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原起兵 一、预谋造反
大业十三年(617),就在李密率领瓦岗军和隋军主力苦战的时候,有一股力量从太原崛起,迅速地改变了整个隋末局面。这股势力,是一支出自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造反力量,它的领导者名叫李渊。
李渊是八大柱国之一李虎之后,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封爵唐国公。他跟隋炀帝还是亲戚,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亲姐妹,两人都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李渊比隋炀帝年长两岁,私底下,隋炀帝应该管李渊叫表哥。
正因为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关系,隋炀帝在第三次下江都之前,拜李渊为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主持山西地区的军政大局,这可意味着很大的信任。可是,就是这个李渊,居然在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揭竿而起了!
农民军反对隋炀帝可以理解,那是官逼民反,李渊既亲且贵,为什么也要造反?
关于李渊起兵,有一个传统说法是,他本人并不特别想造反,都是被他儿子李世民撺掇的。李世民就是后来的唐太宗,当时还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在李渊的儿子里排行老二。别看年纪轻,但人非常英勇。《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是:“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此人非常聪明,勇敢果断,而且非常有见识。眼看着隋朝大厦将倾,而自己的爸爸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手握精兵,李世民就产生了夺取天下的想法。
怎样才能夺取天下?按照《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他背着李渊,偷偷开展了如下活动。
第一是结交谋士。当时有个人叫刘文静,本来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令,是个有抱负的人。因为和瓦岗军的领袖李密是姻亲,受到牵连,被关进了太原监狱。这样的人,一般人都会躲着走,可李世民偏偏到监狱里去探望他。
刘文静平时就对李世民青眼相加,此时更为感动,推心置腹道:“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现在天下大乱了,只有像汉高祖或东汉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才能够挽救这个局面。
李世民当即回应:“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你怎么知道现在没有?只不过别人还没看出来罢了。言下之意,我就是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而且我现在到监狱来探望你,也不仅仅是出于一般的友情,我是想来跟你谋划天下大事的。你说说,心里有什么打算?
刘文静说:“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太原百姓皆避盗入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旦收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大意是说,如今隋炀帝南巡江淮,不回来了,而李密又包围了东都洛阳。其他的群盗数以万计,真是天下大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有一个英雄,振臂一呼,肯定会应者云集。在我们太原地面上,就应该产生这样一位英雄。为什么?现在太原城里,有十万人都是避贼入城的避难之人。我在这里当了几年的县令,深知此地临近少数民族地区,民风劲悍,一旦将这些人召集起来,那就不是十万难民了,而是十万雄兵。而且,你父亲唐国公李渊手里本来就有几万军人,如果把这两股势力——难民的势力和军队的势力结合到一起,然后乘虚进入关中地区,那么不出半年,天下就可以平定。
刘文静从形势分析到实力分析,再到作战的方向把握,应有尽有,给李世民提出了一整套夺取天下的解决方案。
李世民一听大喜,说:“君言正合我意。”这样一来,刘文静也就成了李世民的一个谋士。
第二是结交将领。当时有三个皇帝的侍卫武官,一个叫长孙顺德,一个叫刘弘基,还有一个叫窦琮,都因为逃避辽东之役,到太原来政治避难。既然要造反,就得有带兵的将军。李世民觉得这几个人素质不错,就倾心和他们结交。这些人本来都是戴罪之身,算是在人屋檐下讨生活,现在居然得到唐国公二公子李世民的礼遇,心里当然感激,很快也就都成了他的死党。
谋臣和武将都有了,等于造反班底搭起来了,现在只差一个最关键的人物——李渊。太原毕竟是李渊的天下,如果李渊不同意造反,李世民再折腾也是白搭。
李渊是什么样的人?按照传统史书中的记载,李渊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每天就知道醇酒、美人,而且年纪也五十多岁了,在古代已经算步入晚年,意志比较消沉,不想冒风险。
怎么能让他振作起来呢?谋士刘文静给李世民出了一个主意。刘文静说,李渊最喜欢晋阳宫监裴寂,每天跟裴寂一块儿喝酒,总有说不完的话。请裴寂劝他,他没准儿容易听进去。问题是,怎样才能说服裴寂,让他甘当李世民的说客呢?裴寂爱钱,李世民就拿出几百万私房钱,派自己的一个手下和裴寂赌博。赌博的结果不用说,自然是李世民的钱全部进了裴寂的口袋,然后再告诉裴寂,这都是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奉献给他的。
这是不是很像当年杨广收买杨素的故技?非常神似。而且结果也和当年一样,裴寂见钱眼开,也就答应帮助李世民游说李渊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李渊这边又出了一个新情况,一下子让游说工作变得容易了。
当时隋朝已经跟突厥关系破裂,突厥经常性地骚扰北边,这一次,甚至一直打到了马邑(今山西朔州)。这可是李渊的职权范围,李渊派副留守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迎敌,结果却打输了。
打输了会有什么后果?别看隋炀帝自己打高句丽也打不赢,但处理败军之将还是非常严厉的,所以,李渊心里没底,非常惶恐。看到这种情况,李世民就悄悄地对李渊说:“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当今皇帝无道,百姓深受其苦,晋阳城外几乎没有太平的地方。大人,您现在处境多狼狈!外面有盗贼作乱,上边还有皇帝的严刑威逼,您这次又打了败仗,还不知道皇帝会给您什么处罚,与其在这儿坐着等死,还不如顺应天意民心,兴兵造反。这才是真正的转祸为福啊!
