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下兵将只靠湖南 破釜沉舟

太平军通宵达旦地对霆军营盘进行围攻,双方阵地间隔越来越小,两边官兵已被迫在同一条河流里喝水。一天,霆军外出砍柴的伙夫兵被太平军袭击,有数十个士兵被活捉了,巡逻兵发现后急忙报至中军大帐。

鲍超得知后并不慌乱,他不仅没有急于向全军通报这一情况,当天傍晚还请全体营官吃饭,并让随军戏班当场表演了节目。

有人将中国戏曲比喻成中国古代的话剧,但其实二者差异较大。话剧有布景,但传统的戏台却没有这些,靠演员用虚拟表演来发展剧情。比如表现骑马,演员只是用一根马鞭模仿马,但却可以让观众觉得好像真的有人在骑马奔驰。

那天在霆军军营的表演也起到了这样的效果。节目内容大多跟古来的英雄名将有关,一时间,鼓声阵阵,声势夺人,其间所演绎出的战场激烈争斗以及凯旋场面,令营官们全都如临其境,心驰神往。

有好戏看,还要有好酒喝。喝到酣处,鲍超越发亢奋,频频端着大酒杯给部下们敬酒。不久,戏班的弦乐声低沉下来,开始改奏清幽之曲。鲍超重新坐下,突然通报了白天的险情:“今天情况已经非常危急,我营伙夫兵被太平军抓去了,以后该怎么办?”

鲍超这一发问,立刻把大家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如果后勤渠道被太平军完全掐断,离全军覆灭还会远吗?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面如死灰。有人叹息这下完蛋了,有人还很不争气地低下头哭了起来。

鲍超早就料到众将会有如此反应:“人固有一死,没什么了不得的,主要是选择如何死法。喝药?上吊?自刎?你们觉得哪一种好?”

有一个叫熊铁生的营官向来很能打仗,他一听鲍超所列举的死法竟然全是窝窝囊囊的自杀,不禁愤然起身道:“假使我果真难逃一死,那么我为什么不拼死向贼(太平军)冲锋呢?很有可能,贼(太平军)死,我还活着呢!”

鲍超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即拊掌笑道:“好男儿!鲍老子和你一起去冲锋。”

戏不是白看的,酒不是白喝的,众将本来也已从中滋生出一股豪气,再被鲍超一激,全都捋胳膊挽袖子准备拼上一场。他们对鲍超说:“我等愿意立下军令状,跟从统领(鲍超)冲出营去破贼(太平军),不管是死是活都不退却,亦不反悔。”

看到部下们激情澎湃,鲍超很高兴:“太好了!不过营中兄弟多,不一定都愿意往外冲。这样吧,愿意拼死突围的,鲍老子就和他一起拼杀,不愿意怕死的,可以就地退伍,鲍老子正好和他告个别。”

营官们应命各自回去传达。这时霆军大营已被太平军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谁都知道留下必死,所以纷纷要求随大队突围。

霆军一共三千余人,经过统计,全都欲战不欲留。鲍超于是叫来军需官,让他把营中仅存的牛羊酒全部都拿出来犒赐三军。等到三军吃饱喝足,已经是半夜时分,鲍超下令大开寨门,集中力量朝太平军营垒密集处实施冲击。

突围一般都是要向敌军人少的薄弱处使劲,为什么鲍超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因为太平军人多势众,陈玉成掌握着足够的机动兵力。如果霆军冲击其薄弱处,他很快就可以再次组织包围,而鲍超清楚地知道,一旦错过第一次冲击的机会,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到时全军都将万劫不复。

既然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就不如挑敌密集处进行攻击。密集处往往是太平军的重兵所在,一旦被冲开缺口,必然会使太平军阵脚大乱,到时陈玉成反不容易迅速组织新的包围。

霆军于绝境中求生存,他们众志成城,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几乎个个都能做到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相比之下,太平军虽占有人数优势,但由于来自不同的作战单位,反而协同作战能力很差。更主要的是,在对霆军实施一段时间的围困后,官兵们也已经滋生了骄傲懈怠的情绪,对于霆军深更半夜倾巢杀出,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在震动山谷的喊杀声中,太平军营垒被冲了个稀里哗啦,霆军成功突围。虽然胜利突围,但他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三千余人伤亡了三分之一,身为统领的“鲍老子”两只眼睛都渗出了血。

趁小池驿鏖战正酣,吸引了太平军的注意力,金国琛奉胡林翼之命,率天堂寨的六千精兵向山外运动。此时积雪满山,沿途都结了冰,行军非常困难,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十天才走出深山。当这支奇兵站在山上俯视平原时,太平军营垒历历在目,一清二楚。

发现十几里外的山中忽然出现大股湘军,且占据着能够拊其背、扼其喉的险要地形,陈玉成急忙分兵与之抢夺制高点。可是当太平军爬到半山腰时,却遭到了金部居高临下的迎头痛击,太平军吃了个大败仗,阵亡达三千余人。

这一战成为太湖战役的转折点,胡林翼在事后的疏陈中言道:“如果不是鲍军坚忍,大家就都坚持不下去。如果不是国琛(金国琛)出奇制胜,战役就不能转危为安。”曾经极力反对屯兵天堂的曾国藩也转忧为喜,对胡林翼的用兵表示心服口服:“山内一军,其妙无穷,脑后一针,百病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