馀的五千士兵全部阵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秦军之后,张耳与陈馀相见。张耳问及他手下的两员大将,陈馀如实禀告,张耳却认为是陈馀杀了他俩。于是,张耳与陈馀反目为仇。此后,张耳投奔刘邦,陈馀辅佐赵王。井陉之战中,韩信大败赵兵,陈馀被杀。
蒯通以此例告诫韩信:“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蒯通认为:韩信与刘邦的关系比张耳、陈馀的关系更复杂。
第二,范蠡、文种与越王勾践的历史教训。
范蠡与文种协助越王勾践复国,立下盖世之功。结果,范蠡功成身退,得以全身;文种恃功协助勾践,最终为勾践所杀。
蒯通以为:野兽已尽而猎狗亨……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蒯通这两句话就是千古传诵的“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蒯通分析韩信所面临的形势是:“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蒯通认为韩信立下了不世之功,其实,韩信最大的功劳是攻占全齐七十余城,而这个主意正是蒯通教给韩信的。但是,韩信在战场上是用兵高手,在政坛上却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一方面,他认为蒯通的话有道理;另一方面,他却为刘邦之“情”所困,不愿叛汉。
像韩信这种军事天才,最能打动他的是晓以大义。蒯通游说韩信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始终未说到要害之处。最能打动韩信的要害是什么?是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及其变化。
项羽与刘邦在反秦斗争中并肩作战,但是,秦朝一亡,刘、项关系立即由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为争夺天下的敌军。原因就在于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都有一个历史拐点,这个拐点就是共同利益、共同目标消失之时。项羽当年吃亏,就在没有弄懂他与刘邦的关系存在着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韩信也吃了这个认识上的大亏。韩信也不知道,刘邦集团与韩信集团也存在一个历史的拐点,这个拐点就是项羽败亡之时。项羽未亡之前,刘邦要利用韩信打天下,他们有共同的目标——灭项;有共同的利益一分享天下。韩信与项羽都是这个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分属于两大集团,但是,这两位杰出的军事家却犯有同一个毛病——政治幼稚。
蒯通作为这个时期第一流的谋士,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却始终未能彻底弄明白这一点。他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能打动韩信,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从这一根本问题上说服韩信。
所以,韩信的回答是:你不要再说了,我好好考虑考虑(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蒯通太关爱韩信了,也太自负了,他总觉得自己可以说服韩信。因此,在这次游说失败之后,蒯通又对韩信进行了第二次洗脑:老虎如果犹豫,还不如蜂虿的果敢;骐骥如果犹豫,还不如劣马的踏实;勇士如果犹豫,还不如庸人的坚持(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
蒯通最后告诫韩信的话是:事业难成易败,时机难得易失(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但是,韩信最终也没有听从蒯通的意见。蒯通引史为证,详剖现实,披肝沥胆,冒着极大风险,韩信为什么就听不进去呢?
一是不忍心背叛刘邦,二是自恃功高(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其实,韩信所仰仗的功高恰恰是他的致命伤。正因为韩信功高盖主,所以,韩信必然为刘邦所忌,刘邦一旦解决了项羽,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韩信。
蒯通是何等聪明之人,他见自己如此劝说韩信,韩信都不听,便料定韩信绝无好下场,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韩信并为了自保而装疯卖傻(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即使如此,蒯通还是未能免祸。吕后残杀韩信之时,韩信才悟出蒯通之言是至理名言,临终前他悔恨地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话,才被你们这些老娘们所算计(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刘邦回师之后,方知韩信被杀,刘邦是“且喜且怜之”,只问了一句话:韩信临死时说了什么?吕后说:韩信说恨自己不用蒯通之计。刘邦立即下令在齐地逮捕蒯通。蒯通被押解到京城,刘邦问他:是你教韩信谋反的吧?蒯通回答:我确实教他造反,但是,这个小子不用我的计,所以才被杀。如果他用了我的计,陛下怎么能够杀掉韩信呢?刘邦一听,一股火蹿上脑门,大吼:烹了蒯通!蒯通大喊冤枉。刘邦说:你教唆韩信谋反,现在杀你有什么冤枉?
