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从鲜卑山麓到“西海”之畔 驰骋在大西北:西部鲜卑的分布与政权建设

退浑儿,退浑儿,

冰销青海草如丝。

明堂天子朝万国,

神岛龙驹将与谁?

——〔唐〕吕温《蕃中答退浑词》

鲜卑人的分类与地理分布,从根本上讲取决于鲜卑人长时间的迁徙运动。西部鲜卑集团的出现,正是长途迁徙的结果。根据周伟洲教授的研究,西部鲜卑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影响并不逊色于东部鲜卑。“东起陕西潼关,西至新疆吐鲁番,北从河套,南到四川西北,几乎到处都有”。“在这些鲜卑部落之中,乞伏、秃发、吐谷浑势力最强,他们先后在十六国时期征服了原居住于西北的汉、羌、氐、卢水胡、丁零等族,建立了西秦、南凉和吐谷浑三个政权。”

西秦国的创始人为乞伏国仁。《晋书·乞伏国仁载记》称:“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陇西郡的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乞伏鲜卑部原由如弗斯、出连、叱卢等三部鲜卑人所组成,游牧于漠北地区,后越过阴山,进入今天陇山以西地区。至乞伏祐邻为酋长时,攻并鲜卑鹿结部七万余落,迁居于高平川。这七万余落鲜卑人正是日后西秦立国的基础力量。高平川又名葫芦川、苦水,即今天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至乞伏述延为首领时,又破降鲜卑莫侯部于苑川,收并其众二万余落,乞伏部落的聚居中心地也从高平川移至苑川。苑川,又名子城川、勇士川,就是指今天甘肃榆中县境内宛川河流域。

前秦强盛之时,首领乞伏司繁率部归附于苻坚,后奉命镇守勇士川。“淝水之战”后,乞伏国仁乘机独立,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年)自封为大单于,史称“西秦”。“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略阳、漒川、甘松、匡朋、白马、苑川十二郡,筑勇士城以居之。”勇士城在今天甘肃榆中县北。西秦国一度相当强大,如乞伏乾归在位期间,攻杀氐王杨定,“于是尽有陇西、巴西之地。”乞伏炽磐在位期间,攻灭南凉国,“兵强地广”。可以想见,随着西秦国疆域的扩大,虽然不少鲜卑部落被兼并在内,而国内民族构成已相当复杂,鲜卑人所占比例是有限的。西秦国后为赫连勃勃夏国所攻灭。


西秦疆域示意图

南凉国创始人为秃发乌孤。《晋书·秃发乌孤载记》称:“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城,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今青海贵德县境内),北接大漠。”这里所谓“河西”,即今天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秃发”,与“拓跋”,为同名异译。南凉国先民与拓跋鲜卑同出于一源。大漠即蒙古高原。应该说,秃发乌孤的先祖的迁徙路线相当清晰,就是离开蒙古高原,进入河西走廊及青海地区。

至西晋初年,秃发鲜卑部开始崛起,树机能率部攻杀西晋秦州刺史,“尽有凉州之地”。至秃发乌孤继位之后,因实力有限,先是投靠前秦大将吕光所创立的后凉政权,被授予“河西鲜卑大都统”之职。其后,乌孤率部大破乙弗、折掘二部,筑廉川堡(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并以之为都。随着实力的增长,其部将石亦干等人极力劝其自立称王:“今我以士马之盛,保据大川,乃可以一击百,光何足惧也?”西晋隆安元年(397年),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摆脱后凉而独立,史称“南凉”。南凉建国后,秃发乌孤率军先后攻破金城、乐都、湟河、浇河等郡,“岭南羌、胡数万落皆附之。”其后,秃发乌孤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县)。“署弟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安夷(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傉(音怒)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西平(今青海西宁市)。”我们从上述记载可以推知,在南凉国内的民族构成中,西部羌人与胡人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不是单纯的鲜卑族人。南凉国后为西秦所攻灭。

比较而言,在西部鲜卑创立的民族政权中,疆域最广、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无疑要属吐谷(音玉)浑了。吐谷浑(又称为退浑)国的出现,正是鲜卑人大分化与大迁徙的结果。吐谷浑人的西迁,本身就是整个鲜卑族西迁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始祖吐谷浑,本为前燕国创始者——慕容廆的庶兄,曾与慕容廆分部而牧。其后两部因争夺牧地而发生矛盾,导致分裂,可以说,这种冲突是慕容鲜卑部众繁盛之后人地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八》详细地记载了两部争斗的故事:

吐谷浑者,本辽东鲜卑慕容廆之庶兄,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故谓之野虏父。徒河涉归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廆代统部落,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户一千七百与浑以隶之。浑与廆二部俱牧马,马斗相伤,廆怒,径遣使让浑曰:“先公处分,与兄弟异部牧马,奈何不相远异,而令马有斗伤!”浑怒曰:“马是六畜,食草饮水,春气动发,所以致斗。斗在于马,何至怒及于人?若欲远别甚易,恐后会为难耳!今当去汝万里之外矣。”遂拥马西行。

牧地之争,实则为经济利益及政治权力之争。游牧部族分部而牧的经济生活方式,本来就与一统式的集权制度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利益与权力激烈冲突之际,为避免两败俱伤,“走为上策”,迁徙成为重要的生存选择。

