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犬牙交错话行省:元代的疆域与政区 6.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及澎湖巡检司
在元代的甘肃行省以西、今天的新疆东部地区,有三个不属于行省而直接属于朝廷的单位,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哈剌火州(今新疆吐鲁番)与哈密力(今新疆哈密)。
早在成吉思汗统治的晚年(1225年),他已将今天天山、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地区分封给了他的四个儿子。当时由于大家都服从成吉思汗,因此蒙古帝国还是统一的。但是到了蒙哥汗和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时,各部已经不相统属,互相争夺大汗的位置,蒙古帝国于是分裂成元帝国和窝阔台、察合台、伊尔及钦察四大汗国。
今天新疆天山以北的大部分地方已经成了窝阔台汗国的领地,但是在阿母(姆)河南岸的地区没有分封,一直由大汗统治。蒙哥汗曾在那里设置了阿母河行省,但由于离大汗统治区太远,因此到了蒙哥汗统治的末年,将它并入了伊利汗国。
1251年,蒙哥即汗位后,为加强对中亚的控制,设置了别失八里行尚书省,以讷怀、塔剌海、麻速忽等人充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治所就设在别失八里,统辖阿母河以东、按台山以西西辽、花剌子模故土(今阿姆河下游及阿富汗北部)。
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之战中,别失八里为阿里不哥占据。至元元年(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后,忽必烈控制此地,并立火赤哈儿的斤为亦都护。元朝灭掉南宋后,为加强对海都等西北叛王的防务,遣宣慰使綦公直率大批汉军、新附军进驻屯田,以备军食,并设置冶场,用来制造农业器具。同时,元朝政府还增设驿站,以方便从别失八里至内地的交通。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设置别失八里宣慰司,专门负责北疆的军政机构。二十三年(1286年),驻守别失八里的元代军队被察合台曾孙笃哇击败。笃哇军撤退之后,元代政府再度控制了别失八里。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在别失八里改设北庭都元帅府,与同时设立的曲先(今新疆库车)塔林都元帅府分治天山南北。14世纪初,别失八里又为笃哇占据,以后长期为察合台汗国所有,但其政治重要性已降低。
今天的新疆伊犁河流域,在成吉思汗时也未分封。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置了阿里麻里(一作阿力麻里、阿力马力)行省,以阿里麻里(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为治所。但该行省存在的时间更短,两年后就废了,以后并入了察合台汗国。
元代还设立了澎湖巡检司这一行政机构,对台湾和澎湖列岛进行管理。
早在三国时期,孙权就为了“普天一统”,在黄龙二年(230年)派大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万多名士兵远征到过台湾(当时称为夷州)。这一雄心勃勃的军事行动历时一年,尽管最终无功而返,但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的汉族人最早一次大规模去台湾的行动。
隋代时台湾被称为“流求”。隋炀帝就曾先后三次派人到过“流求”。从唐代到北宋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大陆和台湾一直保持着经济、文化联系。
到了南宋,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已在台湾附近的澎湖列岛上建造军营,派兵驻守,还把澎湖划归福建泉州的晋江县管辖。
元代称台湾为“留求”,或者“琉球”。元代初期积极经略海外,曾派兵南征安南、占城和爪哇,东征日本,对于近在咫尺的台湾,自然不会无意控制,在元代初期就曾先后两次派人去台湾宣抚、讨伐。第一次是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派遣万户侯杨祥、吴志斗、阮鉴等一行,携带诏书,出使招谕留求。第二年的春夏之交,他们自澎湖出发,遇到一个“山长而低者”的地方,派人登岸察看,由于言语不晓,被杀死三人,于是只得无功而返。对于这一次的行动,当时他们内部的意见有分歧,杨祥以为到了留求,而阮鉴、吴志斗两人则不这样看。现在我们就事理来推断,杨祥等人既然是从澎湖出发的,然后到达了海上一个“山长而低者”的地方,而不懂那里人的语言,自然应是番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可能是台湾西海岸的某个地点,而不会是澎湖群岛的某个岛屿,因为当时澎湖群岛只有汉民,而无番人。第二次则是在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当时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的高兴上奏说,如今福建行省的治所由福州迁到了泉州,距离留求很近,随时可以侦察消息,斟酌招降或者讨伐,不必调动他处兵力,因此他愿意就近一试。等到高兴的建议获准后,他便派遣张浩、张进赴留求国,生擒一百三十余人而还。第二年年初,又将所俘留求人放回,要他们效顺,但是以后却没有了下文。
元代这两次招抚台湾虽然没有结果,但后来还是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各项具体事情,并让福建泉州府的同安县(今厦门)管理澎湖巡检司。从此,台湾和澎湖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不过,元代澎湖巡检司设置于何时,目前学界还有不同看法,没有定论。元末顺帝年间,汪大渊两次搭乘海船,到南洋一带游历了好几年,到至正九年(1349年)时,他根据自己的亲身所见所闻,写成了《岛夷志略》一书。在这部书中,他说:“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但是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一为元世祖的“至元”(1264~1294年),一为元顺帝的“至元”(1335~1340年)。《岛夷志略》所说的“至元”,究竟指的是哪一个便成了问题。在清代所修的台湾地方志,大都认为元代澎湖巡检司设于元朝末年。如果我们参照这些记载来看,《岛夷志略》所说的“至元”,应当是指元末顺帝时而言的。另外,从《岛夷志略》一书的记载中还可以知道,元代已有不少泉州人移居澎湖了。
明朝初年,朝廷仍设澎湖巡检司。但是随着倭寇在海上的日益猖獗,明朝政府认为澎湖孤悬海外,不便防守,于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撤销了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澎湖巡检司,并把居民迁到漳州、泉州一带居住,荒唐地以为这样就可以断绝倭寇的供应,使他们无法在澎湖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