儿子劝反,李渊什么反应?据记载,李渊大惊失色,厉声说:“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我马上就去告发你!说着就要拿纸拿笔。
李世民当下不急不火,神色从容,继续劝谏:“世民观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不敢辞死!”我也是综合考虑了天时人事,才跟您说这番话,如果您一定要告发我,我不敢不死!
李渊怎么可能真的去告自己的儿子呢?他长叹一声,罢了。
第二天,李世民恭恭敬敬,又来游说李渊了。他说:“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且世人皆传李氏当应图谶,故李金才无罪,一朝族灭。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益危矣!”就算这次兵败突厥,皇帝不处罚您,您也要想想自己的处境。您来太原,是肩负着讨伐盗贼的任务。可如今盗贼遍天下,您能讨伐得尽吗?讨伐不尽,终究免不了一死。要是万一成功,就更麻烦了。最近天下都传“当有李氏应为天子”,皇帝也很忌讳。李金才什么罪都没有,居然就被灭族。如果您真的把盗贼讨伐尽了,到时候功高不赏,皇帝岂不是更加猜忌!那咱们一家,还能活着吗?您好好考虑一下我昨天的意见吧。
李渊听罢,叹息一声说:“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我一夜都在考虑你的话,你说得很有道理。你就折腾去吧,以后若是把我们搞得家破人亡,那是你的罪过;若是你真能化家为国,那也是你的功劳。这算是默认了李世民的做法。
正在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更加坚定了李渊的决心。
李渊自从迎战突厥失败之后,整天惴惴不安,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处罚他。这时候,隋炀帝的处置终于下来了,他派了一个使者到太原来,要把李渊和王仁恭押送到江都!
到江都之后,会是什么结局?最大的可能就是杀头。就算不杀头,恐怕也要降级使用,没准儿就留在江都帮隋炀帝镇压起义军了。这就等于是背井离乡,任人宰割。李渊才不愿意主动送死,所以,一看见这个处罚,他的心都凉了。
趁这个时机,李世民赶紧再劝,说:“今主昏国乱,尽忠无益。偏裨失律,而罪及明公。事已迫矣,宜早定计。且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兹举事,何患无成!代王幼冲,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奈何受单使之囚,坐取夷灭乎!”如今主上昏庸,国家动荡,为这样的君主和国家尽忠是没有意义的。明明是您手底下的人打了败仗,却要让您去顶罪,这不是滥罚无辜吗?现在马上要把您押到江都去了,形势紧急,希望您早定大计。
我们太原地区兵强马壮,而且晋阳宫囤积了不少战略物资,我们就以这个为基础兴兵造反,那一定是战无不胜的。
若是决定了兴兵造反,咱们就直扑关中,因为在大兴城主持工作的是代王杨侑,他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没什么能耐。如今关中也是豪杰并起,只不过还没有一个主心骨,没有一支核心力量。如果我们现在从太原打过去,就能够成为核心力量。到那时候,要夺取天下,还不是如同探囊取物一样容易!