吐谷浑首先率领部落西迁居于阴山地区,在西晋末年又转移至陇山一带,即“西附阴山”,种落逐渐繁盛。关于吐谷浑的早期迁徙路线,《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载云:“(吐谷)浑既上陇,出罕(开)、西零。西零,今之西平郡(今青海西宁市),罕开,今枹罕县(治今甘肃临夏市)。”

其他文献对吐谷浑早期迁徙记载也大致相同。《北史·吐谷浑传》也载云:“吐谷浑遂从上陇,止于枹罕。”如《梁书·西北诸戎传》又载云:吐谷浑“因遂西上陇,度枹罕,出凉州西南,至赤水(今青海兴海县)而居之。”比较而言,《晋书·西戎传》关于吐谷浑迁徙路线的记述最为明晰:“属永嘉之乱,始度陇(山)而西,其后子孙据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即吐谷浑在横渡漠南及阴山之后,又向西穿过陇山,途经枹罕,最后进入青海地区。

至东晋义熙初年(405年),酋长树洛干即位后,吐谷浑部始有雄视西垂之势。他“年十六嗣立,率所部数千家奔归莫何川,自称大都督,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吐谷浑王。化行所部,众庶乐业,号为戊寅可汗,沙漒杂种莫不归附。”后其弟阿豺自号沙州刺史、骠骑将军。阿豺及慕璝在位时,吐谷浑势力迅速扩张,“阿豺兼并羌、氐,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阿豺死后,慕璝即位,“慕璝招集秦、凉亡业之人及羌戎杂夷,众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汉,北交凉州、赫连,部众转盛。”

至拾寅即位酋长时,始定居于伏罗川。至伏连筹及夸吕在位时,吐谷浑国的发展已至于鼎盛,疆域空前广袤。“伏连筹内修职贡,外并戎狄,塞表之中,号为强富。准拟天朝,树置官司,称制诸国,以自夸大……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可汗。居伏俟城(在今青海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口附近),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郭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


鲜卑迁移示意图

吐谷浑国内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为“青海”,即今天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出产日行千里的宝马——“青海骢”。唐代学者杜佑所撰《通典》卷一九〇载云:

其地四时常有冰雪,唯六七月雨雹甚盛。若晴则风飘沙砾。有麦无谷。其青海周回千余里。海中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冬收之。马有孕,所生得驹,号曰龙种。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焉。

吐谷浑在政治上保持相对独立性,并得到南北朝政权的承认。如北魏政权先后封吐谷浑酋长西秦王、西平王及吐谷浑王等;刘宋政权也先后封其酋长为陇西王、河南王等。因大部分疆土处于黄河上游河曲及湟水之南,吐谷浑酋长也自号河南王,故南方政权又常称吐谷浑国为“河南国”。

熟语云:“入乡随俗”。对于从东北远迁到西北的吐谷浑人来讲,欲要永久保持原有的风俗特征与族群构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关于吐谷浑国的民族构成,周伟洲教授曾指出:“最初,吐谷浑仅是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人数很少,可是自其迁徙,特别是在建立政权之后,统治了许多其他族属的氏族、部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族属的人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统以‘吐谷浑’为自己的族名。因此,作为中国古代西北民族的吐谷浑,事实上应为原慕容鲜卑的一支与羌、氐、汉、匈奴、西域胡、高车等一些氏族、部落,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融合而成。”这种认识无疑是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但是,还须指出的是,在中国西部客观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之下,吐谷浑国从属于西部羌族区,其民族融合的主要趋势应是“羌族化”,在全国所属各部族人口中,羌族人口应占到了多数,其风俗特征也是以羌族风俗为主。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吐谷浑在铁勒与隋朝军队的联合攻击下,陷于瓦解,国王伏允远遁,“部落来降者十余万口,六畜三十余万。”“其故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

到隋唐之际,中原大乱,吐谷浑又乘机复国,一度成为唐朝西部强敌。“大业末,天下大乱,(吐谷浑酋长)伏允及顺复其故地。大唐贞观中,李靖、侯君集破灭之,伏允远遁,为左右所杀,其子大宁王顺归降,于是重建其国,封顺为西平郡王。”然至唐期中期,吐蕃逐渐强盛,开疆拓土,吐谷浑为吐蕃所攻灭,其疆域并入吐蕃国。吐谷浑酋长诺曷钵率其残部不得不向唐朝内地迁徙。《旧唐书·西戎吐谷浑传》载云:“诺曷钵以亲信数千帐来内属,诏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置大使,始徙其部众于灵州之地,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欲其安而且乐也……及吐蕃陷我安乐州,其部众又东徙,散在朔方、河东之境,今俗多谓之‘退浑’,盖语急而然。”进入唐朝境内的吐谷浑部族先是被安置于安乐州,安乐州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但随着吐蕃人的内侵,吐谷浑部众再一次东迁,进入朔方及河东地区,即今天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及山西西南部地区。而民间习惯促读,而称之为“退浑”。当然,应该说还有相当数量的吐谷浑人依然留在故地,为吐蕃国所役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