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游幸江都 三、炫耀文物
大业二年(606)二月,隋炀帝下诏,让吏部尚书牛弘等议定舆服、仪卫制度。同时,任命开府仪同三司何稠为太府少卿,让他具体负责修造器物,造好之后赶紧送到江都来。
所谓舆服,就是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在中国古代,皇帝坐什么车、穿什么衣服、用什么仪仗,那都不是随便根据喜好来的,而是必须体现礼仪、体现文化、体现等级制度。但是,在隋朝之前,中国经历过很漫长的乱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原来的制度很多都丢了。现在隋炀帝下扬州,深感自己穿的衣服、坐的车子、用的仪仗都有胡人气息,不能体现礼乐文明。
要知道,南方一向以中原文化正统自居,现在,隋炀帝这么一身行头来到南方,这不是让人瞧不起吗?所以,隋炀帝才发布这么一个诏令,让牛弘和何稠商议舆服仪卫制度,并且,赶紧打造一套像样的东西,送到江都来。
牛弘是何许人?那是关陇集团中难得的读书人,当年劝文帝花钱在民间收集图书的就是他。另外,牛弘也是隋朝著名的礼学家,曾经修撰过《五礼》。隋炀帝让他主持制定舆服制度,真是知人善任。
何稠又是何许人?此人之前也提过,隋文帝临死前,搂着当时还是太子的隋炀帝的脖子跟他说,修陵墓的事务必交给何稠办。何稠是隋朝的一个著名的工程技术专家。此人祖上是西域昭武九姓之何国人,古代西域胡人素来以心灵手巧著称,何稠在这一点上深得先辈真传。
举个例子。我们看《红楼梦》,都知道“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故事,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过来的雀金裘,宝玉不小心烧了个洞,让谁补都补不好。最后,还是大观园里最巧的丫头晴雯带病给他补好了,但是,也只能做到大体相似,如果仔细看还是会看出破绽的。
何稠的本事可比晴雯大多了。据《隋书·何稠传》中记载,隋朝的时候,波斯曾经进献过一件金绵锦袍,织法复杂,花纹艳丽,谁也仿制不了。隋炀帝把它交给何稠,何稠做好之后呈上,炀帝拿来一看,竟然比原件还好。山寨版超越正版,这得多大的本事才能做到!更妙的是,何稠不仅心灵手巧,本人还是在江陵长大的,江陵的萧梁王朝灭亡之后才进入隋朝为官,因此也算是半个南方人,熟悉南方所保存的中原器物。让这样一个人来负责修造器物,当然更是不二人选。
那么,牛弘和何稠到底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完成得非常漂亮。
举一个例子。何稠发现,按照旧制,天子乘的五辂车都只有一个车厢。这意味着皇帝和警卫都在同一个空间里,这不是贵贱无别了吗?怎么改造呢?何稠把五辂的车厢用栏杆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警卫站立的地方,另一部分则架起须弥座,其实就是抬升高度,让皇帝坐在那里,这样一来,就突出了皇帝的威严。要知道,隋朝正是君主集权强化的时代,隋炀帝到江都来,也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何稠这么细心,隋炀帝当然满意。
就这样,在牛弘和何稠的通力合作之下,很快,皇帝和皇后的礼服、车辇,百官在各种场合穿的官服,还有三万六千人的皇帝仪仗队的行头、器物就全部做好了。而且,每一样都既符合礼制传统,又符合现实需要,还体现华丽的皇家风范,真是让隋炀帝大喜过望。既然做好了,当然得赶快亮相。每次隋炀帝出去巡游,光是仪仗队就绵延二十多里长。而且因为是新做的,所以特别光鲜亮丽,让扬州的老百姓看了个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此之前,扬州也好,乃至整个南方也好,对北方人的印象就是一群粗鲁的草莽英雄,就算是把南方征服了,那也只是武力征服,难服人心。现在可不一样了,隋炀帝这次到南方来,炫耀的已经不再是武力,而是最能体现礼乐文明的仪卫制度,这样一来,南方人还敢再小视这个政权吗?当然不敢了。事实上,说不敢还不够,应该说,更多的是心服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