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诗的歌法已经失传了,但是有一首唐诗,至今仍在演唱,虽然它的曲谱已经不是唐人之旧,但传唱一千多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首诗,就是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诗是为送别一位朋友出使安西而作。“元二”,本名叫“元常”,因排行第二,所以称“元二”。唐人常常以排行(古人称为“行第”)称呼,其实,就是现在称呼的“老几”,“元二”,就是“元老二”。有时候,还把行第夹在姓名中间,比如杜甫排行第二,有时就会被称作“杜二甫”。比如李白就有《鲁郡东门送杜二甫》诗。这种排行,有时是大排列,即表、堂兄弟(甚至姊妹)一起排,所以有时行第会有好几十,如杜甫有诗《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可见高适排行三十五,岑参排行二十七,这当然是大排列。因为唐人的这种称谓习惯,有时候只有姓和排行,如这首诗中的“元二”,再比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卫八”,因为省略了名,这些人究竟是谁,有时就搞不清楚了(岑仲勉有《唐人行第考》一书,可以参看)。

做官的人出使公干,本来是很平常的事,就像今天的人常常会出差一样。送别的诗也就不少,好的也多,但是都没有这一首那么打动人心。有一个原因,是元二出使的地方比较特别——安西。

安西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县,唐代在此设安西都护府。那个时候,这里就是大漠穷边了。所以这次送别,就多了一点苍凉悲壮的意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是“渭城”。渭城,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渭城已远波声小”,说的也就是这个地方。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劝”字,在现代汉语中是“规劝”的意思,带有贬义,但在古汉语中却是“勉励”“鼓励”的意思,略带褒义。所以“劝酒”和“劝架”不一样。“劝架”是劝人不要打架,而“劝酒”不是劝人不要喝酒,反而是劝人喝的意思。“劝”字在这里保留了古义。

为什么要劝朋友再喝干这一杯酒呢?因为西出阳关,就是黄沙莽莽,再没有“故人”,也就是老朋友了。感情苍凉而又真挚,十分感人。很快激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这首诗也立即被采制入乐,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至今犹传唱不辍。

《乐府诗集》卷八十说:“《渭城》,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由于诗中有“渭城”“阳关”字样,又被称作《渭城曲》《阳关曲》;因为演唱时有“三叠”的结构,又被称作《阳关三叠》。至于唐人如何“三叠”法,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居易《对酒》五首之一“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句自注说:“第四声,‘劝君更进一杯酒’。”指第三句“劝君更进一杯酒”为第四句,可见歌唱是确实有“叠唱”。

宋、元以后,许多人对《阳关三叠》进行过改编,现在传世的古谱尚有很多种。