有这么好的前景不要,居然想接受一介使者的囚禁,到江都去忍受不测之灾,那不是犯傻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李渊本来已经动了心,这时候也别无选择,准备依计而行。
可是,有一句话叫“好事多磨”,正在李渊父子蠢蠢欲动的时候,忽然隋炀帝又派了一个使者来,传令说:先前让李渊去江都那个诏书不算了,皇帝仁慈,赦免李渊的罪行,让他还继续当太原留守。
这道新的诏令下来,李渊松了一口气,对造反的事又不热心了。他一不热心,李世民可着急了,这个老爹爹怎么如此胸无大志,出尔反尔呢?
李世民不是拉拢了李渊的心腹裴寂吗?这时候,裴寂该派上用场了。李世民让刘文静去找裴寂,对他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何不早劝唐公举兵,而推迁不已!且公为宫监,而以宫人侍客,公死可尔,何误唐公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啊!你都答应我们劝唐公起兵了,怎么还不快催着点儿!另外,你当晋阳宫监,居然私自把皇帝的宫女送给唐公,这可是欺君死罪。你死了也就罢了,可不要连累唐公!
刘文静这是在威胁裴寂,你做的那点事,别以为我不知道,我若是给你报告上去,你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还是按咱们之前的约定来,赶紧劝李渊起兵吧。
那么,裴寂到底劝没劝?劝了。他悄悄对李渊说:我前一段时间送您侍寝的那些女孩子都是晋阳宫的宫女,如果被皇帝知道了,我们都得死,所以,还不如造反算了。李渊本来还不知道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既然知道了,也就别无选择,只好下定决心,准备造反。
按照这种记载,虽说是李渊起兵,但前前后后都是李世民在张罗。从开始预谋造反,到建立造反班底,再到说服李渊,为李渊指明造反的方向和方法,全都是这个十八岁天才少年的功劳。是不是果真如此呢?其实并不是。有两个理由不容忽视。
第一,根据相关史书中一些蛛丝马迹的记载,李渊可不像《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说的那样窝囊,事实上,对于改朝换代,他是早有预谋的。唐朝笔记小说《隋唐嘉话》记载了这样一段话:“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高祖大悦。”大意是说,隋炀帝某次大宴群臣,李渊也参加了。因为李渊满脸皱纹,隋炀帝就打趣他,管他叫阿婆。李渊觉得很没面子,回家就跟夫人窦氏诉苦。夫人说:这是吉兆啊!皇帝管你叫阿婆。阿婆是什么?那是堂主。你封为唐国公,他说你是堂主,这不是说你要化家为国,当天下之主吗?李渊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史书并没有记载,但是,大业十二年(616),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同一年,隋炀帝也下了江都,他俩能一块儿喝酒,说明这件事一定发生在这一年以前。换句话说,最晚在大业十二年(616),李渊也好,李渊的夫人也好,就在脑子里翻腾起了当天下之主的念头,根本不用李世民来启发。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关陇贵族集团本来就有皇帝轮流做的传统,一旦现行统治者地位不稳固,内部立刻就会有人产生取而代之的想法。当年,大贵族杨玄感不也是基于这种想法才造反的吗?李渊是八大柱国之后,一个姨妈是隋文帝的皇后,另一个姨妈是北周明帝的皇后,他的妻子窦氏还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两朝皇亲国戚,论根基,比杨玄感还要硬,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怎么可能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说他早有预谋,根本不用儿子提醒,更不用儿子逼迫。
既然如此,那么,李世民所做的那些事,诸如拉拢文臣武将等是不是真的?我觉得,那些事情应该是真的,但是,它应该不是出自李世民的原创,而是李渊授意的。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没有李渊在背后支持,李世民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哪里来的几百万私房钱去收买人心?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李渊的老辣来了,眼看着天下大乱,他也想乘时而起,但是,他是一个谨慎的人,知道自己身份敏感,目标太大,不方便行动。怎么办?就让儿子李世民替他来办这些具体的事,替他联络英雄。等英雄的野心被激发起来,他再假装窝囊,非让英雄们再劝一番,才最终表态。这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统一人心,凝聚思想,跟“三让而后受之”是一个道理。
只不过后来李世民通过政变做了皇帝,成了历史的胜利者,为了说明自己当皇帝的合理性,干脆篡改历史记录,把自己从执行者变成了主谋,又把老爸李渊刻画成了一个窝囊废而已。这个结论,最近一些年已经被历史研究者充分论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