蒯通说: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当时,我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天下那么多人才,想为陛下效力而不可能,你能把这些人全烹了吗?刘邦一听,蒯通说得很有道理,立即放了蒯通,免了他的罪(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蒯通抓住了刘邦的一个要害:提倡忠诚。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了保证天下的臣民忠于自己,必须提倡一种主流舆论:忠诚。蒯通为韩信谋划造反之时,只知忠于韩信,这并无错。刘邦如果杀了蒯通,就等于让天下之人不敢再忠于自己的主人,这就和刘邦当皇帝之后提倡的主流舆论相背离。这是刘邦所不愿看到的,也是他最终释放蒯通的根本原因。
蒯通作为一个谋士,以自己的智慧保全了性命;韩信却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做着美梦,最终灭了项羽,也断送了自己。
刘邦与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并肩作战,一旦灭秦,刘邦就一门心思要灭项羽,此时,刘邦的同盟者是韩信;一旦项羽灭了,韩信又成为刘邦眼中第二个项羽,刘邦一门心思要灭韩信,结果,韩信也被刘邦的夫妻店所残杀。项羽、韩信相互间是敌人,也都曾经是刘邦的战友。刘邦利用项羽灭秦,灭秦之后就灭项;又利用韩信灭项,灭项之后就灭韩。从这个意义上看,两个军事天才其实都是政治庸才,真正在政治上精明老到的是刘邦。
项羽败亡之时,西楚国的都城彭城已岌岌可危,但项羽后期的大司马周殷还镇守在安徽中南部,这是项羽借以依赖的根据地。这块根据地能给项羽带来什么呢?
五、危机时刻给项羽致命一击的周殷
周殷这个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但是,他却是最后给项羽致命一击的人!
周殷其人,史书记载得非常少,现有的几条记载主要谈了两点:
第一,他是项羽最信任的骨鲠之臣之一。
陈平曾经对刘邦分析项羽最亲近的人,谈到过四个人彼项王骨鲠之臣,亚夫、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这里的“亚夫”,即是“亚父”范增、离眛、龙且前文均已谈过;周殷能够列在陈平开出的“骨鲠之臣”名单之中,足以说明周殷是项羽最为信任的人。范增、钟离眛、龙且在忠诚于项羽的问题上都没有问题,区别只是才能的大小而已;唯独周殷,在关键时刻竟然出了问题。
第二,他是项羽最信任的骨鲠之臣中唯一背叛项羽的高级将领。
汉五年冬,刘邦以封赏收买了韩信、彭越,合围项羽。此时,项羽的北面、东面、西面,是刘邦集团、韩信集团、彭越集团,唯独南面尚有项羽的地盘。
周殷作为项羽集团的大司马,驻军于淮南一带。此地是西楚国国都的南面屏障,也是项羽的根据地。项羽委派了他最信任的周殷为大司马,驻军于此。但是,在项羽一生最为困难的时候,“大司马周殷叛楚”,带领九江郡的军队,迎接早已叛楚归汉的黥布与刘邦的属下刘贾,齐聚垓下,合围项羽。
周殷的背叛,使项羽的淮南根据地彻底失守。项羽从鸿沟退兵之后,一路向今安徽奔去。因为此时的彭城已经不能再去了,他只有向安徽撤退,才能保证不被刘邦围歼。但是,周殷在项羽最需要他支持之时却背叛了项羽。至此,包围项羽的包围圈完全形成。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以淮南叛楚归汉,汉用,得大司马殷,卒破子羽于垓下。作《黯布列传》第三十一。”从司马迁这段话可知,黥布在垓下之战中的最大贡献,是诱降了项羽的大司马周殷,形成了对项羽的合围。所以,刘邦最后击败项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周殷背叛项羽。
项羽一生只拜过两位大司马,一位是对项梁有大恩的曹咎,另一位就是周殷。曹咎虽然无能,丢了成皋,但是,在兵败之后,与司马欣同时自刎。周殷最后却#叛了项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封卫青、霍去病二人为大司马。可见,大司马是不会轻易授人的高官。
在“附录一”里,我补充介绍了几个对项羽败亡影响极大的人物;但是,影响项羽败亡的不仅是几个重要人物,还有一些重要因素。先贤、时贤论及项羽败亡时,提出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观点,对这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苟同。所以,放在全书之末,谈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是:项羽的败亡是偶然还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