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游幸江都 二、安抚江南
大业元年(605)八月,隋炀帝下令巡幸江都。经过一个月的行程,到九月,他就来到了扬州城。扬州可是隋炀帝的故地,当年,他第一次到扬州的时候,还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王子,虽说号称是伐陈的统帅,但是,那只是个名分,并没有多少真实的权力。
后来,他离开扬州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是十年的扬州总管生涯让他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帮助他最终夺嫡成功,成为太子。
此刻,他再到扬州,已经是龙飞九五、富有四海的大隋天子,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这扬州也算是隋炀帝的福地。
当年,项羽当了西楚霸王之后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富贵以后如果不回到老家,就像穿着好衣服走夜路,谁会知道呢?
隋炀帝跟西楚霸王一样,也是一个爱炫耀的人,所以,他这次下扬州,颇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既然衣锦还乡,总得给当地一些好处才是。
一到扬州,隋炀帝马上给了扬州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用来讨好当地的老百姓。大业元年(605)十月,隋炀帝刚到扬州,马上下令:“赦江淮已南。扬州给复五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所谓“给复”,就是免除租赋的意思。隋炀帝金口玉言,扬州城五年之内都不用上交租赋,扬州总管府辖区内的老百姓也有三年不用缴纳赋税。另外,所有江淮以南的犯人,都免除羁押之苦,释放回家。这样丰厚的恩典,当然赢得万民称颂。
第二个好处,用来讨好原来的陈朝皇室。大业二年(606)年初,隋炀帝宣布了一件大喜事,纳陈后主陈叔宝的第六个女儿陈婤为贵人。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也不算什么呀。当年,陈朝刚刚灭亡,隋文帝就纳陈叔宝的妹妹为宣华夫人了。没错,隋文帝确实娶了宣华夫人,而且还非常宠爱她,但是,这基本上是一种个人行为,宣华夫人得宠,其他的陈朝皇室子弟照样流离失所。最简单的例子,破镜重圆故事中的乐昌公主当时不就被掠到杨素家里当小妾了吗?现在,隋炀帝纳陈婤当贵人可不一样了,他还有配套措施。
隋炀帝下诏:当年平陈时被流放到各地的陈朝皇室子弟“尽还京师,随才叙用”。陈朝的宗室子弟不用在边疆受苦了,都回到京师来吧,根据才能在隋朝继续当官。这样一来,本来已经被打翻在地,而且被踏上一只脚的陈朝旧贵族可算翻了身了。
根据学者统计,大业年间,陈朝宗室当县令的有二十一人,当郡守的有七人,在中央当到九卿级别,也就是位居三品大员的也多达五人。
隋炀帝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这是在拉拢原来南方的政治上层。陈朝虽然已经灭亡了,但是,陈朝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并没有消失。他们的政治态度,对于整个南方地区仍然有莫大的影响力。现在,隋炀帝让他们男做官,女做妃,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对隋朝的态度也就随之转变了,由原来的心怀不满、暗中对抗变为感恩戴德、通力合作,这正是隋炀帝想要达到的目的。
第三个好处,用来讨好佛教界。开皇十年(590),南方皆反的时候,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就通过拜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为师,赢得了南方人民的好感。现在,智者大师已经圆寂,但是,隋炀帝和江南佛教界的缘分可并没有断掉。
根据佛教典籍《国清百录》记载,就在大业元年(605)十一月,隋炀帝将智者大师的弟子,也是天台山僧人的智璪请进了江都宫。别看隋炀帝在外面是威风八面的皇帝,但是,面对智璪大师,他却口称弟子,毕恭毕敬。而且,对天台山寺的情况也是百般存问,关怀备至。
这番善意令天台山的僧人感动不已。正好,隋炀帝做晋王时捐资兴建的天台山新寺院落成,得起个名字。天台山的僧人就趁势启奏隋炀帝说:“昔陈世有定光禅师,德行难测,迁神已后,智者梦见其灵云:‘今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家,有大力势人当为禅师起寺,寺若成国即清,必呼为国清寺。’”意思是说,在陈朝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大和尚,很是神通,名叫定光禅师。定光禅师虽然早就圆寂了,但是他曾经托梦给智者大师,说:你别随便建寺,你是建不起来的。得到三国归为一统的时候才能建,到那时,必然有一个大有势力的人帮你建。而且这寺一旦建成,国家就会进入河清海晏的局面,所以,到时候你们就管这座寺叫国清寺吧。
天台山僧人讲的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很可能不是。但是,他们既然这样说,就表明他们已经完全认可了隋朝一统天下的地位,而且愿意鼎力支持,这也正是隋炀帝要达到的目的。
隋炀帝听罢这个故事,当然大喜过望,马上亲笔题写“国清寺”三个大字,赐给国清寺。如今,隋炀帝题写的这三个字已经没有了,但是,国清寺历经修缮,还屹立在天台山里,既是中国天台宗的祖庭,也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
就这样,隋炀帝用经济手段笼络了南方百姓,又用政治手段笼络了南方贵族,还用文化手段笼络了南方宗教界,一下子,南方到处都是拥护隋炀帝的声音。再加上隋炀帝几千艘船,二十万人下扬州这一壮举带来的震撼效果,大隋的形象在江南一下子就树立起来,江南的不稳定因素马上消除了不少。安抚江南成功,隋炀帝真是心花怒放。首战告捷,还得再接再厉,隋炀帝紧接着又办了一件漂亮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